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開題報告15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題開題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題開題報告1
課題名稱:淺談莫扎特歌劇藝術特點和演唱技巧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研究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
沃爾夫岡?阿?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薩爾茨堡,是18世紀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樂史上少有“神童”和多產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創作了700多部作品,他著名歌劇作品有《魔笛》、《唐璜》、《費加羅婚禮》等。
《魔笛》是集歌唱劇之大成作品,在安紹石編譯《西洋歌劇名作解識》中,其研究動態是從體載上和各個唱段一些風格,比如,帕帕蓋諾和帕帕蓋娜維也納風格民謠調和意大利喜歌劇音調,還有塔米諾和帕米娜意大利風格詠嘆調和德意志風格等等!赌У选肥且缘聤W歌唱劇形式為主干歌唱劇,同時也保留了意大利正歌劇、喜歌劇因素。其中,夜后花腔、薩拉斯特羅宣敘調,塔米娜動人詠嘆調,帕帕善諾排蕭和歌聲等等,這些藝術特點、演唱風格、技巧等,成為國內音樂專業人士研究方向。作為一個聲樂專業學生,選擇這個題目有利于自己對歌劇了解,對某個時期,某個作家作品演唱風格和演唱技巧處理一些了解。
選擇這個題目也是為了使大家了解音樂大師莫扎特和其重要歌劇作品,和怎樣去欣賞業部歌劇做一個簡單了解。
二、研究基本內容,擬解決主要問題:
1、莫扎特歌劇《魔笛》藝術特點、演唱技巧、風格。
2、對夜后花腔、塔米娜動人詠嘆調、帕帕善諾排蕭和歌聲演唱技巧、風格進行分析。
三、研究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驟:1、參考相關資料
2、對譜子一些特點進行分析
3、總結提出個人看法思考
進度安排:
1)11月查詢要關資料
2)11月28日確定研究方向,繼續查詢相關資料
3)12月寫開題報告并作好開題答辯
4)20xx年1月開始正文寫作
5)20xx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檢查
6)20xx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20xx年5月準備參加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音樂筆記》
[2]《青年必知藝術知識》
[3]《西洋歌劇名作解說》
課題開題報告2
背景和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已經實現班班有多媒體,而在實際的使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尤其在以實驗為基礎的初中物理課堂中,當我們將多媒體引人課堂教學后,教師為了減輕自己的勞動或出于好奇,一部分教師用多媒體的一些功能取代了自己對教學的一些組織。還有一些教師為了體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堂課中盡可能多地使用各種媒體。有些教師上課時干脆紙上談兵、不做演示實驗,完全用多媒體課件來模擬。這樣勢必會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導致物理課堂教學中出現弄巧成絀的現象,對教學的效果適得其反。
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課堂過程,加大信息量的傳授。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色彩鮮明的動態效果,靈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構成CAI的鮮明特點。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應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二者優勢互補,可獲得的教學效果。當然,任何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它必須依靠教師科學地設計、精心地組織和實施,才能發揮它的效能。所以,教學過程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在教學實施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合理運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今世界,國際信息化教育形勢逼人,信息化浪潮勢不可擋。一些發達國家從九十年代開始,就已利用英特網進行教育活動,全世界現已有30多個國家參與美國提出的用技術來支持教育改革的國際合作研究。其中國內外研究情況: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整合主要仍然體現在CAI上,其他領域涉及較少,另一種整合,則側重于信息技術內部各部分之間整合,存在局限性。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整合過程中存在如形式主義盲目整合等傾向,沒有把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和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過程系統化
同時沒有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合理適時地選取,使整合進入一片死海;
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
國內外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整合現狀及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的研究,爭取一不重復,二要創新,形成先進發展的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整合觀。在全國關于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的相關研究已有很多,他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
、傩问街髁x整合,個別學校以計算機被用次數來評價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結合的好壞,個別教師把計算機當做電子黑板,陷入認識上誤區。當今大部分教學課件系統無交互性,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谟行┙處熃虒W時要由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內容,用課件來代替實驗,所以這種做法違背教學規律,同時也違背了實質上的.整合理念。
③許多教師及研究人員認為整合就是1+1=2,使簡單的累加,對整合的本質缺乏認識。
主要研究內容
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的案例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將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研究防止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中做負功的實施策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和管理中尋找開展整合活動的策略、方法、途徑與措施,在具體的研究工作情境中認真進行,行動者參與研究,研究者參與實踐,并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訪問方式了解與本項目有關的信息與內容。
經驗總結法:在研究分析、收集前人或相關研究結論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比較總結出與本項目有關的知識與結論。
主要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思路是根據新一輪課改的要求,通過計劃、調查、實踐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防止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中做負功,探索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的策略、方法途徑,本課題研究可分為三個階段:
實施研究階段(3個月)綜合運用調查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調查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的現狀,通過實踐研究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特征、方法和操作策略。
總結、結題階段(2個月)運用經驗總結、案例研究等方法,對研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結題工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秦力,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xx.(6)
[2]鄭春和,中學物理學探究教學模式的研討[J]。課程、教材,20xx.(7)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熱的冷思考朱廣艷摘自《中國電化教學》20xx.1
[4]鄧鳩洲,淺析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性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xx,(4)
課題開題報告3
課題名稱
初中的指導研究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提出有待解決和重視的現實問題,論述本研究的價值或重要性)
學習的方式有多種,學習的時間也無限。學習書本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而貫穿學習始終,貫穿人生始終的重要的學習方法則是:閱讀。通過閱讀書籍,人們了解世界,獲取各種信息,掌握不同技能。地理閱讀,則是專門針對地理學習過程的閱讀方法。與其他的閱讀內容相比,專業性明顯,方法也應有所不同。但也不失與其他閱讀的共性。
本課題解決的問題:
一、首先要解決閱讀的一般問題。
什么是閱讀?閱讀有哪些方法?如何分類的?
閱讀的方法和需要通過閱讀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渠道很多,本課題是地理閱讀方法指導研究,地理知識,使我們學習的各種知識中的一種,地理知識既貫穿于各學科之中,又獨立成一門學科,其學科自有其特點和專業獨特性,因此,需要在眾多的閱讀方法中找尋出適合地理知識和地理課堂學習的一些方法。
二、尋找適合地理閱讀的方法。
適合地理學習的閱讀方法有哪些?地理閱讀有哪些使用的方法?本課題力圖從調查中,從教師實踐中,摸索出適合地理學科的有效的閱讀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三、初中生成長的需要,一生習慣培養的需要。
初中是學生成長期最關鍵的時段,處在由孩童向成人的過度階段,其認識問題的能力正在擴大,這個時期形成的一些重要觀念、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不斷擴大的對世界的認識需求,正好通過閱讀地理知識相互對接,因此,許多孩子對地理課對外部世界非常感興趣,但是,受到我國教育中長期形成的對地理學科的一些做法影響(其中在有一時段為減輕學生負擔,去除地理高考學科地位),同時,學校和家長對地理學科的見解不同,以及孩子們不斷加重的學業負擔,往往出現學生沒偏見,家長有偏見;學生不偏見,學校做偏見;學生無偏見,課業時間沒法辦的現象;初期很喜歡,中期沒時間,后期出偏見的現實。因此,初中階段需要有好的地理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地理閱讀習慣,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況。而且,課外地理閱讀,就是一個輕松、自由、隨意的學習。也是一個不受時間約束,不受年齡限制,不被別人約束的學習。一旦學生形成習慣,會對他們終生產生影響。這就需要通過興趣的引導,并給以科學的指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很好的讓地理閱讀為孩子的成長服務。
四、初高中知識銜接的需要。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有關高中課程性質中談到初高中地理課程的關系: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學習和地理研究方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基礎課程。
教育部考試中心印刷的,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中,關于談到: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試驗)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試驗稿)的有關內容。
在考試目標與要求: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準確的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
能夠準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學習和高考地理試題對文科學生有這么高的要求,可是,受陜西初中地理不中考的因素影響,初中地理在家長、學校、最后在學生心目中形成副科,不中考科目的印象,所以,學生的學習受到很大影響。到高中后,文科學生地理基礎太差,地理閱讀習慣不好,使他們的地理學習大受影響,也使高考地理成績上升困難,因此,如何從地理閱讀入手,培養學生學習、閱讀地理的習慣,也為地理教育和地理教育科研提供一些第一手的資料和信息,是本課題要研究的第四個問題。
五、地理學科特殊的閱讀方法的探索。
地理學科有其科學的特殊性,它和文學性的閱讀不完全一樣,盡管文學中包含一些地理知識,但在地理學習中,需要學生學習學會各種地圖的閱讀尤其是等高線地形圖、地理圖表的閱讀、獲取相關地理信息,是需要進行專門訓練和指導的。
本課題主要進行問卷調查法和結論分析法,另外,還有部分資料需要查閱文件和上網查找資料。這三種方法都是課題研究通常使用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把研究的有關問題設置成問卷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梢匀〉孟嚓P信息數據和為定性分析問題提供了相應的依據。當然,受問卷范圍和試題設置的影響,問卷調查也有一些局限和不完全。但使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關鍵詞界定清晰、準確,限定研究范圍,明確其含義,提示課題研究方向和角度)
初中地理閱讀方法的指導研究,課題應當包含:初中地理,這是對研究對象的研究范圍的限定,一是說明這個科研課題研究的是有關地理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學科;二是限定在初中階段地理知識的獲得方法。知識的獲得方法和途徑有多種,在實踐中學習,在書本中學習,尤其是學習書本知識,成為主要的學習獲取知識的途徑。今天,對于未成年人來說,許多知識的獲得,就是通過閱讀書籍,通過學校教育獲得。閱讀成為了解世界,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三是方法(查尋方法的概念)。
閱讀方法。閱讀是有方法的,但是,此處的閱讀不是該課題研究的重點,閱讀方法也不是研究的重點,但是,在課題名稱中已經包含一個基本范圍框架,即就是地理閱讀方法必須是我們熟悉的,尤其是初中地理閱讀方法我們必須清楚。清楚了地理閱讀方法,我們就可以進行相應的指導。
指導和研究,是兩個動詞詞組,前者對所知方法給學生加以指導,要求對方法類型、閱讀時間、閱讀書目、閱讀效果有所了解,后者要求對指導的過程和結果能夠做出相應分析,以便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加以改進,或為教育行政部門做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研究的主體部分,重點回答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要求階段劃分合理,任務明確,舉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規范)
課題的研究主要分成三部分:
一、查閱文獻資料階段。主要是對有關閱讀及閱讀方法、地理閱讀方法的相關資料的掌握和了解。并從中選擇適合地理學習的閱讀方法。
二、調查分析階段。對初中學生閱讀范圍、閱讀時間、地理閱讀進行問卷調查,以便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有的放矢。
三、實踐指導階段。針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初步分析,然后,對學生進行分類,(年齡段、學業段、學情段、時間段),并且開出書目,進行閱讀指導(學期段和假期段、課內段和課外段)。
四、結果調查和分析。對于指導的學生,進行再次問卷調查,然后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和取得一些數據。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成果的主件為結題報告,附件為研究中產生的相關論文、隨筆、敘事、設計、課件、教具等等,這里的預期主要是對附件的成果表述)
課題成果的表述,在研究過程中,要進行相應的閱讀調查,需要設計調查卷試題,這在研究步驟中已經敘述。調查結束,還要進行分析和記錄,以便給下一階段的研究做好相應基礎。
同時,查閱資料,需要通過網絡和書籍,這些工作利用工作間歇就可完成。兩次問卷,需要年級組及班主任提供配合。也可以利用我們的課堂課余進行。
最后,需要對兩次調查,和其中的地理閱讀指導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分析報告。以論文的形式呈現。
課題開題報告4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研究的主要內容所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和促進了學生進步與全面發展,包括知識、智力、情感、創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確定這一教學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減少無用功,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策略性。
本課題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學的理念,以有效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在有效教學理論指導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研究,以求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每個環節的有效性,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選題的目的、意義有效教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其一,為學校成為有效或優秀學校提供參考。學校作為一種組織,如何改善過程績效,提高組織效能,實現組織目標,是學校最關心和重視的。做好這一工作的關鍵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而眾多研究結論表明,學校有效性依賴于教學的有效性,學校要想成為有效或優秀學校,首先必須做到教學有效。因此,有效教學研究將為學校成為有效或優秀學校提供參考。
其二,有效教學研究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學質量。
其三,可以了解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狀,提高老師對有效課堂教學必要性的認識,提升教師的理念。
其四,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指導。本課題研究針對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狀,具體探討教師應該掌握和運用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索有效性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指導。
課題開題報告5
心理因素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處于分娩前后的初產婦更是心情復雜,不良的情緒可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使分娩不能按正常的機理進行,從而導致難產、手術產等。作為一名專業的助產人員,我們有責任使產婦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順利渡過分娩的全過程。在產科臨床整個分娩過程中,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 臨產前孕婦的心理分析
1.1心理分析 由于孕婦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孕產史的不同,孕婦的心理狀態及各方面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1. 1.1恐懼,緊張,興奮 由于從媒體和親戚朋友那里得來的片面的分娩知識,對分娩時將會出現的陣痛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1.1.2焦慮、煩躁 由于家庭因素的影響,對自己既要承受分娩的痛苦又要擔心自己能否生一個滿意的孩子。另外社會因素,例如本次分娩以初孕或者初產住院,對以往自己的孕產史如果說出來怕家人知道,不說又怕對本次分娩有影響。
1.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著裝整潔大方,表情和藹可親。接觸到孕婦后首先要與其親切的交談,掌握其第一手生理及心理資料,根據其不同的文化程度,給予孕婦不同語言方式的溝通,總之要讓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另外對一些特殊的孕婦,要在溝通中巧妙的讓其領會到醫院會對她的隱私做好充分的保密工作。要耐心傾聽孕婦的陳述,解答要熱情自信,作各項檢查一定要動作輕柔,準確無誤。只有讓孕婦對自己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的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2. 臨產后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分娩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孕產婦情況,給其以持續的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
2.1第一產程從規律官縮到官口開全這段時間,是孕婦最痛苦也是決定產程能否順利最重要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要做好胎心、宮口情況的檢測及其它一些醫療檢測外,生活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這時,孕婦陣痛加劇,表現出異常緊張和焦慮,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和得到關懷。緊張和焦慮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根據調查顯示,98%的產婦在分娩中有恐懼感,根據這樣的情況,我院十年以來一直開展一對一陪產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家屬和產婦的一致好評。
這個過程我們會有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助產土一直陪著產婦,為產婦做產程觀察,心理護理和幫助指導家屬做好生活護理。我們所做的一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產婦盡量減輕疼痛,縮短產程。要盡量在宮縮間歇時給產婦聊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例如孩子的名字,怎樣帶孩子或者別的產婦比較感興趣的),宮縮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產婦按摩腰骶部,教會產婦吸氣呼氣的方法,或者根據需要采取一些藥物陣痛措施。鼓勵產婦進食(盡量是一些營養豐富利于消化的事物),及時排小便,提倡自由體位,盡量滿足產婦的各種合理需要。使產婦對你產生信賴感,鼓勵其說出除陣痛外一切不舒服的問題,以便及時發現產程中的.異常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在無禁忌癥的情況下,鼓勵產婦使用分娩鎮痛,會大大減輕產婦第一產程的痛苦,這就需要助產士更加嚴密的觀察產程。
2.2第二產程 宮口開全進入第二產程,產婦被送上產床,疼痛較前減輕,也由于之前已經把很多注意事項和產婦溝通的差不多了,這時產婦一般情緒比較鎮定,但是不會配合用力,另外這時由于胎頭的下降,臍帶受壓等原因胎心經常出現異常情況。這段時間助產人員更應該和顏悅色,忙而不亂,熟練果斷,給產婦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出現異常情況要報告上級醫師,一定要回避產婦,免得為其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負擔。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以增加腹壓.促進胎兒下降及娩出。宮縮間歇時,全身肌肉放松,安靜休息,等待下次宮縮時再作屏氣。鼓勵產婦喝水,吃高熱量的食物(巧克力等),為其擦汗等。要盡量一直陪在產婦身邊,即使是寫記錄,也盡量要在產婦視野范圍內,讓她感覺到你一直在關心著她,給她信心,這樣相互密切配合,保證胎兒順利娩出。
2. 3第三產程 胎兒娩出后要及時抱給產婦看,盡量做好早期皮膚接觸工作。產婦觸摸新生兒,使其享受陣痛后的喜悅,并對其分娩過程中的配合作出肯定和表揚,是對產婦的極大精神安慰。同時要求她盡量保持平靜的心理狀態,不可以太激動,利于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對于新生兒性別不理想的產婦,首先要向她輸入正確的性別關(第一產程應該作好的),另外可以告訴她 家屬特別滿意,特別高興,一家人都很感謝她。幫助產婦做好早期母乳喂養。
3. 體會
精神因素可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分娩,如何給予產婦安定情緒,精力充沛地完成分娩。作為一名專業的助產士,必須深刻地了解產婦的心理,用美好的語言,文雅的風儀,委婉的談吐,輕而敏捷的動作去關懷、愛護產婦,從而取得產婦對我們的信賴和配合,順利結束分娩。
只要我們能全心全意的為產婦作好各項工作,滿足她們的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合理需要,即使遇到產科某些不可預見的問題需要及時手術來結束分娩,產婦和家屬也會體量和滿意我們的工作。工作時間越久越感到自己知識面的狹窄,一個優秀的助產士不光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學習和掌握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藥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以培養和提高自己判斷,評價事物的能力。
課題開題報告6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大體育課間活動是近幾年在課間操基礎上發展和創造的一種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相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長,活動內容多,組織形式活,練習強度適宜,它不僅可以對師生緊張的工作學習起到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師生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實效。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全民健身在我國已深入人心,校園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更是百花開放,但各校在組織競技性體育運動會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動不經常,活動內容死板老套,參與者有壓力等方面不足。而體育大課間活動已經許多城市開展和研究過,但大部分都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體系。
體育大課間活動發展的趨勢:以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本,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滿足學生的運動欲望;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形式設計要豐富多彩,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大課間活動要力爭突出學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動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場地,做到 小場地、大課間 ;積極探索把大課間活動作為一種校本課程的新途徑,把大課間活動提高到一個新高度;大課間活動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師生人身安全,讓充滿活力的大課間、讓學生喜愛的大課間、讓安全有序的大課間出現在我市的各個校園。
三、課題研究依據
以《關于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一小時的意見》、《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和《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指導,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和預期目標
牢固樹立 健康第一 的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全面提高學生體質;滿足機體生理需求和變化規律,調整心態,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進骨骼發育,改善運動、呼吸、心血管系統的神經傳到功能;降低近視率,減少肥胖癥;促進學生的休息與睡眠;科學使用腦力和體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難的頑強毅力和集體主義觀念的團隊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做到大風小雨不間斷,酷暑嚴冬照常練,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終生的健身意識。
1、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力求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開放場地設施,提高其使用率,發揮其育人效益。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薄⒀芯糠椒ǎ
問卷調查法:在課題實施階段,采用問卷的方法適時向學生和老師進行問卷調查,獲得學生和老師對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效果,并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根據結果及時調整課題實施的方式方法。
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成員經常學習加強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課間活動主題,對每一階段實施的情況進行反思,不斷總結,撰寫論文,根據課題研究進行的具體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2、研究措施:
時間保障。調節學校作息時間,明確規定大課間活動,任何教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若遇陰雨天就改在室內進行,如:室內游戲等活動。
制度保障。制定大課間活動班主任、體育教師的職責,建立了領導督查制、班主任現場督促制、藝體教師指導制、活動評比制。
人力、物力保障。學校要求大課間活動師生全員參與,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保護者,同時也是活動者。
安全保障。加強安全宣傳和管理,按類別劃定活動區域,師生必須在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所有場地均安排教師進行現場活動指導,并督促學生安全。
六、課題研究步驟
XX年5月進行體育教師和班主任座談會,全面啟動課題,制定大課間活動方案;
。兀啬辏乖拢玻埃兀啬辏保苍路輰嵤┐笳n間活動方案;
XX年3月份對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進行總結,展示活動成果,并進一步完善。
完成結題報告20XX年3月進行課題后期期調查分析,并進行課題實驗總結,寫出有價值的研究報告,組織課題鑒定,向全市推廣大課間活動研究成果。
課題開題報告7
本課題擬作為“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有效實施研究”的子課題。經過緊張的籌備,今天正式開題了,F在,我代表課題組向參與課題教師作開題報告,提請各位教師討論,并請上級領導及專家教授多提寶貴意見。
1、選題原因
1、江蘇省雖然經濟發達,在均衡發展教育上努力不小,但教育的不均衡現象仍存在。特別廣大農村學生在學習上,不管是知識積累,還是學習方法習慣,還是心理,等有其特殊性。
2、新課程的實施,理念先進科學。在目標、教科書的編寫、評價等方面兼顧了城鄉差別的客觀情況。但實際教學中,似乎農村學校在目標的達成上,困難更大,問題更多。
3、有效教學,其中之1就是分層教學。如果不忽略城市和農村的學生素質是不同的兩個層面的話,研究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在農村高中的有效實施,就是研究該課程在農村高中的分層教學,盡力做到因材施教,和城區學生1樣,獲得較好的語文素養。
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規定語文課程目標: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積累與整合、感受與鑒賞、思考與領悟、應用與拓展、發現與創新”等5個方面獲得發展。其中“應用與拓展”特別要求“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適應了這1要求。
2。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規定:“聯系語言文字應用中的現象和問題,閱讀有關著作,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作出解釋。了解語言文字法規的有關內容,增強規范意識,學會辨析和糾正錯誤,提高語言文字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觀察語言文字應用中的新現象,思考語言文字發展中的新問題,努力在語言文字應用過程中有所創新。”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選修)語言文字應用系列主要有兩個模塊:《語言規范與創新》和《當代語言生活》。這兩個板塊都充分體現了選修課程的基礎性,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供了保證?梢,研究其有效實施的必要性。
3、農村高中實施教學的現狀:
課程標準的制定,以及優質教科書的編寫,并不意味著研究工作的終結。
雖然在設計選修課程方案時已經考慮到了目前我國城鄉高中的語文師資力量與教育資源的現狀,但實際上,課程標準的理想和實際實施的現狀之間肯定存在差距,特別在廣大農村高中,在選修“語言文字應用”序列兩個板塊的實施上,存在的問題相對城區高中更為突出。無論是選課、教學安排,還是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上,甚至學分的管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實施效果。
4、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并善于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墩Z言規范與創新》是1門全新的課程,它不僅教學內容新、教育理念新,更重要的是教學方法新,它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與訓練應試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現有條件,變革教育、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切實做到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在農村高中教學的有效實施。
如何針對農村高中的現狀,農村高中的客觀條件和農村高中學生的學習基礎等,遵照有關有效教學理論,以行動研究為主要途徑,反思已有的教科書及其輔助資源有否需要修正之處,并探求更有效的教學實施途徑,為各地區、各學校根據實際不同情況搞好選修課程的建設提供普適的、可操作的經驗,最終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實現“1切為了學生”的愿望,這是我們想通過研究達到的目的。
3、課題研究現狀
高中新課程標準設計了中國高中教育史上的第1個專門的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蘇教版的《語言規范與創新》和《當代語言生活》教科書實際上也是中國高中教育史上的第1個系列的為專門講授漢語語言文字知識和應用的高中語文教科書。高中新課程標準下的“語言文字應用系列選修課程”的有效實施研究,特別是對蘇教版“語言文字應用”系列教科書及其有效教學及評價的全面研究,應該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作為課題“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有效實施研究”的子課題“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在農村高中有效實施的研究”,也就應該是前所未有的。
4、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有效實施的“有效”,1個方面指教科書內容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最重要和最實用的語言文字知識,是合格的高中生必須具備的語言文字能力,更不用說也考慮到了中學生升學考試的實際需要;同時,教科書內容也是適合課程教學的。另1個方面,“有效”更體現在我們希望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中學生能夠真正變“死記硬背”為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科學方法,變“題海戰術”為靈活地解決語言文字應用的各種問題,變“應試”為具備較高水平的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修養。同時,通過課程的教學,讓教師通過課改實踐,實現教學業務和教學思想的提高、發展。
語言文字應用選修實施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學生的母語素養是否提高。①母語素養是1個人的文化素質的重要基礎,包括志向情操和道德修養、思維和語言的習慣特點、文化視野和知識積累、審美情趣、學習方法乃至言談舉止等各方面。開設選修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熟悉、認同母語文化的優秀傳統。②母語素養的水平通常表現為言談舉止文明、高雅、合乎禮儀,思維嚴密有條理性,口語表達連貫、流暢、富于文采,書面表達規范、清晰、生動等。1旦形成良好的習慣就會對個人的精神生活和行為方式產生無形的影響,就會收益終身。③語文選修課要培養學生的母語意識,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以母語為載體傳承下來的'中華文化的優秀成果,能夠以理性的態度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增強民族自信心,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提高農村高中生的母語素養,也是縮小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公平的需要。
既然,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有效實施至少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適用的教科書;
。2)適用的教學參考書;
(3)有效的教師培訓;
。4)有效的教學活動;
(5)科學的評價體系。
而在農村高中有效實施的研究工作更微觀、更具體。那么,在農村高中有效實施自然就至少應滿足以下條件:
。1)有效處理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
(2)有效的師資調配;
(3)有效的教學活動;
(4)有效的學分管理。
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包含了5個方面:
。1)農村高中生在語言文字應用方面的不足或者需要。
(2)有效處理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
。3)有效的師資調配;
。4)有效的教學活動;
(5)有效的學分管理。
由于,《語言規范與創新》是語言文字應用序列的核心板塊。我們以它及其教學參考書為主要研究對象,兼及《當代語言生活》。
5、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有3個基本觀點。第1,學習是1種意義建構的過程:人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其自身的認知結構有關。知識的獲得是學習個體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第2,學習是1種協商活動的過程:學習的發展是依靠人的原有認知結構的。由于每1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認知結構,對現實世界都有自己的經驗解釋,因而不同的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會不完全1樣,從而導致了有的學習者在學習中所獲得的信息與真實世界不相吻合。此時,只有通過社會“協商”和時間的磨合才可能達成共識。第3,學習是1種真實情境的體驗: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懂得某些知識,而且要讓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2、行動研究理論
行動研究法既是1種方法技術,也是1種新的科研理念。行動研究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要求實際工作者進行積極的反思、參與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實際,參與實際工作,并要求兩者相互協作,共同研究。
本課題在反思“語言文字應用”序列,特別是《語言規范與創新》、《當代語言生活》在農村高中選修現狀的基礎上,從新的理論視角出發,開展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如何有效實施的行動研究,在實踐中進1步發現和解決有效實施所存在的問題,修正選課、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有關做法,為本課程的有效實施積累可行的成功經驗,從而為課改的成功增加保障。
6、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核心方法為行動研究法,同時伴以問卷研究法、個案研究,訪談、網絡研討等。
首先在有關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現行農村高中“語言文字選修”序列的選修情況作調查,包括學生、學校、教師3方的調查意見。然后梳理歸納結論,再針對現行選、教、學的弊端,尊重客觀事實,探索新的實施語言文字選修課程教學的有效途徑,然后形成研究成果,比如教科書及其輔助資料的修訂,論文,調查報告等。
7、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步驟和預期成果
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20xx年3月—20xx年7/8月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設計問卷調查表,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總結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優點和不足。
預期成果: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報告
2、實驗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課程有效實施的策略及實證
預期成果:語言文字應用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設計
3、結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7/8月
整理各種資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時邀請教育領導部門和兄弟學校有關1線教師進行評測、推廣和借鑒。
預期成果:課題研究報告,或專題論文。
8、課題組人員
1、徐德斌:海安縣孫莊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教育碩士。
2、許維龍:海安縣孫莊中學主管教學副校長,南通市學科帶頭人;教學、管理與研究經驗均非常豐富,有多篇論文發表。
3、胡錦珠:海安縣孫莊中學語文教師,海安縣高中語文骨干教師,發表文章20多篇,其中多是語言文字應用方面的,甚至直接關于教材的,具體如:
。1)《“娥”與“蛾”》(《語文報》)
(2)《“省”字探疑》(《讀寫月報》)
。3)《文言傳記常用字類說》(《讀寫月報》
。4)《數詞在運用中的5種常見錯誤》(《語文教學與研究》)
(5)《蘇教版選修教材〈語言規范與創新〉中的幾處商榷》(教育部繼教網)
。6)《從語言連貫性看“惟其所愿”譯文》
。7)《蘇教版選修教材〈現代散文選讀〉獻疑》(教育部繼教網)
。8)《蘇教版選修教材〈實用閱讀〉指瑕》(教育部繼教網)
。9)《蘇教版選修教材〈當代語言生活〉中的失范——兼議蘇教版教材應加強的工作》(教育部繼教網)
(10)《“瀟灑”探究》(《新語文學習·中學教學》)
(11)《“初程”是“開頭的1段路程”嗎?》
新的課程改革,不僅面向城區學校,更應面向廣大農村學校。我們不能不承認,城區學生在語言文字應用方面的知識積累、學習習慣、文化視野(見識)等方面優于農村學生,迫切需要“有效實施”的,是農村學生。只在城區開花結果的新課改不是完整的新課改。甚至可以說,新課改的成功與否,在1定意義上,決定于農村學校的實施效果。
本課題雖然任務艱巨,但意義重大,只要我們扎實工作,刻苦鉆研,有序推進,勇于探索,開拓創新,我們1定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圓滿完成研究任務,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為推動“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在農村高中的有效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新課標的推行提供可資借鑒的實踐經驗。
課題開題報告8
一、開題活動簡況 :時間、地點、報告人、評議專家(姓名、單位、職稱,不少于3人)、參與人員等
二、開題報告要點:核心概念界定、國內外相關研究簡況;研究目標、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針對問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研究進度、預期成果、組織分工、經費分配等(3000字以內,可加頁)。
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內容,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歷程,讓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為學習而寫作——介紹美國的一種寫作實驗方案》一文中介紹: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的教師正在探討一個新的課題——把寫作作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工具。他們認為:寫作不但是寫作課上的練習,而且是學習其他課程的一種手段。寫作應該成為跨課程的學習工具。寫作是“書面上的選擇”。(作者使用“選擇”一詞。意在排除像抄書這樣的書寫活動)包括記錄要點、列出綱目、記下觀察情況、表達感受,它們和寫散文、寫故事等的寫作行為是一樣的。每一個寫作者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他們正在學習的東西,寫作練習實際上是提倡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的學習方法。他們認為:語文教師和各科教師相互配合,只要方法得當,就能成功地運用寫作這一手段去促進學習。前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和聶恰耶娃強調作文訓練與各學科教學的聯系。他們認為:看圖作文和聽音樂作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作文形式。同時,他們還要求讓學生在各個學科中尋找豐富的寫作素材。他們認為:作文不僅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工具,而且應該成為加深理解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手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皯貙捳Z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三、專家評議要點:對開題報告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提出修改建議(800字以內)
專家組通過審議開題材料、查看相關資料、聽取主持人報告、課題組答辯,對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可行性評估,形成一致性意見:
小學學科作文教學研究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切入點,開辟了新的寫作資源,形成跨學科教學理念,真正體現素質教育內涵。該課題的研究開創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新路子,是一個顛覆性的新的教學實驗,指導學生用另一種視角看世界,了解世界,提升了學生生命的成長素質。課題主持人從20xx年開始思考學科和作文整合,并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實驗,取得了豐厚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學科作文理念,在國內類似的研究不多,通過中國知網搜索,僅有兩篇關于學科作文的論文,其中一篇是蓮花小學課題組的文章,該課題從作文的基本特征出發,從學生的作文困惑入手,符合新課改精神。該課題采用個案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恰當適用,課題研究方案切實可行,課題預期研究成果令人期待。為了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確保課題順利達成課題目標,專家組建議:
1、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的內涵,從學生、學科、作文三個層面切入,準確定義學科作文的概念。
2、課題研究目標高了一點,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形成作文教學的合力這是可行的,但形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不是一個實驗周期可以做到的。課題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太多,應該少而精。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專門的課題放到下一個研究周期進行,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更是理論性強,作為小學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
3、應該加強個案研究,選好個案研究對象,及時收集個案的信息,不斷分析總結,確保課題實驗數據真實、有效。
四、重要變更:根據評議專家意見,對課題研究所作的重要調整(可加頁)
根據專家評議意見,結合課題實際,課題組經過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對課題研究作出適當的調整:
1、關于概念界定: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內容,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歷程,結合語文課標要求的年級作文訓練點,教會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要結合語文課標的要求,兼顧學生的作文訓練要求,把作文訓練要求和學科內容結合起來。
2、關于課題研究目標:第一個目標刪去“形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 。對應的研究問題刪去兩個:(4)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6)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
重新調整為:
研究目標:
> 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形成作文教學的合力;轉變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強調作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研究能力。
讓學生逐步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積累學科生活素材,善于把握課堂上精彩內容。能在各科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把作文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能把各科學習中的見聞、感受、思考、想象、困惑、探索、研究用文字如實記錄,在快樂作文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
(1)作文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研究;
(2)學科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研究;
(3)各學科作文形式研究;
(4)學科學習和作文關系研究;
3、研究方法突出個案研究、行動研究,把方法順序重新調整為:個案研究、行動研究、調查問卷、文獻研究。
課題開題報告9
課題名稱:小學英語課堂游戲的設計與操作研究
負責人:***
所在單位:***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新的時代中,學習英語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時代要求,如何讓學生更好更輕松的學習英語則成了我們需要迫切研究的一個課題。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情有了興趣就相當與一件事情成功了一半。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有極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促使他們認識新事物獲得新知識的強大動力。讓他們學習英語,不能讓他們感到是一種負擔,要培養他們的學習樂趣,低年級的外語教學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來培養他們學習的熱情,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讓他們在玩中學,唱中學,畫中學,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以謎語和歌曲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盡量采用小組活動,激發他們的成功感,升華興趣。隨著年級的變化,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都有所改變,外語教學也應該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充分發揮其獨立性和創造性。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小學英語課堂游戲的設計與操作研究就是通過實踐來尋找適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并促進學生學習的游戲。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剛開始學習英語有興趣很簡單,但是要持續的對學習英語有興趣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所以課堂游戲在不同的情況下要進行研究討論而進行不同的設計。使游戲服務于課堂并對課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二、總體目標
借助游戲讓學生愛上英語課堂,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識。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為主,個案研究法和調查法、觀察法等。
四、分階段開展研究工作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課題負責人楊曉玲擔任組長,組織成員呂姝斐、楊曉玲在5月20號之前制定好研究計劃和方案。每個月成員要交階段性總結或研究心得。
2、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并針對不同的情境設計不同的游戲。
3、按計劃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游戲的設計與操作研究”,將不同的游戲運用于課堂教學,不同的'年齡段應設計適合他們年齡的游戲,不同的專題要有適合這個課題的不同的方法并針對實踐教學不斷改進并找到存在的問題所在進行新的設計與實踐。
4、及時進行教學心得體會交流,每周四進行碰頭交流、研究課題進展。將各自優點進行互學,缺點則不斷改正。一切為了學生。每個月25號前成員要交階段性總結或研究心得。
5、記錄整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等。
6、分析處理資料,每個成員要有自己的課題總結報告,課題組則撰寫成果總結報告。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種方式呈現:
一是展示,在課堂上針對不同的課堂內容使用不同的游戲。
二是相關材料匯編,主要以學生的課堂反映以及課后老師的及時總結反思組成。
三是實驗經驗文章(或論文)交流
同時本課題的成果將由若干篇相關文章、中期匯報、研究報告等組成。為了讓我們的研究成果更廣泛地體現它的社會價值,我們選擇利用網絡博客的形式來將我們的研究課題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享,同時也用這一方式呈現給課題評審員們。
課題開題報告10
1、研究方法
我們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們科研中科學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學教研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是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訪談法等;我們在介紹自己的論文方法時,不是對方法概念的解釋,而是要介紹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問卷調查法,你就要闡述清楚你的問卷是自制的呢?還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們在研究用,不要羅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煉一兩種研究方法,側重研究就可以了。
2、研究價值
就這個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羅列許多我們根本解決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師說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區的教育質量等等,別人一看“提高”這個詞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質量的不是一項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廣性,還有待實證;研究的創新是相對別人這方面的研究,別人沒有的,你自己總結提煉出來的'新亮點,也是你文章的亮點。研究的價值與創新應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無關的或自己根本解決不了的羅列上去。
3、研究階段
研究階段主要是指我們選題從思考階段到論文成熟,這個部分我們一定要細化,各個階段干什么,目的明確且應呈現什么樣的成果;階段分工要明確,在各個階段具體由誰負責、由誰處理相關事項;階段時間分配要合理,有步驟、有計劃的實行。
課題開題報告11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萬物之始,先有。德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奧爾夫更是提出了節奏第一的口號。對于低年級,通過啟發和引導,培養他們對節奏的創作意識和創造才能,讓他們感受到音樂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隨心所欲的,因為它有一定的約束──節奏。節奏訓練是小學音樂課的重要學習內容,小型節奏器音色豐富、簡便易學又易于尋找代用品,是音樂課堂常用的教學工具,廣泛應用于音樂教學的唱、奏、演、聽、創等音樂實踐中,對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眾所周知,喚起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兒童對音樂的情感,是培養兒童音樂感覺和情感的金鑰匙,但是許多低年級學生欠缺音樂節奏感,不能操作簡單的打擊樂,更不能準確地表達音樂的節奏,所以在低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是十分重要的。
為此,我做了節奏教學要融入豐富生動的音樂內容、要符合音樂課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有明確學習目的的創編、教師如何布置任務與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嘗試著摸索和運用新的節奏訓練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尋求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節奏學習方式,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提升音樂表現力的小學音樂教學目的。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次我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探索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低年級節奏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重要性,準確的把握好節奏是小學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音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節奏訓練,是節奏教學的基本原則。
1、在律動中感知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2、在音樂游戲中滲透節奏訓練,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3、在歌唱欣賞活動中貫穿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4、讓節奏與生活緊密結合,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二)、針對低年級音樂教學構建低年級音樂課堂節奏教學資源組件庫。
1、通過多媒體及音樂包看文獻等收集整理有關音樂課堂節奏教學資料,并將其整理為資源包,以便今后教學使用。
2、利用多媒體資源收集相關課堂實錄音像資料,以便在今后的實際教學中進行參考分析和借鑒。
(三)、發展出課堂中節奏教學實施框架和方法。
學習節奏不能脫離開實踐,相反,還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要最終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現、去應用,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發展出以下四點學習方法,并將其作為實施框架運用到音樂課的節奏教學中去。
1、專門學習基本節奏以及由幾種基本節奏組合而成的節奏小組。
2、在游戲中鞏固基本節奏以及節奏組合。
3、在歌曲中學會運用。
4、在創作中熟練掌握節奏。
(四)、探索更多樣更有效地教學模式和方法。
常規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那么教學效果肯定是枯燥無效的,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探索出以下兩點方法。
1、可利用客觀存在的節奏,建立學生心理恒拍
節奏是客觀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如:脈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鐘表、火車勻速行駛等都是客觀存在的節奏。教師可利用這些客觀存在的,就在孩子們身邊的節奏,讓他們從小就建立一個心理恒拍。心理衡拍對于學生的節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當于建立參照物。
2、節奏朗誦促進節奏訓練
奧爾夫在談到他主張的音樂教育方式時曾說:原本的音樂是什么呢?原本的音樂決不只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是人人都具備的能力。每個人自出生后有兩個基本的能力是每個家長都要教的:一是說話。二是學走路。所以利用說話作為起步的音樂教學,會使孩子們感到非常的熟悉、親切、它無需專門的訓練和技能技巧的準備,就可以開始音樂教學,學習中自然減少了心理障礙。這也充分體現了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原則:從孩子們熟悉的.環境與事物入手。擇孩子熟悉事物作為節奏朗誦最佳。例如小動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語等等都非常好。這些可作為節奏訓練的最初階段,讓學生對節奏有最初的概念。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探索節奏教學模式和方法在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創造能力,節奏感、音樂感受力,使之都有所提高。
音樂的本質在于對情感的反映。人類通過身體將內心情緒轉為音樂,這就是音樂的起源。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它是一種智力的過程,不如說是情感的過程。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通過節奏運動的這種教育手段,可以使學生從小就開始在生理運動器官和思維之間構成一種自由轉換和密切聯系的媒介,以達到身心的和諧發展。
(一)、通過節奏運動使身心和諧發展
隨著實驗研究的深入,音樂和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已經不只屬于音樂學習的范疇,它實際上是把音樂當作一種人性化力量,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必要手段。生命本身就是節奏,它由連續不斷的多重組合單位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樣作為由多種功能的綜合和矛盾共存的個體,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節奏。這種節奏是誰體節奏和精神節奏的統一,是潛意識的自覺和有意識的意志被同樣控制著進行交替。
(二)、通過節奏運動喚起兒童的音樂本能
音樂與身體運動的結合訓練特別適合于兒童的本能與天性。人無不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不過需要加以誘發和培養,進而為音樂所用。但是,孤立的聽覺訓練不會使兒童熱愛和理解音樂。只有從兒童本身所具有的節奏要素入手,以聽音樂和身體運動為手段,才能喚起兒童天生的音樂本能。
四、課題研究的特色和創新之處
(1)理論方面:從重構的概念出發,深入探究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教學設計特性和原則,研究節奏教學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尋求其對于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創造力核心價值。例:初識節奏,可以讓學生有節奏的喊名,如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主要運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李曉冬(xxx)、近處叫王剛,則用節奏(xx)、遠處叫王剛,則用節奏(x-x-.)。又如歐陽春(xxx)、歐陽雪茹(xxxx)王曉麗等,來提高學生興趣,讓他們產生創造節奏的信心。
我們還可以采用節奏接龍游戲的方法,我唱前半句孩子們唱后半句。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高,學生不僅很好的掌握了節奏,還使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盡情享受。
(2)實踐方面:力求積累和開發可應用于目前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有效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切實提高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實效。
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但不能只讓學生進行單一的模仿,模仿是創造的基礎,但是長期的單一模仿只會產生扼殺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副作用,使學生產生盲從的惰性與依賴性。一開始,我在課堂上的創編活動中,最容易聽到的是學生手足無措的聲音老師,應該怎么做呀?老師,我不會做老師,你教教我呀有時候,這樣的叫喊聲甚至讓創編活動無法進行,最后還是我在指揮學生操作。經過課后的反思與分析后我發現,低段小學生接觸的事物還比較少,尤其是低段的孩子,有些書本上提到的樂器,或者小動物是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甚至連見都沒有見過,又如何讓他們展開想象,或者去模仿動作或者聲音呢?改變這種現狀的策略是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尋找原本性的音樂。
有一次,我找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視頻,在課堂上先給學生聽,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學生聽到叮叮咚咚的旋律,七嘴八舌的猜了好幾種樂器,猜是鋼琴啦、三角鐵啦、碰鐘啦等等,還有學生叫不出樂器名字,用手拼命比畫了一番我都搖頭說不是,孩子們急了,那是什么呀?我把視頻打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街頭藝人用雙手在敲打一口倒扣的鐵鍋子,敲出了清脆好聽的旋律。這口鍋子一下子啟發了孩子們的靈感,一個小男孩馬上從課桌里摸出了自己的不銹鋼飯盒,用勺子開心的敲了起來,其他孩子見狀也紛紛摸出了不少的樂器,調羹、不銹鋼飯碗、保溫水壺、鉛筆盒、旺仔牛奶罐頓時教室里響起了一片鍋碗瓢盆交響樂。我給了每個發現新樂器的孩子鼓勵與贊揚,并引導他們敲擊節奏,鼓勵他們想象聲音像什么?孩子們的思維漸漸開闊起來。書本、桌子、筆、玻璃窗都漸漸成為他們創編各種音響(如刮風下雨)的樂器。
奧爾夫教學法要求每一節課都是游戲。當然,這里所說的游戲并不是單純地玩,而是有明確的目的性的。在音樂課堂里所進行的游戲都是具有音樂性的,是和音樂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只有這樣,游戲才能成為音樂課堂中有效的教學手段與方式。游戲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
例如,小學二年級《可愛的動物》這一單元有一個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時值的音樂知識,教材上有三只袋鼠摘果子的圖片,并提出問題,每只袋鼠的口袋里分別可以裝幾個果子?這個內容就可以設計成多種節奏游戲,可以讓學生扮演小袋鼠用腳蹦跳來練習節奏,也可以讓學生用打擊樂器敲出蘋果上的節奏來摘蘋果,還可以讓學生將摘到的蘋果按規律排列起來組成節奏,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我在這里先將學生摘到的二分音符的蘋果擺在第一行,四分音符擺在第二行,八分音符擺在第三行,讓學生選擇打擊樂器有對比地進行觀察與練習后,學生立刻發現了一個二分音符敲1下的相同時間里,四分音符需要敲2下,八分音符則需要敲4下,從而了解一個二分音符=兩個四分音符=四個八分音符,這三種音符之間的時值關系。之后,我又讓學生按這個時值關系來擺放蘋果組成了一條簡單的二拍子的伴奏節奏,讓學生邊演唱歌曲小袋鼠邊用打擊樂器做伴奏。學生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游戲是最能調動學生興趣的方式之一,游戲的內容與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根據教學的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必須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音樂性,知識性。讓學生游戲中相互團結協作,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習音樂。學生越是感覺到心情愉悅,越是不清楚教師的目標,卻越能在行為表現中處處達到了教師的目標,這就是教師的成功之處了。也是我一直以來最欣慰的教學方法。
五、課題研究對象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資料,參考或直接應用成果進行分析,尋求理論和實踐創新。分類閱讀有關文獻(包括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理論價值和資料價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結論或者發現問題,尋找新的思路。文獻按內容性質分,有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零次文獻是未經發表和有意識處理的最原始的資料。一次文獻指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術的專著、論文、調查報告等文獻。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文獻特征、摘錄其內容要點,并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于查找的文獻。三次文獻是指工具書和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又對眾多一次文獻的綜合研究結果。
2、調查法:
在課題實施階段,通過調查,把握學生學情,并根據結果及時調整研究方法。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了解事實情況、分析情況、認真研究,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或進一步研究的方案。
3、行動研究法:
通過對學生課堂生活化教學狀況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時間,開展實踐與研究。
4、案例研究法:通過對學生實踐中遇到的困惑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尋求解決及改進的方法。其中包括模仿節奏、敲打節奏、說讀節奏、創編節奏。
5、經驗總結法:
課題實施過程中,根據研究重點總結得失。這是教師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關鍵是要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進行教育經驗總結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意經驗的先進性(觀念必須更新)
2.要全面考察總結的對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實材料。且做到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3.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為依據,不能憑空想當然,那是毫無價值的。
4.要善于進行理論分析
當然,教育科研的方法不只是上述這些,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師都可以方便使用的方法。所以,我們采用了這些方法。
七、研究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3月
1、根據教學實際,確定研究課題。
2、完成課題方案,制訂研究計劃書。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確定課題研究的方法。
2、搜集整理,撰寫開題報告,進行專家論證。
第三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繼續對學生進行節奏感的培養指導。
2、對低年級學生節奏感的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和統計。
3、整理調查內容,統計分析的結果。
第四階段:20xx年5月
1、進行前期、中期、后期測評以及實施參與研究具體做法。
2、從課堂中發現缺乏節奏感的學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用確定的研究方法,進行個體教育償試,深入研究,反復實踐,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用此方法進行大面積訓練,達到最終目標?偨Y前三個階段實驗成果,并撰寫研究報告。
3、結題,提交研究結題報告。
八、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通過音樂節奏感的培養,讓節奏與生活溝通起來,激發孩子對音樂節奏活動的興趣,為孩子營造廣闊的音樂節奏空間,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孩子有了這些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音樂,從中體驗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使音樂課真正起到給孩子們以快樂,給孩子們色彩的藝術課。
課題開題報告12
我校申報的課題是《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實驗研究》,經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審批,于20xx年11月被列為省“xx”規劃研究課題。為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達到研究目的,今天特邀請市區教科所的領導和專家為我們進行課題論證。下面我就本課題的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課題組織、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簡要闡述,請各位專家給予指導和幫助。
一、研究目的
1.課題提出背景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21世紀所做出的戰略選擇,但在素質教育日益深入,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教育評價機制仍然存在著諸多缺陷與不足。在學校內部,傳統的評價與考試制度,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無論是校長還是普通教師在社會的壓力和功利主義影響下,不得不為學校的“聲譽”和單位的“成績”而忽視甚至放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解決這一頑癥的根本途徑就是改變“以升學率和成績評價教育的單一評價機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引導評價制度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對學生進行綜合的素質培養與評價,使學生成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擔當起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我校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為了進一步拓寬評價的渠道與途徑,完善評價的方法、內容、形式,彰顯評價的功能與實效,進一步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等功能,經教科室研究考察,確定了這一實驗課題
開題主要研討課題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晰思路、聚焦問題和分工落實。開題活動建議由市級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或高?蒲泄芾聿块T負責組織實施,并盡可能向社會開放。
2.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改變過分重視量性評價的傾向,對不易量化測驗的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評價手段。
(2)從單一重視主科測驗轉向全學科綜合考察;從只重視結果轉向過程的跟蹤、觀察和反饋記錄。
(3)更新拓寬教師觀念,改變有些教師對學生素質評價理解不深,無法滲透到日常教學中,甚至把綜合評價誤以為綜合評分等問題。
(4)在操作層面,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細化評價內容,量化評價標準,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全方位落實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二、研究現狀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深圳育才小學于20xx年8月參與課改實驗以來,在實踐中學習、研討、探索和創新“評價制度”,創建并組織實施了“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法,對“促進學生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作了探索性研究,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為了使評價內容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又將評價內容、方法不斷規范和完善,創建了“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分制評價手冊”,得到了家長、老師們廣泛地認可。
福建省泉州市實驗小學把期末考試的考場安排在學生家里,他們還推行了一種沒有“標準試卷”的考試,學生不但不怕考試,還感到其樂融融。同時,該校統一制作了能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素質教育袋”,學生擁有了自評空間,使評價具有了多種維度,并可以有效地跟蹤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在教育領域運用“檔案袋評價”,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同伴作出評價的相關材料;韓國對小學生逐行評價,強調對學生認知、情感、身體等領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綜合地評價學生個人變化與發展。
2.本課題與之聯系與區別、預計有哪些突破
本課題與國內外運作的評價模式的聯系在于都能激勵學生的內在發展動力。區別在于該課題的研究重點關注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
、僭噲D構建一整套與新課改理念相適應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體系;
、诹η髮W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內容趨于多樣化,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鄹淖儌鹘y的評價方式,尋求拓寬評價方式的切入點,探索適應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學科活動評價規律;
、芡ㄟ^該課題的研究,探索擴大評價主體多元化的途徑,改變評價主體單一的現狀。
三、理論依據
1.課題界定
小學生素質:把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做為基礎發展目標,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領每一個孩子做自己。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現和發展小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運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培養能力、建立自信,不斷獲得發展。
實驗研究: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評價的終極目標,通過對小學生心理、認知發展水平的觀察、實驗與研究,分析制定出準確、公正、科學的評價方案,對小學生反映出的可教育性和實際發展水平進行系統分析及趨向判斷,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完善。
本課題是指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全面呈現小學生成長現狀,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引導作用,幫助小學生發展和完善自我。
2.研究依據
1、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性的。應該擯棄以標準的智力測驗和學生學科成績考核為重點的評價觀,從多方面觀察、評價和分析學生的優點和弱點并把由此得來的資料作為服務于學生的出發點,確實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出初步的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能力,使評價確實成為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手段。
2、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不同認知發展階段的兒童年齡差異較大,即使處于同一認知發展階段內的兒童年齡差異也很大。所有兒童按照相同的發展順序經過各個階段,但發展速度不同。因此,我們必須承認發展進程的個體差異,在對小學生的評價上,也應如此。
3、人的主體發展理論:人的主體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本體主體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與自身的方式)、價值主體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體性)、實踐主體性(指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人的主體生成、發展和呈現)。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理應注重培養和發展人的主體性。
四、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1.構建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細則。
2.設計科學的評價方法。采用靈活多樣、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關注過程評價,全面描述學生發展狀況。
(1)變以往的期末一張試卷評價為設計活潑、全面的綜合性評價,全面改進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考試結果處理,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全面提高。
(2)探索出對學生日常評價和階段評價相結合的追蹤式評價流程。
(3)為學生創建展示才華、張揚個性特長的舞臺。
(4)多元化評價方式。讓教師、學生、家長都成為評價的參與者;并把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和學生互評有機結合起來,限度地發揮評價的功效。
3.建立活動教學體系,豐富學生生活內容,評價成績展出激勵。
(1)學科素養全面測評。
(2)社會性自主活動。
(3)創造性群體活動。
(4)興趣小組活動。
(二)研究方法
準備階段主要采用預測法、觀察法、調查法問卷法。
實施階段主要采用對比試驗法和案例研究法。
對比實驗法:從學習興趣、合作意識、接受程度、評價效果等方面對比觀察評價實施前后學生的變化,統計并分析實驗數據。
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選擇一個或多個與兒童有關的某件事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觀察、調查和追蹤,獲取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對一個個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尋找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標準、方法及操作步驟。研究過程中輔助使用的方法還有觀察法、統計法、談話法、行動研究法等多種實驗方法。
總結階段主要采用文獻法、經驗總結法,注意積累原始資料,按研究內容寫出階段性總結和研究報告。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多種方法靈活運用,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邊總結。
五、課題組織與研究計劃
(一)成立課題組
主持人:朱桂青
成員:楊文波鄭志芳王秀雙朱桂芬徐娟萬吉雷王文利
課題主持人任北順小學副校長,分管教科研工作。先后參加國家、省、市、區級多項實驗課題,積累了一定的課題研究經驗。課題組成員都是青年骨干教師,有省市級教學能手,有教壇新秀,教學經驗豐富,參與活動積極熱情,都有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
各位成員在各級各類的活動中,課堂教學、優秀論文、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等獲得過不
同等級的獎勵?梢钥隙ǖ卣f,本課題一定能夠按期完成目標任務,取得預期研究成果。
(二)工作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9-20xx.12)
為開展實驗做好思想、人員、組織的前期工作,創設實驗的必要條件。
(1)成立課題實驗小組。(朱桂青)
(2)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楊文波鄭志芳)
(3)進行評價改革的宣傳,使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了解并認同評價改革的理念。(朱桂青楊文波)
2.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1-20xx.1)
(1)組織實驗教師學習教育評價理論及課題實施方案(朱桂青楊文波)。
(2)制定、督導、實施小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方案。(楊文波鄭志芳王秀雙)
(3)制定、督導、實施小學生非學業成績評價方案。(徐娟萬吉雷王文利)
3.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2-20xx.8)
(1)收集整理實驗資料。(朱桂青楊文波王秀雙徐娟朱桂芬萬吉雷)
(2)撰寫實驗總結報告。(鄭志芳王秀雙)
(3)課題組申報科研成果。
(三)預期研究成果
1.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摸索出具有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方案,制定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
2.課題實驗優秀論文、科研成果匯編。
3.裝訂相關子課題的個案研究成功案例。
4.整理小學生素質評價資源庫。
六、經費保障
學校對本課題的研究經費將予以全程、全力支持保障,保證課題研究所需的全部費用,如:研究設備、工作資料、培訓學習、考察交流、專家指導、開題、結題、獎勵等項費用,均在辦公經費中合理開支,確保不因經費原因影響課題研究進度與效果。
我們期望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進一步拓寬我校教師對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渠道與途徑,完善評價的方法、內容、形式,彰顯評價的功能與實效,進一步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等功能,努力形成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科學評價體系。
課題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課題開題報告13
南通市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開 題 報 告
課題名稱: 課題主持人: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 填表日期:
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制
有 關 說 明
一、課題名稱應以《立項名單》公布的名稱為準。 二、課題主持人限填1人。
三、本材料提交一式1份。內頁填寫為小4號字,A4紙雙面打印,左側裝訂成冊。
四、課題相關資料的電子版本
課題開題報告1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我校學生數學作業現狀:
我校位于市郊,近些年來,本學區的大部分優秀學生都上了民辦學校,留下來的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習慣性都非常差,給我們的常規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惑,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難度的加大,學生的作業情況變得日益糟糕,有近一半的學生作業有空題現象,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作業純屬搪塞,有的甚至隨意寫上一些阿拉伯數字或無人認得的符號作為答案來應付老師,更有的是極少交作業或根本不交作業,一副無所謂的態度……種種現象表明,我們的數學作業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過場戲而已,根本談不上鞏固提高與創新,作業的有效性很低,與新課程的要求“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相差甚遠……
我校七、八年級數學主要作業是課本習題和基礎訓練,其它是各任課教師自己選擇一小部分習題或由學生自己買資料來補充。但從學生的作業情況與教學實際中發現,這些作業形式不甚符合我校初中學生的實際水平,雖然編寫得比較好,但對我們學生來說難度有所偏高,基礎題量偏少。在實際使用中,不少后進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影響了數學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已經成為我校課改的焦點之一,而其中作為學習方式載體之一的作業也成為研究的熱點和重點之一。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課堂的教學觀念、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領導及老師們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追求,數學教育、教學的模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仍有教師講、學生聽,平鋪直敘的復習、新授、鞏固、布置大量課后作業,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及數學學習的實際,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數學作業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鑒于此,我們的課題就是研究如何精心設計、合理布置作業,能使學生鞏固、內化學得的知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目的。對教師來說,是對教學過程的一種信息反饋,它可以使教師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調整今后教學活動的組織或者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數學作業的設計,是一件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作業過程是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最理想的生成過程和體現過程。在數學教學中,作業是學生進行學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方法與技能的獲得、學生智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作業這一基本活動。
針對我校實際,本學期教導處提出“以作業為抓手,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勤反饋、多補救”的教學策略。因此,開發與利用適合校情、學情的數學作業,對深化我校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意義重大。
三、省內外此課題研究現狀
。1)在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優化數學作業設計,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實現“輕負擔、高效率”,這一相關課題越來越備受省內外教育者關注。如西安鐵一中學的“初中語文作業有效性研究”,雖然學科不同,但有許多可借鑒的地方。
(2)“提高作業的有效性”也是本課題的研究點,它關注的是教師怎樣“設計”、如何“有效”,這也是當前教師繼續教育“命好題”的研究需要。
。3)通過有效作業的實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探索符合校情、學情的作業模式,已成為省內眾多學校教改的熱點。如:東廬中學的講學稿,洋思中學的堂堂清,側重的都是練得精到,練得有效。我市部分學校均開發適合自己校情的.導學案,其中就有作業設計。
四、課題涵義的界定
1、數學作業:是教師布置的用于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數學學習,檢查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反饋教師的教學情況的一種手段。
2、有效的數學作業:是指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程度,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作業的效度(質量)有效地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其理念主要體現在一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二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三是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2)掌握學習理論: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掌握學習”理論,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學習和理解任何教學內容、達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多數學生學習能力、速度和動機方面的個別差異將會消失,大多數學生將獲得較高的學習動機。
(3)多元評價理論:學習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個學習者都有各自優勢。學生在意義建構過程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值反映,而是對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對學生學習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元評價理論體現了主體多元化,內容多維化,方法多樣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因材施教原則:所謂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結晶,還是現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現代價值。
。5)《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調查作業布置、設計、指導、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
2、開發符合校情、學情的校本作業。
3、探索有效作業實施方案(包括作業完成形式、批改形式、評講形式等)。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ㄒ唬﹩柧碚{查法。通過發放問卷,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方法、態度以及作業中存在問題的處理方式等進行調查分析。
(二)文獻資料法。廣泛收集、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習、研究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教改經驗,以提高思想認識,借鑒他人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制定課題研究的具體策略,構建課題研究的理論框架。
。ㄈ┬袆友芯糠ā猿掷碚摵蛯嵺`相結合,將研究制定的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工作中開展行動研究,邊教學邊研究,不斷調整方法,完善實施方案。
。ㄋ模┙涷灴偨Y法。在實驗探索過程中不斷分析總結,通過對成功經驗的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推動本課題不斷深化研究。
(五)個案研究法: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建立個人學習檔案,進行追蹤分析,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對策。
八、課題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
1、各年級實驗前后成績分析。
2、《馬鞍山四中初中數學校本作業》。
3、“研究論文集”、“優秀命題集”、“教學案例集”、“教學設計集”、“研究課教案集”、“學生優秀作業匯編”等。
4、馬鞍山四中學生作業方案。
5、馬鞍山四中學生作業批改方案。
6、馬鞍山四中學生問題作業矯正方案。
7、馬鞍山四中“有效作業”背景下的教學改革綜述。
九、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
1、提交課題立項申請書。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課題組內人員分工,并組織課題組教師開展有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3、撰寫開題報告。
4、邀請專家進行課題可行性論證,進一步修正、補充、完善。
5、舉行開題論證會。
(二)研究階段 1、調查作業布置、設計、指導、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研究相應的對策。
2、針對小班化的特點,結合本校學生實際,開發校本作業。
3、開展提高作業質量的研究,探索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和教師批改作業的形式,落實高效率、輕負擔。
4、探究學生問題作業矯正方案,總結補救策略。
5、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加強交流學習,促進課題研究向縱深化發展。
。ㄈ┛偨Y階段
1、開展“初中數學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論文、優秀命題、個案分析征集活動,編輯“論文集”、“優秀命題集”、“教學案例集”、“學生優秀作業匯編”。
2、完善《馬鞍山四中學生作業方案》、《馬鞍山四中學生作業批改方案》、《馬鞍山四中學生問題作業矯正方案》。
3、組織座談,邀請專家進行評價和指導。
4、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
5、編輯《馬鞍山四中初中數學校本作業》。
6、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對課題進行鑒定。
課題開題報告15
一、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第一,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4、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5、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方法
6、研究工作的步驟
7、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8、現有基礎
9、經費估算
第二,課題名稱要規范。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課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定好了課題名稱,下一步就是行動,行動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
二、撰寫開題報告有什么意義?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后覺得不能,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做”。更重要的是,這其中的工作計劃可以成為我們日后開展研究工作的準繩,“言而無文,其行不遠”,有了開題報告,它可以作為課題研究工作展開時的一種暫時性指導,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時間后,覺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為課題修正時的重要依據。所以說開題報告對一個科研課題能否順利立題與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一個完美的課題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課題名稱
2、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系及區別
4、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5、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7、研究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8、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措施
9、預期研究成果
【課題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1-23
課題立項報告08-04
課題研究報告07-14
課題中期報告08-10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08-12
護理專業的開題報告08-09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07-09
課題結題報告范文02-21
學生課題研究報告07-09
教改課題研究報告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