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等式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
本節課我采用從生活中假設問題情景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類比等式性質創設問題情景的方法,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教給學生類比、猜想、驗證的問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設疑、解疑,組織活潑互動、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大膽猜想,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力求在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充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課堂開始通過智力比拼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通過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得出不等式的性質1。然后通過比較簡單的不等式的變化,探究出不等式的性質2和3。在這一環節上,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有點少。
接下來的問題設計是為了類比等式的`基本性質,研究不等式的性質,讓學生體會數學思想方法中類比思想的應用,并訓練學生從類比到猜想到驗證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務,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在這個環節上,我講得有點多,在體現學生主體上把握得不是選好,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時間控制得不緊湊,有點浪費時間。還有就是給他們時間先記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便于后面的練習。
練習的設計上兩道練習以別開生面的形式出現,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并從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同時使學生體會數學中的分類討論思想。
本節課,我覺得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在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其中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探究的問題比較簡單,在使學生體會類比思想以及分類討論思想時,也可以通過問題設計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但是怕學生接受不了高難度的題目,因此在設計教案時經過反復思考,終究沒有選擇類似的題目。終究是不放心學生。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技巧,逐步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2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們在認識不等式的教學過程中大量地運用現實生活情景:如蹺蹺板問題、上學遲到等實際情境引入與學生共同探索,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新的知識,認識不等式,讓學生意識到不等關系和相等關系都是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數量關系,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是那么的近,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簡單應用。這是繼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之后,又一次數學建模思想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內容。本節的教學設計主要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實施開放性教學。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些基本的運算技能,也是學生以后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函數,以及進一步學習不等式知識的基礎。由于不等式是刻畫現實世界中量與量之間變化規律的`重要模型,因此,我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教學中通過與生活貼近的具體例子滲透量與量之間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不等式,感受不等式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3
一、教學過程中的成功之處
1、類比法講解讓學生更易把握
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來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讓學生非常清楚地看到不等式的解法與方程的解法只是最后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不同,其它的步驟都是相同的,還特別能強調最后一步“負變,正不變”。
2、少講多練起效果
減少了教師的'活動量,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去探討。教師只作出適當的引導,做到少講,少板書,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探究,自主發展,促使學生學會學習。
3、數形結合更形象
通過畫數軸,并把不等式的解集用數軸表示出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二、不足和遺憾之處
1、內容過多導致學生靈活應用時間少
一堂40分鐘的課要容納不等式三條性質的探索與應用,顯然在時間上是十分倉促的。實踐也表明確實如此,在探索好三條性質后,時間所剩無幾,只能簡單的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
2、教學過程中的小毛病還需改正
在上課的過程中,許多平時忽視的小毛病在課中也都體現出來了,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為了更快的得到自己預期的答案,往往打斷學生的回答,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權;要求學生進行操作實驗時,老師所下達的指令不是特別清楚,時常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再加以補充說明,這樣對學生思考問題又帶來一定影響;課堂小結中學生的體會與收獲談的不是很好,由此可見,這是平時上課過程中的忽視所導致的。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不等式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通用7篇)01-10
不等式及其性質教學實錄與評析04-29
比的性質教學反思04-08
不等式教學反思01-11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1-04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4-03
《鈉的性質》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0-30
基本不等式教學反思04-09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