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原子的構成》教學反思范文
《原子的構成》課題的教學,教材編排上是敘述性的,很抽象。若按傳統方法直接按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不會對原子結構的知識產生興趣。教師不應該奉送真理而應該教人發現真理。經過反復研究教材,本人覺得這一內容是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理論型”探究性學習的好素材。如何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教育呢?通過查閱了一些資料,決定以人類認識原子內部結構的歷史過程為主線展開學習活動,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運用圖片、動畫創設情景,通過形象的描繪、科學的推理、史料的佐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將原子的結構直觀而形象地展示出來。其次,通過對具體原子質量的實際數據展示的觀察,感受書寫使用的不便,進而認識引入相對原子質量的意義,并主動學習查閱相對原子質量的方法。
雖然本節課教學內容是枯燥的,但由于事先靈活地組織好了教學素材,創設的教學情景,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表現非常活躍,教學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本節課成功的關鍵之處在于:把教師講解為主改為學生探究為主.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要求,為了讓學生更確切的理解原子的結構,單靠教師在課堂講解,學生很難在腦海里形成原子結構模型。因此聽著是懂了,但遺忘得也快。為了克服這一點,課堂上運用影像資料、動畫模擬、史料佐證來創設情景,階段性地逐步啟示學生完善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把枯燥的文字變得鮮活,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本人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非常重要,有問題才能創設探究的情景,通過探究活動才能發現知識,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地過程中學生才能學習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本人認為在教學中有幾點需要研究、探討:
⒈本節課從嚴格意義上講,學生的探究活動并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在老師設計的“圈套”中進行的。這樣處理的原因主要在考慮到時間的限制。本人最初的設計是:先讓學生在課余查找一些人類認識原子的結構的史料,感知前人認識原子的歷史,事先做一些輔墊。再在課堂上利用動畫啟示,教學也許更順暢一些。但農村中學大多數是住讀生,手頭資料有限,上網查閱也不現實。如何解決這些矛盾是農村中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值得研究的問題。
⒉有部分同學在課堂上發言少,很少參與交流活動,如何培養這此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興趣?學生的表現和積極性差異較大,如何具體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進步在方式方法上值得探討。
⒊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同時做到課堂的開放與高效兩不誤。 就拿本節課為例,通過分組討論,,親自經歷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加深了對原子結構的理解,這是我設計的初衷,但也正是這一點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有時會使課堂出現了前緊后更緊的局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使教學效果不佳. 新課程倡導開放式教學,要求還課堂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無論哪種學習方式都需要很多時間,農村的實際決定了這段時間會更長,而課堂時間有限,怎樣才能找到它們的最佳結合點。
怎樣解決這些現實的教學問題,讓我們在實踐中一起探索!
【《原子的構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原子的結構》教學反思04-27
《分子和原子》化學教學反思(精選7篇)01-25
構成04-30
平面構成基礎教學的論文04-27
原子世界04-29
色彩的構成04-30
演講的構成04-29
平面構成教學方法探討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