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04 16:06:2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

  1、教學設計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這節課的實際教學中,我感到達到了本課的預期教學目標: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爭先恐后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數學,學會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教學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生親身去感受數學,并萌發一種“數學真有趣,我要學好數學”的心理。課堂教學的開始,我設計用我們北國冬天最常見最美麗的雪花引入,學生通過觀察知道了雪花有6個瓣,學生在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借助雪花圖案,積極主動的編制6的乘法口訣。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之間的智力、生活經驗與環境都有差異,即使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們的思維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異的,教師的講解與細問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被扼殺,學習的潛能也從中受到了抑制,更談不上樂于學習。我還安排了智慧屋,介紹奇妙的6,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知道自然界除了雪花有六個瓣以外,還有很多與6有關的自然現象和科學知識。因此,應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2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6的乘法口訣,初步認識了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外,主要是讓學生經歷除法的求商過程,并能從多種方法中找到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訣來求商。

  在課堂上,我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創設情境,用“喜愛的體育課”的故事形式的引入例題,之后再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動口說一說、動腦想一想來解決問題。特別關注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基礎上,交流分析想商的方法,讓學生交流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我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同桌參與合作,學生提出了3種方法:

  1、10除2等于幾,想2乘5等于10;

  2、用口訣計算(二五一十);

  3、用加法2加2加2加2加2等于10,正好5個2。

  由于我沒有限制學生,隨他們自己的想法來計算,這是一種創新思維。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見,讓學生大膽設想,尋求解決的方法。在隨后的教學中選擇簡便的'方法,這樣學生既能在活動中體會探索的快樂,又增強了合作的意識。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完成新的學習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記憶6的乘法口訣,教學難點是記憶“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這兩句口訣。

  在教學本課時,采用復習的方式導入。在教學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每次坐6人”提出“2次,3次,4次,5次,6次分別能坐多少人?”接著借助以往的知識經驗和學生一起列表解決問題。初步嘗試列表的方法能解決類似的問題。進而借助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在引導學生自主編口訣的過程中先引導再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寫口訣,最后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口訣之間的關系和運用口訣獨立計算乘法算式。

  不足之處:

  一、復習環節中,復習方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改進。

  復習環節為了節省時間,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一個是齊背5的乘法口訣,另一個是口算幾道乘法算式。教學乘法口訣時,口訣的記憶應該是重中之重,復習的環節應該充分發掘各種方式來背口訣,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齊備口訣。齊備口訣應該是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看起來“熱鬧”,實際則是“會的早已會,不會的仍然不會”。背口訣是必須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男女互背,同桌互背,打亂順序抽背,口訣接龍,上下句分開背誦,指名獨背。方式多種多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背好口訣,以至于用好口訣。在進行口算乘法算式時,及時根據不熟練的孩子追問:“你是怎樣算的?想的哪一句口訣?”以幫助計算不熟練的孩子更好地學會如何快速口算。

  二、新授環節,問題提出的層次性、學生嘗試的時效性、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在新授一開始,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后提問題,學生只是明白了“每次坐6人”,但是對于能提什么樣的問題還是不太清楚。導致需要學生猜測老師需要的答案“2次能坐多少人?3次、4次、5次、6次呢?”在這個問題的提出之前可以先試著提一個問題“2次能坐多少人?”接著問孩子“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我想孩子將會更有方向,會很快地提出老師想要的那個預設。在與學生一起列出表格,利用表格編寫乘法口訣時,依舊出現了這種引導和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我只是示范了一句口訣的編寫,(1個6 1×6=6一六得六)接著就讓孩子照樣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口訣編一編。在編寫的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有的孩子存在一定困難,幾個幾相加的“相加”這兩字都沒有寫出來。在交流學生寫法的時候孩子更是“漠不關心”。由于是孩子“喜歡”的口訣,因此編的很無序,為了讓孩子看一遍大家編全的口訣,我選擇了三個小朋友的作業來展示。但是孩子們看的都很混亂,不明白什么口訣是編過的,弄得整個反饋的過程很“冷”很無效。我想,我是過分強調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而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我想,在學生編寫口訣時,教師應該再指導編寫一句口訣(1個6 1×6=6一六得六2個6相加2×6=12二六十二)接著讓孩子將剩下的四句口訣都編寫在本子上,我想這樣孩子的編寫應該更有序和有效,在反饋時孩子也能看的更明白。

  說到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這一直是我的軟肋。每次上課前總是會想好哪些話可以省略,哪些話可以精簡,哪些提問方式會好些。可是,隨著課堂生成的不一致,往往會導致自己“言不由衷”,說完以后連自己都后悔了,想一巴掌拍死自己,這是一個教師能說出來的話嗎?想要讓自己的語言精練和準確,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熟悉教材和教學內容更需要我們借鑒有經驗教師的經驗。

  三、留給孩子背誦、記憶口訣的時間太短。

  在編寫完口訣后,我只是讓孩子先齊讀了一下口訣,再讓孩子自己讀、背口訣,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哪句口訣容易?哪句口訣比較難?”現在想來,這個問題應該放在學生讀背之前,這樣帶著目的去讀背,孩子將更有效率。在發現了較難的口訣時該如何解決呢?進而讓孩子發現“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記憶口訣。接著我就進入到了下一個環節:根據口決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也就是試一試的內容。在教學完這一環節后一節課時間久差不多了,和我的本意在課堂結尾再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口訣有悖。因此,只能再讓孩子齊讀(背)了一遍6的乘法口訣。

  上完整節課,反思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不少收獲:注重將教師的引導與孩子的自主學習相結合。既不能過分削弱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能片面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否則,教學將會變得很混亂、無序和低效。在學生進行活動時,務必明確活動任務,以確;顒拥挠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嘗試新知的形成過程。但同時也有一些困惑: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到底應該放在哪里?放在編寫之后孩子缺少理解和運用的過程,覺得太機械;放在最后,就怕不夠時間,導致缺失這個環節;想來想起,也許只有將背的過程滲透進練習的每一個環節才是最佳吧。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4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教學例1例6,完成練習六和練習七中的作業。

  2.教學口訣時,由于1個幾的乘法口訣比較難理解,為了集中解決編乘法口訣的問題,可以先歸納2的乘法口訣。教學2的乘法口訣時,要結合乘法的意義通過直觀弄清口訣的來源。如教學2的乘法口訣,可以按照教材的順序,先擺2根小棒,說明是1個2;再擺2根小棒,求一共是多少根,先寫出加法算式,強調2個2根,再改寫成乘法算式。然后,聯系乘法算式引出的乘法口訣,并說明口訣“二二得四”就表示2個2得4。讓學生明白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學3的乘法口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寫出3;再擺出第二個和第三個三角形,分別讓學生看圖寫出連加算式,并改寫成乘法算式。然后,再編出乘法口訣,2個3是6歸納出“二三得六”,3個3是9歸納出“三三得九”。教學4的乘法口訣也要讓學生動手擺小棒。然后,看看擺好的小棒,列出乘法算式,再歸納出4的乘法口訣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4.1個幾的乘法口訣可讓學生先想一想,再聯系已出現的乘法口訣推出來。如問2個2是4,1個2是幾,2個2是4,口訣是“二二得四”,1個2的口訣應該怎樣說。教學2的乘法口訣以后,再用同樣的方法歸納出“一三得三,一四得四”。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想1的乘法口訣,并聯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來推理:1個2是2,1個3是3,1個4是4,那么1個1還是1,也就是1乘1得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5.教學2、3、4的乘法口訣以后,教師可以按照第35頁乘法口訣表的形式,把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寫在一張大紙上,掛在教室的墻上,以后隨講隨填,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乘法口訣表。平時可以把每句口訣的得數蓋住,用它練習乘法口訣,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橫著背、豎著背、拐彎背。還要訓練學生隨便抽問一句能很快說出得數,以防止問到一句口訣學生都要從頭背起。

  6.做教科書第22頁“做一做”中的第1、2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集體訂正。這樣的練習題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計算鞏固乘法口訣。

  7.教學第22頁例4時,可以啟發學生邊擺圓片邊想,要算一共有多少個圓片,有幾種算法。引導學生先橫著看,再豎著看,然后,讓學生獨立地將結果填寫在書上。接著,再讓學生比較兩個式子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相同點是兩個式子的積都是8,不同點是4和2兩個數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交換了。在此基礎上,得出: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教學時,只要使學生對這句話的意思理解了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能夠完整地敘述出來。最后,要向學生說明:因為4×2和2×4積是相同的,所以計算時可以用同一句口訣“二四得八”;以后遇到了2和4相乘,不管哪個數在前,都可以用口訣“二四得八”算出得數。

  8.在這之前,教材中編入的是用2、3、4的乘法口訣計算前一個因數大于后一個因數的式題,學過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以后,要注意練習前一個因數小于后一個因數的式題,使學生也能用乘法口訣很快地算出得數來。

  9.關于練習六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1題,教學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訣,而且要比較熟練。某個學生乘法口訣不熟,或者某個學生某句口訣不夠熟練,教師都要及時給予幫助。

  第2題,要求學生不僅能夠順著背出乘法口訣,而且還能隨便抽問一句口訣也能很快說出得數。教學時,除了讓學生把口訣填完整以外,還可以多做一些口頭練習。

  第5題是加法和乘法對比練習題。開始學習乘法時,有些學生往往容易跟加法混淆,例如336。為了使學生能很好的辨別加法和乘法,教材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對比練習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并弄清兩種運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提醒學生在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

  第6題的第(1)小題,如果學生回答12角,可以再追問12角是幾元幾角。第(2)小題表示每瓶有4朵花,問4瓶有多少朵花。這些題都可以用來加深學生對乘法的認識,也為后面學習乘法應用題打下一些基礎。這兩題只要求學生寫出得數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寫算式。

  10.教學第25頁例5時,教師可以先出示3盤桃,每盤3個,提問:一共有多少個桃?用什么方法解答?可能有的學生用加法,有的學生用乘法,教師板書兩種算法的算式。然后再出示一盤,盤上放2個桃,提問:現在有多少個桃?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導學生一起研究做法,比較自然地列出兩個算式,使學生重點掌握乘加式題的計算方法。乘減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再做有針對性的指導。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5

  “乘法口訣”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許多教師認為,口訣只是單純為了計算而存在。于是,“熟記口訣”和“用口訣計算題目”成為了他們建構課堂的兩個核心視點。這樣,數學口訣服務于數學計算的“工具性”雖然能充分顯現,但數學口訣本身所具有的“知識體價值”能體現出來嗎?近日,本人經過精心構建口訣教學氛圍,執教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6的乘法口訣》一課,突破了“乘法口訣”的傳統教學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片斷一

  激趣導入,孕育口訣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2至5的乘法口訣,猜一猜,今天我們將學習幾的乘法口訣?

  生:6的乘法口訣。

  師:(出示課題《6的乘法口訣》),說出學習目標。

  師:老師曾帶大家到田野、草地等地方學到了乘法口訣,大家想到更加神奇的地方學習數學嗎?

  生:想!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一看,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哪里學習數學?

  生:這是海洋。(原來海洋也有數學!部分學生竊竊私語。)

  師:(出示課件:一條魚游來。)看!海洋里的哪位朋友跟我們一起學習了?你從它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把你的發現跟小組的同學說說。(四人小組交流)

  生1:我發現有一條魚,它由6個三角形組成,其中3個三角形是橙色的,3個三角形是黃色的。

  師:你的眼睛真明亮。

  生2:我發現一條魚由6個三角形組成。

  生3:我發現一條魚由6個三角形組成,表示一個6就是6。

  師:你不但會發現,而且善于用數學的眼光思考問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看,現在又把它的另一位朋友吸引來了(出示課件)。你又從它們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請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桌。(同桌二人交流)

  生1:我發現現在有2條魚,它是由12個三角形組成的,表示2個6就是12。

  師:你說的真好!

  生2:我覺得我會比生1說得更好,我發現有2條魚,一共是由12個三角形組成,表示2個6相加就是12!

  師:你真有信心,老師最喜歡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同學!

  師:大家的大膽發現又吸引了另一位朋友。(出示課件)誰能大膽地說說你的發現?(學生獨立思考)

  生3:我發現了3條魚,一共由18個三角形組成,表示3個6相加就是18。

  師:(繼續出示4、5、6條魚)。

  生4:我發現有4條魚,一共由24個三角形組成,表示4個6相加就是24。

  生5:(略)……

  片斷二

  小組合作交流,創編口訣

  師:同學們通過了仔細觀察發現了海洋里藏著那么多的數學秘密可真了不起,現在,你們能根據所發現的數學信息說出乘法算式并且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嗎?

  生:能!(很有信心地回答。)

  師:你會編哪一句就說那一句,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誰說得準,說得多。(四人小組交流)

  生1:我會說2個6相加是12,乘法算式是2×6=12,6×2=12,我編的口訣是二六十二。

  生2:我會說1個6就是6,乘法算式是1×6=6,6×1=6,我編的口訣是一六得六。

  生3:我會說4個6相加是24,乘法算式是4×6=24,6×4=24,我編的口訣是四六二十四。

  生4:我會說5個6相加是30,乘法算式是5×6=30,6×5=30,我編的口訣是五六三十。

  生5:(略)……

  師根據學生的口答進行板書。(略)

  片斷三

  解讀品味,感悟口訣

  師:大家能自己動腦筋編口訣,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自豪地讀一讀這些口訣,邊讀邊思考,這些口訣有什么特點?

  生1:我發現一共有6句口訣。

  生2:我發現上面一句口訣比下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少6。

  生3:我發現一六得六這句口訣有個“得”字。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

  生3:因為它的得數沒滿十,為了讀得順口,所以有個“得”字。

  師:你真聰明!

  生4:我發現口訣第一個字是按一、二、三、四、五、六的順序排列的,第二個數字都是六。

  生5:我發現六六三十六這句口訣只有一個算式。

  師:為什么?

  生5:因為6×6算式里,兩個因數交換了位置還是6×6,所以這句口訣只有一個算式。

  生6:二六十二這句口訣最容易記。

  師:為什么?

  生6:二六十二這句口訣的`得數剛好是我們組的人數。

  師:你能用小組的人數來記憶口訣,這是你的“發明”,老師很欣賞你。

  ……

  片斷四

  多維應用,深化口訣

  師:電腦出示一根火柴棒,問:這是什么?

  生(齊說):火柴棒。

  師:猜猜它能擺出一個什么圖形?用了幾根火柴棒?(師電腦演示)

  生1:是六邊形,它用了6根火柴棒。

  師:(出示題目)擺一個六邊形用了幾根火柴棒?擺2個、4個、6個呢?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生答略。

  師:原來小小火柴棒里也藏著數學,你們還發現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計算也可以用6的乘法口訣計算?

  生2:我發現天花板上有6顆釘,表示一個6就是6,算式是1×6=6,口訣是一六得六。

  生3:我發現黑板的小紅花每朵有6個花瓣,有6朵,表示6個6,算式是6×6=36,口訣是六六三十六。

  生4:我發現了每兩臺風扇就

  有6片轉頁,如果是4臺風扇就是有2個6,列式是6×2=12,口訣是二六十二。

  師:你的發現太不同于其他人,你真會觀察。

  生5……

  (接著是6個口算乘法的練習。略)

  師:同學們既能發現身邊的數學,口算又準確,可真了不起,你知道我們學校一共有多少個班嗎?解決下面的問題就有答案了。(師出示題目)

  街口小學每個年級有6個班,有6個年級,一共有多少個班?

  生6:6×6=36。

  ……

 。ń又撬娜诵〗M玩游戲及小結。略)

  課后反思:

  圍繞著“精心構建口訣教學新格局”這一研究方向,本節課我在以下兩方面得到了突破:

  一、凸顯探究意味

  首先是設疑引探 ——“準”。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見引導者的重要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同樣要當好“舵手”,準確把握探究的問題,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少走彎路。教師在片斷一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規律時先出示一條魚,并問“你從小魚的身上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科學地有則重地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是從小魚身上去發現,而不是海洋圖中的其它地方,正是教師引探準,把握好探究的方向,學生在探究時才能明確地把握好探究的目的,所以學生交流后的發言很準確,不會出現某些偏離?梢,準確的引探,不僅可以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而且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樂趣,并從中獲得清晰的數學知識。

  其次是合作探究 ——“放”。在片斷一、二中,教師都讓學生進行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和同桌二人交流,如出示第一條魚時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目的是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互相幫助,提高小組各人的口語表達能力。出示第二條魚時讓他們同桌交流,是建立在第一次小組合作的基礎上的,有助于進一步發揮同學的愛心,讓課堂更加活躍。片斷二在創編口訣中也采用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采取的,既可發揮優生的創造力,又可以讓接受能力較低的學生受到感染,實現了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上述的每次交流,教師都能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去表達,把聽數學變成了“找數學”。

  再次是自主探究 ——“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痹趯W習中,自主探索無疑滿足了兒童的這種需要,為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提供了賴以植根的土壤。在片斷一從出示第三條魚開始,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自己的發現,把學數學變成了“找數學”,增強自主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正是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才會有片斷三中感悟口訣特點時學生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教師此時并不是停留在學生的表面回答上,還不斷地問“為什么”,讓學生的答數學走向“問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地問,不僅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大有幫助。

  二、噴射生活色彩

  首先是教學內容的生活性。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驗到:身邊有數學,數學無處不在。教材提供的情境圖正符合這一點,雖然許多學生沒有真正看過海洋,但他們常從動畫片、或各種電視節目中見過海洋,在頭腦中已形成了表象,因此當我出示課件時,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是到海洋里學習數學,于是我就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同桌二人交流等方式去發現水中的數學信息,學生均能各抒己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其次是練習設計的生活化。新課程標準強調: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中,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個案例從主題圖——學生熟悉的海洋圖的具體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海洋里原來包含有數學問題,有利于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動機;又在學生掌握乘法口訣之后,尋找生活中的事物哪些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計算,讓學生在學習中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案例的“火柴棒的計算、生活數學、計算學校一共有多少個班?”等應用口訣環節,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既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美,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需要,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

  不足之處:

  1、在解讀品味,感悟口訣中,學生發現了口訣的特點后,最好能花一點時間讓學生根據口訣的特點去熟記口訣。

  2、多維應用,深化口訣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時,把生4的回答再深化,與3×4對比,區別6×2與3×4的意義更好。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6

  教學情景

  1、談話導入:星期天,同學們喜歡跟爸爸媽媽到公園玩嗎?電腦出示游樂場情景圖。畫外音:小朋友們到公園里見到哪些娛樂活動?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里引向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2、重點引到小棒圖中,畫外音:我擺了4把小傘;我擺了6個三角形;我擺的是花邊;我擺了3個五角星;我擺了一所房子和一棵樹。

  3、師: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嗎?你會擺什么?告訴你的同桌。

  擺圖游戲: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么,就擺什么?茨阍谝幎ǖ臅r間內能擺出多少個這樣的圖案。

  4、學生擺圖形。

  5、匯報交流。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你擺一個圖案用了多少根小棒,再算一算擺了這么多圖案一共用了多少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個別匯報: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小棒。

  生1:我擺了4個三角形,用了12根小棒,列式是:3+3+3+3=12根。

  生2:我擺了2個五角星,用了10根小棒,列式是:5+5=10根。

  生3:我擺了2條魚,用了16根小棒,列式是:28=16根。

  生4:我擺了8個三角形,用了24根小棒,列式是:3+3+3+3+3+3+3+3=24根。

  師邊板書邊故做疑難的樣子,引導學生怎樣才表達清楚。后開展討論完成乘法的意義。

  反思:

  回顧本節課,覺得在不少環節上沒有處理好。

  1、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用小棒擺你最喜歡的圖案、自己選一個數學問題解決等環節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提出可以用乘法來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當時一是怕中下生聽不懂,影響學習情緒,二是怕展開討論會影響教學時間)致使認識乘法的意義兜了一個大圈,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追究起來還是被舊的教學思想影響,還沒有真正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預設的。況且開放的課堂上什么都有可能發生,學生的創造性言行、質疑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教師事先備好的教學過程被打亂,教學進度或加快或減慢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結構。

  2、教學的放與收做得不理想。學生擺小棒并列出許多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后,我沒有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共同點,從而總結出相同加數,導致在后面講兩個因數的意義時很少學生回答準確,也不能準確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開之后沒有及時作一個小結,把知識收籠到重點難點上來。第二個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應課的開頭時,我讓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后,沒有把很多的問題收籠到這節課的乘法問題上,使部分學生列出了加減算式。從這節課上使我認識到:放與收都應有個度,開放是一種形式,而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放得太開不利于學生的探索,收得太緊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放與收之間,教師應恰當起好主導作用。

  3、教學難點把握不好。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而我在教學中只輕輕地點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這節課使我認識到:信任學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組織動態化的教學過程、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旨在打破以課堂中心的封閉性的教學時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開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師中心的灌輸式,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就是當今教師所必須做到的。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7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完成新的學習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我認為學習重點是記憶6的乘法口訣,學習難點是記憶“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這三句口訣。

  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程中“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理念,更好地解決重難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我設計了:(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環節與時俱進,以國慶為主線,大膽設計小猴在運動員進行曲的伴奏下,呈方陣行進入場,既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又不失活潑可愛,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緊接著,根據圖形和表格,半扶半放地編出“一六得六”“二六十二”這兩句口訣。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環節。(2)讓每一位學生充分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此環節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放手讓學生獨立編口訣,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成就感。同時讓學生讀、背自己編出來的口訣,師通過提問“你覺得哪幾句比較好背? 為什么覺得好背? ”“哪幾句口訣不好背?誰能有好方法能記住這句口訣?”進一步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方法。最后通過師生對口令、男女生對口令、集體背口訣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3)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口訣的實際應用價值。此環節與第一環節遙呼相應,以國慶為主線,穿插“小貓摘蘋果”,最后出示“動物慶國慶”的思維訓練題。這一組練習題,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滲透不同的數學小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能力。(4)設計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課堂活動,力求達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深度參與,讓每一位學生在訓練中都得到發展。

  這節課上完后,自己感覺整個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是很好的,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落實了新課標“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理念,充分地進行師生溝通、生生獨立思維、再師生溝通,完成對6的口訣的編寫,使每一位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也體現了新課標“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在記憶口訣的過程中,為了體現“因材施教”,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鼓勵學生用富有個性的方法進行記憶口訣,(如生:六七就比六六三十六多1個6,就記36加6得42等。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口訣的方法。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所以,我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以貼近時事的“小猴慶國慶”導入課題,變靜為動,教學效果好。再以“鴿子送信”對“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第3題進行組合,這樣既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又使學生對相應口訣與相應算式之間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有利于知識結構的形成。然后用“ 國慶蛋糕圖”對“想想做做”第1題進行組合,既變靜為動,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用“小貓摘蘋果” 對“想想做做”第4題重新設計,讓學生不再在枯燥的口算中練習,而是在搶答中,人人參與,快樂積極地主動思考,達到練習目的。最后還是以“國慶”為主線,設計了“爸爸慶國慶”和“小動物慶國慶”,既把“想想做做”第5題不著痕跡地揉合進練習中去,又深化融合了乘法意義和1—6的乘法口訣。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8

  這節課一開始,我剛說了:“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學習‘6的乘法口訣’!不料話語還未落地,便聽到了那些愛表現、喜炫耀的聲音:“我會、我會!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好幾分鐘后,“噓!老師看你呢!”同桌悄悄地捅了捅他們,他們下意識地吐了吐舌頭,趕快挺直坐正了可是又有一些同學好像并沒發現什么似的,也隨之怡然自得且搖頭晃腦地向周圍的人炫耀……更可惡的是居然還有一些學生做他們的熱心聽眾,并不時地插上幾句,整個教室的后排起了“嗡嗡”的聲音,前面有些孩子急忙勸道“別說啦!別說啦!安靜!”于是,“嗡嗡”的聲音開始逐漸地減弱,同學們也開始逐漸地坐正,教室里終于安靜下來!“都會了?”帶著這樣的一絲疑惑,我開始問道:“哪些同學已經會背6的.乘法口訣了?”孰不知,這一問,同學們的眼睛頓時一亮,那一雙雙小手就像雨后春筍般“刷刷”地舉了起來!“這可怎么辦?”我心底不禁升起一串大大且長長的問號“講,還是不講?”“講,已經都會了,不講,又不合適。”“怎么辦?怎么辦?”我的腦海里一片空白。幾秒鐘之后,我稍稍鎮定,問道:有誰愿意站起來大聲背一次6的乘法口訣?”這時,我發現有一只猶豫的小手緩緩地舉起來,于是便決定請這位平時少言寡語的同學來背!耙涣昧、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聲音雖然不大,但卻足以讓教室里的每一個人聽得清楚!其他的同學似乎也躍躍欲試。而此刻,我的心情慢慢轉晴,但新的疑惑卻又在心底油然而生:這么熟練的背誦,是否來自真正的理解呢?于是我便問道“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是我爸爸教的”“從鉛筆盒上看到的”“我從書上看到的”……趁機我表揚“這是一個好現象,很好,大家都懂得預習了!可是,你們知道每一句口訣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得來的嗎?”舉起的小手竟在瞬間變得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的臉上一片茫然!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學習口訣的意義,整節課的氣氛非常好,絕大多數同學在下課時都已會背6的乘法口訣。

  回想這一節課的教學,課的開始,一部分學生已能流利的背誦6的乘法口訣,這正是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還沒學,學生就能背誦,完全打亂了我教學設計的陣腳。但是我沒有壓抑學生的“不教先知”,沒有制止學生的“暢所欲言”,而是在學生嘰嘰喳喳的背誦中,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設計,并及時調整。學生不是一張白紙,給學生自由,給學生鼓勵,孩子們才會學得更主動。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9

  6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后進行的教學的,學生對乘法口訣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本節課的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6的乘法口訣。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感受:

  一、創設情境,進入良好的學習氛圍。

  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外國的小朋友凱蒂到中國跟小朋友學做手工藝品為情境,讓學生從上課的第一秒鐘起就被課堂所吸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

  二、創造機會,自主探索參與研究。

  在教學本節課時學生已具備自己推導、編寫口訣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新授中采用小組合作,先讓他們自己探討6的乘法口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體現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三、創新練習,培養合作競爭意識。

  本節課的'練習形式新穎,內容趣味性強,難度有層次!坝聤Z紅旗小隊”、“看票上火車”的練習設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有助于學生相互支持,激發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也把整節課推向了高潮。

  四、賞識激勵,促進終身學習能力。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十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賞識性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我也挺佩服你的!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為他們終身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0

  通過本節課教學,本課教學設計立足于新課程教育理念,在生動的數學活動基礎上,既發展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促進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本課中給學生創設了金魚吐水泡的場景,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畫面中,緊密聯系了生活實際,縮短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出示各句口訣,而是讓學生根據金魚圖提問,想圖填表得出6的乘法算式,然后再讓小組討論后學生自己編出乘法口訣。再如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練習的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層次性。本節課中先設計了師生對口令的游戲,主要是對6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先設計了“把口訣補充完整”“算出得數并說出那句口訣”的練習,再設計“課程表給我的信息”的開放性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4.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既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又有師生、小組、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是一堂計算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均分、認識了除法之后學習除法計算題的開始,是計算方法的教學,對于學生學會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經歷用乘法口訣求商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根據具體算式正確地用乘法口訣求商。在教學時我根據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設計了教學的各個環節:

  1、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上課初,我則創設情境“孫悟空大鬧天宮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桃子的故事情境,將學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同學們在根據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

  2、在教學例題1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列出算式12÷3=,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學生通過分析題意,根據總數、每份數和份數的關系很快就寫出算式12÷3=)學生借助擺圓片、獨立觀察、想算理等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接下來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各自的想法:怎樣計算出12÷3等于幾?經過學生的探究思考,匯報了3種結論,最后讓學生比較用哪種方法最好,學生選擇了利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點出課題,進行小結。整個教學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的活動中,從具體問題向抽象算理進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現出算法的多樣化。最后通過比較讓學生悟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法最簡便,促進學生對算法的.掌握理解,溝通了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這樣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練習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后練習題呆板、枯燥地羅列出來,而是將課后三道題聯系起來,設計成一個闖關游戲。創設情境:孫悟空請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設下了三個機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敢于想苦難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后習題。

  對于書上提出的兩個除法問題,這節課是由我直接提出的,如果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來,使問題來自于學生,這樣就能變接受式學習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今后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2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我利用低年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問題。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教學時,我從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8個人物情境引入,貼近生活,學生興趣濃再指導學生有序的觀察情景圖,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我鼓勵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自我的動手、動腦、動口編出8的乘法口訣。同時,我還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并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達到逐步鞏固應用乘法口訣的目的。最后,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8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1、沒有讓學生發現規律。在解讀品味,感悟口訣中,沒有讓學生根據自己編的口訣發現口訣存在的規律,以便學生更容易識記,沒有引導學生根據前后句的口訣,來推導出自己忘記的口訣。沒有讓學生說說8的乘法口訣與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規律的相同點。讓學生猜猜看9的乘法口訣之間有什么規律呢?并且最好能花一點時間讓學生根據口訣的特點去熟記口訣。

  2、練習的設計過于普通化,沒有層次性,思考性較差,不能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深度思維。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較為簡單,因此在鞏固訓練中可以設計一些發散性思維的題目讓學生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水平,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提出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把數學與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

  3、關于追問:追問著眼于學生思維過程的還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只會煩鎖地進行碎問,而且技巧不高,沒能讓學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沒能通過追問,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深度思維,不能有效地促成課堂有效的教學生成資源。追問作為“關注過程”的一種具體的手段,有著其它提問技巧不可企及的優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當聽了學生的回答后,發現其思考還是膚淺、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錯誤的,就應該緊追不舍再次發問,促使并引導學生就原來的的問題進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淺入深,或由此及彼,或舉一反三,直到理解變成準確、全面、細致、深刻為止。

  這些缺點都有待于自己今后教學中不斷去改進和提高,從而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面和教學能力。

  指導老師給的建議:

  1.要培養小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2.學生回答完后師要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知識的傳授要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來教學;

  4.最后總結一定要有,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長評價等;

  5.在這節課教學中的討論環節中,可以讓學生邊討論邊填寫出課本上的口訣表,以節省時間,充分利用時間,而且還讓學生更專心學習;

  6.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3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是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由于這是學生首次接觸除法計算,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動的故事比枯燥的數學題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新課伊始,我為學生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并把它編成了一個小故事:今天猴媽媽從樹上摘了12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寶寶都特別想吃,大家你爭我搶,誰都不肯讓,猴媽媽見到這一情況,左右為難。你們能幫猴媽媽分分這些桃子嗎?學生聽到故事時,都特別興奮,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來。

  2、探索“求商”方法:學生聽到問題后,好奇心促使他們很快地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桃子來分,有的學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還有的學生試圖用連減的方法計算出來。在得到結果之后,很多學生都迫不及待地將手舉起來,想要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在學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猴媽媽分桃子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以及為什么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樣化習題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需要有不斷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設計習題時,我設計了多種不同形式的題目,如:“計算速度大比拼”,“誰答對了就把禮物送給誰”,“爭做送信小行家”……學生看到這些有競爭性的習題,個個都興趣高漲,積極的'舉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過今天這節課,學生既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而我也從中學到了,數學教學一定要多花費心思,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使數學課堂不再枯燥,充滿活力。

  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梨,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沒有充分體現這一點,當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沒有好好利用分梨這一教學資源,就這樣進行下一個環節了。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4

  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經歷編寫6、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后我對自己的課進行了反思。

  成功之處:

  1、處理好了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的問題

  就教材而言,顯得很枯燥,以前我會簡單地處理成找規律,編口訣,背口訣的機械記憶的模式,這次我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很多很多的生活中的與6、7有關的話題。

  2、處理好了情景創設的問題

  本課開始引出小朋友喜歡的逛商店畫面,從學生直接的對圖像的興趣轉移到對數字的興趣,初識6、7的乘法口訣。

  3、在本課中體現合作學習

  本課在指導學生編寫口訣的時候,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合作,編寫的口訣并讓記錄最快的同學整理下來,每個人都很投入,爭取以小組第一獲勝。在指導學生記憶口訣時,又采用了一種合作學習的方式,這種合作方式就是讓其他的學生分享別人的思維結果,請學生討論如果忘記了其中一句口訣你可以有什么辦法想出來,再請同學說說哪些口訣好記,哪些口訣不好記,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它,讓學生在說明的過程中使其他學生跟著記住了。

  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要強調知識之間的聯系,本課是學習6、7的乘法口訣,在學習6、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有了2-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經驗,完全可以將學習2-6的乘法口訣的一些學習方法遷移過來,這堂課上沒有體現出這一點來,下次教學要深入考慮。

  2、這節課的設計運用了很多集體備課中老師的設想,自己創新的地方很少。雖然是善于學習了,但是也要自己嘗試改革創新。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5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將學習的難點放在識記口訣上,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問題,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簡潔明了,直達主題。

  先進行口訣的常規復習,對口令,口算乘法題,再直截了當地揭示課題,明確我們這節課要干什么。

  2.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緊扣教材主題圖,把它作成課件的`形式,利用聲音來吸引孩子,“快聽,是哪里傳來這么動聽的音樂呢?”用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繼續學下去的欲望。然后出示主題圖:學校儀仗隊演奏。在主題圖的處理上,選擇了他們都非常熟悉的動畫人物——藍貓來作為紐帶,激發了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

  3. 主動探究,編制口訣

  學生已經學過了1到6的口訣,已經知道了口訣的一些特點,如小數在前面,大數在后面,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還有的學生已經搶先背了起來。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口訣。然后指名反饋。在檢驗學生的口訣時滲透乘法與加法的關系。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口訣,找一找口訣的規律。

  4.課堂活動:同桌對口訣。

  這一環節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們班有53個孩子,一節課

  短短的四十分鐘,很難有效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再者,大班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也不夠現實。結合實際情況,在保證課堂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下,安排同桌對口令的活動,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同桌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相互監督作用。因此,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中,孩子們先通過順背、倒背的環節熟悉8的乘法口訣過后,在進行同桌對口令的活動,一個人說口訣,另一個人說相對應的乘法算式,或者一人說乘法算式,另一人說相應的口訣。一段時間交流后,請同桌站起來展示。一般課堂上能夠回答問題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但采用同桌互說的形式后,即使沒有機會公開展示,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定量的練習,同時,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增強了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5.用口訣。為幫助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應用和實踐的機會,“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8的乘法口訣嗎?”有的孩子很快地想到螃蟹有八條腿,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和態度,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1-03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1-04

6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0-21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8-31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04

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反思01-04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9-08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12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精選22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