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必備[4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施方案 篇1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為了使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符合具體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鞏固養成教育成果,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舉止,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和班級班風,現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領導機構
養成教育工作由學校領導來領導,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和落實工作。
組 長:孫彥
副組長:田進福
成 員:寧林平、鄭會平、楊廷寶、焦慧、涂志強及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良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公德,有理智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約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四、教育內容
以、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個方面,正面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住校生在校須外出時,要請假,并跟班主任說明去向。
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要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經老師容許后方能進入。
在接受老師或長輩教育后要說謝謝或鞠躬致謝。
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不強欺弱.
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講話文明,不說臟話。
2、學習習慣:
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等老師上課。
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
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致。
努力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重要的事情先做,再做喜歡做的事情。
3、生活習慣:
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間、吃飯行動快速、做事利索。
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在路上打鬧,不進網吧、等不健康場所。
講究個人衛生,經常剪指甲,不染發、不留長發,不穿奇形怪狀的衣服,穿戴整潔,不穿拖鞋進教室。
積極主動打掃教室、寢室、不亂扔拉圾,不亂涂亂畫。
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
住校生按時就寢,按時起床,尊重他人,不在寢室大聲喧嘩。
注意安全,關愛生命,不攀爬圍墻。
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
1、孫彥校長就“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做動員講話。
2、政教處寧林平主任做關于文明禮貌方面的講座。
第二階段:學習、討論
1、政教處張貼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倡議書。
2、學期第一、二周以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為主題召開兩次主題班會。
3、政教處組織參加主題班會
第三階段:總結、檢查
1、針對學生文明用語、文明習慣的檢查。
2、針對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檢查。
3、針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查。
4、總結
實施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省委、XXX《關于印發抓緊落實事關群眾利益十項實事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現就加快推進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夯實基層基礎,統籌城鄉衛生事業發展的重大舉措。省委、XXX高度重視保障民生工程,決定在繼續實施醫改等四大民生項目的基礎上,再辦一批貼近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的實事,把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列為當前應抓緊落實的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十件實事之一,并納入打好“五大戰役”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各縣(市、區)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對改善民生、統籌城鄉衛生發展及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加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二、目標任務
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施社保卡就診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統網底建設。
(一)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一是底前完成17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含漳平市d級危房拆建項目5個),該項目總投資1769萬元,建設規模1.5萬平方米。二是底前完成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74萬元。三是底前完成22個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改擴建及環境改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479萬元,建設規模2.04萬平方米。四是底前完成18個d級危房拆建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436萬元,拆除及新建面積3.1萬平方米。五是20xx年再安排6-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
(二)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保卡就診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底前為基層醫療機構配備放置計算機等硬件設施所需要的辦公桌椅等;20xx年3月底前,全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成社保卡就診一卡通改造,確保社保卡能夠作為就診卡使用;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市級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并接入省級平臺互聯互通。具體任務如下:
1、配置硬件。為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一配置適應社保卡應用所需的硬件設備,主要包括計算機、打印機、交換機、讀卡器。遵循按崗位定需求的原則,基層醫療機構硬件配置標準為:甲類衛生院(打印機13臺、交換機1臺、讀卡器46個),乙類衛生院(打印機8臺、交換機1臺、讀卡器21個),丙類衛生院(打印機5臺、交換機1臺、讀卡器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印機9臺、交換機1臺、讀卡器23個)。計算機配置數量由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工作崗位實際需求配置并上報。省衛生廳確定后給予補助配置。
2、基層軟件安裝和應用。省衛生廳統一招標采購基于居民健康檔案和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軟件(b/s模式),內容涵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有業務,部署于市級平臺,供我市轄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保健機構業務應用和傳輸健康檔案信息;本軟件將與國家疾控中心下發的免疫規劃軟件客戶端程序對接,通過省疾控中心平臺與居民健康信息系統交換數據。
3、接口改造。對全市新農合信息系統(含民政醫療救助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將原有以新農合證作為結算憑證改造為以個人社保卡為憑證的結算方式,并實現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對部分已有信息系統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縣級新農合經辦管理機構進行數據接口改造,實現社保卡身份識別、醫保(新農合)結算和電子錢包醫療支付應用。
4、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為全市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匯集預防、保健、醫療健康信息等,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市級平臺并接入省級平臺,使之成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與省級平臺間的樞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市級將成立“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推動工作的落實,確保按進度完成建設任務。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
(二)明確項目建設的責任分工。各縣(市、區)要明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目標任務,各建設項目確保年底開工建設,已經開工的項目,務必按照省規定序時進度要求,加緊加快推進。省將集中采購部分計算機、打印機、交換機配發給各縣(市、區),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調劑配送給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使用并組織安裝、調試。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信息系統軟件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市衛生局負責驗收,省衛生廳根據各設區市驗收報告支付實施費。新農合信息系統等接口改造由市衛生局組織實施改造,費用由投資銀行支付。讀卡器由市衛生局協調市勞動保障部門由投資銀行配給。
(三)落實項目建設的資金籌措。17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含漳平市d級危房拆建項目5個),總投資1769萬元(中央投資330萬元,省級投資580萬元,地方配套859萬元)。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374萬元(省級補助120萬元,地方配套254萬元)。22個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改擴建及環境改造項目,總投資3479萬元(中央投資200萬元,省級投資1160萬元,地方配套2119萬元)。18個d級危房拆建項目,總投資1436萬元(省預算內投資824萬元,地方配套612萬元)。各縣(市、區)要落實項目建設配套資金,務必盡快足額到位。按照XXX10月10日《關于研究社會保障卡項目和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專題會議紀要[]133號)提出的“分級承擔”的原則,市級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經費由市級財政負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計算機配置數量的50%、打印機配置數量的60%、交換機配置數量的100%,所需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不足部分市級財政適當補助、大部分由縣(市、區)負責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讀卡器由我市協調社保卡投資銀行承擔。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信息系統軟件由省衛生廳統一配發,并給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定的實施費的補助。省級財政也將補助我市一定資金,用于購置市級平臺運行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所需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
(四)強化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對于進展緩慢的項目,要加大督查力度,克服一切主觀原因,確保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實行項目建設進展旬報制度,各縣(市、區)及市直醫療機構每10天向市衛生局上報工作進展情況,對項目建設情況定期組織檢查,對工作不力、進度滯后的約談相關負責人,并在全市衛生系統予以通報。
實施方案 篇3
我們說21世紀是一個崇尚能力的社會,一個孩子的成才與否,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決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相應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夠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長軌跡。也就是說一個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因此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引領孩子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愿望,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的學習從依賴逐漸走向獨立,從小進行“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等方面的意識和愿望的培養,才能幫助孩子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有自己的立足和發展之地。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在學習上主動而不是被動;自覺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賴;對自己有目標、有要求、有計劃、有反思、有總結,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自己不負責任。讓他們在自我設計、自我創造、自我超越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進而激發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主性,為自覺學習打下強有力的基石。
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新課程下所有老師面臨的問題之一。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
幽默故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一堂課教學中,如果教師適時穿插一個個小故事,能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求動機和興趣,讓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這一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常常把一些問題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編成小故事,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
游戲是顯示兒童智力的最自由、最自然的.形式,在某些游戲中表現出思維敏捷并富有首創精神。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教學,如果把游戲帶進課堂,教學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總是適當進行一些游戲。如找朋友、送信、送動物回家、小貓釣魚、幫花苗開花等。每一次游戲中,還加上激勵性的評語和“智慧星”、“進步星”評比活動,讓學生盡情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集中注意力上課的信心,從而快樂地接受知識。
三、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中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而且還是絕對的權威者,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也使學生的創新火花熄滅在萌芽狀態。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將自己置身于“導演”的位置,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盡力創設適宜的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并“扮演角色”。無形中提高學生課堂的注意力,課堂效率也就會自然地提高。還有課后與同學們傾心交流,也會間接影響課堂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才會更加接近你;才會積極參與你的課堂教學;才會自主提高學習興趣;才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會配合你一起解決教學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扎實,學生潛能得到更好地發揮。
實施方案 篇4
為了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落實寶坻區教育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具有大鐘特色,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現代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為每個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發展機會, 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我鎮按照寶坻區教育課程改革的步驟和實施辦法,特制定大鐘莊鎮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如下:
一、實驗目標
(一)總體目標
創造性地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驗證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在我鎮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完善提供實踐依據,探索課程實驗的規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決課程實驗中的實際問題,使素質教育的思想真正體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為構建具有大鐘特色的現代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奠定基礎,推動教育教學現代化進程。
(二)具體目標
1、驗證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科學性,檢驗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材在大鐘地區的適用性,為教材的多樣性和教材資源開發提供建設性意見,為國家新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據和建議。
2、構建適應大鐘地區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新課程體系,在完善國家課程的同時,總結地方和學校課程開發和管理的經驗,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總結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提高干部教師整體素質的經驗,加強對教育行政人員和教師的培訓,改進培訓內容和形式,切實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建設一支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現代課程意識的干部教師隊伍,形成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新的教師培訓體制。
4、探索符合課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學策略和模式,改變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大鐘學習的現狀,建立平等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5、建立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改變教學評價過于注重甄別與選拔功能的傾向,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作用。
6、建立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有機結合,形成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機制。
7、創設全社會(或社區)共同關心支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良好環境,形成家長和社區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動參與教育改革,積極為課程改革提供條件的和諧環境。
二、實驗的主要內容
1、一年級對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驗證性實驗。對新課程的課程標準及實驗教材進行系統、完整的研究。實施并驗證課程設置方案,驗證并修訂各科課程標準,為國家正式頒發各學科課程標準及相關文件做好準備。
2、加入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研究力度。以英語,信息技術、心理健康和形體等方面的教育為主要內容,以逐步加大對選修課的開發與研究為重點,穩步推進并不斷完善地方和學校課程的建設和管理,形成具有大鐘特色的.課程與教材體系。
3、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小班化教教學”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引導教師充分認識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所體現的教育理念,樹立為每一個學生發展服務的思想,探索師生平等。教學相長、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研究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等教學模式,研究充分體現新課程三個基本目標的教學策略,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的途徑,實現教學的深刻變革。
4、與課程改革同步的教學評價與考試改革。開展學生學業評價研究,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不僅關注結果,更重視成長過程,形成不以考試作為唯一手段,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發展狀況,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評價方式。改變單純以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教師教學水平的做法,逐步形成內容多元,形式多樣,引導分析和反思,激勵教師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教學水平的教師評價體系。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學校教學評價辦法。
5、在課程改革中提高干部教師素質研究。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改革并不斷完善教研和培訓工作的內容、方式與方法,探索以教學改革為中心,以自我反思和自我發展為基礎,以參與式為重要形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的干部教師培訓模式。
6、適應新課程的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新的課程設置,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學校課程的實施,將給學校教學管理帶來一系列新問題,學校將從課程實施者轉變為課程開發者,教師將從教材使用者成為教材完善者,由此帶來的教學管理、教師管理與學生管理等新問題,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找到解決方法,因此課程改革過程也是學校建立與現代教育觀念相適應的、著眼服務于學生發展的新的管理體制的過程。
三、實驗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加強管理。
組長:田德久
副組長:陳慶英、齊德山、曹錫英
組員:鄭云興、岳樹明、鄭春雨、程國興、劉文奇、劉建東、芮義、、常賀平、陳維康、馬少躍。
2、加強過程管理。
統計、積累新課程改革執行標準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每月進行實驗情況總結,每學期總結出階段性實驗成果等。
3、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每兩周組織一次課程改革實驗的專題教研活動。年級組、備課組、每周實行集體備課研究制。
4、加強宣傳,擴大參與面,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建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機制,積極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加強社會宣傳,讓社會了解、關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引導社會各界參與討論課程改革,傾聽社會各界對新課程、新教材的意見和建議,為課程改革實驗提供各方面的參考。
5、制訂并實施實驗教師培訓的管理制度。
實行實驗教師持證上崗,對課程改革的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學習出勤有記錄、教學情況有反饋、實驗成果有評價。
6、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培訓。
通過舉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列理論講座,開設課程改革專題教學研究活動,組織骨干實驗教師赴其他課程改革實驗區參觀學習,開辟課程改革網站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四、實驗步驟
本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1)起草實驗方案,廣泛征求意見,呈報實驗方案。
(2)成立組織機構。
(3)廣泛宣傳,開展新課程實驗的社會動員,積極爭取社會的支持。
(4)組建實驗隊伍,制定培訓計劃,對教育行政人員、校長、教研員和實驗年級全體教師進行有計劃的通識與專業培訓。
(5)實驗教師熟悉新課程標準,通讀新教材,集體備課。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一20xx年12月)
(1)小學一年級各學科全面及時地進入新課程標準的試用和新教材的試教。
(2)邀請課程專家,針對新課程和新教材實驗進行系列專題講座和針對性的指導。
(3)每月組織一次實驗教師的研討會
(4)及時檢測、記錄、反映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驗的情況。
(5)深入開展新教材的教與學、新標準及新教材與學生認知規律等研究。
(6)每學年組織一次階段性實驗成果評估和展示活動。
3,實驗測計及總結推廣階段
(1)完成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實驗報告,提出完善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建設性意見。
(2)總結實驗區教學改革、區域課程管理改革和教師培訓的經驗,展示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各項教學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
(3)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構建新課程體系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及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勞動技能教育)的研究結果和學生素質發展狀況進行總結分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
五、實驗的成果形式
1、實驗報告。
2、校本課程教材的形成。
3、新課程相關教輔資料(教學改革案例,學科教學設計、教學模式及策略,音像、CAI、教具、學具等)。
【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實施方案10-18
實施方案08-18
實施方案[經典]10-01
實施方案【經典】10-01
實施方案(精選)11-07
實施方案【精選】11-24
【經典】實施方案02-23
實施方案[精選]01-29
(經典)實施方案02-07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_實施方案_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