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讀書心得范文
中學語文教材收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這些美文詩篇,千古流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而到了今天,這些美文卻成為莘莘學子口中的青橄欖:雖感覺到香,但咀嚼之苦卻不能承受。那么,苦從何來?苦在教法死——刻板灌注,苦在學法死——死記硬背。文言文教學等同于咬文嚼字的煩瑣講解,學生缺乏主體參與,陳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談“古文”而色變,學生失去了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所以,必須找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教是為了不教”,作為教師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寓教于樂,才能使文言文教學煥發光彩。《大綱》規定,文言文教學要達到使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的要求,如何改變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將新課程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洋思的“先學后教”的教學經驗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一,落實預習——“課未上,作業先上。”
首先,這種方法是可行的。我們要充分信任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現代文化是在古代文化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學生閱讀文言文雖然有一定的障礙困難,但絕不像學習外語那樣毫無根基。事實上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學生結合書上的注釋,閱讀起來是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的。
具體操作:在上課前,讓學生把要學的文言文的翻譯和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寫到作業本上,并交由老師查閱。一定要注意的是,第一,不能照抄文言文資料書。第二,形式可以多樣,批注、對譯、圈點都可以。第三,一定要落實成文字。
這種形式的任務安排,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預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我們要求學生把預習作業做到作業本上并交由老師查閱,就足以引起學生對預習的足夠重視,同時教師也就檢查到位,教師檢查到位,反過來又會影響學生對預習的重視程度。
“課未上,作業先上”,能使預習真正落到實處,學生在預習中閱讀文本、看注釋,先融匯,學會自己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對沒有注釋而自己又感到理解有困難的字詞,自己動手查工具書,并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以備課堂討提問。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書等搜集相關資料,鼓勵學生對課本提出質疑。“課未上,作業先上”,這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綱要》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未上,作業先上”使學生在預習中產生大量的疑問,從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為課堂教學作好充分的準備。“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種預習形式最終一定會帶動文言文教學本質的飛躍,極大地提高了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師不問,學生先問。”
也就是說教師把提問的權力真正交還給學生。在預習中,學生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一來,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那么在講授時教師先不講,也不先問,而是讓學生就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先進性小組討論,假如小組無法解決,就報告上來交全班同學討論解決,如果所有學生都無法解決的,教師也不作直接地回答,而是進行適當地引導,最終仍然要由學生自己解答。當然,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找出所有的教學難點和重點,這就需要教師補充提問,安排討論。誦讀當然在這過程中不可少的必要的,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種先讓他們“餓”,再讓他們“吃”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突破,徹底改變了學生的被動,課堂上學生成為主角,合作探究,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師不問,生先問”,課堂上民主交流與合作的氛圍得到了充分張揚。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
雖然,嘗試“師不問,生先問”這種教學方式,就需要教師深入學習教材,提高自身素養。因為學生有首先提問的權利,就意味著使課堂具有了不可預測的性質。“把課堂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意味著教師要在備課環節上花費更大的氣力。當然,相比起來,這些花費還是值得的。
第三,“課雖完,練習未完。”
課上完后,學生將預習作業中的疑問解決了,出現的錯誤也進行修正,同時,教師還要安排復習鞏固,第一,教師要布置有層次的作業練習,首先要利用所學文言文,鞏固記憶本課所出現的文言文知識點,尤其是通假字和句式。其次,教師要利用教材或搜尋一些與課文相關或內容相近的較為淺顯的課外文言文,雖然新課程也增加了文言文的篇幅,但僅靠教材中的篇目有限的文言文是很難達到目標的。這些課外的鏈接要讓學生課后閱讀或者翻譯,增強知識遷移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地步,“課雖完,練習未完”正是為了使學生的文言文知識進一步拓展,能力得以進一步提高,體驗得以進一步鞏固,習慣得以進一步培養,從而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在具體的操作中,“課雖完,練習未完”要求做到,首先,教師必須謹慎選擇課外訓練的文言文。最好選擇那些與課文相關或內容相近的文言文,可以是作者的傳記,也可以是作者的其他著作,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課堂得以延伸。其次,要注意難度,選擇那些難度不大,與課文深淺程度相當的文言文,并根據學生掌握文言文的情況適當加以注釋,不至于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選擇那些符合學生閱讀心理的、能引起學生濃厚興趣的課外文言文,讓學生在閱讀中品嘗到樂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迷上文言文。
當然,作業的落實檢查很重要。
總之,這種先學后交的教學方法是建筑在主體性教學理念上,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的文言文教學模式,真正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只有真正把文言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時,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他們將從中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讀后感04-27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讀后感04-25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讀后感04-25
先學后教心得12-02
先學后教模式教學心得05-02
先學后教心得15篇12-23
先學后教的心得體會11-11
先學后教心得體會03-10
先學后教的心得體會05-01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心得體會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