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設節約型社會:外國節能政策面面觀 -學習心得
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是發達 近年來非常關注的重要領域。為此,它們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節能的政策和法規。美國是人均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國家。據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教授康艷兵介紹,在過去10余年間,美國共出臺了《21世紀清潔能源的能源效率與可再生能源辦公室戰略計劃》、《國家能源政策》等10多個政策或計劃來推動節能。2001年5月,由副總統切尼牽頭的“美國國家能源政策發展小組”建議布什總統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節能工作的支持力度;2003年出臺的《能源部能源戰略計劃》更是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戰略”的高度,并提出四大能源安全戰略目標,計劃在2005年至2010年間,提供200億美元發展能源技術。自然資源缺乏的日本從1979年開始實施《節約能源法》,對能源消耗標準作了嚴格的規定。2002年修改的《節約能源法》還提高了汽車、空調、冰箱、照明燈、電視機、復印機、計算機、錄像機等產品的節能標準。日本政府資源能源廳每年財政預算的四成用于節能和新能源工作。英國人的節能措施與政府面向21世紀的能源戰略是分不開的。為了鼓勵節省能源,英國在提高能效方面有一系列的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導。例如,鼓勵商業和公共部門實施最佳能源措施;要求私人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商作出能源效率承諾;建立非贏利性“節能企業”,通過伙伴關系促使私營和小型企業部門向可持續和有效使用能源方向發展;政府自2001年起,每年拿出5000萬英鎊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勵企業節約能源。
通過實施減免稅鼓勵使用節能設備和購買節能建筑,是一些發達國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國政府在2001年財政預算中,對新建的節能住宅、高效建筑設備等都實行減免稅收政策。對于超出最低能效標準的商業建筑,每平方英尺減免75美分,約占建筑成本的2%。此外,因為能效的高低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房地產開發商和買房用戶的成本支出,所以,在財政激勵措施中還實施了“分級”機制。例如,對新建節能住宅,在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凡在規定標準基礎上節能30%以上的新建建筑,可以減免稅1000美元;節能50%以上的新建筑,可減免稅2000美元。此外,美國各州政府還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分別制訂了地方節能產品稅收減免政策。如加州節能型洗碗機、洗衣機、水加熱設備,減稅額度在50美元和200美元之間。又如安裝地熱采暖系統和太陽能水加熱系統,減稅最多可達1500美元。在歐洲,荷蘭政府制定了一個能源目錄,明確規定能夠享受能源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項目類型,如建筑物的保溫隔熱、高能效生產設備、余熱利用設備、太陽能、風能等,可享受10%的投資優惠。此外,節能設備還可以有12%至13%的能源稅收優惠。日本則對使用列入目錄的111種節能設備實行稅收減免優惠。減免稅收約占設備購置成本的7%。
發達 在要求企業、公眾提高節能意識,開發使用節能產品的同時,率先在政府機構開展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動。美國聯邦政府年能源消費量占美國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約13%。加拿大政府每年僅建筑能耗的行政費用開支就在8億美元左右。為了推動節能工作,美國在1991年至1998年期間,共發布了10份行政令和2份總統備忘錄,要求政府機構加強節能工作。12902號行政令還進一步要求各個政府機構2005年節能30%。白宮制訂的節能計劃要求政府公共設施購置和使用高效節能產品。由于采取了這些措施,美國政府每年節約了2億多美元的能源費用支出。澳大利亞也非常重視政府機構能耗的降低,聯邦政府規定,所有機構每年都要向工業、旅游和資源部報告其年度能耗狀況,報告同時提交國會,接受議會和公眾監督,以提高政府機構節能工作的透明度。政府部門對各聯邦機構規定了具體的能耗目標,定期進行能源審計等。聯邦政府的能耗因而下降,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對各州和地方政府產生了積極影響,并推動了全社會的節能工作。
發達國家對節能問題的關注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發生之后,去年,不斷攀升的高油價,促使許多國家更加重視節能問題。由于這些 采取了鼓勵政策措施,因而,節能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涌現,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這給它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設節約型社會:外國節能政策面面觀 -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醫院文化建設 -學習心得01-14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自查報告04-11
外國招聘專家的面試技巧07-22
×縣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方案 -文秘文書12-15
外國人邀請函05-16
節能管理制度04-25
節能自查報告03-06
邀請外國人來華邀請函07-07
企業節能自查報告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