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7 09:50:2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精選8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地球上有許多地理現象的產生與地球運動密切相關,探究這些地理現象的形成原因和規律使我們學習地球運動的目的。本節課,我們要探究的是地球上晝夜交替出現的原因和相關規律。

  講授新課:

  一、用地球儀演示,并通過學生繪圖,探究晝夜交替及晨昏線的判讀

  師:大家看這個地球儀,當這束光照在地球儀上時,地球上有多大面積被照亮?(1/2)此時地球儀上一半被照亮,另一半處在黑夜中,地球儀中出現了晝夜現象,再撥動地球儀,地球儀上的各點就出現了晝夜交替。

  提問:那么,地球上為什么會出現晝夜和晝夜交替現象呢?

  回答:由于地球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當太陽從一側照射到地球上時,就產生了晝夜現象,當地球自轉就產生了晝夜交替。

  師:我把大家剛才看到的地球上的某一瞬間的'晝夜現象定格下來,這邊是晝半球,這邊是夜半球,他們之間還有個分界線。現在,大家從地球儀的側面看地球上的晝夜分布狀況,然后將它給繪出來。

  師:此時,我們看到A點出現在晝夜半球的分界線上,它此時正看到日出,隨著地球自轉一周,A點會出現一次晝夜的交替。那么,在下一時刻,A?(白天)。那么B點呢?(和A一樣)。AB所在的這條線上的各點在下一時刻都將進入白天,它叫晨線。地球上還存在一條昏線了。晨線和昏線共同構成一個經過地心的大圈,叫晨昏線,也叫晨昏圈。

  二、晨昏線特點

  三、晨昏線的判讀

  活動:自己動手畫二分日時的太陽光照圖(側視圖和俯視圖)

  課堂小結:主要學習了晝夜交替的產生和晨昏線的判讀,大家要學會畫圖。

  教后反思:

  1、導入不夠清晰,要有突破點,可以讓學生說說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都和哪些因素有關,如地球、太陽等。

  2、條理不清,知識間的聯系不緊密,每個因素和晝夜現象的關系不清晰。可以對每一因素進行逐次假設,如假設地球不自轉,也不公轉,再假設只公轉不自轉;最后只自轉不公轉。

  3、演示環節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動起來。

  4、重點不突出,在小節中要有體現

  5、內容可以少點,但要思路清晰。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運動前后呼吸和脈搏頻率的對比,探究加強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準確地測試、計算、對比運動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數及運動前后每分鐘吸入空氣、泵送血液的數量變化,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

  3.親歷模擬心臟舒張和收縮的活動過程,了解人體血液循環的原理。

  4.嘗試對運動時心跳、呼吸頻率加快的現象做己的解釋。

  教學準備

  測試運動前后心跳、呼吸頻率的記錄表、水槽、血液循環器官的掛圖或多媒體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我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師: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很大。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系。(揭示課題)

  二、運動起來會怎樣

  1.我們每個同學經常在運動,運動前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2、我們都能感受到運動時心跳、呼吸會加快,但1分鐘內會加快多少次你知道嗎?怎樣做就可以知道了?

  (1)怎么測心跳的次數?心臟位置在哪里?教師出示心臟位置圖。仔細觀察圖,再摸摸自己心臟的位置。

  心臟位于胸腔之內,約2/3在身體正中線的左側,1/3在正中線的右側。心臟的大小和本人的拳頭相當。

  (2)怎樣算呼吸一次?怎么測?

  (3)1分鐘時間怎么看?(出示課件鐘表)

  測心跳,可以測脈搏的跳動。測呼吸只要將手捂在鼻子下,感覺熱氣一次就算呼吸一次。1分鐘時間就看秒針從哪里開始,再回到那里,教師出示課件鬧鐘。

  3.學生設計后分組活動:(要求:四人小組中兩人測心跳數,兩人測呼吸數)

  (1)測試并記錄平靜時每分鐘的心跳和呼吸次數,把數據填寫在表格上。

  (2)原地跳動1分鐘后,測試并記錄每分鐘心跳和呼吸次數。

  休息時和運動(1分鐘)后呼吸、心跳次數比較

  姓名:班級:實驗時間:年月日

  狀態項目呼吸心跳

  休息時次次

  運動后次次

  增加次數次次

  (3)匯報、交流。

  休息時和運動(1分鐘)后呼吸、心跳次數比較(學生匯報時用)

  狀態項目呼吸心跳

  休息時次次

  運動后次次

  增加次數次次

  讓學生自己比較數據,說明什么?對不合理的數據作出。

  三、為什么心跳會加快

  1.模擬活動:心臟肌肉的力量。

  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為什么運動后心跳、呼吸會加快?

  教師出示心臟跳動有關知識,見書P77,可以以課件形式出現

  讀后提問:讀了這段話后,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心跳是怎么回事?(板書:心臟在收縮和舒張)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血液循環模擬器,指名演示血液循環模擬器的收縮和舒張,并請學生模仿,體驗心臟的力量。

  2、心臟跳動是干什么?

  猜一猜心臟舒張時血液怎么流的?心臟收縮的時候血液又怎么流?

  師給各組一盆水,分組做血液循環的模擬實驗。

  教師用課件演示心臟收縮、舒張與血液循環關系(板書:血液在全身循環)

  3.血液不停地在體內循環有什么意義呢?

  閱讀教材資料P77,說說血液循環有什么作用。教師借助課件說明。(板書:輸送氧氣、營養,排出廢物)

  4.指導學生根據教材的數據來計算平靜時和運動時肺吸收的空氣和心臟泵送到全身的血液量。

  平靜時和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較姓名:班級:實驗時間:年月日1分鐘呼吸次數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靜時運動時

  增加

  注:按每次呼吸吸進500毫升空氣.每次心跳泵送70毫升血液計算。

  5.匯報、交流。

  平靜時和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較1分鐘呼吸次數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靜時

  運動時

  增加

  6、討論:

  (1)運動時吸進的空氣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現在你認為運動時人的`呼吸和心跳為什么要加快?

  (學生回答后,出示:因為人運動時能量需求增加,那么氧氣和營養物質也需要增加,運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液就要加快流動

  才能滿足身體各處的需要。所以運動后人的呼吸和心跳就要加快。)

  (2)呼吸加快,心跳加劇了,血液流動快了,能量消耗大了,這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出示訓練有素運動員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

  訓練有素運動員平靜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

  1分鐘呼吸次數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毫升)(毫升)

  平靜時1070004036000

  得出:運動時吸進的空氣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這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加強呼吸肌和心肌的力量。(板書:運動能使新陳代謝加快,呼吸肌、心肌力量加強。)

  四、:學了這一課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運動與健康

  心臟跳動

  心臟在收縮和舒張

  血液在全身循環

  輸送氧氣、營養,排出廢物

  作用:運動能加快新陳代謝,加強呼吸肌、心肌力量。

  課后反思

  運動對于健康的意義,學生認識不少,如果不上這節課,他們也能說出:“可以增強體質”“少生病”“延緩衰老”,等等。但這是他們從書本上或者別人的口中得到的,自己很少有這方面的親身體驗,或者說很少有意識地去體驗。這節課就是要學生通過一個個有結構的活動去體驗,去感受運動對心臟和其他器官的好處。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運動與健康關系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本課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的有結構的活動主要有三個:第一是通過親身的運動測算出運動1分鐘后人的呼吸和心跳比平靜時多了多少次。使學生知道自己激烈運動1分鐘后呼吸和心跳會增加很多。第二是讓學生通過心臟模擬器心跳情形感受到心臟收縮的力量;第三是通過做血液循環實驗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心臟收縮、舒張時血液流動地情況。

  由于一課時安排三個活動,且知識含量多,因此,如何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成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我試教了一個班級,結果拖課6分鐘,且是草草收場。怎么辦?根據試教情況,本著只要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能精簡就精簡的原則,我對原有的教案作了五處修改:

  第一,精簡了“引入”。原來的引入是通過講述一個人把一只兔子和鴿子從小在籠子里喂養,長大后,他把兔子和鴿子放出來,結果兔子跑不了多遠就死了,鴿子飛了幾圈后也死掉了,讓學生聽候談談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導學生得出缺乏運動就失去健康的結論。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想法是多方面的,這樣就要費時。為此,我改用“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讓學生談談看法,學生一般較快地說出能增強體質,延續生命等話語,教師就能順勢揭示課題,省時快捷。

  第二是將原來專項教學心臟位置的的內容安排在測試心跳環節中,這樣教學自然又省時,不是為教心臟而教心臟,符合本課的教學目標要求。

  第三是精簡了實驗表格。按教材要求本節課學生需填寫兩份表格,一份是記錄運動前后呼吸、心跳次數的,另一份根據運動前后心跳、呼吸加快次數計算出心臟多泵送了多少血液和肺部多呼吸了多少空氣。在填寫第二份表格時學生需將第一份表格數據抄在第二份表格上再計算,費時,且易搞渾學生。因此,我在第二次教學時就直接出示第二份表格,反正第二份表格中包含了第一份表格的內容。

  第四是原來在測試心跳和呼吸次數時是讓學生自己看著課件上的鐘表數次數的,但學生完成人次參差不齊,教師就得等,浪費了時間。第二次教學時老師喊:準備——“瞿”,結束喊:“到”,同時結束。學生起跳都在原地站立跳,也省去了學生走來走去花費的時間。

  第五是為節省學生翻書時間,我將樹上的有關知識語句直接用課件投視出來。

  第六是為節省時間,考慮本課教學以學生體驗為主特點,每個問題一般提問不超3人次。

  在精簡的同時,為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到運動能增強人體機能的教學目的,我增加了心臟跳動、血液循環、血液運送氧氣營養物質到全身各處,全身各處的廢物隨血液排出體外的flash課件,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從第二節的教學過程看,在測試運動前后呼吸和心跳次數時,由于學生節外生枝,雖然測試的動作過程清楚,但講述環節還是不夠清晰。

  為節省時間,對個別學生的精彩回答教師沒有及時予以,一定程度上傷失了學生的積極性。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3.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認識到不同物質、同質不同色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是做好水和油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油、水、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火柴、石棉網、三腳架、彩色筆或墨汁等。

  【學案】

  《4吸熱和散熱》學案

  一.我看書:看書,熟悉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找兩個同樣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側挖一個小圓孔,再剪同樣大小的一個紙板和一個金屬板,如書24頁圖示,準備實驗用。

  2.觀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熱板的顏色,想一想為什么是黑色的?

  3.你注意過住沙漠地區人的服裝有什么特色嗎?什么會這樣?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做實驗記錄,并畫出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曲線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冷熱變化會導致物體形狀和體積發生變化。

  2.今天我們來研究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現象,好嗎?

  (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出示問題也是導入的一個方法,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熱的現象和有關問題有了一些了解。)

  二.學習新課

  (一)研究水和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1.質疑:我們都知道,給物體加熱,物體的溫度會升高;停止加熱,物體的溫度會降低。那么,如果我們同時給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熱,它們溫度升高的速度會一樣嗎?如果同時停止加熱,它們的降溫速度會一樣嗎?

  2.學生預測。

  3.實驗一:我們怎樣設計實驗證明?實驗中應注意什么?

  (1)學生設計實驗。(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2)師生共同實驗,做好實驗記錄。

  ①同時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1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

  加熱時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②停止加熱后,每隔一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測量6分鐘。

  停止加熱后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③學生根據數據畫出曲線圖。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通過這組對比實驗,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熱和散熱的規律嗎?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將溫速度比水快。也就是說,不同物質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二)研究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1.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猜測:

  3.按步驟做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1)把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再把它們拿回陰涼處,8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這個實驗在次說明金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紙快。也就是說,不同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三.總結

  1.通過油和水、紙板和金屬板的吸熱和散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優于液體。

  四.作業

  1.完成實驗記錄。

  2.調查:詢問家長,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是否一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2.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通常由于液體。

  2.那么通知不同顏色的相同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否相同?今天我們一起繼續探究。

  二.探究不同顏色、同種物質的吸熱與散熱性能

  1.提問:不同顏色的同種物質吸熱、散熱的性能一樣嗎?

  2.學生猜測,提出自己的觀點。

  3.提問:怎樣設計實驗證明?

  4.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

  5.學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6.學生分組實驗。

  7.學生匯報數據,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8.師生共同總結:同一物質,深色升溫快,降溫也快;淺色升溫慢,降溫也慢。

  三.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吸熱、散熱現象

  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證明:不同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不一樣的;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也是不一樣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吸熱、哪些地方要散熱?人們是怎樣做的?

  2.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3.觀察教材中的插圖,思考這些現象與物體的吸熱、散熱性能有什么關系?

  4.學生討論交流。

  5.小結:冰箱后面的散熱板漆成黑色是因為深色物體的散熱性能更好;沙漠地區的人們常穿的白色長袍吸熱性能差,而且寬大的長袍中可形成氣體對流,因此會使人感覺涼爽;海水和沙的吸熱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溫快,海水升溫慢,所以水中涼快,而沙灘溫度高。

  四.學生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杯

  1.談話:我們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你們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嗎?我們要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的保溫杯效果最好。

  2.學生討論,設計圖紙,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3.展示交流,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4.評一評:哪個實驗小組設計的保溫杯好?

  五.總結

  1.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水快,同種物質,顏色深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顏色淺的快。

  2.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六.作業

  1.能解釋生活中的利用吸熱和散熱原理的現象。

  2.完成實驗記錄。

  板書設計:

  4、吸熱和散熱

  油 快 快

  水 慢 慢

  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速度不同。

  物質吸熱快散熱也快,吸熱慢散熱也慢。

  深色快快

  淺色慢慢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我國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握

  京張鐵路、侯氏制堿法、《海國圖志》、《天演論》中譯本等知識點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范例教學

  根據課文和插圖中有關的資料,講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跡,指導學生“照方抓藥”,主動學習有關其他三人的史實

  挖掘教材比較概括

  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識、品質、文化素養等),但具體表現又有所區別(學科領域、時代)

  討論探索

  聯系原始遺存的知識舉例說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努力學趕超世界先進文化,熱血報國的赤子之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思想意識

  只有先進文化才能代表社會發展的方向,只要誰先進,就要向誰學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得到潛移默化的良好影響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概括主題思想兼而習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什么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西方傳入電報、電話以及照相、電影等,新聞報紙、出版事業也在中國出現)

  2、你能說出以下各時期興辦的刊物名稱嗎?(組織學生“對號入座”:A、洋務運動時期:《申報》;B、維新變法時期:《萬國公報》[后改名為《中外紀聞》];C、辛亥革命時期:《民報》[中國同盟會機關報]、《南風報》(中國同盟會廣西支部編輯);D、新文化運動期間:《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每周評論》;E、五四運動期間:《京報》、《晨報》等)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這些報刊都是向西方學習先進文化的產物,對近代中國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其實,比這些報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鴉片戰爭期間就已經出現了。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還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不甘失敗,積極展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科技上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勇敢地進行趕超和創新,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布置學生閱讀112——116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稱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們生活的時代早,而且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所以調到前面作為范例進行探究)

  1、怎樣學習有關魏源的歷史知識?(通過設問,啟發學生從生活時代、代表作[或創造發明]、主要內容、成功原因等方面進行了解:A、生活時代:鴉片戰爭期間;B、代表作:《海國圖志》;C、主要內容:“師夷長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質[講誠信,不負林則徐重托];強烈的創新意識[批判閉關鎖國政策,破除輕視科技的愚昧觀點]。)

  2、有關嚴復的重要內容是什么?(啟發學生運用上例,自我提煉知識要點:A、生活時代:戊戌變法時期;B、代表作:譯著《天演論》;C、主要內容:“物進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反抗外侵,主張救亡圖存];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既學軍事,也廣泛涉獵西方政治學說];強烈的創新意識[為譯著加按語,敘述己見,警醒世人,宣傳變法]。)

  教師小結、過渡: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愛國主義則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以這些思想為支撐,科學家們在各自領域內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你知道當年建立這項偉業的人物事跡嗎?(組織學生運用上例,自我提煉知識要點:

  人物姓名:詹天佑;重要貢獻:自行設計和建成京張鐵路[干線];年代:1905——1909年;

  突出成就:居庸關、八達嶺隧道;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本領,報效祖國];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克服困難,全力以赴];強烈的創新意識[設計“人”字形路軌]。)

  揭開制堿奧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貢獻是什么?(啟發學生運用上例,自我提煉知識要點:

  A、成功時間:20世紀20年代

  B、代表作:《制堿》

  C、主要成就:比歐洲制堿成本低40%

  D、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歸來,投身實踐,報效祖國];

  良好的道德品質[刻苦鉆研,意志堅強];強烈的創新意識[挑戰外國壟斷,探索新工藝,敢于超越西方]。)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重點難點:

  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教師活動:

  一、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1、碰球游戲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游戲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四、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了解各個感官的作用,認識西瓜的特征。

  2.科學探究

  初步運用多種感官,對西瓜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能依據觀察目的,選擇合適的感官觀察,并能描述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

  3.科學態度、STSE

  意識到觀察在科學探究中的重大意義,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樹立保護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識。

  二、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縱切一半的),濕紙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簽,小餐碟。

  教師準備:水果刀,砧板。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教師出示西瓜,提出學習任務:學習科學,讓我們從觀察開始。首先,我們以西瓜為例學習怎樣觀察。

  (二)新課學習

  1.整體觀察西瓜

  (1)分發材料:各組1份完整的西瓜

  (2)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用眼看、鼻聞、手摸、手拍并且耳聽等方法觀察。

  (3)交流觀察后的.發現。例如西瓜的形狀、顏色、花紋,拍打時的聲響等。

  2.由外到內繼續觀察西瓜

  (1)分發材料:各組1份事先切開一半的西瓜

  (2)各組由外到內繼續觀察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將感官、功能和可發現的西瓜的特征結合起來(如:眼——視覺——形狀、大小、顏色、花紋;手——觸覺——光滑程度、硬度;耳——聽覺——聲音;鼻——嗅覺——氣味;舌——味覺——味道)等。

  3.品嘗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覺——味道)

  4.小結

  說一說:西瓜是什么樣的?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用各種感官對西瓜的不同方面都進行了觀察,才能對西瓜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5.討論延伸

  上述感官除了幫助我們觀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還幫助我們發現了什么?

  6.保護感官

  (1)辨識哪些行為有損感官健康。

  (2)總結正確保護感官的方法。

  (三)講述法布爾的觀察故事。整理材料、下課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感受春天的到來。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樂于參與戶外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豐富。

  活動準備

  1、春天圖片

  2、戶外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春天就要到了,外面的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看看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到來。

  二、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受戶外的環境。

  引導幼兒觀察樹木、草地、植物的樣子。

  1、教師:我們一起看看這棵小樹,看看他的樹枝上都長出了什么?

  2、教師:花是什么顏色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呢?

  3、教師:還有地上的小草,我們看看再用手摸摸這些小草,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自由回答。

  三、組織幼兒感受春天的風,引導幼兒說說春天的風吹在身上、耳朵上、臉上、手上的感覺。

  教師:我們把小手拿出來感受一下風吹過來時的感覺,說說你覺得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

  四、組織幼兒找太陽,說說太陽曬在身上的感覺。

  教師:我們一起去找找春天里的太陽,站在太陽下曬太陽。摸摸好朋友的衣服、頭發、說說太陽曬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

  五、師生共同總結。

  1、教師:今天我們在戶外感受春天的到來,誰能說說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師幼共同小結:春天來了,樹葉長出來了,花開了,風吹在身上暖暖的……

  正逢春天萬物復蘇的時節,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繽紛多彩;它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我們的世界,來到了每一個角落,由于春天的植物變化很明顯,因而我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引導幼兒學習連續觀察的方法,這樣我們就利用戶外活動和散步時間讓幼兒連續進行比較觀察,培養了幼兒細致的品質。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現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孩子復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現。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經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