《烏塔》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教學反思1
我覺得我的教學存在兩點問題。
一是因為我沒能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們課外知識比較貧乏,對于國外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情況一無所知,對于其他國家的國情也不了解,所以對于烏塔的很多行為都覺得不可思議。
二是我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差,當學生因為“一個人出游如果出現(xiàn)了危險怎么辦?”這一問題時,我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能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再組織小組繼續(xù)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論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如:烏塔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他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做好了周密的考慮,還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去掙錢準備旅費等。她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為了安全起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電話,以備求助。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定時給家里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種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里有著他人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
如果這樣安排的話,那么我相信這節(jié)課留給學生的就不是困惑了,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烏塔》教學反思2
《烏塔》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
烏塔的行為不但對于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于我來說也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文章內容較淺顯,我讓學生帶著“你認為烏塔是個怎么樣的孩子?”這一問題自讀全文。學生經過初讀交流,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我便花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反復閱讀和思考,并在課文中找出具體表現(xiàn)烏塔特點的語句,畫一畫,品一品,讀一讀。
課堂中,我還讓學生就烏塔提的問題“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進行了一場辯論。正方觀點:是!反方觀點:不是!學生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雙方輪流發(fā)言,唇槍舌戰(zhàn),辯得有模有樣,很不錯。課后的家庭作業(yè)布置學生寫“由《烏塔》想到……”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很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讀后感受,能結合烏塔的.事情來分析,有的提出自己的愿望,有的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等。
《烏塔》教學反思3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
在課中,我還拋出這樣一個話題。當我今天想獨自體驗海灘上捉螃蟹的樂趣,家長么你會怎么做?孩子們活靈活現(xiàn)地描述,可能會百般阻止,可能會去市場買幾只螃蟹來替代。可見我們中國家長的愛近乎溺愛,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同時,我詢問,你在希望獲取這種體驗的同時,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孩子們搖搖頭。可見,我們中國孩子的獨立性也是比較欠缺的。
以往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學生答,而且都是帶有一種強迫性的語氣。許多時候,學生往往出現(xiàn)沉寂與冷漠。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提問的方式,比如:誰來當小老師設計一個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用一種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幫幫老師嗎?這樣,學生就會很樂意地回答。有一次,我在教學《烏塔》一文時,學完課文后,便提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說烏塔些什么?”這時,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來,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舉手。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老師都有很多話想對她說,你能幫幫老師嗎?你能代老師說說話嗎?”這是,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有的還說老師我來幫你。看著同學們都樂意幫老師的神情,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真勇敢,一個人獨自游歐洲。”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我要向你學習,自覺鍛煉自己。”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是可愛又可敬,我能和你一起游玩,那就好呢。”
最后老師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們知道,這節(jié)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烏塔》教學反思4
烏塔這一略讀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學生感到新奇、興奮。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當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總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反思這一課的教學,主要有如下幾點的收獲和教訓。
一、以學定教,明確目的
課文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了解,讓我們學習她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以及讀書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為了讓學生明確目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師生雙方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先后在四個教學班內磨礪。讓同學們先預習課文,寫該課的讀書筆記,查找歐洲主要國家的風土人情。課前師生共同觀察歐洲地圖,了解歐洲的主要國家、著名城市,如英國的貝克漢姆的足球學校,德國的牙醫(yī),德國孩子欣賞柏林墻上的藝術畫和意大利首都佛羅倫薩大教堂,以幫助學生理解歐洲主要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這樣就能將傳統(tǒng)的“教師在前面走,學生在后面追”現(xiàn)象變?yōu)椤皫熒g迎面而行的相遇問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第一個教學班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缺乏流利的.朗讀課文這一認識,學生對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始終不明,導致在拓展訓練,展開辯論這一環(huán)節(jié)處于被動,加上四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辯論問題,條理不清晰,教師在引導讀書,以課文主要描寫烏塔自主旅行的第七自然段為根據(jù),缺乏真正的理解,角色置換上缺少經驗,以至于學生辯論觀點不夠鮮明,兜兜轉轉,啰啰嗦嗦,不能理解烏塔在生活上獨立,基礎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也是獨立的。拖延了教學時間,沒有達到教學目標。
二、學為主體,把握原則
在第二次磨礪之后,學生對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不怕遇到困難,遇到困難她會如何解決這一疑問有了深刻的認識之后,而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和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這一疑點該如何引導解決呢?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只有把握“學為主體,教為主導,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原則,才能有利于發(fā)揮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和口語交際的本領,發(fā)展學生的寫作技巧的能力。真正達到略讀的目的。
只是課前收集外國風情的資料和淺顯的、肢解的閱讀句段和纏繞不清的辯論是遠遠不夠的,如何真正的讓學生讀懂課文,說出心聲應該是這一堂課的另外一個亮點。大小聲都行,拿起筆來讀課文,在自己感觸深刻的地方寫注釋。讓孩子們充分體會閱讀的自由,他們寫下了“在中國,不要說14歲游歐洲,就是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游一圈都不可能,天方夜潭”對文章真實性的懷疑,“我是家里的小太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除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象關小鳥一樣把我關在了家里。于是,書本和電視就成了我消磨時間的唯一辦法。我很少出門,爸爸媽媽總是說外面的壞人多,萬一出事,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就算要去什么地方,也是由爸爸媽媽拉著護著,生怕沖出一個壞人把我抱走。”的時間上不能自主的困惑。快速閱讀課文,一目十行,邊讀邊想,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同學們對這一肯定和鍛煉積極響應,寫下了烏塔是“勇敢、膽大、心細、豪爽、可愛、活潑”的女孩。我對烏塔和學生的“獨立自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介紹異國風情時,同桌同學主動積極,互相交流他國人情,雷樂康的介紹---英國的教父習俗,更是深深的打動了每個在場的師生。小朋友獨自出行好還是不好?的辯論,同學們激情的辯白,把烏塔獨自旅行前設計路線、閱讀資料、打工掙錢做好的充分準備,表達的清晰而有條理,“中國比歐洲一些國家要安全,歡迎烏塔到我們中山來旅行。”“歐洲七個游的學生旅行套票需要四百馬克,我也有900塊錢“利是”,我也可以去周游廣州。”的心聲,“我和爸爸去上海看世博,我學到更多知識。”的認識。讓我這個“烏塔的媽媽”驚嘆不已。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自主意識?這一話題更是讓每一個學生意識到在危難關頭,迅速判斷,有效躲避是多么的可貴。馮思捷的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有效的進行期末復習的一分鐘演講又是多么的有必要。從烏塔的一文中,我知道出游要先做好準備,讀書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見的體會,從同學們的心中自然而出。
三、以生為本,講究方法
1、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
為了讓烏塔的人物形象“活起來”,讓她游歷歐洲這一事“趣起來”,必須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學生的自讀自悟是關鍵,在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他們理清烏塔一文是按照我與烏塔相識到與她的交談感到吃驚和敬佩最后分別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烏塔游歷意大利的故事,引導他們獨立讀懂課文,要求思考的是與她的不同在何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他們才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寫烏塔游歷歐洲的故事,反映中西方教育的差異。最后,引導他們針對這些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而,整個課堂充滿了朗朗的書聲,充滿了快樂、樸實的高談闊論,充分發(fā)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的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fā)現(xiàn),從而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通過把世界當教材這一大語文觀,生動有趣的創(chuàng)設了烏塔暑假游歷歐洲的圖片,通過層層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很好理解了“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理性的問題,整個教學流暢,文眼之處設計的唯一問題,強化學生對中心的理解在于培養(yǎng)自己獨立自主的思想。
2、講究過程管理和調控的方法。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場白“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烏塔這一課”,一下子就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堂下我以飽滿的熱忱與學生溝通,使他們始終處在輕松、愉快、興奮、和諧的狀態(tài),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在堂上充分信任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充分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哪怕謝潔瑩上臺板書“豪爽”一次寫錯,我對她的這種舉動也給予肯定,讓她充滿信心進行學習。課堂上,有大量的信息反饋,比如學生的辯論過程把握,因為自己的課堂的調控能力有限,不善于把握學生的真知灼見,對他們希望充分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想法把握不夠,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中,為節(jié)省組織辯論的時間,采取了較主觀的角色置換,而自己又未能夠主動進入“烏塔媽媽”的角色,以至于讓這一環(huán)節(jié)遜色不少,該更精彩的課堂生成無法實現(xiàn)。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的反思,才有更好的進步。但愿如今的思考,能成為明日的基石。
《烏塔》教學反思5
這節(jié)課中,我很注意“德育”滲透點,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
學生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中我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烏塔》教學反思6
《烏塔》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描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國少年兒童努力增強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另一個目的就是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上課文前,我先讓學生閱讀“閱讀提示”,看看課文主要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閱讀提示”要求我們: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講的是件什么事。再想一想: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我讓學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些學生讀完以后,馬上抑制不住地想要表達自己對烏塔的看法:“烏塔真是一個大膽的女孩子”;“我真羨慕烏塔,能自己一個人旅游”;“烏塔是一個勇敢的女孩”;“烏塔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烏塔是一個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并很勇敢的女孩”;“我覺得烏塔一個人去旅游是錯的,那多危險啊”……嗨,有些沒讀完書的學生也加入到談論中來了。看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是放到后面去交流吧。
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先來說說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女孩。在大家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便讓學生用較多的時間來反復閱讀課文和思考:從哪地方能夠看出烏塔是個怎樣的女孩,并在文中劃出具體表現(xiàn)烏塔特點的語句;然后分小組討論烏塔的種種特點,學生討論十分激烈。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們都爭著發(fā)言,紛紛匯報自己的意見。這時,一個平時不太舉手發(fā)言的女孩站起來充滿自信地說道:“老師,烏塔這樣出去,她是不是很不安全啊。”是啊,換成是你,你敢一個人出遠門去旅游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轉移到這個話題上,學生展開了激烈地辯論。
學生們侃侃而談:“我從書中知道,在歐洲那些國家里,人們的法制意識強,治安措施好,烏塔不會有生命危險。”“烏塔這樣做,如果出現(xiàn)萬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書中寫道,烏塔每次出行都有準備,自我保護意識強。就是遇到危險,她的.能力特別強,能夠化險為夷。”“我認為課文并不是要我們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生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辯論的中心最后還是轉移到烏塔那遠超我們中國孩子的自立能力上來了。我們想一個人去旅行,首先必須解決的是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又引導學生圍繞自立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談看法和見解。有的學生說要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生活的能力,我們就應該象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有的同學說每次我外出,就算到學校里報個名,父母也要陪伴在我身邊,所以我一直依賴性很強;也有的同學說一個人外出旅游雖然能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非常不安全……因此,我抓住學生此時思想活躍的現(xiàn)象,立即出了一個辯論題:“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好不好”。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這下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正反兩方的同學都爭先恐后地談自己的看法。通過辯論學生認識到了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并不是要求學生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是要克服依賴思想,在生活中逐步養(yǎng)成自立的好習慣。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總結全文時,著重點撥說的兩段話:
(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烏塔》教學反思7
昨天,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的是一位年僅14歲的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她不但自己掙路費,而且閱讀了大量書籍。學完這篇課文,作業(yè)布置讓學生寫學完這篇課文后的感受、想法。
今天作業(yè)收上來以后,我仔細閱讀著孩子們的“心”。其中,陳浩淼同學寫的《我要飛》給我很大的觸動。他在習作中這樣寫到:向烏塔那樣一個人游歐洲,簡直是想都別想,而且假如家長真的讓去的話,學校也不會同意。你看,烏塔是利用暑假去的,因為外國從不留作業(yè),而我們呢?整個暑假都被排的滿滿當當,我們首先做完學校留的作業(yè),然后呢,還得再做家長留的一堆課外作業(yè),這還不夠,家長還得給報幾個課外班。所以我們連出去玩的機會都沒有了。我想對全國的家長、老師們說:讓我們玩玩吧,把我們放開,讓我們展翅高飛吧!
看完他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孩子太累了。這也是我們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也反映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tài)。身為他們的老師,如何能讓他們學的有興趣,學的輕松,學的快樂?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鍛煉他們的能力,磨煉他們的意志。長大后,步入社會能向小鳥一樣自由翱翔而不象虎皮鸚鵡一樣,離開了鳥籠,卻因為失去了覓食能力,餓死在大自然中!
《烏塔》教學反思8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講了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烏塔才14歲,可她就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對中國父母來講是如何也不能允許的事。他們從小就被灌輸了不跟陌生人說話、不給陌生人開門、如何防騙防拐等知識。這節(jié)課,同學們圍繞能不能獨自出游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
這里,我采用了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進行教學。
首先,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為什么敢獨自出游,她在出發(fā)前做了哪些工作?在這個問題的.合作在學習中,學生通過朗讀交流,感受到了獨自出游并不是說走就走那么簡單,為保證旅途的順利和安全,需要做大量工作,這項計劃,烏塔準備了三年。
由于國情的不同,在德國能做到的事,在中國不一定能做到。接下來,小組內組織采訪,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最后總結匯總匯報。在交流中,學生無不對烏塔的做法感到羨慕,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是沒有勇氣自己的。當我問道,獨自出門你最想帶的是什么,竟然有的同學答刀、槍,這說明我們的社會治安是多么的不令人放心啊!
《烏塔》教學反思9
《烏塔》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描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國少年兒童努力增強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另一個目的就是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調動了同學們讀書的積極性。有的大聲朗讀,有的快速默讀,有的小組合作讀。教室里頓時響起了一片讀書聲,大家讀得興致勃勃。
讀完以后,學生們抑制不住想要表達的欲望,紛紛發(fā)表自己對烏塔的看法:“烏塔是一個有思想的女孩子”;“一個有見解的女孩”;“厲害的女孩”;“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獨立自主的女孩”;“成熟的女孩”;“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并很勇敢的女孩”……由于我對學生見解的肯定和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課堂上出現(xiàn)了十分活躍的局面。
當學生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我再引導他們反復閱讀和思考,并在課文中找出具體表現(xiàn)烏塔特點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然后,分小組議論烏塔的種種特點,同學們討論十分激烈。
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組織全班交流。同學們爭著發(fā)言,紛紛匯報各組討論情況。這時,一個平時不太喜歡講話的男孩站起來充滿自信地說道:“老師,烏塔這樣出去,她是不是沒有安全意識!”這一見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短暫的停頓之后,我意識到必須馬上轉換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為這是一個能夠開啟學生智慧火花的'問題,我要緊緊地抓住。于是,我?guī)е蕾p的目光予以表揚:“俊潮的看法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班學生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
林洪偉站起來侃侃而談:“我從書中知道,在歐洲那些國家里,人們的法制意識強,治安措施好,烏塔不會有生命危險。”
“烏塔這樣做,如果出現(xiàn)萬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關天樂反駁道。
“書中寫道,烏塔每次出行都有準備,自我保護意識強。就是遇到危險,她的能力特別強,能夠化險為夷。”俊潮反駁。
“我認為課文并不是要我們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班上才女甘錦晴的見解果然高出一籌。
同學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聽著他們的發(fā)言,我感到欣慰與激動。雖然同學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經過討論,彼此互相啟發(fā),大家都增強了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口頭表達水平,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教學反思10
當我讓孩子們打開書本自由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當我在孩子們讀完文章后一言不發(fā)而讓孩子自己談閱讀感受的時候,相信文章帶給孩子們的震撼和我初讀它的時候一樣,甚至可能更強。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精心準備了三年,利用假期,獨自一人只身旅游歐洲。她所表現(xiàn)的成熟、細密、樂觀、睿智,她的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對于一直生活在父母呵護下的中國孩子無疑是在思想、心靈和意識上的一次沖擊。孩子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暢談自己的感受,其佩服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孩子非常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學習起來分外輕松、順利,效果極好。
之后,我讓孩子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寫一篇《烏塔》讀后感,孩子們準備充分,學習主動,思想活躍,因此寫來不太困難,效果比平時寫作要好得多。
雖然《烏塔》只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是,真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機會了解和接觸其他孩子的成長故事,多讀此類文章,使孩子漸漸長大、走向成熟。
《烏塔》教學反思11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chuàng)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學習重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學習難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 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
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回憶。(激發(fā)興趣)
2、學生回顧自己的讀書,敘述故事,展示自學。
二、創(chuàng)設條件
1、 質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這個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嗎?你說說自己是如何看待烏塔的?
2、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組織研究
1、根據(jù)同學們的看法不同,現(xiàn)在我們自愿結組,喜歡烏塔,
特別贊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組,其余的在一組,大家分別商討、學習,用書中的語言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2、展開辯論。
分組,交流想法。
兩組之間展開辯論。
3、得出結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四、引導創(chuàng)新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獨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條件。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準備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演講:談談我們如何鍛煉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結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六、鞏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談出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研究性作業(yè):
同學們你們都去哪里游玩過,哪些地方最喜歡,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寫詩,或寫文,或畫畫,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板書設計:
7、烏 塔
我眼看烏塔:熱情、執(zhí)著、有愛心、獨立、有理想……
長出獨立的翅膀
正確地認識自己
教學反思:
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當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
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總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學完課文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辯論會。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之戰(zhàn)”:
正方認為只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可以一人外出旅游,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有好處;烏塔真勇敢,讓人好佩服;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烏塔是那么自由,離開爸爸媽媽的管束,像小鳥那樣飛出去了。哪像他們除了學校就是家,活動的空間那么小,簡直是井底蛙,籠中鳥;什么時候他們也像烏塔那樣出去走走,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家長一定非常非常擔心呀!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呀!一個小孩子獨自到異國他鄉(xiāng),她能安排好個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嗎?沒有大人的指導,她能增長多少見識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錢的喲!雖說烏塔有自己賺點錢,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掙的很多錢……
好一場唇槍舌劍,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
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教學反思12
《烏塔》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自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這篇課文其目的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給學生充分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然后讓學生抓住文中自己最感動的事或句子反復朗讀,細細體會,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從中明白了一個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又引導學生圍繞自立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談看法和見解。有的學生說要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就應該象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有的同學說每次我外出父母都要陪伴在我身邊,所以我一直依賴性就強;也有的同學說一個人外出旅游雖然能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非常不安全……因此,我抓住學生此時思想活躍的現(xiàn)象,立即出了一個辯論題:“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好不好”。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這下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正反兩方的同學都爭先恐后地談自己的看法。通過辯論學生認識到了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并不要求學生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是要克服依
賴思想,采用多種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樣學生正確認識了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效果令人非常滿意。
《烏塔》教學反思13
《烏塔》是篇寫人記事的文章,講述了德國一個14歲的小朋友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事情,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觀課后的思考:
一、以讀促思,層層深入
佘老師大致安排了三次集中讀書的時間,一次在輕松愉快地談話導入課文,引導學生看世界地圖和歐洲地圖后,出示了學習要求,安排了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老師給了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讀書,我覺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只有讓學生充分和文本接觸,與人物對話后才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有的老師上課這點做的不到位,學生對課文不熟悉就提一些問題,學生只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后,進行集中認讀生字詞,因為字詞教學不在是中年級教學重點,和教學時間原因,佘老師基本是“一筆帶過”。接著以填空方式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法很好的,至少學生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去說,隨著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到高年級后可以不再用這樣的方法。二次緊扣《烏塔》導讀引導學生再讀課文: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有什么看法和見解?學生再次自由放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找相關語句,我想這里如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是否要好一些,因為隨著學習深入,有聲讀書不太適合理解課文。隨后師生對話,師:一個人外出游玩,好還是不好?生:不好,危險。生:好,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生??。三次引導學生讀書要求更高,層次更深,教師提出一個中心問題:烏塔是怎樣的'孩子?要求快速去讀,可以圈圈畫畫寫寫。我想這種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讀書,讀書目標清楚,學
生自然會投入進來。只是佘老師要求用2分鐘時間讓學生寫寫對烏塔的評價,雖然落實了“寫”的訓練,但時間到底有些倉促,學生恐怕也寫不好。這次讀書是理解全文、體會文章思想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適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深入理解課文,相機概括出烏塔做事有條理、有獨立意識、責任感,為人熱情禮貌等品質特點效果會更好。
二、面向全體,以生為本
佘老師的課堂是很民主的,歸功于老師引導的好,老師總能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思、去說、去寫,以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為教學根本。比如在引導學生讀書的時候,老師總是面帶微笑地等全體學生讀完,然后不急不緩地提一個問題推動教學往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展。學生說不全面,甚至說錯了,老師總能耐心地引導出大家比較滿意的答案,我想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語文應該是輕松愉快的,是有效果的。
三、教學基本功扎實
佘老師的教學語言規(guī)范,普通話很好,聲調抑揚頓挫,表達準確連貫;板書清楚,畫龍點睛,書寫認真,字體優(yōu)美;操作課件熟練,能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建議不用鼠標,直接用白板筆或手指操作大屏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希望《烏塔》有第二課時教學,這篇課文除了理解課文,體會感情,評價人物外,應該還有其他語文方面需要教學的東西,比如,本課詞語還是很豐富的,筋疲力盡、愜意、游歷、一時語塞、反駁、邏輯等詞語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培養(yǎng)理解詞語能力?特別是烏塔的個性特征是如何表現(xiàn)的?抓住人物語言、神態(tài)、細節(jié)等描寫,通過與作者和中國小朋友對比等方法來表現(xiàn)烏塔有獨特見解、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烏塔對世界的看法和對生活的熱愛。還希望學生能把課文讀得更熟練,讀出理解讀出感情來。
《烏塔》教學反思14
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國少年兒童努力增強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另一個目的就是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調動了同學們讀書的積極性。有的大聲朗讀,有的快速默讀,有的小組合作讀。教室里頓時響起了一片讀書聲,大家讀得興致勃勃。讀完以后,學生們抑制不住想要表達的欲望,紛紛發(fā)表自己對烏塔的看法:“烏塔是一個有思想的女孩子”;“一個有見解的女孩”;“厲害的女孩”;“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獨立自主的女孩”;“成熟的女孩”;“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并很勇敢的女孩”……由于我對學生見解的肯定和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課堂上出現(xiàn)了十分活躍的局面。
當學生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我再引導他們反復閱讀和思考,并在課文中找出具體表現(xiàn)烏塔特點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然后,分小組議論烏塔的種種特點,同學們討論十分激烈。
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組織全班交流。同學們爭著發(fā)言,紛紛匯報各組討論情況。這時,一個平時不太喜歡講話的男孩站起來充滿自信地說道:“老師,烏塔這樣出去,她是不是沒有安全意識!”這一見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短暫的停頓之后,我意識到必須馬上轉換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為這是一個能夠開啟學生智慧火花的問題,我要緊緊地抓住。于是,我?guī)е蕾p的'目光予以表揚:“俊潮的看法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班學生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
林洪偉站起來侃侃而談:“我從書中知道,在歐洲那些國家里,人們的法制意識強,治安措施好,烏塔不會有生命危險。”
“烏塔這樣做,如果出現(xiàn)萬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關天樂反駁道。
“書中寫道,烏塔每次出行都有準備,自我保護意識強。就是遇到危險,她的能力特別強,能夠化險為夷。”俊潮反駁。
“我認為課文并不是要我們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班上才女甘錦晴的見解果然高出一籌。
同學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聽著他們的發(fā)言,我感到欣慰與激動。雖然同學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經過討論,彼此互相啟發(fā),大家都增強了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口頭表達水平,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教學反思15
烏塔,一個多么有趣的名詞啊!《烏塔》這篇課文,我一讀題名,就覺得很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很黑的塔?烏塔是不是一座停著很多烏鴉呢……”各種奇思妙想涌入我的腦中。一讀課文,我才恍然大悟,烏塔原來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這個小女孩14歲就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這是多么了不起啊!不管來到哪一個國家,都不忘自己的爸爸媽媽,買禮物送給他們,這又是多么孝順啊!而去歐洲時,有一半是自己掙的,這又是一個多么獨立的女孩啊!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覺得自慚形穢。在這個年齡,我們沒有這種勇氣,也沒有這種膽量。當我一個人獨處時,我的內心會感到很孤獨,很無助,感到茫然無措,就會覺得自己像流浪兒一樣,孤立無援。因為這種莫名的恐懼,使我們把自己悶在家里,雖然有圖書、有電視,但是,這畢竟不能滿足我們的愿望。“使之鎖向金籠聽,不及人間自在啼。”是呀,在我看來,我們的.家就像一個大鳥籠,而我們就像是蜷縮在籠中的一只小鳥,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
爸爸媽媽,
鳥兒,
能展開雙翅,
在天空中翱翔
能擁抱藍天。
魚兒,
能攢動魚尾,
在水中嬉戲,
感知生活。
而我們,
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卻是井底之蛙,
對世事一竅不通,
試問,
我們又何曾心甘呢?
書中的知識是有限的,
而世界的真、善、美卻是無限的,
那么,
就請你們,
敞開自己的胸懷,
讓我們撲進地球媽媽的懷抱,
閱讀蘊藏在世界中的大書,
感知生活,
感受未來。
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
在學習中快樂!
【《烏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塔教學反思04-16
《烏塔》教學反思11-07
《烏塔》的教學反思范文10-07
《烏塔》教學反思范文參考10-07
烏塔09-30
烏 塔09-30
小五 烏塔 教學設計09-30
從《烏塔》想到的......03-06
《烏塔》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