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6的乘法口訣》教學實踐與反思范文
“乘法口訣”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許多教師認為,口訣只是單純為了計算而存在。于是,“熟記口訣”和“用口訣計算題目”成為了他們建構課堂的兩個核心視點。這樣,數學口訣服務于數學計算的“工具性”雖然能充分顯現,但數學口訣本身所具有的“知識體價值”能體現出來嗎?近日,本人經過精心構建口訣教學氛圍,執教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6的乘法口訣》一課,突破了“乘法口訣”的傳統教學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片斷一
激趣導入,孕育口訣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2至5的乘法口訣,猜一猜,今天我們將學習幾的乘法口訣?
生:6的乘法口訣。
師:(出示課題《6的乘法口訣》),說出學習目標。
師:老師曾帶大家到田野、草地等地方學到了乘法口訣,大家想到更加神奇的地方學習數學嗎?
生:想!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一看,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哪里學習數學?
生:這是海洋。(原來海洋也有數學!部分學生竊竊私語。)
師:(出示課件:一條魚游來。)看!海洋里的哪位朋友跟我們一起學習了?你從它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把你的發現跟小組的同學說說。(四人小組交流)
生1:我發現有一條魚,它由6個三角形組成,其中3個三角形是橙色的,3個三角形是黃色的。
師:你的眼睛真明亮。
生2:我發現一條魚由6個三角形組成。
生3:我發現一條魚由6個三角形組成,表示一個6就是6。
師:你不但會發現,而且善于用數學的眼光思考問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看,現在又把它的另一位朋友吸引來了(出示課件)。你又從它們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請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桌。(同桌二人交流)
生1:我發現現在有2條魚,它是由12個三角形組成的,表示2個6就是12。
師:你說的真好!
生2:我覺得我會比生1說得更好,我發現有2條魚,一共是由12個三角形組成,表示2個6相加就是12!
師:你真有信心,老師最喜歡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同學!
師:大家的大膽發現又吸引了另一位朋友。(出示課件)誰能大膽地說說你的發現?(學生獨立思考)
生3:我發現了3條魚,一共由18個三角形組成,表示3個6相加就是18。
師:(繼續出示4、5、6條魚)。
生4:我發現有4條魚,一共由24個三角形組成,表示4個6相加就是24。
生5:(略)……
片斷二
小組合作交流,創編口訣
師:同學們通過了仔細觀察發現了海洋里藏著那么多的數學秘密可真了不起,現在,你們能根據所發現的數學信息說出乘法算式并且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嗎?
生:能!(很有信心地回答。)
師:你會編哪一句就說那一句,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誰說得準,說得多。(四人小組交流)
生1:我會說2個6相加是12,乘法算式是2×6=12,6×2=12,我編的口訣是二六十二。
生2:我會說1個6就是6,乘法算式是1×6=6,6×1=6,我編的口訣是一六得六。
生3:我會說4個6相加是24,乘法算式是4×6=24,6×4=24,我編的口訣是四六二十四。
生4:我會說5個6相加是30,乘法算式是5×6=30,6×5=30,我編的口訣是五六三十。
生5:(略)……
師根據學生的口答進行板書。(略)
片斷三
解讀品味,感悟口訣
師:大家能自己動腦筋編口訣,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自豪地讀一讀這些口訣,邊讀邊思考,這些口訣有什么特點?
生1:我發現一共有6句口訣。
生2:我發現上面一句口訣比下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少6。
生3:我發現一六得六這句口訣有個“得”字。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
生3:因為它的得數沒滿十,為了讀得順口,所以有個“得”字。
師:你真聰明!
生4:我發現口訣第一個字是按一、二、三、四、五、六的順序排列的,第二個數字都是六。
生5:我發現六六三十六這句口訣只有一個算式。
師:為什么?
生5:因為6×6算式里,兩個因數交換了位置還是6×6,所以這句口訣只有一個算式。
生6:二六十二這句口訣最容易記。
師:為什么?
生6:二六十二這句口訣的得數剛好是我們組的人數。
師:你能用小組的人數來記憶口訣,這是你的“發明”,老師很欣賞你。
……
片斷四
多維應用,深化口訣
師:電腦出示一根火柴棒,問:這是什么?
生(齊說):火柴棒。
師:猜猜它能擺出一個什么圖形?用了幾根火柴棒?(師電腦演示)
生1:是六邊形,它用了6根火柴棒。
師:(出示題目)擺一個六邊形用了幾根火柴棒?擺2個、4個、6個呢?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生答略。
師:原來小小火柴棒里也藏著數學,你們還發現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計算也可以用6的乘法口訣計算?
生2:我發現天花板上有6顆釘,表示一個6就是6,算式是1×6=6,口訣是一六得六。
生3:我發現黑板的小紅花每朵有6個花瓣,有6朵,表示6個6,算式是6×6=36,口訣是六六三十六。
生4:我發現了每兩臺風扇就
有6片轉頁,如果是4臺風扇就是有2個6,列式是6×2=12,口訣是二六十二。
師:你的發現太不同于其他人,你真會觀察。
生5……
(接著是6個口算乘法的練習。略)
師:同學們既能發現身邊的數學,口算又準確,可真了不起,你知道我們學校一共有多少個班嗎?解決下面的問題就有答案了。(師出示題目)
街口小學每個年級有6個班,有6個年級,一共有多少個班?
生6:6×6=36。
……
(接著是四人小組玩游戲及小結。略)
課后反思:
圍繞著“精心構建口訣教學新格局”這一研究方向,本節課我在以下兩方面得到了突破:
一、凸顯探究意味
首先是設疑引探 ——“準”。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見引導者的重要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同樣要當好“舵手”,準確把握探究的問題,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少走彎路。教師在片斷一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規律時先出示一條魚,并問“你從小魚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科學地有則重地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是從小魚身上去發現,而不是海洋圖中的其它地方,正是教師引探準,把握好探究的方向,學生在探究時才能明確地把握好探究的目的,所以學生交流后的發言很準確,不會出現某些偏離。可見,準確的引探,不僅可以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而且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樂趣,并從中獲得清晰的數學知識。
其次是合作探究 ——“放”。在片斷一、二中,教師都讓學生進行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和同桌二人交流,如出示第一條魚時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目的是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互相幫助,提高小組各人的口語表達能力。出示第二條魚時讓他們同桌交流,是建立在第一次小組合作的基礎上的,有助于進一步發揮同學的愛心,讓課堂更加活躍。片斷二在創編口訣中也采用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采取的,既可發揮優生的創造力,又可以讓接受能力較低的學生受到感染,實現了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上述的每次交流,教師都能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去表達,把聽數學變成了“找數學”。
再次是自主探究 ——“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學習中,自主探索無疑滿足了兒童的這種需要,為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提供了賴以植根的土壤。在片斷一從出示第三條魚開始,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自己的發現,把學數學變成了“找數學”,增強自主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正是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才會有片斷三中感悟口訣特點時學生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教師此時并不是停留在學生的表面回答上,還不斷地問“為什么”,讓學生的答數學走向“問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地問,不僅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大有幫助。
二、噴射生活色彩
首先是教學內容的生活性。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驗到:身邊有數學,數學無處不在。教材提供的情境圖正符合這一點,雖然許多學生沒有真正看過海洋,但他們常從動畫片、或各種電視節目中見過海洋,在頭腦中已形成了表象,因此當我出示課件時,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是到海洋里學習數學,于是我就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同桌二人交流等方式去發現水中的數學信息,學生均能各抒己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其次是練習設計的生活化。新課程標準強調: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中,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個案例從主題圖——學生熟悉的海洋圖的具體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海洋里原來包含有數學問題,有利于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動機;又在學生掌握乘法口訣之后,尋找生活中的事物哪些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計算,讓學生在學習中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案例的“火柴棒的計算、生活數學、計算學校一共有多少個班?”等應用口訣環節,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既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美,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需要,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
不足之處:
1、在解讀品味,感悟口訣中,學生發現了口訣的特點后,最好能花一點時間讓學生根據口訣的特點去熟記口訣。
2、多維應用,深化口訣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時,把生4的回答再深化,與3×4對比,區別6×2與3×4的意義更好。
【《6的乘法口訣》教學實踐與反思】相關文章: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04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04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28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28
6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04-29
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反思04-28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12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精選22篇)10-27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17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