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學歌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充分的聽音樂,充分的感受,這樣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孩子通過欣賞音樂,來充分的感受音樂,充分的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并且能夠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做漂亮的動作,除了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還要重點掌握3/4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學會一首歌曲,欣賞一首樂曲,從音樂中得到快樂,受到熏陶和陶冶。本課結束,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在學歌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充分的聽音樂,充分的感受,這樣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過感受音樂,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心情,這是個進步,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這一學年的教學目標。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老師成為好朋友,這一點我利用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決,在歌唱過程中,我深入學生中間,與他們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訴孩子,和我拉過勾勾的人都已經(jīng)成為我的好朋友了,這樣一來,激勵了其他沒有被我拉過勾勾的孩子,再適當?shù)奶崾敬蠹遥枵_的姿勢和聲音,這樣一首小歌很快被學生掌握了,并且大家是在開心的過程中學會的,因為每個人在學會歌的同時,都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評價學生,他們的語言,動作和眼神我都用肯定的語氣來評價,我從不批評學生,一年級的小孩子,他們在課堂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也會好動,不遵守紀律,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大家都會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歸課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欣賞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借助“好朋友”這條線索,我以“我的好朋友”為引子,引出了本課的欣賞內容《口哨與小狗》,這首樂曲詼諧幽默,描寫了一個小男孩和他心愛的小狗在悠閑的散步的情景,音樂中分別出現(xiàn)了小男孩和小狗,我請學生仔細聽,看大家能不能知道他們是哪里出現(xiàn)的,孩子很樂意去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孩子就更有信心更喜歡上音樂課了。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學唱的過程當中,我深入孩子中間和他們拉勾勾的時候沒有想到要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拉勾勾,只是和學生簡單的拉了幾下,如果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拉勾勾則能夠滲透到音樂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讓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在教歌過程中,我只是播放了歌曲的伴奏,并沒有彈唱的過程,如果做到了彈唱,我想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能更好的學習并且掌握歌曲。還有一點,我沒有注意孩子的聲音訓練,只是告訴他們唱歌正確的'聲音是輕聲唱不喊叫,但孩子會說,不會做,我應該及時糾正錯誤的喊叫的聲音,使孩子張嘴的時候聲音就是好聽的。音樂課上,孩子張嘴的聲音是給聽課老師的第一印象,這很重要,如果一個班的孩子唱歌的聲音很好聽,這將會體現(xiàn)一個音樂老師平時對孩子的訓練程度,是否注意了聲音訓練對于一個年輕教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工作。
本課基本達到了我制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孩子學會了許多知識,掌握了3/4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學會了一首歌曲,聆聽了一首樂曲,上了一節(jié)有趣,活潑,開心的音樂課。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總結不足,發(fā)揚優(yōu)點,不斷的提高自己。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2
歌曲《好朋友》是幼兒整合課程教材上的內容,歌曲旋律活潑歡快,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jīng)驗與年齡特點出發(fā),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和曲調,并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與動作。
2、在學習結伴表演的過程中,增進朋友間的'友愛與親密,體驗共同表演的快樂。
在音樂活動《好朋友》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活動開始,我先讓幼兒在《好朋友》音樂聲中和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做一做相互幫助的動作,然后在音樂聲中鼓勵幼兒把剛才做的動作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隨著音樂邊做動作、邊用語言說出自己做的動作,再隨著老師一起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當錄音機里播放《好朋友》的歌曲時,小朋友已經(jīng)能大聲地跟唱了,二遍過后,幼兒已經(jīng)能比較熟練地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動作一起唱歌了。在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與動作中我采用了:
(1)和朋友商量著改編歌詞及動作。
師:歌曲里唱到你幫我來梳梳頭,我?guī)湍銇砜垅o扣,你還愿意怎樣和好朋友相互幫忙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教師巡視并了解孩子們的想法)誰來介紹自己的好辦法?
(2)選取個別動作替換到原有的歌詞中,并完整表演。
孩子們很自然地創(chuàng)編出“我?guī)湍銇泶反繁常銕臀襾泶反吠取⑽規(guī)湍銇泶┮m子,你幫我來穿鞋子”等歌詞。并能在教師提示下大膽地唱出來、做出來,這樣有效地增進了朋友間的友愛與親密,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最后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由于在學唱歌曲時,我有意識地以動作加以提示,所以大部分幼兒能很快地進行表演。
音樂活動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特別喜歡,但有時因為我們的教學方法太單一而使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果讓孩子置身于真實的或接近于真實的情景中,讓年幼的孩子也能充分理解歌詞、感受歌曲意境之后,孩子才會更快地學會歌曲、更樂意地參與音樂活動中,所以有時候老師的教學方法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3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教師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礎樂理課要上得輕松,學生也學得開心,課堂還很活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身邊的活動,從他們最熟悉、簡單的游戲入手,并將游戲與音樂進行巧妙的溝通,在游戲中滲透基礎知識的學習,這節(jié)課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將某一特定的節(jié)奏或旋律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guī)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情境是音樂課中“情感滲透”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依據(jù)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創(chuàng)設一個音樂審美情境,使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滲透,從而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本課設計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和春天美麗的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學生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自發(fā)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用心去感受和體驗音樂。
2、以聽覺為主線,反復聆聽
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通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正如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本課學唱新歌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導入——初聽——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用音響導入法,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旋律,感受體驗歌曲情緒;第二層,學生對歌曲旋律多次聆聽、哼唱,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后面的學唱歌詞作鋪墊;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意境,加深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通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xiàn)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把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3、設計音樂活動,積極參與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時,才能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從而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為此,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音樂活動,如歌表演、打擊樂器伴奏、音樂游戲等,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本課中,教師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歌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學生立刻活躍起來,他們分組合作設計了動作;選擇了串鈴、三角鐵、沙球等樂器為歌曲伴奏。在此后的合作表演中,學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進音樂,并通過參與真正地聆聽音樂、領悟音樂、享受音樂,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也得到了提高。
4、師生互動,共同體驗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積極定勢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新課程提出通過師生互動改變傳統(tǒng)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充滿音樂美感,利于學習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角色,投入到學習音樂的情境中。本課教學中,教師時而與學生翩翩起舞,時而為學生出謀劃策。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斷給予鼓勵和幫助;當學生取得成功時,教師也為之興奮不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這堂課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在用自己的“樂器”為歌曲伴奏時,一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專注于手上的動作,而忽略耳邊的音樂,這樣容易造成節(jié)奏亂的局面,課堂的紀律也很難把握,以后要引導學生多關注音樂。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4
小班小朋友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準備活動時我想為孩子們提供真實的餅干。可是找了幾家超市都沒有找到三角形的餅干,于是我就用彩打的餅干圖片代替,這樣不失餅干的形象,孩子們的注意力也不會停留在美味的餅干上。
活動一開始,我先給孩子們發(fā)“餅干”。我拿出一個圓形的'“餅干”,用圓形的餅干的口吻說:“我很喜歡小朋友的幼兒園,只是我沒有朋友,我想邀請我的餅干朋友來幼兒園。”然后通過提問,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圓形及其特征。接著,通過“打電話”的游戲,要求小朋友正確地拿出我要找的形狀的“餅干”來接電話。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互相糾正,在游戲化的情境中小朋友認識了三角形和正方形。
為了鞏固認識,我設計了第二環(huán)節(jié)“送餅干回家”。我拿出一張畫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白紙,提問上面都有什么形狀,接著為孩子講解和演示如何送“餅干“回家”。然后為每個小組提供了這樣的紙,可是孩子們不知道是不明白還是有點不舍得拿出“餅干”,有幾個小組的小朋友遲遲沒有操作。正好,有一組的小朋友又好又快的操作完成了。我就將這組小朋友的作品拿來作示范,展示給其他組,并且來個小組比賽,很快,各組小朋友都很好地把“餅干”送回了家。
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操作用書的活動。
從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來看,游戲化的情境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我覺得,對于圖形的認識及最近我們學習的正確點數(shù),還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還可以在各種生活活動和其他領域的活動中落實。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5
我的匯報課選擇在語言領域,確定為《好朋友》是因為這堂語言課附有一首兒歌,且這首兒歌是三段式的,內容很簡單也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兒歌表演,重要的是拓展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學會了知識遷移。
進入幼兒園后,小朋友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找一個好朋友,并且學會和好朋友相處,見到好朋友要相互打招呼。通過這堂語言教學課,小朋友們應該基本了解了打招呼的各種方式,不拘于只會用嘴說你好,也可以是點點頭,也可以用微笑向他人問好,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碰到的。不僅知道這些,動物之間的打招呼也是很有趣的,他們會運用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打招呼,這也是一種經(jīng)驗的拓展。
上完這堂課,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如何才能讓幼兒熟悉學會兒歌,這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或許是我過于著急想讓幼兒學會念兒歌,而沒有重視過程的鋪墊,就像是打地基,總要把樁打結實了,房子才造的起來。在我上課的過程中,我由實際生活出發(fā),向孩子們提問他們的好朋友是誰?大家都很樂意回答并且都答的不錯,但是越是上下去,我覺得問題就逐漸冒出來了,怎樣提高孩子學習表演的興趣,這就是我在課堂上的首要任務。我自我反思覺得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導我做的不夠好,總是缺點東西或者是過程走的太快,讓幼兒一下子有些跟不上腳步;其次,沒有向外拓展,只是圍繞兒歌進行,其實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就可以利用提問向幼兒介紹很多平時我們相互之間打招呼的方式,讓孩子們學會知識的遷移,為下環(huán)節(jié)兒歌教學做好鋪墊,結果在這以環(huán)節(jié)中缺少梳理,使之孩子們對于打招呼的方式太過于局限、想不到更多的方法,讓小朋友們學習兒歌受到阻礙。
我的另一個不足之處就是對教材的分析不夠,《綱要》中指出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教學材料,我在這點上明顯做的不到位。我使用的兒歌本身就已經(jīng)做到押韻 ,但是從孩子讀起來郎朗上口方面,我卻考慮不周。孩子們更多的語句還是來自生活,從生活中慣用的句式改變成押韻的兒歌,孩子們恐怕一下子難以做到,所以在念兒歌時,小朋友們常常會出現(xiàn)平時生活中的慣用的語句,而且怎么提示也改變不了。從我自身出發(fā),是否可以適當?shù)母淖円幌聝焊璧恼Z句,使他更口語化,與孩子們的生活句相結合,這樣在學習的時候孩子才能讀的更好,學的更快!
從這次的匯報課,讓我又有了一次學習的機會,逐步的學習更多的課堂回應方式,更多的課堂組織能力,并且事后有了包園長的提點與梳理整堂課的過程,更是清晰的了解了這堂語言的重點應該放在哪里,孩子們應該從中學習到什么知識,使用怎樣的方式方法能有助于教學的效率推進。總之,前前后后的準備過程就是我學習的開始,這一系列的經(jīng)過是我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上課就是一次收獲的機會,我珍惜每次教學匯報,希望能更快成長!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6
《動物好朋友》這首兒歌選自多元智能語言教材,這首兒歌里各種可愛的動物形象是幼兒很熟悉的,兒歌朗朗上口,幼兒易理解,接受,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當選擇這一活動的時候,我就認真的考慮怎樣來上好這一節(jié)活動,如何讓幼兒達到預期的目標。首先我對重難點進行了分析,確定重點是: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教學難點是: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頂針兒歌的特點。
首先,我的教學步驟設計是這樣的:
1.以歌曲《找朋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出示每個小動物的先后順序并讓幼兒觀察小動物在做什么,讓幼兒對兒歌內容熟悉了解,整體的感受之后,幼兒已經(jīng)初步的掌握,為下一步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其次,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重點環(huán)節(jié)部分,我思考了很久,為了讓幼兒更清楚,更容易理解“頂針”兒歌特點,我自己設計了這樣的`一副圖譜,幼兒在感興趣的同時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小秘密,找出每一句和下一句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我給出小結:每一句兒歌的最后一個字或詞語,都和下一句開頭的字或詞語是一樣的,這樣的兒歌就叫做“頂針兒歌”。為了讓幼兒熟悉兒歌以及加深對“頂針”兒歌的理解,我設計了接龍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掌握重難點,正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的教學理念。
最后,讓幼兒跟小動物來比賽看看誰站的最整齊,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老師的一句:“我來當領隊,我們出發(fā)嘍!”自然而然的把幼兒帶到了角色當中,在老師的來帶領下幼兒邊做動作邊說兒歌結束了這節(jié)活動。
活動結束了,我也在不斷地反思,在課程的設計發(fā)揮創(chuàng)造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不斷地琢磨,查閱資料,包括怎樣找素材,完善圖片,達到自己理想的要求,到最后的圖譜的設計,可以說這里面包含了自己的每一滴汗水。較成熟的教學活動的出爐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勞動、智慧與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嘗試、反思、實踐,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磨思路,磨重點,磨方法,磨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磨孩子,苦盡甘來,最終你會品嘗甜蜜地果實。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7
情景描述:
我上了小班幼兒進幼兒園來的第一個音樂游戲活動:《魚兒好朋友》,看著孩子們跟著我邊做動作邊唱著歌,一個個興趣高昂地,心理真是太高興了,孩子們聽著歌曲,有時一個人在做動作;有時兩個小朋友面對面在一起做著親昵的動作,有時又跟著歌詞三個小朋友一起做著動作。看著這群剛來不到兩個月的孩子能這樣跟著老師聽著音樂做音樂游戲,我真的感覺到非常的不容易。
評價分析:
音樂游戲《魚兒好朋友》這首歌曲旋律非常優(yōu)美、有情節(jié)性,簡單生動,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還好,我們班這群孩子還比較幫忙,在我的帶領和鼓勵下,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一個個都離開了位置,跟著我做起了動作。對于這群剛來幼兒園的小班小朋友來說,這已經(jīng)很不簡單了。
盡管上完了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學習氣氛也比較濃,但其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課后細細想想,問題多多,如:這首歌曲雖然旋律是重復的,但是三段的內容是不同的,在教學時應該先給孩子一個整體的感知,教師先完整地唱一遍,所以導致了幼兒在唱第二段的時候有點莫名其妙。
在活動中我對游戲方法講解得還不夠清楚,事后我想想,可以先用語言提示,再請幼兒與老師合作進行示范。
所思所悟:
再有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建立必要的音樂常規(gu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在教學開始時沒有注意到這些,比如:聽音樂站起來,坐下、拿椅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的,在每一次的音樂活動中漸漸地滲透,這樣以后開展活動就會很有序。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8
動物是小朋友們最為熟悉的朋友,一提起小動物,小朋友們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的故事,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怎樣讓幼兒了解動物,進而能根據(jù)它們的特征、生活習性進行分類,并簡單的掌握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概念呢?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新課程里設計關于動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貼近動物、愛護動物。
在本次主題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讓幼兒觀察獅子、牛、燕子、雞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給孩子們一個主動學習與發(fā)展的機會,讓幼兒自己總結出動物的分類,使他們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征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野獸、家畜、飛禽、家禽的概念,進行一個概念上的提升。
孩子們對于動物的喜愛程度是根據(jù)小動物的可愛程度來決定的.,我們班的孩子喜歡兔子、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通過游戲的形式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教師以游戲的身份介入游戲中,既便于觀察幼兒又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在《動物找家》游戲中幼兒又進一步鞏固了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認識,另外在第二遍游戲中,教師可以增加幼兒難以歸類的動物,再一次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膽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能直接在游戲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在游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三個家的布置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場所的特征應更加的明顯些,這樣“小動物”們就不會進錯“家”了。教師應該真正的參加游戲,以獵人的身份去抓捕動物,這樣孩子們才會對游戲更感興趣,才能起到預設的效果。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孩子們應該保護它們,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了解了動物為什么會越來越少的原因,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真正了解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在教學中,我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嘗試用這種形式來開展以后的教學中,充分拓展孩子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成長。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9
語言活動“動物好朋友”,是讓幼兒在游戲中正確發(fā)言,并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不搶話,不插嘴,學說簡單而完整的合成句。
為了更加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把兒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并借助于課件,孩子們津津有味的看著,不時地用語言與我互動著。
在這之后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依照活動前的`設計,進行的很順利,但在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兒歌時,卻發(fā)生了這樣的一件事,當我們大家一起說“小山羊”時,我立即問大家:小山羊用什么動作來表演?接連叫了幾個幼兒,動作都不是很理想,陳聰平日想法很多,問問他吧,陳聰站起來說:“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對于一句這樣有想法的話,我卻忽略了,輕輕地對她說:“奧.”所以在這之后,創(chuàng)編動作中,基本都是我來創(chuàng)編,孩子們機械的模仿。
我們經(jīng)常會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提高幼兒的索質,張揚幼兒的個性,放飛孩子的思維。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10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發(fā)展。因此,我們應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的聯(lián)系。”在設計本主題活動時,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引導學生課前去調查收集有關動物對人類幫助的資料,在學生有一定“感知與體驗”的基礎上,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設計了讓學生觀看圖片、展示作品、聽訴說、小品表演、討論、合作學習多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認識了許多動物,了解動物對人類的貢獻,從而激發(fā)愛護動物的意識。從聽青蛙的訴說,看傷害動物的圖片,說動物受傷害的事例,學生反應熱烈,由氣憤發(fā)展到呼吁人們要好好保護動物朋友。知道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生成品德及道德認識,學生易于接受,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中回歸生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形式多樣的教學,加上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帶來全方位的體驗與更大的感官沖擊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活潑的活動和愉悅的氣氛中學到、認識了有關動物,培養(yǎng)了愛護動物的意識,激發(fā)了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達到樸實自然、有效的教學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堂。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創(chuàng)設課前游戲,調節(jié)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所以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又如,虛擬和動物們打招呼的情境,將學生和小動物的距離瞬間拉近,促進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又如《青蛙的哭訴》,青蛙的悲慘以及孤獨無助的眼神足以讓每個學生感動,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無需多言,愛護動物的思想早已深入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再如“到飯店勸勸老板”、“買毛皮衣服”等小品的情境創(chuàng)設,更讓孩子學會理性分析,從自己的行動做起,切實去關愛動物和保護動物。
2、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本課中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動物對人類貢獻,以及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的知識,課前指導學生通過查找有關書籍、上網(wǎng)搜集、調查訪問等形式收集資料,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處理信息。從中獲得更多小動物的'信息,從而喚起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活動的空間由教室延伸到了學生的整個生活,引導學生在增長了見識之后又將體驗和領悟表達出來,創(chuàng)作出來。活動中,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個性得到發(fā)展,道德品質也逐步內化。只是由于本次活動涉及面較廣,教師的知識儲量有限,導致在課堂上學生提及的某動物小知識,教師沒有及時地判斷其科學性,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А?/p>
3、善于運用“多媒體”這根指揮棒。
播放美麗的動物王國,配上悅耳動聽的森林狂想曲,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學習的熱情高漲,話匣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開了。再如播放動物給人類帶來的各方面貢獻,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又如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圖像反差進行強烈對比,特別是動畫《青蛙的哭訴》,催人淚下的畫面再加上悲傷的音樂和錄音效果,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自覺保護動物。
4、抓住品德與生活的學科特點。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前通過多種途徑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的能力,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為源泉,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發(fā)展社會實踐能力。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11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位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重視學生關鍵的第一次:第一次讀拼音,第一次學習課文,第一次寫字,第一次認識句子,第一次標自然段在《好朋友》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正是注重了“教”和“導”,在“第一次”上下功夫,教給方法,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有所獲。
一、直觀引路,建立概念
《好朋友》是一年級的第一篇課文,新課伊始,我就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課文”,并用簡明直觀的方法.,一邊板書課題,一邊告訴學生哪是課題號,哪是課題。使學生對課題,對課文都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在初讀課文時,我告訴學生課文有三句話,并用序號逐句標出,再讓學生分句子讀課文。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初讀的難度,使學生愿讀、樂讀,也對學生初步建立了句的概念。
二、教給方法,化難為易
圈生字是學生預習課文,學習生字的重要方法。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一要求再簡單不過了。可是對于剛接觸課文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可是個難題。有的孩子可能會整篇課文中的所有生字都畫上圈,有的孩子會圈掉很多字,甚至有的孩子茫然無措,不知如何下筆。所以在初讀生字后,我先給學生做了個示范,圈出了一個生字,再帶著學生找出了全部藏在課文中的生字,通過這種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不僅使學生記憶了生字,又教給了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真的一舉兩得。
三、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習慣
新課標強調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姿勢和書寫品質的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寫字,因此我在指導書寫漢字時,首先給學生復習田字格,橫中線,豎中線,使學生在寫字時關注生字的每個筆畫的`占格位置。教學新筆畫時,先教筆畫名稱,再書空練習,又讓學生觀察書上的生字,找一找這個筆畫出現(xiàn)在哪個字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讀帖的能力。另外注重范寫,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書空,臨摹、評價,同時注重孩子們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讓學生體會到書寫的重要性和蘊藏其中的無窮樂趣。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們要做好孩子們的引路人,使他們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剡~出第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因此,讓我們重視學生們關鍵的第一次,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吧!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12
“面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科學活動。旨在通過面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并能自制夾心面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游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于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jīng)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jīng)驗要牢固。由于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jīng)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面包,然后涂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面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只手一起拿才是最有禮貌,于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只手送好朋友夾心餅干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制作面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里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做好了解和關注,以幼兒為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篇13
今天,我們集體教育活動安排了一節(jié)社會“我的好朋友”,目標是將朋友的特點用漫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善于發(fā)現(xiàn)同班的特點和優(yōu)勢,并主動向同伴學習。
活動的開始部分,是由課件引出漫畫,了解漫畫的繪畫手法:夸張、幽默、并且把人大特點夸張的表現(xiàn)起來。
在了解了漫畫后,我們又結合幼兒用書上的漫畫,具體到如何為好朋友畫漫畫。由于我們是新班,所以我把介紹自己花萼好朋友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了繪畫之前,詢問幼兒你的好朋友是誰?并說出好朋友衣著的特征,面部及好朋友喜歡做的事,這樣,幼兒畫起來會更容易些。
但是,還沒有進行繪畫,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很少有幼兒說出自己的好朋友,即使有,也是同在一家寄宿的孩子,也是,畢竟孩子們接觸的時間太短,我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孩子們盡快熟悉周圍的同伴,我故意給他們留出自由聊天的機會,雖然當時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聊得很火熱,但畢竟這樣的時間太少了,怎么辦呢?我想,孩子們雖然目前還沒有好朋友,但他們對自己鄰位的小朋友一定有一些了解。
那么,我們就把我們繪畫定位在畫“我的鄰位朋友”吧!別說,孩子平時觀察的.意識還是有的,基本上都能說出鄰位的朋友的面目特征,能力強的幼兒還能根據(jù)自己平日的觀察,說出鄰位朋友平日愛做的事。
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們在繪畫時,才能做到心中“有畫可畫”。
活動結束后,我看著孩子們作品中那些稚嫩的線條,感到很欣慰,雖然他們畫的不是很棒,但我相信這只是開始,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會更棒!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朋友》09-29
好朋友教學反思04-07
音樂的教學反思02-11
音樂教學反思01-11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02-27
《音樂之聲》教學反思04-11
音樂之聲教學反思04-11
《牧童》音樂教學反思04-06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