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科學第五冊第三節堿的性質教案及反思
九年級科學第五冊第三節堿的性質教案及反思學科教研2010-09-27 09:02:57閱讀33評論0字號:大中小訂閱
1.3探索堿的性質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堿的主要性質,舉例說明堿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
2、繼續練習試管和滴管進行物質(溶液)性質試驗的操作。
3、了解強堿使用的注意事項
重點難點:堿的性質、堿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
藥品器材:稀硫酸、熟石灰、氫氧化鈉、石蕊試液、酚酞試液、白醋、碳酸鈉溶液、氯化鐵、氫氧化銅、試管、酒精燈、鐵架臺、滴管、澄清石灰水
教學過程:
課堂引入:在上一節中介紹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實很多食物成堿性的。
常見食物的酸性:牛肉、豬肉、雞肉、金槍魚、牡蠣、目魚、奶酪、米、麥、面包、酒類、花生、薄腸、糖、餅干、白糖等。
常見食物的堿性:牛乳、茶、柿子、黃瓜、胡蘿卜、蘿卜、菠菜、柑橘類、葡萄、芋頭、海帶、葡萄干等。
食用堿性食品時會感到澀味,洗澡時不小心有肥皂泡濺到嘴里也有這種感覺,此外堿還有哪些性質呢?
一、堿的定義和電離
學生:書寫NaOH、Ca(OH)2、Ba(OH)2、KOH電離方程式,并思考它們電離產物的共同之處。
1、堿的涵義: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堿的分類:
可溶性堿:NaOH、Ca(OH)2、Ba(OH)2、KOH
不溶性堿:Cu(OH)2、Al(OH)3、Mg(OH)2、Fe(OH)3
思考:可溶性堿和不溶性堿電離的條件區別?
二、常見的兩種堿的學習
1、氫氧化鈉
演示1:在表面皿上放一塊氫氧化鈉固體,觀察。幾分鐘后再觀察其表面,有何現象?――表面變潮濕
演示:氫氧化鈉的溶解實驗。――溶解時會放熱
潮解:物質暴露在空氣中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的現象--干燥劑
2、氫氧化鈣
名稱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化學式NaOHCa(OH)2
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熟石灰、消石灰
狀態片狀固體粉末狀固體
特點易潮解,易溶于水且放熱微溶于水
共同點溶液均為堿性,有強腐蝕性
作用非酸性氣體的干燥劑,酸性氣體吸收劑中和酸性土壤
補充: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CaCO3
三者之間的互相轉化:化學方程式表示
三、鞏固練習
1、下列哪些氣體可以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
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氫、氧氣、二氧化硫
2、農業上常用什么來中和酸性土壤?
3、有人用石灰乳刷墻,并在室內燒一個炭火盆,開始墻面變得潮濕,過幾天墻壁就變得又硬又白了。在這個過程發生了哪些化學變化?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1.3探索堿的性質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歸納堿具有的共性,了解堿的個性
2、繼續練習試管和滴管進行物質(溶液)性質試驗的操作。
3、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
重難點:
實驗歸納堿的共性
一、堿的共性
演示1: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與堿的作用
結論:堿性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變藍,無色酚酞變紅.
演示2:氫氧化鈉溶液與酸反應
演示實驗②:氫氧化鈉溶液與酸反應.
1、在2支分別盛有3毫升氫氧化鈉稀溶液的試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試液,分別向2支試管里逐滴加稀鹽酸和稀硫酸,邊滴邊振蕩,直到紅色剛好變成無色。這時酸和堿沒有剩余,恰好完全反應。這說明溶液的酸堿性發生了什么變化?――變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在蒸發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發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體。
化學反應方程式:NaOH+HCI=NaCI+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結論: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跟硫酸反應生成硫酸和水,氯化鈉和硫酸鈉都屬于鹽。像這種堿跟酸作用生成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
結論:中和反應:堿+酸――鹽+水
實質:H++OH-=H2O
應用: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過多等
思考:用什么辦法能夠知道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過程中,酸和堿沒有剩余,恰好完全反應?―――使用紫色石蕊試液。
演示3: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讓學生來完成)
――現象: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結論:堿可以和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介紹:工業上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二氧化硫(提問:二氧化硫排入大氣有何危害?)SO2+2NaOH=Na2SO3+H2O
介紹: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介紹: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鈉溶液不能敞口放置,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演示4: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注入2-3毫升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鐵溶液,觀察有何變化?
CuSO4+2NaOH=Na2SO4+Cu(OH)2↓――產生藍色絮狀沉淀
FeCl3+3 NaOH=3NaCl+Fe(OH)3↓――產生紅褐色絮狀沉淀
結論:堿可以和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歸納:堿具有的共性
1、酸堿指示劑作用
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3、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和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堿和另一種鹽
注意:⑴只有可溶性堿才能滿足以上四條性質,難溶性堿只能滿足第2條
⑵第4條參加反應的鹽只能是可溶性鹽
練習:以Ba(OH)2為例,分別寫出它與CO2、HCl、H2SO4和CuCl2、FeCl3的反應。
二、堿的個性補充
1、氫氧化鈉
演示1:把一小撮兔毛放入盛有燒堿溶液的試管中,加熱煮沸后觀察現象
――兔毛溶解
結論:即羊毛在堿性條件下易發生水解即不耐堿。
2、氫氧化鈣
演示2: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入鹽酸和稀硫酸溶液,觀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觀察到變化?)
――應用酸堿指示劑可以觀察到變化
演示3:在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有何變化?
――產生白色沉淀或紅褐色沉淀
化學方程式表示:Ca(OH)2+Na2CO3=CaCO3↓+2NaOH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課后練習:第21頁,練習與活動
九年級科學第五冊第三節堿的性質教學反思
鐘建平
九年級科學第五冊第一章的內容是初中科學化學部分重要的基礎內容,在歷年的中考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基礎知識的學習好壞對今后中考至關重要,所以本章教學講究循序漸進,要落實每一個知識點,每一條規律,多多練習,精析巧練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本章第三節是既酸的性質學習之后的另一個重點,在酸的性質學習中同學們基本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再學習堿的性質,學生自己也能自學部分知識,并找到一些規律,再通過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對于堿的性質學習已有一定把握,不再盲目,不再無從下手。總的教學過程效果還可以。
但是在個別方面還需加強練習,例如化學式的書寫,物質分類練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對于一些比較難的物質還需努力記憶和練習。
【九年級科學第五冊第三節堿的性質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常見的堿的教案01-04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04-17
比的性質教學反思04-08
常見的酸和堿的教案03-12
科學活動教案及反思01-03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4-03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1-04
化學常見的酸和堿教案12-16
《小數的性質》教案02-19
科學沉與浮教案及反思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