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教學反思1
烏塔,一個多么有趣的名詞啊!《烏塔》這篇課文,我一讀題名,就覺得很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很黑的塔?烏塔是不是一座停著很多烏鴉呢……”各種奇思妙想涌入我的腦中。一讀課文,我才恍然大悟,烏塔原來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這個小女孩14歲就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這是多么了不起啊!不管來到哪一個國家,都不忘自己的爸爸媽媽,買禮物送給他們,這又是多么孝順啊!而去歐洲時,有一半是自己掙的,這又是一個多么獨立的女孩啊!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覺得自慚形穢。在這個年齡,我們沒有這種勇氣,也沒有這種膽量。當我一個人獨處時,我的'內心會感到很孤獨,很無助,感到茫然無措,就會覺得自己像流浪兒一樣,孤立無援。因為這種莫名的恐懼,使我們把自己悶在家里,雖然有圖書、有電視,但是,這畢竟不能滿足我們的愿望。“使之鎖向金籠聽,不及人間自在啼。”是呀,在我看來,我們的家就像一個大鳥籠,而我們就像是蜷縮在籠中的一只小鳥,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
爸爸媽媽,
鳥兒,
能展開雙翅,
在天空中翱翔
能擁抱藍天。
魚兒,
能攢動魚尾,
在水中嬉戲,
感知生活。
而我們,
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卻是井底之蛙,
對世事一竅不通,
試問,
我們又何曾心甘呢?
書中的知識是有限的,
而世界的真、善、美卻是無限的,
那么,
就請你們,
敞開自己的胸懷,
讓我們撲進地球媽媽的懷抱,
閱讀蘊藏在世界中的大書,
感知生活,
感受未來。
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
在學習中快樂!
烏塔教學反思2
以往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學生答,而且都是帶有一種強迫性的語氣。許多時候,學生往往出現沉寂與冷漠。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提問的`方式,比如:誰來當小老師設計一個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用一種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幫幫老師嗎?這樣,學生就會很樂意地回答。有一次,我在教學《烏塔》一文時,學完課文后,便提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說烏塔些什么?”這時,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來,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舉手。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老師都有很多話想對她說,你能幫幫老師嗎?你能代老師說說話嗎?”這是,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有的還說老師我來幫你。看著同學們都樂意幫老師的神情,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真勇敢,一個人獨自游歐洲。”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我要向你學習,自覺鍛煉自己。”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是可愛又可敬,我能和你一起游玩,那就好呢。”
烏塔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
本課的教學,學生的主動性表現比較明顯。在第一次自主閱讀課文的時候,引導學生用掌握的閱讀方法如動筆墨、動腦筋等讀書方法,寫旁注,寫感受和理解,大部分學生都安靜地默讀和批畫。運用了在精讀課文中掌握到的學習方法,找感觸深的句子、段落,寫自己的感悟。
為了引導學生勇敢發表見解,本課精心設計了問題,對突破難點有一定作用:如引導學生針對烏塔的.見解:“中國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老師用“你贊成還是反對,并說說理由”等話來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當學生通過對烏塔的進一步了解,對烏塔產生無限的佩服之情時,又拋出“佩服烏塔,是否可以像她那樣單身外出旅游?”“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這幾個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交流,學生逐步提高了認識,使他們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并清醒地認識到不能盲目地學習烏塔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學習她的自立精神,突破了本課的德育滲透點。
烏塔教學反思4
《烏塔》是一篇第十冊的略讀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本節課雖過去一月有余,可同學們學習場景歷歷在目。
鏡頭一,72雙眼睛入神的閱讀,不時地從不同方位傳來朗讀聲。
鏡頭二,大家在自然段旁寫看法與見解。
鏡頭三,渴望的眼神一齊望著大背投找烏塔旅游路線。
鏡頭四,朗讀擂臺賽熱烈。
鏡頭五,四人一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鏡頭六,小組選派代表班上發言,談理解和感受,有的同學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有的結合了本地本人情況與烏塔對比談看法,認為自己從家里到外婆家都不敢獨自乘車,怕壞人……等,老師問:“湖南省會在哪里?瀏陽有哪些出名的地方?出名人物?文家市最出名的是什么?”學生們面面相覷。
反思:學生的語文實踐太少了,往往只從有限的課本中獵取,忽視自主學習,忽視與他人溝涌,老師也只圍繞課本布置作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應在自主學習和反復實踐中,在語言的.感悟、積累運用中,逐漸形成適合自己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現在的學生活動范圍狹窄,缺乏人際交流,不能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往往只注重書面作業,輕視實踐活動,所以任課老師要有意識組織或安排課外活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其次,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膽小怕事,這與家長溺愛,社會風氣有關,老師在進行語文知識傳授時,也不能忘記德育教育,與人要坦城相待。雖然經常能從電視上、周邊事例中聽到駭人聽聞的搶劫、 綁架等,傷害著幼小的心靈,但教育學生勇敢、機智還是必要的。
烏塔教學反思5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讓班上的孩子的佩服和驚嘆!而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受不得任何風吹雨打。就像文中提到,中國孩子的生活,在電視、兒童圖書和游樂園中獲取快樂。其實除此之外就別無樂趣。所以孩子們都對烏塔流露出了極大的羨慕。
孩子們羨慕烏塔,對烏塔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僅是因為烏塔的勇敢,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更重要的是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事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并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連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掙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為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說法你贊同嗎?接著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后,同學們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外出旅游,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豐富自己的經驗。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并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最后我給孩子們補充朗讀了詩歌《請求》,幾乎每個孩子都明白了詩歌的主題:應該努力培養和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要經歷,困難和挫折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烏塔教學反思6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烏塔》一課。小姑娘烏塔的行為不但對于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于我來說也簡直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到歐洲去旅行,真讓人佩服。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這樣設計課堂教學的,首先讓學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烏塔的性格特點,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作為依據。最后以“一個小女孩該不該獨自出游”為論點,讓學生分正方、反方展開辯論。
剛開始,課堂教學按照我的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沒想到,到了最后一環節,讓學生圍繞論點展開辯論時,課堂卻變得混亂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雙方爭執不休直到下課鈴響,也沒有辯論出個之所以然來。結果,這堂課在我的懊悔中,在學生的滿頭霧水中結束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我覺得我的教學存在兩點問題。
一是因為我沒能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們課外知識比較貧乏,對于國外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情況一無所知,對于其他國家的國情也不了解,所以對于烏塔的`很多行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此就有同學提出了“法律規定,不準不滿十八歲的參加工作,為什么烏塔能夠打工賺錢去旅游呢”這一疑問。如果我能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了解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那么對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就有很大幫助了。
二是我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差,當學生因為“一個人出游如果出現了危險怎么辦?”這一問題時,我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能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再組織小組繼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如: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做好了周密的考慮,還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去掙錢準備旅費等。她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為了安全起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局電話,以備求助。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定時給家里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種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里有著他人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
如果這樣安排的話,那么我相信這節課留給學生的就不是困惑了,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烏塔教學反思7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烏塔》一課。小姑娘烏塔的行為不但對于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于我來說也簡直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到歐洲去旅行,真讓人佩服。
孩子們羨慕烏塔,對烏塔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僅是因為烏塔的勇敢,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更重要的是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事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并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連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掙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為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說法你贊同嗎?接著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后,同學們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很自覺地引用前幾天下的第一場雪,孩子們從玩雪,看雪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圖片都無法讓人獲取這種感受和快樂的體驗。同樣,外出旅游,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還是豐富自己的經驗的有效途徑。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并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在課中,我還拋出這樣一個話題。當我今天想獨自體驗海灘上捉螃蟹的`樂趣,家長么你會怎么做?孩子們活靈活現地描述,可能會百般阻止,可能會去市場買幾只螃蟹來替代。可見我們中國家長的愛近乎溺愛,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同時,我詢問,你在希望獲取這種體驗的同時,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孩子們搖搖頭。可見,我們中國孩子的獨立性也是比較欠缺的。
最后老師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們知道,這節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用好教材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研究的問題,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何使用教材將直接影響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影響到語文的感染作用。因此,我們應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用好教材,靈活疏導,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烏塔教學反思8
教學要求:
1、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2、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用簡短的內容導入課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自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2、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生活經驗豐富
熱情、活潑
有愛心
膽大心細
有主見
3、同學們介紹異國風土人情。
(學生在課后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搜集到了大量資料,還自己動手制作了課件,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示給同學們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藉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激情
1、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愿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
(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2、展開辯論
(在這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
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布置實踐作業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析中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烏 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烏塔》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很注意“德育”滲透點,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學生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中我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
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烏塔教學反思9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當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總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學完課文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辯論會。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之戰":
正方認為只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可以一人外出旅游,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有好處;烏塔真勇敢,讓人好佩服;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烏塔是那么自由,離開爸爸媽媽的`管束,像小鳥那樣飛出去了。哪像他們除了學校就是家,活動的空間那么小,
簡直是井底蛙,籠中鳥;什么時候他們也像烏塔那樣出去走走,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家長一定非常非常擔心呀!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呀!一個小孩子獨自到異國他鄉,她能安排好個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嗎沒有大人的指導,她能增長多少見識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錢的喲!雖說烏塔有自己賺點錢,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掙的很多錢。
好一場唇槍舌劍,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教學反思10
《烏塔》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描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國少年兒童努力增強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另一個目的就是進一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上課文前,我先讓學生閱讀“閱讀提示”,看看課文主要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閱讀提示”要求我們: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講的是件什么事。再想一想: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我讓學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些學生讀完以后,馬上抑制不住地想要表達自己對烏塔的看法:“烏塔真是一個大膽的女孩子”;“我真羨慕烏塔,能自己一個人旅游”;“烏塔是一個勇敢的女孩”;“烏塔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烏塔是一個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并很勇敢的女孩”;“我覺得烏塔一個人去旅游是錯的,那多危險啊”……嗨,有些沒讀完書的學生也加入到談論中來了。看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是放到后面去交流吧。
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先來說說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女孩。在大家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便讓學生用較多的時間來反復閱讀課文和思考:從哪地方能夠看出烏塔是個怎樣的女孩,并在文中劃出具體表現烏塔特點的語句;然后分小組討論烏塔的種種特點,學生討論十分激烈。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們都爭著發言,紛紛匯報自己的意見。這時,一個平時不太舉手發言的女孩站起來充滿自信地說道:“老師,烏塔這樣出去,她是不是很不安全啊。”是啊,換成是你,你敢一個人出遠門去旅游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轉移到這個話題上,學生展開了激烈地辯論。
學生們侃侃而談:“我從書中知道,在歐洲那些國家里,人們的.法制意識強,治安措施好,烏塔不會有生命危險。”“烏塔這樣做,如果出現萬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書中寫道,烏塔每次出行都有準備,自我保護意識強。就是遇到危險,她的能力特別強,能夠化險為夷。”“我認為課文并不是要我們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生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辯論的中心最后還是轉移到烏塔那遠超我們中國孩子的自立能力上來了。我們想一個人去旅行,首先必須解決的是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又引導學生圍繞自立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談看法和見解。有的學生說要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的能力,我們就應該象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有的同學說每次我外出,就算到學校里報個名,父母也要陪伴在我身邊,所以我一直依賴性很強;也有的同學說一個人外出旅游雖然能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非常不安全……因此,我抓住學生此時思想活躍的現象,立即出了一個辯論題:“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好不好”。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這下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正反兩方的同學都爭先恐后地談自己的看法。通過辯論學生認識到了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并不是要求學生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是要克服依賴思想,在生活中逐步養成自立的好習慣。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總結全文時,著重點撥說的兩段話:
(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烏塔教學反思11
《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學這篇課文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教學時,有學生提出“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游”的.問題,我沒像別的老師要求學生圍繞“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游”的問題展開討論,而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你對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著,我組織小組繼續自學討論。學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開朗,思路一下子開闊。結果學生展開想象,聯系實際談了許多見解,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最后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知道,這節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布置作業時,我讓學生寫寫“羨慕烏塔的三個理由、佩服烏塔的三個理由”還布置學生圍繞這篇文章寫信給爸爸媽媽,提出自己的愿望,也用短信通知家長要回信,這樣幾個來回,使學生自己、學生家長都收到了各個層面的教育,進行了心與心的溝通、碰撞,在學生的人生路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烏塔教學反思12
《烏塔》這篇略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再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然后,我拋出問題:小學生獨自外出旅游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我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學生們積極性相當高,我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學生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對學生的觀點作了總結:
烏塔獨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學習,但是并不是鼓勵大家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旅游,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采用多種方法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學生聽了,也頗有同感。這樣的教學設計,給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活動的機會,營造了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圍,因而,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快樂,充分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從而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
烏塔教學反思13
《烏塔》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組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的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全文敘述的事情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指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就課文的學習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教學時要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發表對此事的看法和自己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此外,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會使學生開闊視野,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而且學生在對比中認識要增強自己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根據文本特點、學情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教學難點是感受人物的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根據以上思考,我覺得在教學呈現過程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1.大膽放手,自讀自悟要“足”
略讀課文的教學最大的目的也就是讓我們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因此實施略讀教學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自讀自悟。
因此我組織學生明確課型后,給學生5分鐘時間去初讀,想辦法讀通讀順,在這過程中,好的學生可以走幾個來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學生,他們也會有足夠的機會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課文給讀完。在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的片段中,先是讀讀課文,自己試著說說。在學生出現概括困難時,我用填空題作為扶手幫助學生。在優生示范后,我并不就此而止,而是把學生的個體學習轉化為群體學習,再次鼓勵同桌互相說說課文內容,學生便能簡潔地說出課文內容。
2.反復斟酌,重點聚焦須“精”
略讀課文講究“略中有精”,“精”讀的點要更突出、集中,要與文本的主題內涵和教學目標緊密聯系。教師需要反復斟酌,尋找準確的著力點,從而使力氣真正花在刀刃上,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陶冶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我選擇“精”的著力點在討論“烏塔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抓住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反饋時,我的處理不是平均使用力氣,而是重點點撥句子“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和“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調動生活經驗,理解“反駁”“不合邏輯”“為什么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等語句,然后,“再讀讀這兩處語句,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作者的表達準確,以及烏塔的個性鮮明,體會烏塔在行動上的獨立,正是基于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獨立。
3.提示引路,語文實踐重“法”
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授之以法,循法而學。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我們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段學習提示,努力挖掘學習提示的引領資源,指導學生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在這個大框架的建構下嘗試運用其他方法開展字詞句的學習和感悟。我讓學生明確略讀課文的課型,自主學習提示,畫出學習任務“①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②烏塔這樣做好不好?把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交流。”并根據學情給予一個扶手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在關鍵詞語的教學上也是滲透以各種方法,如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重點詞語“愜意”、“反駁”等詞,抓住學生可感受得到的方式讓學生感性地理解。
4.整合資源,課外拓展求“寬”
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略讀課文的教學,在進行課外拓展時,必須充分挖掘單元主題資源,促進課堂學習資源與課外學習資源的互為補充。如本課的教學,插入的拓展內容有歐洲的簡要介紹,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筆寫話等。
預設總是理想的,生成總是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因素制約著,與預設有差距。在本校的“聽班制”活動中,因為手表出了問題,看錯了時間,前半節課花的時間太多,后面的環節來不及呈現。在澤雅一小的送教活動中,因為澤雅的學生學情的原因,在初讀,概括主要內容的教學展開上花了很多時間,所以以學定教,重點點撥的點只保留了一處,即烏塔思想獨立,有自己見解的內容。在理解“不合邏輯”時,學生換詞理解為“不對”時,表述不是很準確,本來要聯系上下文讓學生再深入體會,也因為沒有時間而作罷。
烏塔教學反思14
《烏塔》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烏塔的行為不但對于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于我來說也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文章內容較淺顯,我讓學生帶著“你認為烏塔是個怎么樣的孩子?”這一問題自讀全文。學生經過初讀交流,對烏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我便花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反復閱讀和思考,并在課文中找出具體表現烏塔特點的語句,畫一畫,品一品,讀一讀。課堂中,我還讓學生就烏塔提的問題“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進行了一場辯論。正方觀點:是!反方觀點:不是!學生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雙方輪流發言,唇槍舌戰,辯得有模有樣,很不錯。課后的家庭作業布置學生寫“由《烏塔》想到……”大多數學生都能很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讀后感受,能結合烏塔的.事情來分析,有的提出自己的愿望,有的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等。
烏塔教學反思15
我所執教的《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學這篇課文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的,設計的幾個環節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效果比較成功:
1、自讀自悟,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研讀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成長故事,從頭至尾只字未提對小姑娘的評價,因此需要學生研讀課文。從故事中去體會小姑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設計了替小姑娘的老師用中文給小姑娘打個來中國學習轉學評語的情節,激發學生從課文中的小姑娘的行為、語言中去體會小姑娘的特點。
學生興趣很大,當了一回老師給學生評語,聽課的老師也反映這情節設計是本堂課一個亮點。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設計了一個小小辯論:一個未成年孩子該不該獨自遠行?這一個環節意在檢查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程度,和交流閱讀后主觀的見解。
(當時一節課容量太大,討論不是很成功,只有三個同學發了言,但第二節課繼續時,課堂生成特別活躍,正反方同學唇槍舌戰辯駁得有理有據,特別當大部分同學提出不安全,萬一被人綁架了怎么辦?每人都有智斗的方法去對付。最后周瀅琰同學一句話切中要害,歐洲是一個文明的地方,不會出現上述擔心的情況,博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4、設計回答校長的一個問題,使中國的小學生樹立了自信,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中外兒童各有所長,也各有差異。
5、最后作業拓展題: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聽聽家長成熟的見解,以便增長知識,使自己更加成熟。
不足的地方有:
⑴ 獨立閱讀課文,研究課文時要不讀全文,可讀重點段來理解,以免占有課堂時間。
⑵ 學生質疑的詞語放在后面的研讀課文中去理解。
⑶ 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多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讀去悟。
【烏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塔》教學反思04-15
《烏塔》教學反思11-07
《烏塔》的教學反思范文10-07
《烏塔》教學反思范文參考10-07
烏塔09-30
烏 塔09-30
小五 烏塔 教學設計09-30
從《烏塔》想到的......03-06
《烏塔》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