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亞脫產培訓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摩擦力》
教學設計:《摩擦力》劉成斌
一、課標要求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規律;
2.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能在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思想
以新課標要求為理念,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主要通過問題引導和實驗探究指導學生認識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規律,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維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認識靜摩擦力的規律;知道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間的關系;
(2)認識滑動摩擦力的規律;知道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3)能運用動摩擦因數計算摩擦力。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實驗的過程,學習從實驗結果總結規律的方法;
(2)學習通過查閱資料的形式,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現象;
(3)通過對生活中各種摩擦的觀察與思考,學習結果表述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摩擦力的利與弊過程中,領略自然界的和諧和奇妙,使學生的價值觀得到提升。
四、教學流程圖
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引導分析歸納規律
練習鞏固反思拓展探究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分組討論:生活中關于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例子有哪些?
2.新課
(1)靜摩擦力
思考與提問:你對靜摩擦力的認識有多少?你所知道的靜摩擦力的規律有哪些?
以下根據學生道出的關于靜摩擦力的規律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對錯誤觀念進行糾正,重點放在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大小變化的規律,并引入最大靜摩擦力。
堂上小練:請分析以下三種情況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并準確把該靜摩擦力在圖上標出
(a)(b)(c)
木塊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木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木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為0,保持靜止F=1N,保持靜止F=3N,保持靜止
引導學生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相關知識分析靜摩擦力的大小,結合圖討論木塊所受靜摩擦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歸納出靜摩擦力與接觸面相切。
實驗與探究一:研究靜摩擦力的規律
實驗器材:木塊、彈簧秤、砝碼、粗糙木板
帶著問題完成實驗,并把有關數據填入課本P42表3-2-1中
①用彈簧秤水平拉木塊,逐漸增大拉力,靜摩擦力有何變化?與彈簧秤拉力讀數有何關系?依據是?
②觀察彈簧秤拉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木塊剛被拉動?(引入最大靜摩擦力)
③木塊被拉動后勻速運動,根據初中學過的知識,這時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如何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④對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有何關系?
⑤在木塊上增加砝碼,對最大靜摩擦力有沒有影響?
實驗后小組討論,歸納規律,教師引導學生得出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a.互相接觸且擠壓
b.接觸面粗糙且雙方有相對運動
以及靜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的規律
(2)滑動摩擦力
引入:a.剛才的實驗可觀察到滑動摩擦力是一個怎樣的力?(引導學生歸納滑動摩擦力是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有相對運動,物體之間存在著的摩擦力)
b.剛才的實驗給我們暗示了一個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實驗與探究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器材:木板、毛巾、玻璃板,木塊,砝碼,彈簧秤
壓力
摩擦力
實驗條件
N1 N2 N3
長木板
毛巾
玻璃板
數據處理:
摩擦力f/N
壓力N/N
分析與結論:從實驗得知,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歸納: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成正比:f=μN,其中μ是比例常數,稱為動摩擦因數,它與相互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堂上練習:
①P40例題(由學生根據剛學到的知識獨立完成)
②用一水平外力F將質量為m的物體壓在豎直墻壁上,由于物體和墻之間有靜摩擦力,此時物體保持靜止,靜摩擦力為f。如果外力大小增至2F,此時靜摩擦力多大?若物體沿豎直墻壁自由下落,物體與墻壁間的摩擦力情況如何?
(3)拓展與探究
開展《摩擦力的再認識》系列探究性活動,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拋題。
參考課題:
①研究鞋底花紋的防滑性能
②研究摩擦力的利與弊
③自行車中的摩擦力
④防抱死剎車裝置-ABS的初探
⑤探究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有效方法
⑥研究幾種材料的動摩擦因數
⑦摩擦現象本質的初探
⑧各種摩擦力方向的演示
本系列探究性活動按小組為單位進行,每班分為8個小組,研究不同的課題,要求兩周內完成,成果可以論文形式或課題報告形式展示,并要求制作成ppt文件進行演示,安排兩個課時,進行交流答辯,互相學習。
六、教學反思
教材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摩擦力的實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不必拘泥于教材,以學生生活的實例取代教材中的例子,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例子歸納出物理規律。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對科學探究學習模式的全面開展,目前仍存在一定難度。本次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是以學校課題的思想"培養學生學習科學化"和新課標理念作為指導方向,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本屆學生物理基礎較為薄弱,通過這種結合實際的實驗探究學習模式的滲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設了較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啟發了學生的物理思維,相當部分學生各方面的技能有所提高。
MSN(中國大學網)
【三亞脫產培訓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摩擦力》】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之《春夜喜雨》04-27
課堂教學設計培訓心得12-05
教學設計04-27
《位置》的教學設計03-25
長城教學設計09-17
教學設計評語11-14
教學設計評語11-04
日記教學設計11-19
《日記》教學設計11-24
氧氣教學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