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中期報告(精選12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中期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中期報告 1
一、課題基本情況
自20xx年9月起,我們課題組開始著手進行名為“中學生物學科創新教學模式研究”的項目。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們致力于探索出適用于中學生物學科的創新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入學習了創新教育理論,并將其指導融入到實踐中。我們堅持課題研究的原則,公開教學研究成果,并不斷反思教學實踐,以課改理念為指導,尋找有效策略,鼓勵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創新學習活動中。我們在課題任務上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各成員積極深入教學一線,開展研究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初步見到了一些成效。以下是我們階段性研究工作的總結:
二、研究方法
1、結合文獻考察和在線研討的方法:通過系統收集和審閱相關文獻,獲取深入的理論知識支持;并通過參與理論培訓和在線研討等方式,與他人交流和分析,共同提升認識水平。
2、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完成了青銅峽市初中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情況與匯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研究過程中應當認真記錄實驗或調查的細節,包括對照實驗的設計和執行,以及收集、整理論文所需的數據和證據,例如原始數據和照片等。在發現問題時,最好及時進行初步分析、歸納和整理。課題負責人有責任有意識地收集和保存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5、整合法:課題組全體成員,分工協作,集體匯總。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各地最新的創新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心理學,持續記錄讀書筆記,進行深入的反思,以實現個人成長和自我超越為目標。組織教師學習并探討《中學生物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結合最新修訂的《生物課程標準》以及相應的教材解讀培訓,以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水平。
2、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開展工作。
一年來,課題組共召開了兩次會議。首次會議于20xx年3月舉行,全體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中。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本課題的開題報告,明確課題研究內容,并按照開題報告中的安排,確定了明確的分工,責任分配到各位成員。第二次會議則于5月召開,課題組負責人親自前往實驗學校,與負責承擔課題任務的教師進行了會面。會議的重點是安排和準備問卷調查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課題的進展情況。
3、在實驗學校進行中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及分析。
20xx年3月,問卷調查負責人胡曉晨設計出“中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表”,于5月下旬,分別在二中、四中、五中及六中對七年級學生進行調查,于7—8月,由王玉梅老師匯總并完成了一份初中生學習方法調查及分析報告,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4、在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基礎上,課題組經過充分討論并匯集成員意見,決定了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方向。經過仔細考量,以下課題被確定為本研究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初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并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于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采用多種手段,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學生對一堂課的成敗評判最具權威性,而靈活的教學方法是確保成功的關鍵。在課堂上,老師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需要精心設計每節課的目標、流程和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引導式和合作交流等,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和學生實踐,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充滿了活力,而且在課后也能積極地回味和反思所學內容。
生物學的歷史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軼事。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穿插這些趣聞,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解這些趣事,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更加有效果。
3、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必須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實驗學校的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
4、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顯著增加,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明顯提升。富有成效的課堂教學為學生帶來更多樂趣,他們的學習態度和效果都有了明顯改變,他們能夠更積極地參與自主合作學習。
5、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一直備受關注。最近,我們課題組的教師們積極撰寫了一系列感悟、體會和研究論文。胡曉晨、王菊蓮、張正橋等老師的階段性論文和感悟已經提交給課題組,作為寶貴的資料進行保存。同時,我很高興地宣布,李自霞老師的教學設計榮獲了全國生物學會教學設計評選的二等獎。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們的課題組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并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由于我們的科研水平和理論素養尚待提高,我們所研究的內容仍然有待深入挖掘,研究方法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為了提升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我們將積極借助遠程培訓、網絡教研和自學等方式進行努力。此外,我們也期待專家們能夠給予專業引領,及時評價我們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指明正確的研究方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面臨以下幾個更為突出的問題:
1、大家在過去的一年里積極開展了課堂教學,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們發現在過程性資料的保留方面還存在不足。例如,我們尚未及時搜集和整理挖掘出的“研究性學習”內容,也未記錄下錄像課和圖片等資料。這對于我們后續的教學改進和經驗總結都有一定的影響。
2、課題研究的進展并不盡如人意。由于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繁重,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調動;對于課題本身的深入研究也不夠。這導致課題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如同水面上的蜻蜓,有些許動作,卻無法激起真正的漣漪。
六、我們將在未來的研究中采取以下主要措施,針對之前課題研究的一些現狀,提出了未來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做課時,不妨可以把自己所帶平行班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一師兩法的“同課異構式”教學,然后進行及時的測評,用此方法進行多次反復后,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促進教師思想深層次的轉變,變被動為主動,讓課題研究處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在不斷深入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始終保持對已有成果的建構性思考,并持續地審視研究現狀。通過回顧和反思,我認真分析了過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做出了相應調整,以使課題研究方向更加明晰。這樣的調整使得我能更好地理解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標,為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各學校對子課題研究的管理,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更好地推動研究工作,我們計劃在下一階段實施各子課題小組負責制,并建立相應的課題組成員獎勵機制。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們參與研究的積極性,進而確保研究工作的扎實開展。
3、進一步提升直觀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僅僅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還需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以及內在規律與表象之間的矛盾。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通過感知到理解,逐漸領悟知識的內涵,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深度學習能力。
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加強實踐研究,積極學習并自我提升,參加優質的課題實踐課程,建立可行的范例并不斷完善操作技巧。在20xx年4月,各個課題小組將提交一段優秀的錄像課程,以展示他們的教學成果。同時,課題組將組織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和“同課異構”觀摩及研討。
5、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通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并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實驗學校里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6、對于整理和歸納階段性課題資料,建立課題分項檔案,我會處理活動場景設計、活動記錄、活動照片、調查表、評價表和活動小結等內容的保存和整理工作。同時,我會對選出的優秀錄像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進行分類管理,并推薦其參加區市級評選。
以下是我們課題組在第一階段所完成的工作簡要概述。盡管我們已經盡力而為,但我們仍然認識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們懇請各位專家就我們階段性成果的分析報告給予指導和批評。
課題中期報告 2
研究時限:
20xx年9月-20xx年12月
課題研究涉及的范圍、對象:高二年級理科班(共9個班)研究的主要方法:
1、問題研究法
2、調查問卷法
3、成果展示法
從確定課題至今,我小組課題研究已完成過半,現將所做工作進行匯報。
確立課題后,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并按方案進行課題研究。
首先,我小組成員先查詢有關高中物理作業分層設計的資料,并進行整理,得到以下理論知識。傳統作業觀將作業視為強化課堂教學的一個途徑或工具,追求的是作業終結性的實效。長期以來,傳統作業被視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作業內容日趨封閉僵化,僅局限于學科知識范圍,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新課程的作業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平臺,成為教育的又一平臺。作業應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在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又不斷生成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探索中成長;在知識的`不斷運用中,在知識與能力的不斷互動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不斷碰撞中成長?梢,作業將是具有學生鮮明的價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動,作業應當成為學生課外、校外的一種生活過程和生活方式,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的作業設計應著重體現以下原則:
1、趣味性
趣味性設計原則是指:作業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作業設計要求生動、有趣,能使學生在作業時,自始至終保持高興趣。許多學生對作業應付、馬虎,很大程度上因為作業枯燥,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作業產生興趣時,他們就不會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而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完成,而且知識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
2、層次性
為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人成功,作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做到分層設計。例如我們可以把作業設計為“必做”和“選做”兩個層次!氨刈觥鳖}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完成,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對于“選做”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力完成。我們也可以把班級學生按層次從高到低,分為A、B、C三個等級,科學明確地制定分層目標,設計分層作業。另外,層次性也可體現為同一作業設問由易及難,層層遞進。
3、合作性
新課程要求從“獨立學習”轉為“合作學習”,它可以使學習物理的效率有更多提高。對于習題性作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是利大于弊,但有些作業如“家庭作業與活動”、“課題研究”、“實驗探究”、“實踐活動”等等,則需要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在廣泛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與人合作、交流、共享及組織管理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知識經濟社會對現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4、實踐性
學生在校接受知識一般由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間接的途徑獲得,另一條是通過直接的途徑獲得,傳統的學科課程更多地強調知識的間接性獲得,以至于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學到的知識純粹為了應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結合物理學科具有很強實踐性的特點,充分利用作業這個平臺,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能力、動手能力和學以致用。常見的實踐性作業有:課題研究,小制作和小實驗,參觀調查,解析現象等。
5、探究性
“問題的結論往往隱藏在較深的層次,需要學生去挖掘;條件和結果之間往往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需要學生去跨越;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往往不太明確,需要學生通過嘗試錯誤,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來尋找!边@就是探究性。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提倡“探究學習”!疤骄繉W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其次,我組教室在所帶班級就作業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目前作業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作業的“無設計”現象突出作業模式單一、內容同一,缺乏層次,讓全班學生做相同的作業。
2、作業設計的系統性較差,能力遞增層次、程度、側重點的研究較少,作業的量和內容設計帶隨意性。
以上問題造成的弊端主要為:囿于書本、拘泥算練、限于室內的作業,一方面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意愿與個體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適合學生個體的發展,大大禁錮了學生的活動空間,限制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物理整體素質的提高。
學生對作業分層設計的需求體現在:實驗班、重點班的學生對作業分層設計反映較好,很多學生支持。在平行班只有極少數同學希望作業分層,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有很大部分的學生希望老師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布置作業,希望作業可以有選擇性。還有很多學生希望作業的多樣性,不要只是在作業本上完成。
針對調查反饋的情況,下一階段,我組將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提出作業分層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并在少數班級中進行試點,經過分析總結得出具體措施、結論。
課題中期報告 3
尊敬的上級領導:
我校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題研究已有半年時間,取得了一定成效,F將這段時間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針對農村學生的閱讀現狀,創造閱讀的輿論氛圍
我校先后展開了“課內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如何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與教學質量的關系”等主題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初步解決了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為課題研究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輿論氛圍。
二、深入展開閱讀教學研究,提升閱讀教學能力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保持“樂某某、主動閱讀、創造性地閱讀、持續發展地閱讀”,形成一種自身的能力,并保持這種健康良好的閱讀狀態。
1、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內驅力。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當學生認為學習內容與達到自己的目的有關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學習中去。因此,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的。其次,以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寬松民主的氛圍為基礎,以靈活多變,富有情趣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并兼以采用適當的閱讀交流活動,想方設法,喚醒學生沉睡的自主意識,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內驅力。
2、給孩子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
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最基本的兩個因素就是時間和空間。從時間上來說,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懂課文,理解課文,課后也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從空間上說,要改變以教師講述,提問為主的形式,讓學生的自主閱讀、小組交流、走上講臺等多種形式靈活組合起來,形式多樣化,擴大單位時間內學生主動活動的空間,提高自主閱讀的質量。
3、閱讀策略的指導。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可分為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包括:(1).詞匯障礙(2).語法障礙(3).背景知識障礙。非知識性障礙包括:(1).心理障礙(2).閱讀習慣.(3).閱讀速度(4).閱讀技巧。而閱讀策略是指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調控閱讀環節的過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靈活運用一系列閱讀方法或技能的學習過程。通過使用科學的閱讀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收集準確信息、形成個人理解。閱讀策略的內容主要包括閱讀技巧、語篇能力和思維能力。閱讀策略可以進一步劃分為:閱讀過程中的情意策略、認知策略和智力策略。根據各種策略的指導組織教學活動并將它內化為學生穩定的自主閱讀策略。這些主要體現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模式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固定的閱讀方法。
4、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
調查表明學生的閱讀方法匱乏,自主閱讀能力較差。在大力提倡自主學習的今天,我們的閱讀也要改變以往的陳舊方法,轉為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運用有效的閱讀方法,自主領悟閱讀的真諦,才能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能力的舞臺。
5、完善激勵評價機制,激發興趣,增強自信心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
6、良好意志的培養
所謂意志就是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去完成預定任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處于發展過程中,閱讀材料總會碰到看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這時就很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和放棄的決定。所以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十分重要的。
三、整合各方力量,有效開展研究活動。
1、開放學校圖書室,指導高年級學生自己去借書、低年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借閱圖書。
2、有效利用班級圖書柜——每班成立幾個讀書小組,每名組員至少帶一本讀物,實行組內交換閱讀,輪流完畢進行班內交換閱讀,實現圖書數量的增加。
3、建議家長每天督促孩子在做完作業后讀15--30分鐘的書。
4、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如故事會、朗誦會、讀書交流會、讀書筆記展、自編小報等;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四、以活動為載體,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1、向學生推介優秀圖書書目,激勵學生好讀書,讀好書。
2、美文誦讀。引導學生讀美文、畫美文、寫美文、表演美文,表達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詮釋。
3、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并將班級學生優秀讀書筆記匯集成冊,編印《我讀書我快樂》。
4、開展看圖作文、下水作文活動,并將部分學生優秀作品匯集成冊,編印《優秀作文選》。
五、課題的初步成效
1、營造了師生讀書氛圍,養成讀書習慣。
2、利用班級圖書柜,實現了閱讀資源共享。
3、課內課外有效鏈接,拓展了學生閱讀空間。
4、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提升了學生文化素養。
5、教中感悟,總結反思,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
6、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發展。
在課題研究的推動下,學校的整體閱讀環境得到了改善,學生的閱讀習慣得到了較好的培養,閱讀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師指導學生課內外閱讀、參與教科研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銅冶鎮舉行的閱讀大賽活動中,閆淑怡等3名學生獲得一等獎,李某某等學生獲得二等獎,高某某等學生獲得三等獎。李智芳和牛某某老師在“一師一優課”比賽中均獲得了可喜的成績。
六、困惑與思考
1、由于課外閱讀具有開放性、廣泛性,不能強行對每一位學生統一要求、統一步調、統一內容,個體的獨特性,使得對課題的研究與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何有效深入開展,是我們探究并需加以解決的研究課題。
2、進一步構建更有效課堂閱讀教學模式。實踐中,我們雖然積極探索,但有效課堂閱讀教學模式還未完全成型,還需我們進一步探索、總結、歸納、提煉與實踐。
3、如何進一步有效抓好過程管理。從閱讀的過程來看,它是一個“積累于現在,得益于未來”的過程,其效果很難在短時間得到收效,勢必會影響到老師的研究積極性和學生持之以恒的閱讀積極性。這些因素在本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增加了管理難度。
課題中期報告 4
一、研究背景
課題研究的背景介紹是課題中期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幫助專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的脈絡和方向。在背景介紹中,應該包括課題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目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的難點和問題等方面的內容。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課題中期報告的重點之一,專家評議時會仔細詢問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科學。在研究方法中,應該包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數據來源和樣本、數據處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內容。
三、研究進展
研究進展是課題中期報告需要重點介紹的部分,它是評判課題研究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依據。在研究進展中,應該包括研究進展的階段、已完成的研究成果、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等方面的.內容。
四、研究意義
研究意義是課題研究過程中需要反復思考和明確的問題,它關乎到課題研究的價值及貢獻。在研究意義中,應該包括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對學術和理論發展的貢獻、對相關領域和行業的推動作用、對國家和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
五、研究展望
研究展望是課題中期報告也需要重點介紹的部分,它展示了研究者對研究未來的設想和期望,也能幫助專家反思研究動機和方向。在研究展望中,應該包括未來研究的方向和目標、未來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未來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未來研究所需的資源、未來研究的可能貢獻等方面的內容。
總之,課題中期報告是課題研究的重要階段,研究者需要充分準備,并結合以上要點進行報告,以期得到專家的認可和支持,更好地推進研究進程。
課題中期報告 5
我們課題組自承擔“教語文”教學與“學語文”教學之比較課題研究以來,課題組人員熱情飽滿,態度積極,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查閱資料,撰寫 論文 ,結合理論上實驗課,階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簡要匯報如下:
1、積極創造條件,進行課題申報
早在20xx年5月,本課題組顧問特級教師林惠生老師在帶領本課題主持陶波老師去江門參加人教版教材培訓會議期間,陶波比較具體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師所主持的省級立項的教育科研課題“從教語文走向學語文”。在林惠生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陶波老師決定開始著手“教語文與學語文兩種教學思維的比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師同意后,陶波、陳振華、黃詠志、黃廣萍四位高中語文教師開始協商籌劃,準備將“教語文與學語文兩種教學思維的比較研究”作為林惠生老師“從教語文走向學語文”這一省級科研課題的子課題,并準備將此課題作為一個單獨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向市教育局科研辦申報。至此,“教語文與學語文兩種教學思維的比較研究”課題組成立。
20xx年8月,課題組在林惠生老師的指導下,為“教語文與學文兩種教學思維的比較研究”這一教學科研課題撰寫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項目申請評審書”,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辦申報,并很快有了回應,課題組就積極投入了該課題的研究。
2、確定研究計劃
課題組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確定了課題研究計劃。課題的實施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準備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辦申請課題立項
。2)準備課題研究的有關資料
(3)確定參加課題研究的有關人員
。4)制定研究實施方案,確立各項研究的.主要承擔人,落實各項研究的研究計劃。
第二、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8月)
。1)本課題的各項研究內容按計劃開展研究。
。2)深入開展行動研究、理論研究。
。3)組織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4)20xx年3月對各項研究進行中期檢查,各項研究的負責人匯報研究進展情況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第三、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10月)
。1)各項研究先后各自進行總結,并將總結上報課題組。
(2)課題組進入總結階段,并完成總結報告。
。3)申請教研室領導對課題組進行評估驗收。
(4)將驗收后的結果上報課題組。
3、加強課題研究中的理論學習
本課題需要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所以課題組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力求每一個參與研究的教師能充分的理解“教語文”與“學語文”這兩種不同教學思維。
為此,課題組連續召開了多次會議,采用講解、交流、辯論等多種形式加強理論學習。通過集中統一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學習了一系列重要文獻,包括林惠生老師的《從教語文教學走向學語文教學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方案》、《從教語文教學走向學語文教學的三大轉型》,以及錢夢龍的《三主四式語文導讀法》,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以及《對中”學語文”教學方法及有關問題的探討》等。同時,利用網絡資源查閱了大量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信息。課題組還要求參與研究的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記錄讀書筆記和心得,并定期進行交流、討論和總結。
4、積極進行課題的研討和管理
在過去的半年里,我們課題組的成員深刻認識到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能夠共同探討課題研究中出現的新情況和問題,并通過討論達成共識。我們每個人都自覺參加課題組的活動,包括學習、討論和開設公開課,以確保課題研究的有序進行,并且都有所收獲。我們每個成員都開設了一節公開課,采取了多種形式,內容豐富多樣。同時,為了更好地管理課題研究,我們經過全體成員商議后,制定了相關約定,明確了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并指定了專人負責,以確保各項工作及時到位。
5、階段性成果明顯,教師理論水平,課堂教學水平均有提高。
經過半年來的課題研究、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的探求,教師理論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師已撰寫三篇課題研究的論文:《“教語文”與“學語文”兩種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目標之比較》,《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課堂教學方法運用的比較》,其中《“教語文”與“學語文”兩種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目標之比較》已投稿至《中學語文》雜志社,雜志社編輯發來用稿通知書,將于20xx年2月第二期發表此文!墩n堂教學方法運用的比較》一文和由陶波老師、陳振華老師分別執教的兩個學語文教學的課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師,作為省級課題母題的結題資料。
課題中期報告 6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作了具體的量化規定,小學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0萬字。新課改實施以來,閱讀的確被提到了較重要的地位,但農村小學生課內外閱讀現狀卻仍不容樂觀。我們學校就是一所位于西安市東郊的農村學校,學校的的學生都是本村的孩子及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是語文書,傳遞這些知識的唯一角色是教師,而教室也成了這些知識交流的唯一場所。雖然老師也經常給學生布置課外閱讀的任務,但由于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圖書的缺少,以及學生家庭條件的不允許限制了學生的閱讀量,因此學生的閱讀僅限于課內,課外閱讀流于形式。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開辟課內外閱讀的時間和場所,對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提供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1.農村小學生:指在高橋小學就讀的小學生。
2.課內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堂內進行的閱讀活動。
3.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進行的獨立閱讀活動。
4.有效銜接:課內閱讀為課外閱讀提供方法和習慣上的指導,課外閱讀開闊課內閱讀的視野,延伸課堂教學的長度,拓寬課堂教學的廣度,這兩者相互促進,和諧發展共同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使學生真正的“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并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于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墩Z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W閱讀總量達到145萬字,背誦優秀優秀詩文160篇(段)”。如果我們僅僅將學生的閱讀局限在課本中,圈定在課堂上,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我們高年級學生課內外閱讀現狀不樂觀,相當多的小學生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嚴重脫節。課內閱讀就是讀讀課文,布置查閱相關的資料很大一部分同學根本不做這項作業。本課題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不斷探索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方法,切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借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目標:
1、通過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尋找到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內外閱讀的因素。
2、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能力。
3、幫助農村小學生提高語文水平,創設閱讀課堂,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
4、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助寫,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內容:
1、調查我校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尋找我校學生課內外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形成的成因分析。
2、對本校高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使其掌握適宜的讀書方法并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改變教師現有的教育模式,探索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結合點和基本方法,構建課內外閱讀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閱讀體系。
4、通過班級各種課外閱讀活動有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改變現有的學生評價體系,建立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體系。
方法:
1、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對存在問題進行客觀分析,找出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原因。
2、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并及時進行歸納、分析、總結。
3、文獻研究法:查找已有的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教學策略相關的文獻、資料、成果,為師生提供正面教材,構建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理論體系。
4、評比激勵法: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5、行動研究法: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立足所教班級,結合課題研究目標,制定科學的研究方案,邊行動邊研究。
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9月)開題立項,制定并上報課題研究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開始行動研究,師生共讀,增設自主閱讀課及閱讀分享課。
2、記錄自主閱讀課和閱讀分享課的點滴成果,如閱讀課照片、設計、反思等。
3、完成階段性總結等。
第三階段:(20xx年6月)
1、整理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的心得。
2、回顧課題所取得的全過程,寫出結題報告。
過程:
。ㄒ唬⿲W習文獻組內交流。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小課題組成員都積極的學習相關地文獻資料,并在小組內開展討論交流,暢談教學經驗,評論他人做法,實現共同進步。
。ǘ┻M行調查問卷分析。為了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我所作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對本校五年級的4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了統計分析。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農村學生課外書籍少;課外閱讀的時間短;閱讀方法不正確;另外,在升學壓力面前,教師、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報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態,從而冷漠了閱讀。此項調查分析幫助我們了解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為研究工作的展開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參考。
(三)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針對學生年齡段特點,積極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積極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熱情。在班級中,創辦圖書角、讀書樂園等,這些帶著書香氣息的氛圍再次點燃了學生讀書的熱情。
。ㄋ模┘訌婇喿x方法的指導。
1.每周開設自主閱讀課,確保學生有時間進行自主閱讀。把每天中午到學校后的時間定為課外閱讀時間,雖然只20多分鐘,但是學生們讀得津津有味。開設閱讀分享課,共享閱讀的快樂。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要求學生閱讀時眼睛仔細看,口里出聲念,大腦反復想,手里不停記。
3.教學生寫讀書筆記。告誡學生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讀書時要及時記錄下自己閱讀體驗。
4.以教材為切入點選擇,選擇與課內文體或內容、寫作方法上比較相似的課外閱讀材料進行閱讀,組織學生在課后用課內閱讀的方法來閱讀拓展性材料。
。ㄎ澹╅_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閱讀能力。如:師生共讀一本書。開展“創建書香校園”系列活動。(經典詩文朗誦、演講、手抄報評比、讀后感比賽等)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并進行表彰獎勵。倡導“親子閱讀”,開展家長讀書征文活動。
研究結果與成效
1、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閱讀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體現在學生的課堂發言、口語交際、習作、語文成績諸方面。農村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明顯提高。
2、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逐漸形成了可行性的.理論基礎,也為以后相關課題研究提供了一些資料和數據。
3、課內注重方法指導,課外豐富閱讀內容,再利用課內的時間進行讀書方法與收獲的交流與展示,讓學生充分體驗閱讀的無限樂趣。真正實現了課內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從而推動學生閱讀生命的進程。
4、及時的交流總結使我們學會了課題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積累了一些課題研究的成果,更有利于自己以后更好地從事課題研究。
存在問題及改進
存在問題:
1、由于首次獨立進行課題研究,理論水平還達不到一定的高度,研究的深度還不夠。
2、對于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資料收集與整理不夠及時,很多有指導意義的圖片、文字資料沒有作好記錄。
3、在探索閱讀指導課、交流課方面力度不夠,學生掌握自主、有效的讀書能力還不夠強
4、雖然已經明白語文的外延是生活,但如何讓語文變得靈動,活起來,還有待于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改進:
1、繼續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積極主動的向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請教。
2、在今后的日常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驗,善于進行反思,并及時做好相關記錄,為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做好鋪墊,提高自己的歸納整理能力。
3、作為一線教師,應主動走近學生,走近家長,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今后我會繼續加強“農村學生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研究”的力度,積極探索最有效的指導方法和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
課題中期報告 7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環節,也是精神成長、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課程標準》就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讀書,不讀書。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么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部編本語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課外閱讀延伸了,但閱讀量還是不夠。而就本校而言,地處鄉鎮,學生多為附近農村的孩子,家長文化層次不高,留守兒童多,無力對孩子閱讀做出更好的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量明顯欠缺。另外學生的閱讀缺少系統性,語文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缺少有效的銜接。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閱讀對于孩子智力發展、性格塑造、人格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絕大多數是在閱讀中形成的,而三分筑基在課內,七分筑塔在課外。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么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我們要加大課外閱讀,鼓勵“海量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將語文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起來,進行“主題閱讀”,提倡閱讀教學的“1+X”,讓課堂知識作為課外閱讀的根基,課外閱讀作為課堂知識的延伸,在基礎與拓展之間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更好更快地促進孩子的成長。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解讀
關鍵詞:課外閱讀“1+X”閱讀主題閱讀有效銜接
課外閱讀:它是相對于課堂閱讀而言的,指學生在課堂外通過對非教材內容的閱讀而提升其理解力、拓寬其知識面的閱讀活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主要有報刊、書籍、網絡文本等。
“1+X”閱讀: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系,慢慢就弄懂了。
主題閱讀:即大單元主題教學法,就是把語文書上的課文內容和主題一致的課外內容相互融合,通過一定的閱讀模式有效地銜接起來,讓學生閱讀的量至少是原來閱讀內容的二倍甚至是三倍,擴充閱讀量,積累語言、感悟寫法,豐富人生積累。
有效銜接:銜接即連接,指通過課內閱讀延伸至相關課外文本,將課內和課外閱讀融合,有效提高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過程。輕松愉悅、活潑有趣、張馳有度、收放自如、前后呼應的,學生自主而非他主方為有效。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ㄒ唬┱n題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優化課內閱讀的質態,以教材為圓心,以課堂閱讀為輻射源,課內得法,課外發散,博覽群書,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人文素養,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落實語文課標中關于小學課內外閱讀量的指標,使課外閱讀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銜接,有效整合。
。ǘ┱n題研究內容
1.探索主題閱讀課的教學模式。教給給學生各種實用的`讀書方法,比如快讀、瀏覽、跳讀、猜讀、群讀、還有非連續文本閱讀,檢索閱讀,等等。
2.探索“1+X”閱讀模式,篩選適合學生的讀物,增加學生閱讀量。
3.探索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相互銜接的課程模式。如在上好語文課的基礎上,增設自主閱讀課、閱讀分享課、經典誦讀課、主題隊會等,豐富現有的語文閱讀課堂結構。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一)課題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以教師為研究主體,通過教師的教學實驗、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以達到預期效果,完成預期成果。
綜合調查法:對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找出問題根源。
文獻研究法:查找已有的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教學策略相關的文獻、資料、成果,為師生提供素材,構建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理論體系。
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不斷概括、歸納,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ǘ┱n題研究的時間
課題研究時間:20xx年6月-20xx年6月
。ㄈ┱n題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20xx年6月)
1.撰寫課題開題報告,做好開題各項準備工作。
2.組織學習相關理論,進行課題研究培訓,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目的和意義。
3.課題研究人員明確分工,做好研究的各項準備工作。
臧前偉:課題負責人,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撰寫研究報告、整理研究成果。
苗林霞:課題培訓,理論學習。
趙艷秀、苗林霞:課題資料的記錄、歸檔、搜集與整理。
孫曉春、高峰:調查、調研、組織座談。
其他成員:參與教學研究、實踐研討活動。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7月-20xx年5月)
1.進行初步研究,深入了解目前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包括語文教材的拓展閱讀情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時間的分配、已閱讀的閱讀量、閱讀書目的選擇等,進行記錄和資料整理。
2.繼續學習課題研究相關理論知識。
3.進行主題閱讀教學實驗。加強有效的閱讀指導,教給學生有效實用的閱讀方法,凸顯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閱讀質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4.探索“1+X”閱讀模式。篩選適合學生的讀物,增加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5.探索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相互銜接的課程模式。如在上好語文課的基礎上,增設自主閱讀課、閱讀分享課、經典誦讀課、主題隊會等,豐富現有的語文閱讀課堂結構。
6.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如故事會、心得交流、手抄小報展等,強化榜樣的導向作用。
7.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匯總,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
8.收集資料,總結語文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的教學方法。
第三階段: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20xx年6月)
1.對研究資料進行歸納整理。
2.撰寫結題報告。
3.撰寫相關論文或其他課題研究成果展示。
五、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課題結題報告。
2.班級推薦閱讀的書目。
3.學生閱讀心得和完成的閱讀作業。
4.閱讀交流展示活動計劃及小結。
5.每人一篇高質量課題研究論文。
6.課題研究優質課(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視頻等。)
六、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
1.課題組共有11人。全體實驗教師都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均參加過“十二五”和“十三五”科研課題的研究。這樣的科研隊伍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生命力,為課題研究的順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本課題著眼于語文閱讀教學第一線,將受到除課題組人員以外的一線廣大教師的關心和支持。
2.我校是科研課題研究先進學校,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健全,領導高度重視,能保證研究順利開展。
課題中期報告 8
“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課題研究中期報告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及審美趣味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人們對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的理解產生嚴重偏差,那么,如何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使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更佳,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是音樂教師面臨的一個全新的課題。
一、開題立項穩步推進
1、本課題核心概念界定
教學是指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為了達到某階段教學目標,根據受教育者的認知結構,對教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進行的策劃。
音樂教學方法是根據音樂學科的特點從系統的整體出發,綜合考慮教師、學習者、教學目標、教材、媒體、評價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樂教學問題和需求,設計解決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加以實施并由此進行評價和修改,直至獲得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的計劃過程和操作程序。
2、課題理論意義
課題“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根據音樂學科的特點,按照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結合課程內容標準的實質,從教學實際出發,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材、教學環境、媒體、評價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樂教學中的現實問題和需求,設計解決音樂教學中相關的音樂活動的策略、方法和步驟,在不斷進行的評價、反思和修改的實踐中,尋求最優方案的音樂教學方法,使學習者經歷最有效的音樂學習過程,探索一條積累音樂學習經驗的最佳途徑。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1)形成結合音樂課堂教學實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經驗。
。2)提升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與審美空間。
。3)通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2、研究內容
。1)音樂鑒賞內容的教學方法研究。
。2)唱歌內容的教學方法研究。
。3)演奏內容的教學方法研究。
。4)音樂相關文化內容的教學方法研究。
三、創新工作研究有序
在課題扎實有效地開展的一學期,現就課題進展、課題研究的方法形式作如下匯報:
1、區域集體備課,在爭辯之中明確方向。
學科區域集體備課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科研方式,應該說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師們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覺到自身學習的重要性。自開題以來我們組織了數次的“音樂教學方法專題研討活動”,活動圍繞“音樂教學中的大問題”、“如何在中年級進行歌唱與欣賞教學”等多個話題展開。市音樂教研員張老師也向我們提出建議:課題研究要確立有效的方向、搜集詳實的材料、注重開展的實效性,要把每一次課題組活動都能作為一次很好的教科研活動,在爭辯中明方向。所以在每一次活動中我們都能確立研究的中心內容,對組員所教的內容都能從課題研究的內容實效出發,談自己的觀點、想法,應該說在每一次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活動中,所有課題組成員的教學觀念得到了改變,教育思想都得到了升華。
2、課堂教學,課題研究為實踐服務
課堂是課題研究的主渠道,我們只有不斷地嘗試有效性的音樂教學策略,才使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課題組制定了詳盡周密的研究工作計劃,確定了分期研究目標和研究的重點,確定兩周一節的教學課進行研究。為了使音樂研討課真正獲得研討的價值。我們采用了專題研討、一課多教、同題異構等研究的策略。
(1)專題研討
課題研討有了明確的主題,才能充分發揮研討的價值。主題的選擇可以從教師普通關注的問題入手,然后加以提煉而成。主題的設定者可以是課題組長,也可以是執教老師。我們一般圍繞一個主題研究一個階段,開出幾堂研討課,從而使教師對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積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經驗。
。2)一課多教
一般來說,我們要求研討課都有一個多次試教的過程,只有有針對性地不斷改進設計,才能推出比較成熟的課。如xx老師執教東三省研討課《非洲鼓樂》試教了五次,每一次我們課題組的全體成員都集體聽課,幫助磨課,在對一堂課的反復研究中,有力地提升了我們對教材及課堂的把握能力,也體現了我們求真務實的研究態度
。3)同題異構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師來教,稱為同題異構。xx老師對《頑皮的小杜鵑》的同題異構得到了大家的贊許,她們對教材共同鉆研,又嘗試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策略來進行教學,體現了她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體現了她們對教學個性和學生特點的正確把握。
每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我們都能從研究教學方法有效性策略的視角,把研究活動落實到教學中去,根據學生的課堂效果進行反思,總結,保證課題研究真正落實在課堂上。我們鼓勵課題組成員每學期上好一節研究課,骨干教師起好示范作用,各成員之間互相隨堂聽課,使課題研究在日常的教學中自覺開展起來,真正做到課題研究日;
3、觀摩活動,研討中提高教師水平。
自進行教學方法的研究以來,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觀摩活動時,大家認真聽、認真記不放過每個細節;研討時氣氛熱烈,積極發言、反思自己、中肯對待別人、毫無保留。共性的問題大家引起重視,如:活動的教學目標怎樣設立?教學中教師怎樣根據學生學習及教學情境靈活選擇教學方法策略,真正做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等等問題引起老師激烈地討論。一些個別的問題也引起大家的警戒,如低年級教學方法和中高年級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到怎樣的`層次?活動的開展,對教師業務水平、能力、再學習、再提高的重視。
因為我們深知,要使特色教學具有生命力,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關鍵。
四、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探索,課題組成員不僅學習了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還與實踐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推動教學、促進課堂高效教學。課題研究的過程,鍛煉了我區的音樂教師隊伍,課題組成員的課題意識、課改意識得到加強,科研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平等對話,靈動的課堂,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1、音樂教學方法的改變使學生從對音樂的冷漠變得熱情
通過錄音機、幻燈機、錄像機、vcd機等電教手段創設音樂情境,將音樂中的圖像、內容、節奏等展示在學生面前,調動他們的眼、耳、手等多種器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2、豐富音樂教學方法使學生從對音樂內容的陌生變得了解
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精心設計并選擇符合教學內容的圖畫,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促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的意境,達到理想的教學功效。
3、使學生從音樂之外逐步走進音樂
清晰明快的語言,讓學生從中得到溫馨,留下回味,獲得快樂;有動感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善于運用聲調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充滿激情。
五、課題研究的思考
音樂教育旨在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能使學生從音樂的學習中得到真正的樂趣,接受并創造音樂的文明。能從音樂樂趣的體驗中,音樂文明的享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煉、培養自己溫和的性格與堅毅的品格,以及與他人相處的和諧與融洽。而音樂教師應當成為引導學生進入音樂世界的橋梁,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很好的實現這一目標呢?教師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自愿的學習音樂。而且我們知道因為年齡的緣故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非常需要教師精心地創造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靈活設計、選擇運用,相信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一課題研究不斷深化,最終取得豐碩成果。
課題中期報告 9
為了開展“縣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及有效應用研究”,課題組長溫應才同志帶領課題組成員,積極開展課題相關探索,從20xx年6月課題開題以來,圍繞課題研究計劃,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一年來的實驗研究工作,作如下工作報告:
一、課題研究目標。
圍繞創建“教育強縣”的目標,動員全縣中小學教師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基礎教育本地資源建設和應用,建立縣、校本地教育資源庫,把本地信息與省、市教育資源信息中心平臺對接,努力實現四級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運用我縣中小學課堂直錄播系統、農遠工程資源庫、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教育城域網等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建立適應縣域網絡教學環境中的資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應用,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1、掌握當前國內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共建和應用的現狀。
2、網絡教學資源的理論基礎,資源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作用。
3、影響縣域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應用的成因分析。
4、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指導原則。
5、重點依托相關中小學、幼兒園的子課題研究,通過對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資源應用實例進行跟蹤和總結,對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及有效應用進行論證,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最大使用效益。
三、課題研究步驟
1、舉行課題研究開題儀式,成員單位全體參加。做到明確課題研究目標、課題研究任務、課題研究方法、課題研究步驟。
2、課題研究成員深入學校、到一線課堂;通過課堂教學對實驗課題進行實踐與論證。通過優質課、觀摩課了解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及應用的現狀。
3、走出去學習其他縣市區的先進經驗,不斷總結。
4、參與子課題研究的學校每學期至少辦一次觀摩課與學習討論活動,以些提高課題研究參與教師的理論水平。
5、做好課題階段性總結,并不斷修正課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注重過程性材料收集,做好中期總結材料。
四、注重研究過程
抓緊抓實,落實課題研究每一個環節,提升縣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及有效應用研究水平
1、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組織全縣中學、中心小學及中心幼兒園各學科教師參加20xx年我省“微課堂”網絡評選活動。
要求各校上交參賽作品數量:
。1)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永定一中、坎市中學、金豐中學、城關中心小學、實驗幼兒園、坎市中心小學)各選送5件作品參賽。
(2)其余初中、中心小學各選送3件作品參賽。
。3)中心幼兒園各選送1件作品參賽。(詳見永教綜【20xx】209號)
2、按照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要求,以計算機和多媒體配備為重點,提高原中央蘇區縣和財政特別困難老區縣鄉鎮中心校和初中校教育裝備水平和使用效益,推進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制定永定縣(原中央蘇區縣)鄉鎮中心校和初中校計算機及多媒體配備項目實施方案。
3、為了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水平,根據《關于組織參加觀摩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展演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我縣永定一中、坎市中學、城關中心小學、實驗幼兒園、坎市中心小學、金豐中學等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校長或者分管副校長、信息技術教師參加首屆成果展演活動。
4、為總結、推廣各地遠程教育應用的優秀成果,進一步深入推進工程的應用工作,組織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在開展教學應用優質課及優秀教案評選活動。
5、為貫徹國家和我省教育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強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和應用水平,組織各中學、中心小學、縣直學校:參加第八屆福建省“新理念、新資源、新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三優聯評活動。
6、為進一步推進我縣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深入研究、探索與“三種模式”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關于開展全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學應用網絡視頻培訓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我縣農村遠程教育工程項目學校參加教學應用網絡遠程視頻培訓
7、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是教育部所屬中國教育電視臺的xx頻道,在教師培訓、播出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頻道從20x x年1月1日起,每天增設8個小時的文獻記錄片的節目播出,以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組織各中學、中心小學、縣直學校及時收看空中課堂頻道節目?赏ㄟ^登錄永定教育網或直接鏈接中國教育電視臺實時收看同步播出的空中課堂頻道節目。
8、當前我縣正進行教育城域網升級改造,為加強教育城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我縣教育城域網絡管理與建設水平,推進我縣教育信息化建設,組織全縣各中學、中心小學、縣直學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或網絡管理員參加全省教育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高級管理培訓班。
五、階段性研究成果
為了更好的共建共享共用教育資源,20xx年我縣加強教學資源網絡建設,重點對交換機的設備性能升級、提升永定縣教育城域網的運行速度、覆蓋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所有教學場所,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課題中期報告 10
一、研究的背景及課題的提出
“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把好識字關,學生語言的發展就能在高起點上步入快速高效的軌道,并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低年級語文新教材的識字量特別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在這種背景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識字效率不高。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常常把學生識字看作是教師教字,不顧學生識記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識字,嚴重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使學生只知一味地讀死書;
二是回生現象嚴重。蘇教版實驗教材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識字,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然而在識字教學中,有的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在課堂上仍靠單純的講解、示范和練習,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枯燥無味,即使是暫時記住了,但沒有幾天就忘得差不多了;
三是學生識字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教學脫離學生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個體的差異。在教學實踐中,“重整體,輕個體,忽視個性的和諧發展這一教育傳統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被動的消極狀態,對智能的順利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針對以上現狀,我們提出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的課題,試圖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與探索,使我們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能靈活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為學生今后的閱讀、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的界定和理論依據
1.課題的界定:小學語文識字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各個年級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學語文,把語文知識生活化,體現“語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學會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繼而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學生提供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在周圍的事物中學會感悟、品味。體會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語文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語文的魅力。
2.理論依據:兒童心理學依據,教育心理學家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針對兒童心理特點,好玩、愛動、表現欲強、好奇心重等特點,在教學漢字時,帶著學生進行智力游戲,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當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時,接受的知識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三、課題實施預定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努力實使,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語文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和識字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主動發展。
2、通過課題研究的實施,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并學會在學習和生活中與人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的能力。
3、通過課題研究的探討,得出一些識字教學生活化的建議,為教師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并積極推廣到其他學科中去,為其他學科的課堂生活化教學提供寶貴經驗,促進教師教學的提高。研究,利用編排多樣化的識字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研究過程
1、激發識字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自然就樂意去學,即使不教他去學習,他也會自覺去學,主動去學。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來調動學生興趣。
。1)充分利用教材優勢,營造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新教材的選文非常富有兒童情趣,為老師的教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都是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出現,內容通俗易懂,語調朗朗上口。老師們正確認識短文作為識字載體的作用,教學中都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輕松識字。
。2)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識字和生活、識字和認識事物相結合。比如蘇教二年級下冊的'識字七和識字八,就是融入了對象形字的學習,無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一形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鞏固了生字。
(3)采用直觀教學手段,化抽象為形象。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在生字教學中,簡筆畫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表現漢字的象形特點,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生字。有位老師在教學“影”字時,根據“景”字的形貌,在黑板上畫了一座亭子,亭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學生把圖和字比較、觀察,發現亭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兒。學生在欣喜之中牢牢地記住了“影”字。
(4)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識字?刹捎锚剟、評比的方式,使課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進行。
2、經常溫故知新,培養識字能力。
識字能力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養識字能力,能促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提高學習效率。
在識字過程中,小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他們的識記特點,在教學嘗試中,我常常讓學生根據熟字換偏旁這類字的特點,讓學生用加減法識記生字。如“傍”與“榜”、“茵”與“煙”、“抱”與“飽”等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就能較快掌握新字,又能復習舊字,一舉兩得。另外,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學。如學“青”字的時候,我就把“清”“情”“晴”“睛”這幾個字放在一起學,讓學生學會對比觀察,能自己區分形近字的細微差別。在我的啟發下,小朋友會比較出“清”字是三點水,與水有關,清水。“情”字是豎心旁,與心情有關,心情。“晴”字日字旁,與太陽有關,晴天。“睛”字,與眼睛有關,眼睛。通過比較觀察,引導學生用部首分析法區分出字與字的區別,并把各自觀察的結果告訴大家。
3、加強寫字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中,寫字的要求和地位大為提高,特別強調寫字能力的培養。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1)重視對寫字姿勢的指導。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
。2)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巧。第一學段中,要求學生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
(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良好的書寫習慣包括:一筆一劃,把筆劃寫到位;把字寫端正,注意美觀;愛惜筆墨紙張,愛好整潔等。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效果
自20xx年4月至今,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實踐,我們不僅探索出了低年級多樣化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進了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
2、轉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
3、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
4、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能力。
5、總結出了一些具有實踐性的識字方法。
(1)趣味識字: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讓學生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頻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營造識字與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儆螒蜃R字法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在識字教學中,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摘果子”、“風車轉”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②編順口溜記憶法
在集中歸類識字中,單純的結構分析孩子們很難接受,為了激發孩子識字興趣、降低識字難度,我們自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幫助孩子識記。如學生難辨“峰、鋒、蜂”,可這樣編:山高路遠登高峰,金屬磨練才鋒利,蜂蟲釀蜜采蜜糖。通過形象易記的順口溜,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區分了峰、鋒、蜂。
③兒歌識字法
朗朗上口、生動有趣的兒歌,對低段的孩子有著無窮的魅力。如教學“青”,青字加偏旁的生字很多有“清、請、情、精、睛、晴等”,有些學生就無法區分了,為此我這樣編兒歌:有米人精神,有言要說請,有水水清清,有日天氣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心情爽,有人很倩麗,讓學生比較朗讀記憶,再通過填空練習鞏固。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了識字的樂趣,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苄蜗笥洃浄
識記生字的過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較形象的描述,直觀的演示或聯系生活實際的話就比較好理解了。有這樣一個例子對我啟發很深:一位老師教“紙”字后,很多學生會多加一點,并且屢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老師帶來一張白紙,用飽蘸墨汁的毛筆在上面狠狠點了一下,紙上馬上出現了一片污跡。老師說:“現在這張紙已有了‘污點’,是廢紙一張,沒用了。”隨手一團,扔進了廢紙簍。從那以后,學生沒犯過此類錯誤。
(2)在情境中識字
情境識字教學模式是在情境教學的基礎上產生與發展的。情境教學形式在我國和西方的教育史上均有記述。情境識字教學模式是指在識字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識字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和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產生識字愿望,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字型、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掌握識字方法,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況下進行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形成識字能力,最終達到提高課堂識字效率的目的。
。3)在生活中識字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同時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的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教學中,我們努力引導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識字的意識和習慣,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復現頻率,從而做到鞏固生字,如找找廣告牌、包裝紙上有哪些剛學會的字?動畫片中經常出現的人物對話、電視中哪些字是認識的?在上學、放學路上,看到的招牌、店名等,哪些字自己學過的?鼓勵學生閱讀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故事、古詩、兒歌等,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認識的漢字,感受成功的喜悅,并在閱讀中感受到漢字的豐富內涵。
六、存在問題
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待繼續探索和深化研究:
1、班級學生存在較大的客觀差異,教師較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造成班級學生的識字機會差異懸殊,部分學生課堂實用時間偏少。倘若這種現象長時間持續存在,有可能導致學生之間個體差異的擴大。教師如何在教學中盡可能地縮小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發展?
2、雖然大部分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識字量增大了,閱讀能力提高了,可仍有一部分孩子不愛識字,沒有很好的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識字量少,家長因為工作忙不能配合,由此產生惡性循環。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學生的口頭識字檢查教師無法一一檢測,只能是抽查為主。雖然每周都批改,可他們是否每個字都會讀也不盡可知,因為有些家長并未按老師的要求讓孩子去讀,存在應付的現象。
3、片面夸大學生自主識字,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識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來熟悉漢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但是,倡導自主識字,并不是說教師的教可以不講方法,不講教學策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很多教師都想在40分鐘內盡可能多地體現課標新精神,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變得缺乏重點,多而雜亂,結果使課失去了亮點,由于承載了太多的任務而變得“不倫不類”。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和科研水平的問題。我們實驗組的成員都是一線教師,工作忙,時間緊,科研水平有限。所以我們要更多地學習理論專著,邀請專家的引領和指導,盡可能多地給實驗教師提供學習、觀摩的機會,為課題研究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確保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
2、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我們的識字教學應關注所有的學生,并在識字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3、關注學習效益。用較少的師生的精力和時間,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有效識字教學”旗幟鮮明地反對教師缺乏效益的“奉獻”,因為這種意義上的“奉獻”其實是在耽誤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4、啟迪老師實施反思性教學。有效識字教學需要老師自覺養成經常反思與總結的好習慣,做到天天反思、時時反思,不斷地追向“自己的識字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因此,沒有反思性教學,便沒有“有效識字教學”。
5、和家長多溝通,多交流,積極追求家校合作。識字教學需要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資源,因此需要有家長的嚴密配合。我們可以對家長進行相關的研究指導,讓家長成為我們課題研究的重要力量。
課題中期報告 11
一、課題簡介
課題由來:培養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的能力,是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培養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的能力具有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改變數學教學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嚴重脫節現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意義。在國外,從數學課本看起,每一章都是從實際出發,然后解釋數學資料,最終總結實際問題的解決。可是,我們的廣大基層一線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題方法”、“一題多解”、“考試題解”等,往往忽視了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能力的培養。由此,我們提出了“培養初中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進行研究。
課題界定:我們認為培養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的能力是指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析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提高與發展。
研究目標:經過研究,構建出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運行機制,在目標、原則、途徑、策略、評價等方面構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礎性理論。經過研究,提高學生兩種能力。一是應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二是應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的能力。
研究資料:一是調查了解學生當前實際問題數學化的真實水平及存在的問題;二是分析制約學生實際問題數學能力構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三是探索培養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能力的有效途徑;四是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與教育的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二、課題研究情景
1、在理論學習中更新教育觀念
我們采用了團體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經過上網、學習專著、閱讀教育教學類刊物,學習有關問題轉化的教育教學理論,寫好教育隨筆,積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導自我的'教學行為。我們課題組看過的理論著作有:(略),撰寫的教育隨筆共14篇,分別是:(略)經過學習,努力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實驗課題產生背景、科學依據、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實現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2、編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編制調查問卷,并選擇300個樣本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當前實際問題數學化的真實水平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制約學生實際問題數學能力構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構建課題交流平臺
進一步完善共營互惠的教學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內涵,積極主動、坦誠無私地公開自我的教學與思想,在教導處的支持下,積極組織課題組教師參加各種教學觀摩、學習、參觀活動,也邀請其他學校教師參加我們課題組的觀摩活動和研討活動。迄今為止,課題組教師參加或組織的活動有:(略)
三、課題研究成果
1、理論成果
。1)構成“初中生實際問題數學化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見附件)
。2)我們認為制約學生實際問題數學能力構成的主要因素有學習興趣、知識儲備量、認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們初步提出的解決策略有:
、俪浞掷枚嗝襟w的閃爍、移動、變形等功能,強化感知,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
、谝陨钤頌檩d體,提煉出數學思想。
、厶剿鲾祵W建模訓練,加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4)論文:毛利益教師撰寫論文《提高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能力的幾點做法》并積極投稿。許文英教師撰寫了論文《利用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初中學生實際問題數學化的能力》。(見附件)
2、實踐成果
。1)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課堂內外,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較大的轉變,學生有了較強的數學運用意識和實踐能力,逐漸地學會數學化的方法,并自覺地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起聯系。
。2)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帶動了課堂教學的優化。在研究實踐中,教師努力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內化為自我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為自我的教育行為,升華為自我的教育教學特色。學生在課堂作業時,充分發展自我的特長,積極地走向課外、走向社會進行實踐,最大限度地開發、挖掘學生的潛在創造力。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教師自身的素養也同樣得到了發展。其中毛利益教師和許文英教師被評為市教學能手。
四、課題研究的疑難困惑
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問題需要注意,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1、課題組個別參研教師在教學中雖然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放得不開,擔心影響教學質量和升學業績,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充分。
2、課堂教學的情景設計如何走向生活化、課堂練習設計如何走向效率化還有待提高。
3、對課堂中學生評價研究程度不夠。
五、課題研究的后段設想
1、繼續抓好理論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2、切實抓好課題研究的管理,對課題研究狀況不斷進行認真及時的調查診斷。
3、繼續深入系統的開展課題研究,優化教學體系。
4、加強團體備課的力度。每兩周進行一次團體備課,互相探究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教學點滴,解決疑惑,交流經驗。
5、加強聽課、評課,研究教學模式。每學期課題組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不少于10節,并互相評課。每位參研人員依照課題研究的教學模式,對每學期每位教師的課題研究課從環節、過程、師生地位主角、學生學習方式、參與達成狀態、課堂效果等諸方面進行評課。
6、成果展示要具體: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
7、隨時積累整理課題研究中的過程性資料,以免遺忘。
課題中期報告 12
20xx年3月,我的小課題——《不同教學內容的語文高效課堂研究》正式申報。從申報至今,已經過去了3個月了,回顧這段時間我針對這個小課題開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1.研究的目標
(1)提高不同教學內容的課堂效率,特別是讓學生頗為頭疼的文言文,考試過程中失分較多的詩歌鑒賞題、語言運用題以及現代文閱讀題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題技巧與作答規范。
(3)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主動添加學生感興趣的因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熱情,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2.課題研究的內容
。1)如何嘗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思維的興趣,構建高效的課堂提問藝術,讓學生樂學、樂問,展開較有計劃的實踐研究。
。2)學習興趣與自信心的培養的研究;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對于我任教的兩個教學班語文學困生來說,任課教師更應該加強學法指導。當他們在學習中遭受挫折和失敗時,需要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和方法點拔,及時進行知識上的查漏補缺;當他在學習上或行為中出現“閃光點”時,哪怕是課堂上或課下出現的點滴進步,我們都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們體會到信賴、滿意、親切的情感,從而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以滿腔熱情投身到學習中來,增強向優生轉化的信心和勇氣。
(3)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的研究;
在高一階段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變緊張壓抑的被動接受知識為輕松愉快的主動學習知識,提高每一位學困生的參與意識,使每個學困生都能積極投身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
3.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主要是從近幾年大型考試以及高考等命題質量很高的試卷中選取定性訓練題目,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準確把握研究發展的趨勢。
。2)調查研究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研究,使轉化語文學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實際,更加富有成效。
(3)行動研究法。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不斷完善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轉化學困生的理論框架。
。4)個案研究法。主要是通過對學困生的跟蹤分析,摸清他們學習困難的成因及轉化效果,為研究提供較為直接的材料。
二、開題以來做的工作
1.方案準備階段:(20xx年3—4月)
(1)制定和論證課題實驗方案,論證課題價值和可行性,請專家對實驗方案進行反復論證,確定最終研究方案;
。2)深入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等有關理論知識,明確研究方向,增強研究的自覺性、緊迫感;
2.方案實施階段:(20xx年5月—6月)
。1)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的分層工作,圍繞研究內容,收集原始材料;
(2)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扎實開展課題研究;
。3)定期做好階段性小結,研究階段性成果,撰寫研究論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調整課題研究思路。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不同教學內容的'語文高效課堂研究》課題申報實施以來來,在研究過程中,我不斷調整方案、細化目標,使課題脈絡清晰,特別注意不同課型的語文課堂的學生反應、領悟以及答題能力,及時有意識的向課堂注入新鮮的活躍因素,充分調動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大多數學生喜歡學語文,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語文,形成良性循環,效果不錯。
四、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
1.本課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將某些現象、想法、感受及時總結、提煉,并能上升至理論層面,但我在這方面有時不能及時做個有心人,未能及時及時做書面記錄與總結。
2.少數語文學困生雖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具體轉化過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難與懶惰情緒,不能持之以恒堅持學習,轉化效果不是很明顯。
3.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授的多一些,留給學生去練的時間相對要少一些。
五、下階段研究計劃及確保最終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階段的研究中,在教師與學生對彼此關系的認識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經過初步實驗,探索出在師生間的平等、合作、友好關系對課堂教學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下階段的研究中,我將繼續遵循最初的課題研究思路,圍繞前階段遇到的問題展開研究:
1.加強理論學習。繼續將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活動結合起來,多種渠道開展有效活動,以活動支撐和服務于課題研究。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成功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保障,在下階段的研究中,我們將要加大課堂教學中的研究。
2.切實制定好每學期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做到有目標、有計劃,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穩步推進,促使課題研究向前邁進。在學期結束采取成果匯報制度。
3.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大膽實驗,研討分析,努力解決教師教學設計與實際操作之間的矛盾,反復做好少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有效防止學困生的反彈。
4.在下階段的研究中,我還會遇到一些新問題。屆時,我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為確保本課題順利結題創造條件。
【課題中期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08-12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精華】11-11
課題中期報告[通用]11-11
課題中期報告(精選9篇)07-11
語文課題研究中期報告06-06
語文課題中期報告11-05
課題中期研究報告06-14
課題中期研究報告08-21
學生課題中期總結報告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