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匯總(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并嘗試仿編兒歌。
2.知道水果的食用方法。
重點難點:
知道水果的食用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吃水果
2.CD:吃水果
3.教學電子資源:吃水果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甘蔗、香蕉、橙子、楊桃的圖片,請幼兒說說這些水果的名稱和吃法。
1.這是什么?(甘蔗)你吃過甘蔗嗎?是怎么吃的?
2.橙子除了可以榨汁喝,還可以怎么吃?
三、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畫面,講述畫面的內容,并做出削、剝、擠、切的.動作。
1.鱷魚在做什么?
2.小男孩在做什么?(幼兒回答時,教師幫助他們提煉相應的動詞——削、剝、擠、切。)
3.大家分享水果餐,看一看他們在吃什么?
四、播放CD,請幼兒學念兒歌。
五、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水果的圖片,鼓勵幼兒根據這些水果的吃法替換掉兒歌中的動詞和水果的名稱,嘗試仿編兒歌。
洗洗櫻桃,切切菠蘿,削削香瓜,哇!真好吃。
六、小結。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底紙人手一份;白乳膠每小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想讓小朋友們來猜一個謎語:身穿大棉襖,野草吃個飽,過了嚴冬天,獻出一身毛,我看那個小朋友小腦筋動得快。
師:謎語問小朋友們什么動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襖,喜歡吃野草,過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貢獻出來呢?(解釋謎面,讓幼兒更容易懂)
小結:綿羊身上長著厚厚的毛,喜歡吃鮮美的野草。
2.體驗觀察,比較異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師用于示范的兩只小綿羊,一只有貼上羊毛,一只沒有。
師:看,老師這兒有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都上來摸摸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師:今天小綿羊想請小朋友們幫自己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白乳膠、擦手布,一會兒小朋友們分組進行。現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⑴講解示范
①刷乳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⑵提出要求:
①不將乳膠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①、對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膠可用擦手布擦干;
②、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③、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⒌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那只羊,為什么喜歡它?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牙刷、浴球等不同的工具材料作畫,嘗試在有意和無意之間造出不同痕跡。
2、通過自由欣賞,感受不同材料形成的痕跡美。
3、體驗用不同工具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認識常見的日常用品并知道其名稱。
2、欣賞過煙火的圖片。
3、絲瓜筋,浴球,水粉顏料,抹布,海綿。
4、整張畫有煙火底圖的'鉛畫紙。
活動過程
1、游戲“奇妙的口袋”,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作畫的材料。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口袋。看我從里邊變出了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材料的名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過“放煙火”的情景,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材料的不同玩法。
(1)師出示底圖,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一種材料的玩法。教師:怎樣讓它放出壓花來呢?
(2)導幼兒在集體中分享自由探索材料的不同玩法。
要點提示
1)幼兒示范材料的不同玩法的時候,教師可用語言提示幼兒,如“按一按、抖一抖、甩一甩”。
2)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請幼兒做空手模仿動作,感受按、抖、甩等方法的具體操作。
3.教師出示底圖,鼓勵幼兒使用材料和顏料玩游戲。
(1)教師示范按壓的方法。
教師:我們來把漂亮的煙花放到天上吧!
(2)幼兒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放煙花”。
4.幼兒欣賞作品,感受不同操作材料在畫紙上留下的痕跡。
教師:你是用什么放煙火的呀?怎么放的?
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愿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教師創設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呢?怎么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哪里不一樣?
3、小結:我們長大了,頭發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2、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為什么穿不下衣服。)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提問:寶寶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么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1)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么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會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活動反思:
這節社會性活動是以“展示自己的本領”為切入點,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將“如何大膽表達展現自己的優點”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為此,我在活動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1、通過“親子作業”豐富相關的知識經驗以及用繪畫的記錄方式幫助幼兒概括近期新掌握的本領。
2、教師收集孩子的成長記錄照片及拍攝生活中的一些片段。3、與同年段的老師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發展情況(為最后環節中記錄表內容的設置服務)。
在活動中,我主要通過“回憶——交流表達——大膽展現——記錄總結”四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的。其中,“交流表達”的環節,幼兒有了之前的經驗準備及記錄表的參照,在和同伴交流中就顯得就顯得較輕松愉快。之后讓幼兒與陌生的客人老師交流,這環節師幼互動,孩子們從中得到了老師們的幫助和肯定,表達能力更加大膽流暢了。進而讓孩子上臺表現,上臺表現有講述表達和行為表現等方式,讓孩子體驗到了新鮮感和自豪感。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從中體驗“大膽展現自己”的樂趣。
另外,為了使目標落實到日常活動中,我同樣精心設置了最后的“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三個項目是較具代表性的,三種色卡都標有幼兒號數,便于老師了解某個孩子的情況。哪個項目還沒學會就將相應的色卡貼到自己椅子靠背上,這樣便于對孩子今后的督促,直到學會為止。即明確了自己下階段的努力方向,同時也便于老師同伴對其幫助。當然,社會性活動的內容目標不能光靠一節課完成,有待于日常活動中的不斷反復。此環節也為作為這個活動的一個延伸,而記錄表同時也能作為目標落實的依據。
在組織社會性活動中我也有許多困惑:
1、如何增強社會性活動的趣味性。
2、在社會性活動中,教師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12-31
小班教案07-22
(精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選)11-23
小班教案[經典]10-22
小班教案【經典】09-22
小班教案【精選】09-27
小班教案(經典)12-08
(經典)小班教案11-21
(經典)小班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