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二郎鎮***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
關于二郎鎮***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二郎鎮**村地處合川市西北部,屬龍多山臺地區域,離二郎場鎮4公里,耕地面積1336畝,其中,田520畝,土812畝,全村現有農業人口1513人,勞動力774人,2001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11.7萬元,其中,純農業收入93.3萬元,占總收入的44%,農民人均純收入1730元,比全市農民人均收入低199元,低10.3%。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二、影響**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從**村農業生產總體情況來看,仍然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自然災害是影響其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2001年龍多山臺地的遭遇春旱連伏旱災害導致該村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玉米、水稻收成只有正常年景的四成左右。就其原因主要是該村水利設施不健全,僅有的一座水庫(渣口子水庫),至今沒有排灌渠道,受益的只有6社部分農田,而其它5個社遇天旱連吃水都很困難,農田灌溉只有靠自然雨水。
2、農業結構不合理。一是種植業結構不合理,全村農作物播種面積2140畝,玉米、水稻、紅苕等糧食作物占95%以上,蔬菜、水果等多經作物極少,且品種老化、分布零星,質量低、效益差;二是養殖業發展緩慢,市場化程度不高。傳統的豬、鴨養殖由于品種改良跟不上,集約化程度低,沒有形成規模,再加上農民對“市場”知識了解不多,生產帶有盲目性,有時還倒虧。如:今年**村大部分農戶養殖的“花邊鴨”,由于品質差,目前市場價僅2.5元/斤,不夠飼料成本。
3、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困難。一是傳統的“糧豬”二元結構,生產效益低,嚴重地影響了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嚴重挫傷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導致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據調查統計,全村774個勞動力長期外出的達174人,占總勞動力的22.5%,舉家外出的有20余戶,其結果是導致部份土地擱荒,耕作粗放,農業稅費收不起來等一列問題;二是基層組織對農民增收辦法不多,措施不力。究怎樣帶領農民群眾致富,怎樣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不多;三是由于農產品供求關系的不斷變化,農業一般意義上的增產并不能使農民增收。如,今年該村鴨的養殖比去年有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市場價格低迷,不僅沒增收,反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4、農民文化素質低,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不高。在我們調查中發現,大部農民連基本的農技知識都不懂,更談不上科學種田。如,該村今年大面積的玉米、水稻發生紋枯病、螟蟲等病蟲害,很少有農戶懂得防治。對于養殖方面的知識懂得更少,疫病防治,飼料配制一點不懂,依然是傳統飼養,靠運氣,以致常出現“買得多活得少,老本全蝕光”的現象。
三、**村未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思路
1、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一是要加快水利設施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渣口子水庫,盡快將排灌渠道修通,同時加強小型水利設施的修建,如,水池、小塘堰等,以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加強交通、信息網絡建設,主要是加強村級公路的養護和全村閉路電視網絡的建設。
2、重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根據該村地理位置和交通、土壤構成情況,建議:一是加大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是品質的調優,要充分利用龍多山臺地獨特的地域優勢,種植優質水稻、專用小麥和優質玉米,大力發展綠豆、高糧等小雜糧;二是適當發展優質果樹,在水源條件相對較好的二社、三社、六社發展以早熟為主的伏淡水果;三是實現畜牧養殖的規模化、商品化。充分利用二郎“鴨鄉”這品牌,做大、做強鴨產業,實現規模養殖,在品種上要進一步優化,選擇適銷對路、品質好的品種,飼養水平要不斷提高,逐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二郎鎮***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進一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調查報告(精選11篇)08-28
XX縣農業稅免征后農村新情況、新問題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10-22
農業調查報告05-15
云陽縣農業局關于《農村土地承包法》宣傳貫徹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08-29
關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09-17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審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09-12
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0篇)08-25
關于農村經濟發展突出問題的調查報告8篇11-30
搞好項目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調查報告 (精選10篇)08-28
手機情況調查報告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