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精選65篇)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國前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十二章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1】《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 【4】《論語》讀后感500字 |
【2】《論語》讀后感300字 | 【5】《論語》讀后感600字 |
【3】《論語》讀后感400字 | 【6】《論語》讀后感700字 |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1
學海無涯,人在一生中要學會做很多東西。學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當然是要做一個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樣,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讀了是孔子的《<論語>十二章》,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從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了知識、技能之后,時常去復習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學習了新的`東西之后,我就要時常地去復習、熟悉它,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沒有學習這句話之前,我從來不重視認真復習,每次上課看到同桌記筆記,我也跟著記,下課后同桌認真復習,把上課的筆記反反復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著他一樣學,但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學習了孔子的語句,我真正理解了學習,要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
自從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理解了學習,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知識記憶理解好,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模仿別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性格品質,讓自己成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按時復習了呢?《論語》中告訴我們的永遠是簡單而質樸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德行美好的人,必須要每天都幾次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替別人辦的事有沒有辦?替別人辦事有沒有辦好?跟朋友交友:有沒有誠實、平等、友好、關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時,有沒有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朋友獲得成功時,有沒有真心的替朋友開心?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還有學會了什么。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把自己關在了臥室里,不吃不喝,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現自己錯了,哭鬧并不能解決問題,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反省自身,取長補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
《<論語>十二章》多么讓人受益啊,在這里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實踐增長才干,在與人交往上要心胸豁達,充滿歡樂,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修養身心,努力成為一位品質高尚的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2
我們學完了《論語》十二章,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感悟與心得,下面我就來談談《論語》帶給我的收獲。
《論語》中記載的很多內容都與學習有關。這對不樂于學習的我來說提供了前進的方向。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樣。我正處于“好之者”與“樂之者”之間。我雖有興趣,但不夠濃厚。我需要仔細地挖掘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從中得到百草園般的樂趣,成為一個“樂之者”。
《論語》還提醒了我一點。就是學思結合。光只愛好學習可不行,那樣只是擅長考試。我們還需要思考。做到既不罔也不殆。
會學習很重要。學會做人也很重要。“人不知不慍,為人謀而忠,與朋友交而信……”這些都是《論語》教給我做人的知識。就拿一個例子來說。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因為回到中國娶了與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妻子被國人詆毀。他不生氣也不反駁,以自己的行動更改了國人對他的看法。這才是一個值得被世人尊敬的君子啊。
《論語》這本儒家經典讓我明白如何學習與做人,我要按照經典繼續做下去,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君子!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3
我國春秋時期,有這樣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創建了儒家學派,周游列國,廣收門徒,不問出身與家境,提出“仁”的學說,并留下了《春秋》一書,他與弟子的言論被整理為《論語》,他就是孔子。在語文課本上,我們學到了來自于《論語十二章》,讓我受益匪淺。
這十二則中,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到做人三個方面教育后人。學習要按時復習;被別人誤解而不生氣;積極向他人學習;思考與學習要共存;珍惜時間……這些都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留給我們的無價財富,每一則都讓我驚嘆于先人的智慧,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論語》不僅要讀,更要應用于實際中。每一天老師教授的東西復習過了嗎?思考了嗎?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了嗎?很多知識總是學過后堆積在腦海里,每天不斷吸收著新的營養,但是在實際學習生活的面前卻僅僅只是一堆文字,這些知識應該在問題面前能夠及時“跳”出來,進行實際應用,而不只是一堆空洞的文字積累在腦海里,它們的`深層含義以及蘊含的知識道理才是更重要的。學習要活,活學活用,讓這樣寶貴的精神財富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仁”是孔子創立的學說,也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制止并反對苛政。“仁”包含了一切的美德,僅是一個字也可以折射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個字應該印在腦海中,時時刻刻能夠想起。
《論語十二章》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漢字背后蘊含著多么巨大的精神財富。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4
這一周我們學習了《論語》其中的十二章,大家都知道孔子吧。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是記敘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課文中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帶給我很大的感觸。
我以前認為我的.學習方法不錯,但當我讀了這章論語后,我發現我的學習方法不得不改正了。同學們和我的成績為什么不好呢?就是因為學習方法使用不當,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過了一段時間有些東西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所以我們要學會復習:學完新課后復習,課下復習,晚上睡覺前復習,早上醒來再復習一遍,這樣我們學過的知識也就不會忘了。
昨天,我就采用了這個方法,結果到現在我還記得清清楚楚。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真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成績。
關于教給我品德修養的一章就是孔子的賢弟子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還有學會了什么。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吵架了,我把自己關在了臥室里,然后就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現了我以前做錯了。“哭”并不能解決問題,反省才是最重要的 。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取長補短,豐富完善自己。
我從課文中學到了如何提高個人修養等許多有益的教誨。聆聽古人的教誨,真是受益匪淺啊!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十二章中的第一則,我覺得把它放在開頭是很好的選擇。一句話,說明了三個道理——復習、以學為樂、為人之道。
復習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以前對此句理解甚淺,雖然也復習但從未“時”習之,不按時。每次都是等到大考時,再一起復習。現在,在爸爸的幫助下,稍微好了點。我看過某心理學家的遺忘曲線圖:剛學完時能記住很多內容,但是在學后的短時間內遺忘的`速度很快,經過一段時間才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過,此時記住的只剩百分之二十了。因此,按時復習是很重要的。
“有朋自遠方來”。朋友是人生中的`一條路,一個助手。但這里的“朋”指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和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的確很開心。我覺得不但是學習如此,連興趣也是一樣。每當我和一些愛打乒乓球的人在一起打乒乓球時、學乒乓球(可改為練球、學球)時,別提多開心了,學得也起勁!
最后一句是說德行、修養的。可我卻不像孔子說的那樣。我最恨的就是別人冤枉我,只要一點說得不對,我便會火冒三丈、破口大罵。看來我得改啊!
這一則對我影響頗深,使我發現了我的兩個缺點。我會竭力改正的。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6
簡潔而經典的句子是中國古詩文的特色,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共同的魅力倍受注目。我以為,在中國古代文明的珍寶中,《論語十二章》就是其間精品之一。
論語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大意是:學習之后按必須的.時間復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到來,不也很快樂嗎所以我覺得,人生,好比一塊面包,你已經把一塊面包吃完了,你能夠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更好吃,更有用處的東西,不是嗎?
論語之二: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大意是:我每日反省自己:替別人出主意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讀到這篇論語的時候,我覺得此刻的孩子一般都很任性,不會反省自己。我就應學會檢討,學會反省自己,同學們你們也就應行動了!
讀《論語》,令我收獲頗豐。往后,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才智,讀懂這其間的做人道理與處事辦法,品味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7
《論語十二章》雖然只選取了《論語》中的十二段話,但要對這十二段進行全面總結,四百字是不夠的,這里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段為題,談談本人的看法。
溫故而知新是指,能夠通過對已知事物的了解和掌握,去認識和判斷新的事物。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做到了學而思、思而學。“溫故”不是復讀或者復述已經學到的內容,而是對已學知識的思考,同時又在思考中探尋了解新的知識,思想認識不斷發展和提高所以才能“知新”。這樣的人當然也會將自己的思想認識發揚出來,不論是否收徒當老師,都能起到老師的作用。而對于那些能夠做到溫故知新的人,應當將其作為老師來對待,好好地向他們學習的。當然如果自己能夠做到這點,那么自己也可以發揮老師的.作用。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而一個有思想、有方法,不斷回顧與思考,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認識發揚出來的人,其在品質方面應當不是問題了。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8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論語>十二章》,這一課中寫出了學習要謙虛好學,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修身做人的高尚品德。
在這一課中,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在這一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是:“溫故而知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句話分別寫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讓我們知道如何改正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方法,讓我們知道學習的樂趣。
學習是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讓我們的學習變成游戲,使自己在歡樂中快樂游戲,快樂學習。
對于時光飛快的流逝,讓我們體會到了惜時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勵學生要一定加倍珍惜時間,讓我們想到了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寫出了時光的流逝,同時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讓時間從自己身邊溜走。
學完這一課,讓我感悟很深,道德修養每個人都有,但在學習上,每個人的學習方式、方法,要正確人認識自己學習的方法,改正自己的方法,使自己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讀完這一課后,是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習應該謙虛好學、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要誠實守信,在自己的行為好學習上加以改正。
《<論語>十二章》多么讓人受益啊,在這里讓我們學會了學習,教會了我們做人,讓我們使自己在學習上充滿歡樂,讓我們改正了自己不正確的學習方式,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更加理想了。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9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論語》是家家戶戶都知曉得一本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這句話就選自《論語》。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后,根據孔子生前不同時間與弟子們的談話記錄。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就形成了《論語》這本書我們剛剛學的課文《<論語>十二章》就是論語中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修身做人的`十二條話語記錄。雖然我沒有讀過論語這本書,但學了這十二章之后,我明白了許多得道理,有關學習態度的、學習方法的、還有修身做人的。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共有三條,第一是”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體現了君子嚴于記錄的信條。君子每天都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現在恰恰是自己反思少了,自我批評也不見了,到想批評又礙于情面,個人私欲逐漸膨脹起來,道德水準也降低了。我們應該多展開批評,以此加強道德修養。
第二條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里是說孔子勉勵學生珍惜時光。說“消逝的時光”如流水一樣不分晝夜的流去,孔子用積極的關點來看人生,勉勵人們不斷進步,說明了時間的寶貴和一去不復返,體現惜時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勵學生一定要加倍珍惜時間,這句話,包含很多深層意義,可以說是孔子的哲學,尤其人生哲學的精華,都集中在這句話中。歷史是不能停留的,時代是向前邁進的,宇宙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第三句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說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是從,只知道思考卻不知道學習就會有害。“這個事最有效的讀書法。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信書不如無書;反之一味的空想而不去學習和實踐,終究一無所得。
我們要向孔子和他弟子學習,做個努力學習、有道德修養的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10
這一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論語》十二章,《論語》十二章中不僅有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而且還有道德修養我們來談談學習方法吧。
這一篇論語太好了,我對兩句論語特別欣賞,第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第二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下面我給你們講講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學過的知識,是可以當老師的,這一句是孔子教育他的弟子時寫的,從小我就希望長大后當一名人民教師;在家時,我總和我的那些小伙伴們玩老師和學生,所以學過這一篇《論語》十二章后我便開始了我夢想的.啟程,心想;夢想的鑰匙終于找到了,于是我便把我所學過的知識再復習一遍,再從新理解和體會,我希望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一句。
第三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過的知識要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我一開始學習時總不知道復習,只要學完一課就沒事了可以隨心所欲的玩了可是,一到考試分數就一直上不去,也下不去,有時甚至還會把在全班的名次還下降了好幾個名次,可是,學了這篇《論語》以后,我知道了為什么我的成績一直上不去呢?是因為我學完一篇課文后沒有按一定的時間復習。
哦!對了還有一條寫的是珍惜時間的叫做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是寶貴的,也是最容易失去了,我們要把時間放在學習上,不能讓它悄悄溜走,時間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地位也留不住它,浪費別人的時間晃,就等于謀財害命我覺得時間就得充足利用它,學習中不讓它溜走。
《論語》十二章給了我無窮無盡地感受。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11
自從我學會了《<論語>十二章》,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使我深深的受到了感觸。
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像孔子說的那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樣才會使我們更加優秀。
記得那是三年級的事了,我的同桌張天學習我,課上不做筆記,過了一段時間,學習成績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過了幾天,張天問我:“同桌,你怎么學習那么好呢?我也和你一樣,課上不做筆記,我為什么學不好呢?”我那時就是用了這句話回答了他:“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學習我,要學習好的方面,不要學習我不好的方面,那會使你退步的;在說,課上學的東西我都學會了,還做什么筆記呢?”張天這時才明白,他說:“我要選擇你的優點學習,針對你的缺點反省自己,加以改正。”不久,張天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了。
記得還有一次,那是二年級的事了。我有一個題不會了,我前問問,后問問,都不會,我前面的`同學對我說:“你怎么不問問你的同桌呢?”我說:“我才不問他呢!全班倒數第一,問了也白問。”這時,我前面的同學問了問他,他卻回答上來了,我們很吃驚,我從此對他刮目相看了。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啊!
以后,我要虛心請教別人,還要選擇別人的優點跟從,針對別人的缺點反省自己,加以改正,要真正的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12
這個星期老師帶我們學習了《論語十二章》。這十二章論語每一章都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心里,我終身難忘。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在對我們學習方法的教育。以前,我每天都按老師的要求記筆記從來也不復習,我每天都按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可是,考試成績卻怎么也提不上去。老師帶我們翻譯這句話的時候說:“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復習,這樣記的牢固才不會忘記。”于是我就按這個方法學習。果然,在復習過后可以記很長一段時間,在你快忘記的時候你在復習一遍,這樣你就永遠也不會忘記。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章就是說做人要大度,不應該心胸狹隘。這讓我回憶起了在五年級的一件事。
那天,天氣特別地熱同學們都用自己家的杯子帶水,以免在學校里渴了,我的`同桌也帶了一個杯子,不過她的有點也眾不同,因為她的是一個保溫的玻璃杯,我在位置上坐著,心想:“千萬別把杯子給人家打碎了。”我們在那里乎靜的坐著,誰也不去動那個杯子。突然前面的同學轉過身來看我的作業,動了我的書,碰巧撞倒了杯子,只聽“啪,嘩”的聲音,瞬時間,杯子碎了。前面的同學連忙道歉。我原本以為同桌會讓他照價賠償,沒想到同桌對他說:“哎!沒事,不就是一個杯子嗎,碎了就碎了吧,不用賠,我家里還有哪,在拿一個不就完了。”那位同學聽了激動的說:“謝謝了,你真好。”我這位同桌大度吧。
這就是我得到的感受:人要大度,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鬧僵關系;學過的知識要及時復習,這樣記得時間才更長。十二章里還有幾章,有空你讀讀吧。我會把這十二章銘記在心里,讓它陪伴我的一生的成長。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13
今天老師叫我們寫《論語》十二章讀后感。里面有我很多喜歡的古詩以及成語。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講一講吧!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我做什么事情都是很認真,但我只得到了理解而我卻沒有體會到其中的道理。
再比如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選擇他的優點,而跟從,針對他的缺點,反省自己加以改正。我每次做錯事都是好針對別人,替別人打抱不平。可我自從讀了《論語》十二章之后。就沒有針對別人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好了。
比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我喜歡學習但不是每科都喜歡我最喜歡的兩科是語文和品德。可老師講學習不能死學,要把學習看作是一種音樂,一個指示燈。音樂可以給你帶來快樂。指示燈可以照亮你前進的方向。
我讀了這篇課文有不同的體會:一是,學過了知識就要及時復習,不要等老師提問的時候,在隨便看幾眼。二是,老師上課教的題目也要及時復習。三是,與朋友交往要誠實,不能欺騙別人。
雖然這篇課文是分很多部分來講的可包括了所有的內容。是要提醒大家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我讀了這篇課文感受到了朋友交往要講信用,學習要用功,而且還要群書廣泛學習。不會的題就問不要靦腆要虛心請教。相信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
《論語》讀后感300字 1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了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干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辟,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涂。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
《論語》讀后感300字 2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論語》這本書,看完后,我有許多感想,還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是的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主要講了: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一些對人有用的話。如:關于如何做人,君子的人品和性格,如何學習,如何治國,對弟子的教育……總共分為二十篇。有學而篇,為政篇,衛靈公篇,子罕篇,先進篇……
讀了這本書后,我有許多感想。這本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車沒有車的邊際,小的車沒有車內的'凳子,那怎樣行駛呢?”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有信譽,否則沒人會信任你,你什么都做不了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列子。我爸爸的朋友陳一則一點都不守信,如果你叫他幫你做什么事,他很快就會答應,可是過了三天,他肯定什么事都不會幫你做。所以長大后,沒有人信任他,他什么工作都做不了。
《論語》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終身難忘。
《論語》讀后感300字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僅是說一個人的學習態度要怎樣,同時他也突出了學習之樂。這句話既能給全書奠定基礎,也正可作為我們學習的助力,通過學而時習,就可以使自己的德業并進,日臻佳境,這自然是讓一個讀書人而高興的事情。老子曾經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大笑不足以聞道。”以老子的話來證明論語的觀點,真是恰到好處,好上加好!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就是說能從溫習舊知識中發現新知識,找到新問題,就可以做老師了。由此可見孔子對“溫習”一詞的看重。知識是具有傳承性的,創新并不是憑空虛造,必須通過“溫習”的途徑才能達到“知新”的目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推陳出新。其實有些事物表面上五花八門、欺世駭俗、竟奇斗異的.新,只是一種時髦,并不是真的新!可見《論語》對后世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學習、生活的更深刻的道理,這真是一部對任何人都有用的好書!
《論語》讀后感300字 4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選自《論語》里面的《為政》,這是《論語》里給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說:“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就是智慧。”這句話雖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對現代人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句話包含著一個道理: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謙虛誠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報以謙虛誠實的態度去對待,有不懂的問題,應當及時向別人求教,甚至是“不恥下問”,如果不懂裝懂,敷衍塞責,最后只會害了自己。
比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候應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師同學請教,而有些同學總是偷懶,想湊湊合合混過去,給自己找各種各樣做錯了的`理由,總認為自己的錯誤僅僅是個失誤,這樣時間一長,就必然會漏洞百出。
讓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做一個于人于己都誠實的人吧!
《論語》讀后感300字 5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每個人都能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的深思明辨。讀《論語》,仿佛看到了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的中間,同他們暢談人生感悟。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論語》中直接了當的闡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孔子在對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的品質有著自己的見解——他提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提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義小人于利,他從人的追求以及對待事物的不同態度來區分君子和小人。“小人懷惠”和“小人比而不周”并不是說喜歡和擅長與人交際就是小人,而是說在做任何事都要把道德和法度放在第一位,不能只關乎財富和利益。這也論證了當下的中國將法治放在第一位,嚴厲打擊擾亂社會治安的一切事物,體現了《論語》對當代中國發展的巨大影響。
《論語》讀后感300字 6
“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就是德,沒有品德的人,即使其他方面十分優秀,也是無用的。”這是我讀完了《論語》之后懂得的道理。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說過的名言警句合集,這些名言使我懂得了許多人生道理,也讓我知道了“君子之德”的重要性。
孔子說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小人與君子的.天壤之別,君子眼中,最重要的是品行與法制,而小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君子都是顧全大局的,而小人只顧自己小利得失,這也是高尚與低俗的區別。還有一句話,令我印象特別深,“君子不器”雖然這句話非常短,但十分明了的指出了“君子”的特點:不像器具一樣,只有一方面的用處,他們都是品德高尚,很有才干,并且忠于國家的人才呀!
我又仔細想了想,我在生活中有沒有做到像君子那樣的品行呢?我有時候犯了錯,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有時候作業沒寫完,會向老師隱瞞,這都是小人之行。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舍小人之俗,習君子之德,做一個新時代的“真君子”!
《論語》讀后感300字 7
孔子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他被稱為圣人,不僅是古代讀書人頂禮膜拜的人物,也是老百姓遵崇的類似神人般的存在。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學思想的創始人。為我國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傳道、授業、解惑,被后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宋代的`程頤說過這樣一句話:“今人不會讀書,如讀《 論語》 ,未讀時是此的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我跟許多人都一樣,都沒有仔細讀過《論語》。可是把《論語》仔仔細細的讀一遍,就會發現里面的奧秘,里面的樂趣。
這是一本言行錄,記錄孔子思想的內容很多,記錄他的形象、外貿的內容比較少,但是讀著讀著一個平易近人的形象突然躍然紙上了。他是一個謙恭有禮,又循循善誘的師長。他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無論遇到怎樣的困厄也不退縮。同時,他跟普通人一樣,也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會為時光的流失而感慨,也偶爾跟學生們開玩笑。能重新認識孔子,也是我讀《論語》一大意外收獲。
《論語》讀后感300字 8
一回家,打開電腦,閱讀著《論語》。聽到這2個字也漲了,哎,我還是對小說一類“情有獨鐘”啊!看著從未接觸過的高深,感慨萬分,我們的目光太短淺了!我看著這論語,腦子里一片空白,看不懂啊!算了吧,今天暫時先將就一下看吧,鉆研吧,明天再買論語來讀讀。只見電腦屏幕上顯示著這么一段文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然后下面的解釋一大堆,我只好來概括一下啦!
“不亦說乎”的這個“說”要讀YUE(最后一個音)而“人不知而不慍”的這個“慍”字,要讀yùn。接著第一句話是說了學習的方法;第二句是說了學習的'樂趣,里面的“朋”字就是指“同學”“同班”的意思相近,也是指,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話是講了為人的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君子”呢,也就是指有高尚品質的人。
《論語》中還有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話,很是深奧,但弄明白了,會覺得很有道理,也會促使我們饒有興趣的讀下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說實話,我現在對《論語》的看法大大改變了,我覺得《論語》這本書VERYGOOD!
《論語》讀后感300字 9
一提到《論語》,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肯定是大圣人孔子,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比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創辦了私學。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此外,他還提倡啟發式教學,主張老師應該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而不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將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論語》的教育思想可謂是人類一筆寶貴的`財富,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們如今的教學方式也是這些教育思想的體現。在教育活動中只有遵循這些理念與原則,才能促使教學的高效。
《論語》讀后感300字 10
《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仔細揣摩此句哲言的含義,不難得出,對于古典文化經典的弘揚與傳播者而言,不僅要對古典文化經典有深入研讀,更要經過深度的思考與探究才能得出經典的性質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奧秘。我們在深入了解古代經典文化的同時,應當積極調動身邊的人去了解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對古典文化產生興趣,從而實現全民知古論古的良好社會氛圍。讓中國古代經典繼續延續傳承,不斷發展。讓崇洋媚外成為過去,讓愛古通今成為風尚。將這承載著我國五千年文化精華的經典哲學帶到普羅大眾的生活中去,是各位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應盡的義務,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孕育的。
我們應當將這優秀傳統傳承下去,不能讓如此輝煌神圣的中華文化毀在我們這一代手里。互聯網技術如此先進的當今社會,人們已很難放下手機去拿起紙質書本重拾那古代文化經典。當今大學生應把握住時代的脈搏,靈巧地運用網絡技術讓國人對中華古代文化經典重拾興趣,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為弘揚中華傳統服務。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接軌,以嶄新的面孔出現在國人眼前。
《論語》讀后感400字 1
寒假期間,陳老師陪我們一起讀了<論語>,記錄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叫做外匯。曾子說: “我每天都在審視自己,我怎么能對別人不忠呢? ”?我怎么能對朋友不忠呢?我怎么能對朋友不忠呢? ”這意味著我一天要反省自己好幾次: 我是不是在為別人做最好的事?你對你的朋友誠實嗎?老師講授的知識是否按時復習?
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今天上并沒有真正做好這些事情。早晨,媽媽讓我幫姐姐拿一雙襪子,我馬上就去,我和妹妹感謝我,之后我聽到的是很開心;中午回家給客人,并有一個孩子是有點像我寫的女孩,我真誠地邀請我和她最喜歡的玩具我在我的心臟想到這里玩高興;到了晚上,我想我只是完成了正常工作日,但沒有復習所學的知識,我覺得很慚愧,老師覺得這么難教我們的知識,我們總是在學習上拋出的`背后一面,永遠不知道,“審閱老”的話,我想堅持刷我學到的知識,我它會越來越好!
學會每天反省自己,我們國家才能知道學生自己在哪一個方面需要做的好,就要繼續教育保持,哪些問題方面沒做好,就要開始不斷完善改進。我希望我讀完了《論語》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我更加具有優秀!
《論語》讀后感400字 2
在寒假里,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的句子令我回味無窮。
子貢說過:“老師以溫、良、恭、儉、讓知道了每個國家治理國家的方法。老師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從這句話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發現,在《學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講的是“孝”和“禮”。比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就是說對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個人干了壞事,但是他卻孝順父母,說明他還有悔改的機會;一個人沒有干壞事,但是他卻不孝敬父母,那么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在《為政篇第二》中,孔子講了治理國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從政的。孔子是強力推薦不要以“勢”來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來治理百姓的,這樣百姓就會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規》中也提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難怪,后來有很多國家都請他做官呢!
《論語》讓我知道了怎么做人,而且《論語》中的很多詞都變成了現代常用的成語,比如“巧言令色”就是從論語中的“巧言令色,鮮以仁”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去學習《論語》,并且去深入體會。
《論語》讀后感400字 3
《論語》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講學和門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的先賢圣人的思想,貼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點明了人生的真諦。千年時光并沒有改變人生的本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生命的絢爛最終將歸于平淡,充實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學了能按時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得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你十五歲有志于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遇事不疑惑,五十歲懂得天命,六十歲聽到什么都能理解,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應有的規矩。人的一生不要虛度,要立志做大事。
從《論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待人要真誠,不要花言巧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是一種美德;學習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等等的人生大道理。
《論語》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它可以幫你悟到人生中的許多大道理。
《論語》讀后感400字 4
近日公司組織員工學習論語,之前讀的時候沒有領略到論語的博大精深、通過這次深入閱讀與了解,才真正意識到里面所講與我們生活、工作息息相關。
在我讀過的書中,我覺得《論語》是我讀過最有含義,最有蘊含的一本書。這本書教給我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都是有力量的的,因為,它教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們懂得感恩生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這一則讓我明白了要以學習興趣愛好才可以真正學習到知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讓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孔子在河邊感嘆到:”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么都可以用金錢買到,但唯獨時間不可以,讓我們懂得珍惜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還有一則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逢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這一則中我知道了,在三個人當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師。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同時,意識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去完善自己、可以讓自己更有正能量、積極地去面對身邊所發生的!
《論語》讀后感400字 5
論語是儒家大師孔子的弟子編寫的。
論語里面編寫的是孔子說的話以及弟子聽說的孔子說的話。
論語分為二十章: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治長、雍也、述而、太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日。
論語中我記憶最深的是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按時溫習,這不是好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高興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可自己并不生氣,這難道不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嗎?
我記憶深的還有: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其乎。意思是: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力了?與朋友交往守信了嗎?每天是否復習了?
讀完論語,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厚積薄發、融會貫通……
少年階段正是我們讀古代經典的好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應該把前人的經典記憶下來。我們要把前人智慧的結晶繼承和發揚的。并且論語還是儒家重點書籍之一,更是四書之一,所以論語是我們要讀的重中之重。
我們要發揚祖先的思想,傳承中華的智慧。
《論語》讀后感400字 6
《論語》是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在生活中她像一盞明燈,時刻為我指明方向。
初次接觸《論語》是在幼兒園的誦讀課上,漂亮的劉老師帶領我們每天進行晨讀,我現在都能熟練地背誦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段話告訴我們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其他兩人或者其中一人必然會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個強的,我們應該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作為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更要提高修養、虛心好學,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做到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帶著這樣的學習態度,我進入了小學,雖然認識的.字要比別的同學要多一些,但我從不驕傲,反而虛心向同學們學習,小朋友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學習關系,我學習起來勁頭更足了。
老師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雖然我現在年紀還小,不能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從《論語》中學習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態度與習慣卻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做的。
《論語》讀后感400字 7
一則童話猶如一幅畫卷,賞心悅目;一個故事猶如一汪清泉,澄凈人心;一本好書柔如一陣清風,放飛思緒;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在傳弟子編嗊二成,是一本為語錄體的書。還有許多的名詞出自這里。比如說:溫故而知新?、欲速則不達、文質彬彬等……
讀完這本書,我領會到了許多小人和君子之間的'差別,書中寫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還有許多關于仁的道理: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見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還告訴我們許多生活上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并且還告訴了我們許多學習的道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這本書,記錄了太多太多的做人的道理,我還要繼續努力研究,去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這本書非常棒,也希望朋友們也讀一讀這一本精彩、充滿知識的書,多從書中繼續點知識的營養。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論語》讀后感400字 8
寒假的時候,陳老師陪著我們一起讀了《論語》這本書,它記錄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其中,我最喜歡一節就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它的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教授的'知識有沒有按時溫習?
于是,我開始反省自己今天在這些事情上有沒有真的做好。早晨,媽媽讓我幫忙給妹妹取一雙襪子,我立馬就去拿了,妹妹還謝謝了我,我聽了以后心里很開心;中午家里來客人了,有一位小朋友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小女孩,我真誠的邀請她和我一起玩我心愛的玩具,想到這里我的心里就樂開了花;到了晚上,我想想我只完成了每天的常規作業,卻沒有溫習學過的知識,我覺得很慚愧,想想老師那么辛苦的教我們知識,我們卻總是一邊學一邊丟到腦后,從來不知道“溫故而知新”,以后我要堅持溫習我學過的知識,那樣我才會越來越棒!
學會每天反省自己,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的好,就要繼續保持,哪些方面沒做好,就要不斷改進。我希望我讀完了《論語》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我更加優秀!
《論語》讀后感400字 9
翻開《論語》,古人思想的精華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腦海里埋藏,把我的心靈凈化。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傳統美德中最偉大的一種。的確,從古至今,從聞雷泣墓到哭竹生筍,再從臥冰求鯉到扼虎救父,這一個個孝義的故事無不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順。
孔子說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意思是:現在所謂的孝,只要養活爹娘就可以了。即使是狗和馬,都能得到飼養。若不對父母多一些恭敬和愛戴,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是啊,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孝順不僅僅是能養活父母,而是要和顏悅色地對待他們,使他們得以安享晚年,此之為大孝。如果只是養活他們,別的'就一切都不理,那與對待犬馬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順要真心對待自己的父母。
可如今,許多老人病死街頭,無人理睬;被棄于養老院中,孤獨終老;被迫以撿垃圾為生的事情時有發生,這難道就是孝順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哪里去了呢?
我認為,一種從心底里真正孝順的表現;它不是法律硬要要求的責任,而是每個人從心底里就明白的該負的責任!
《論語》讀后感400字 10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典散文更是源遠流長,特別是儒家經典《論語》,讓人們受益匪淺,使我感觸很深,讀《論語》有感作文。
自從讀了《論語》,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特別是讀到雍也第六第八章: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這一章表達了仲由辦事果斷,子貢精通人情事理,子有多才多藝,他們治理政事都沒有問題。
自從讀了這一章,我知道了一個人如果辦事果斷,精通人情事理,又多才多藝,那么辦什么事情就都沒有困難了。由此,我聯想到了:有一次媽媽要我在買一個蛋糕和買十本書中選擇,我猶豫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該怎樣辦!無法做出決斷,說起精通人情事理我也非常欠缺,有一次,和姐姐們一起去逛街,他們想去看衣服,我卻不同意,還很生氣,硬拉著她們往前走。
說到多才多藝,我雖然會背點古詩,懂得拉大提琴,但其實還根本談不上精通。現在我知道了,一個人必須要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論語》讀后感400字 11
《論語》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而成,是記載著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經典。
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的美好描繪,又有做人的知識和道德,這些對我們有極大的啟發。書中還有釋文和故事,就像在讀現代的故事書,內容豐富多彩,繪畫美麗動人。每個故事都有一個適合它內容的主題,只要你看完了這篇內容你就一定能懂得這個主題的意思。故事中還有一些好用的好詞好句,還有許多古代著名的.人物,比如:孟子、老子、莊子、周處等許多人物。
在這本書中,我仿佛看見了孔子拜師學習,最后成為一位古代遠近聞名的老師的情景。頓時,之前我懷疑孔子不是一位老師的念頭在心里打消了。
讀完《論語》這本書,我知道人要善于觀察周圍事物,去探索它其中的奧秘,不要因為小時候的貪玩而耽誤了學習。就像書里面說的,“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書其實并不難,只要你用心去讀,認真去看,仔細寫好,就能把書讀好。
這本書豐富了我的知識和提升了我的寫作能力,使我終生受益。
《論語》讀后感400字 12
讀了論語的《韶》與《武》,這是孔子對不同時代兩首曲子的評價。他認為《韶》曲調美內容也很好,《武》曲調很美但內容差了些。
《韶》是舜時代的樂曲,孔子非常向往那個時代,因為舜是一個寬宏大量,勤懇奮發的人,在他的帶領下,有事和老百姓共同商量,有問題一起解決,自己以身作則,把各種事情辦理的井井有條,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全都十分佩服。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和諧平穩,比堯時代更好。
《武》是周武王時代的'樂曲,孔子不太喜歡那個年代。雖然周武王很偉大,但他一直在組織軍隊討伐紂王,社會上兵荒馬亂,屋子房子燒了,糧食沒得吃了,親人們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亂成一片。百姓們生活在不安全中。
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在打仗,街道、橋梁、房屋被炸毀了,死了很多無辜的百姓,有的只能躲在橋洞下面,有的逃到其他國家成了難民,還有的只能拿起槍去參加戰爭……我們的祖國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戰爭才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能夠住在高樓大廈里,有充足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寬闊的教室,每天能夠開開心心上學,與家人在一起不用分開。
我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多點韶,少一些武,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論語》讀后感400字 13
有這樣一本書,它富含著道理,隱藏著睿智,它的道理也許不必須被我們所理解。但它在我們看來,卻是一本凝結著古人智慧的作品。它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語錄體散文集,它記載著一位古人的思想,體現了那位古人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他開創儒家學派,他編篡《春秋》,他修訂五經,他創辦私學,他打破貴族教育,他有著此刻人們不及的聰慧,以及當時人們所不及的思想。他在現在,已經是國際知名的.人物,他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他名為孔子,它叫《論語》。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中的《為政》篇。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蠢,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論語》讀后感400字 14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多語句。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光讀書不思考,你體會不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讀書,你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又思考又讀書,你一定能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就像我們進食一樣,如果只嘗它表面的滋味,而不細細品味,就不會嘗到它的精華;如果只細細品味,而不嘗它表面的.滋味,那也不會嘗到它的精華。兩全其美,那才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反問自己是否有像那種人的行為。有時候,我考試成績不是非常優秀,但是自我感覺很好,因為還有好多同學的考試成績比我差。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的想法是會讓自己退步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說出的經典道理,世人都應該遵守。《論語》的內容非常深奧,我一時還理解不過來,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我要慢慢地體會它的精華。
《論語》讀后感400字 15
古人的智慧,就像漫漫長夜中的一盞明燈,像洶涌大海上矗立的一座燈塔,像茫茫雪野上鉆出的一株小草,帶給我們希望。在我心目中,就有這樣一部凝結了古人智慧的書——《論語》。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書中記載了圣人孔子和他學生的對話,涉及學習、為人、處世、治國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其中,有兩段使我受益匪淺,讓我來告訴你吧!
第一段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學習了新知識后,一定要時常溫習,使它真正成為我們的本領。
第二段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為孔子的學生,曾子告訴我們,每天都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盡心竭力幫助過別人?是否誠信可靠地同朋友交往?是否及時復習了老師傳授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果堅持每天做到這“三省”,我們就一定會越來越棒!
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經典讀物,在不斷的閱讀中細細品味先人的智慧吧!
《論語》讀后感400字 16
《論語》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向我們傳授了古人們的美德;《論語》是浩瀚的.宇宙,每一句語錄都是一顆星星,璀璨無比;《論語》是一臺時光機,把我帶到了春秋末期,讓我感受到了孔老夫子的賢圣之道……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全班同學都和《論語》成了“好朋友”。
第一位為我們講解《論語》內容的是小蔡同學,他拋磚引玉,為我們開了個好頭。后面的同學講得更是精彩:論仁愛篇、論修養篇、論孝友篇……講得最好的非小于同學莫屬了,他聲情并茂、引經據典,還巧妙地把我們以前學過的“小人之過也,必文”和“君子之過也,必改”進行了對比講解,我們聽后都覺得對“知錯就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我也來模仿一下吧,我把“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改寫成了“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小人先言而行后從之”。哈哈,我也變成古人啦!
《論語》這個“大朋友”教會了我什么是“仁德”,怎么去結交正直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怎么做才算是孝敬父母。這一段時間系統地學習《論語》知識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呀!
“半部《論語》治天下”,以后我要繼續學習《論語》,讓自身的品德變得更加高尚。
《論語》讀后感400字 17
《論語》稱得上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使我們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的見證,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對好多修養,道德,人生哲理及學習方法等有了自己的見解。《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親傳弟子及弟子的弟子收錄的他們的言行編著的文學作品,言簡意賅,隨著社會高速發展,科技的壯大,生活節奏變快,這本書值得我們當代人的閱讀學習,沉淀內心浮躁。
本書主要講兩方面內容:一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思想禮儀修養方面。其中有很多名言從小就耳熟能詳,讀起來膾炙人口,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發光點值得不同人的學習,人是自然人,社會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比如我經常用“溫故而知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小孩學習及做事方法......
我個人覺得書中的內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部分,我們更應該推崇的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我們的歷史文化,前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的“毒教材”事件,說明了我們要保護自己的歷史,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
《論語》讀后感400字 18
這里的每一段生命境界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修養所達到的結果,從中我們學習到,學習、修養從來不是只止于學生時代,在當代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的每一階段都更需要有不斷學習的加持,把學習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方可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淘汰。孔子博學多識,不僅對學習有著獨到的理解,而且對教育也有這獨特的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以及“因材施教”,這對現代社會的教育也有著重要意義。
如“因材施教”這一思想,孔子認為每一個孩子天賦不同個性差異不同,自然教學方法應因人而異。
誠然如此,每個孩子天生感興趣的事物不同,家長應善于發現孩子感興趣、有天分的事物并進行培養,而非隨波逐流,將各種興趣班強加給孩子,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閱讀《論語》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亦能給予我們為人處世的.指導。我們都知道孔子肯定交友之樂,愿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往來。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積極的去結交好友,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朋友應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能結交到三觀相同三兩好友可謂難能可貴,孔子也曾將朋友分為“益友”與“損友”兩種,因此,我們在交朋友時我們也應擦亮眼睛,以防交友不慎。
《論語》讀后感400字 19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00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則,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后感400字 20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長,要學會取長補短;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告訴我們品德好就一定會有朋友;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非動”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做事要符合禮的標準……在《論語》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很多句名言,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孔子在《學而第一》中說的那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快樂的人生從身邊點滴事情做起:在學習的時候經常去溫故舊的知識,就會感到快樂;有朋友從遠方來,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感到生氣,這就是一個君子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獲得快樂: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不要有畏懼的心理,可以聯系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難題。就像解答奧數題,總是從最簡單的原理入手,耐心地一步一步分析,當你解開難題的時候,快樂的心情就像潮水一般涌上心頭,這時學習不也變得快樂了嗎?
我們在生活中要像孔子所說的那樣,把每一件事都當成快樂的事去做,那么你就會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論語》讀后感400字 21
從3年級開始,我認識了《論語》這本書。剛開始聽到沈老師說我們要開始讀《論語》的時候,大家都懊喪地嘆了口氣,很是煩惱。因為對那個時候的我們來說,多讀一部經典就等于要了我們的.命呀!同學們對《論語》的第一個態度十分明顯,那就是一個字:煩!我們讀了半年《論語》之后,對它的態度來了個90度大轉彎。因為我們發現《論語》這本書真的非常好,它當中有許多有關做人的忠告,一個人只要多讀就會十分聰明,也很會做人。也難怪古人曾經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同學們也十分愿意讀這本《論語》,不過還是有人對《論語》很煩。后來,我遇到了孫老師,孫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款論語書,這本論語書上的字是有拼音的,字也非常大,而且它還不會框死人的思想,因為它是沒有注釋的。當然,這種論語書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我也買了一本,然后驚異地發現學起《論語》來非常輕松。
我終于找到讀書真經了,原來是這么簡單:口念、心記、耳聽。不過我覺得“讀書真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啊!現在我在讀五年級,才做到了“讀書真經”中的要求,真是不容易啊!你們也來讀讀這本《論語》,好嗎?
《論語》讀后感500字 1
本學期老師組織我們讀《論語》。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師一遍遍在課堂上講解所謂何意,我在下面聽得云里霧里,想不通這古人好好的話干嘛要說成這樣,在我眼里,古人的經典文章一直是深奧難懂。
課間隨意翻閱書本,不覺被里面的內容牢牢吸引了,這本書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難懂,論語中的經典話語加上一個個小故事,變得生動形象,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每當夜晚難以入眠時,我便捧著它細細品味,細讀之中,也讀出了一點點自己的心得。
為人之道,貴在真誠。自懂事以來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處世圓滑,左右逢緣;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樸實;有些人刻苦兢業,舍已為公;有些人無為頹廢,胸無大志。這些類型,我覺得都和自己對不上號,我自己卻是挺喜歡真實,不太會耍弄心機,也不善于推卸任務,也許源于老師對我的教導:做一個真誠的人。真誠是搞好人際關系的良方,與人交往,不虛偽,不矯飾,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人,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想他人也會熱情地接受你。
這本書還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細細地讀完,不過我想我會擠出時間去細品的,看著書柜里長年作為裝飾品的書籍,我很慚愧,沒把書當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會重新去認識它們,就像《論語》里說的,為人之道,貴在真誠。
《論語》讀后感500字 2
《論語》是紀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其中有很多話都成為格言流傳于世。今年暑假的兩個月里,我每天都要和爸爸一起誦讀一則。
在這些對我來說覺得深奧而充滿哲理的語句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篇的第一則。它的內容只有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告訴我們:學習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覺得孔子的這三句話說出了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三種樂趣。第一是學習之樂,上課時,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逐漸掌握了各種知識;下課后,我們又按時去復習、琢磨學習的內容,心里就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后還能去完成一道道習題,心情非常的.愉快,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的樂趣。第二是與朋友相處之樂,平時,我們同學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第三是自身之樂。我認為這是最難得到的一種樂趣,但我覺得平常我們應該努力這樣去做,那就是即使我們周圍的人不了解你,不看中你,你心中也能保持穩定的心緒,堅強的承受不公平的遭遇,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樂觀豁達的境界吧!
我反復吟誦著幾句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代圣人的智慧之花在靜靜地綻放。
讀《論語》樂在其中。
《論語》讀后感500字 3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一部偉大作品。這本書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評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年里,恐怕世界上最熟悉的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本書,感受到了無限的智慧。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心自省。它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它總是提醒我,當我看到一個比自己更有才華的人時,我應該虛心學習,以她為榜樣,不應該嫉妒。如果你遇到一個沒有才華的人,你也應該反思自己,思考自己是否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修養。
今天,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也應該調整心態,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正如《論語》所說:我一天三省我的身體:我們是否盡最大努力為別人工作?和朋友交流有什么不誠實的'地方嗎?老師教的作業不仔細復習嗎?總之。我們每天都要這樣做,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我也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學習不僅是為了理解真相,也是為了實踐它。如果我們把學習當作無聊和無聊的事情,就很難學好我們的作業,所以試著用快樂的心情學習,這樣我們就會學得更好。正如我所說,我們的許多學生也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讀了這句話,他們會震耳欲聾。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以半部分論語治天下。有心的同學為什么不讀《論語》?我相信你會比我收獲更多。
《論語》讀后感500字 4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論語》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他是當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教過的學生足有四千多名,其中最著名的屬七十二賢者,比如子路、顏回、子貢等。孔子寫的書中最著名的.就屬這本《論語》了。這本書講的全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條令我最難忘,那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知道就是知道,懂就是懂,這樣才能和別人進一步商討;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就是不懂,這樣別人才能幫你補短。
所以說,《論語》這本書不止是一本哲學書,更是一本鬼斧神工的巨作!
論語學而篇,從為學、為人、為事出發,講到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根本要求。
為學方面,總的要求是要學而時習之,言簡而意賅。學習的目的是要達到,能夠做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樣的話,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當然,學習有時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夠做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回想當初考大學,考研,可以說犧牲的東西太多了,知道現在有時候都在反思,當初是對還是錯,當然,對錯其實在當初就根本沒有標準,所謂的對與錯,其實都是用歷史的眼觀來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學則不固。
《論語》讀后感500字 5
這幾天我讀了《論語》,覺得這句話不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對品德高尚的人肅然起敬;侍奉父母能盡全力;服侍君主可以不惜生命;與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讀過書,別人也會認 為他讀過書。
在我們生活中,也要講文明、講禮貌,這樣的話,別人才會認為你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這也是為什么《論語》要這么說的原因吧。
我們每天走進校園時,都要向在大門口值勤的老師問聲好,以表達謝意;老師也微笑著點著頭表示贊許。不管在校園內外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的心理便會有絲 絲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陽光照過一樣。
我認為同學之間也要講禮貌,有一次,一個同學撞倒了我,卻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大家都認為他沒教養。還有一次,在餐廳排隊吃飯時,一個同學突然插了 隊,別的同學讓他按秩序排隊,他竟然還動手打人;這時,他在大家心中的位置就大打了折扣。
作為一個學生,不光要學習好,還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家要孝敬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處處有文明,處處講禮貌,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一個文明人吧。
《論語》讀后感500字 6
這學期,我們背誦了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里面的許多話,都讓人受益匪淺。
其中,讓我深受啟發的是曾子說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
背誦著這句話中,我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時候,佳志哥哥把乒乓球打到門上面去了。他怎么弄都弄不下來,我見了,對他說:“我幫你把乒乓球弄下來吧!”我想了一會兒,便拿起掃把。可是,弄了半天也沒把球弄下去,倒把我自己給弄的頭暈眼花的。我想:做什么事情不能靠蠻力,要動腦筋想辦法。站在地上太低,站在樓梯上不就高了嗎?于是,我站在樓梯上,果真一下子就把球給弄了下去。
我不僅能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還很講誠信。二年級的時候,我背著媽媽,偷偷拿了一塊錢,買了個筆。我想:要是被媽媽發現,那不是得挨一頓嚷,而直接對媽媽承認錯誤,只是被媽媽說兩句而已,以后改正錯誤就可以了。所以,我選擇了主動承認錯誤的`方法,果然像我想的那樣。
以后,我要像曾子說的那樣每天反省兩次,這樣我會更優秀。我還要繼續背《論語》,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論語》讀后感500字 7
我讀了孔子的《論語》中“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名言后,有了新的感受。我認為,它的意思是:任何人都要向別人學習,而且要不斷地向別人學習。
許多人能成為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的專業各有所長,懂得的道理也比我多。韓愈《師說》中說過:“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有的人語文比我強,我便應向他學習語文。有的人體育比我棒,我便向他學習體育。即使是年齡比我小的人,也有值得我學習的長處。比如說我的`表弟,雖然數學比不上我,但他的圍棋經過了兩年的專業訓練后,下得很好,小小年紀已是“三級”小棋手!這個寒假,我便老老實實地呆在家里,虛心向他學習圍棋。他之所以圍棋下得好,是因為他對圍棋下的苦功多,也應了那句“術業有專攻”。
而我們要向年長的學習是因為,年長的人經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歷經了歲月的洗禮,懂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道理,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前段時間我做奧數做煩了,甚至不想再做了。但當我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張廣厚小學時候數學很差,連中學都差點進不了,但他沒有看氣餒,專攻數學,竟成為世界聞名的大數學家。他的恒心、毅力不正是值得我學的嗎?我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奧數學好。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一定要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虛心學習知識;虛心學習做人的道理。
《論語》讀后感600字 1
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
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
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說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
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
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論語》讀后感600字 2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
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為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為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曾子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卻恰似給我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
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現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今后,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嘗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讀后感600字 3
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認為,國學經典才是我們語文學科真正所學習的,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范疇,我們必須要認真閱讀這一部學習的典籍。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因為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只敢仰視而不敢觸及。
在今年暑假,我又從書柜中找到這本書,揣摩一下內在的文字。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簡單意思就是三個人里面必定有一個是我的師傅,而經過我們的揣摩以后,得知: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讓我們在學習方面,要學會謙虛,告訴我們一個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所以我認為,《論語》不但教我們學習的知識,還讓我們學會了怎樣處人遇事。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
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幾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我們真的應該多看一看這些古文,讓其他人對你刮目相看!這也是對現在初中階段文言文的一個練習。
論語,它就像一盞引導我們向前的明燈,教會我們做人,論語就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論語》讀后感600字 4
孔子的《論語》語言深奧,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只知道《論語》是一本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它的一概不知。之前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但是寒假我通過讀《論語》寫讀后感的活動,讓我對這部著作有了一點了解。
讀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該如何待人接物,而且十分嚴謹的規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在《論語》中還有一些特別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前半句的`意思是說死讀書而不會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后半句是說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不解,最終一無所獲。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既勤于學習,又善于思考,不死讀書,把書讀活。還有一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講的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我們學習了一些知識后,要反復地溫習,就會有新的發現,獲得更多的知識,有更多的收獲,甚至最后可以成為老師去教別人了。
正如孔子所說的,我們不但要把書讀活,還要反復地溫習,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就要努力做到這些方面。在學數學上,不能只會死記公式,還要靈活地運用到題目里,不能同樣類型題目換了個說法就不認識它了。在語文學習上,我要有耐心,把文章認真仔細的多讀幾遍,分析透徹作者的寫作感情和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樣就會對文章更加了解了。
總之,看完《論語》后,我受益良多,它不但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而且還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要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放棄,學會寬容,學會舍得,學會立志。它是道德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閱讀。
《論語》讀后感600字 5
這個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背了《論語》。我們每天背一兩個小段,邊背邊對照平常的行為舉止,看看有什么做得不對的。《論語》象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每天給我們講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給了我很多啟迪。
在《論語》這部書里,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君子有九思”這段。它是這樣寫的: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它的意思是:君子遇到九種情況要思考:看的時候,思考是否看清楚了;聽的.時候,思考是否聽明白了,臉色表情,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態度,要想到是否嚴肅認真;遇到疑難問題,要思考怎樣向別人請教;發怒時,要思考會有什么后患;看見可得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義。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讀到這句,我不覺有點臉紅。平時我和爸爸媽媽交流討論的時候,態度很差,經常說著說著就不耐煩起來,象一頭莽撞的小牛,全然不顧媽媽的感受。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對爸爸媽媽態度都要好一點,好好商量。
“事思敬”,在學習中,我也沒有達到這個要求。我有時候做事不認真,學習應付了事。美國航天史上有次航天飛船失事,不是因為什么重大技術失誤,只是因為有幾個螺絲沒有擰緊。有時候我做數學題錯了,不是因為不會做,只是因為草稿太潦草,數位沒對齊,算錯了。今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一絲不茍。
以后,我還要經常溫習《論語》,按里面傳授的道理去要求自己,和別人友好相處。
《論語》讀后感600字 6
《論語》是這樣的一部書,他記載著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著孔子的若干學生的言語行事。
《論語》中學而篇第一中的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就介紹了曾子的為人行事,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呢?老師傳給我的本事是不是復習了呢?”曾子每天都反省反省,他這種勤于反思,時時注意加強自身修養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今天我也要繼續發揚這種自我反省的精神,不僅自己的事情,就是見到別人做事時,也要留心學習觀察,處處總結經驗教訓。
《論語》中學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說了孔子認為學習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但不只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過了,在定時的實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學生從遠方來(求教),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懷恨在心,不也是君子嗎?”
《論語》中學而篇第一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說:“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他們,離開自己的房子,便敬愛兄長,不多說話,說則誠實可信,愛人民,親近有仁德的人。實行這些以后,有剩馀力量,便去學習文獻。”孔子的這段話,指出了古代對青少年行為的基本要求,今天,學生要在這基礎上對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
讀讀《論語》似乎對我有許多的啟示!
《論語》讀后感600字 7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這次的作文課上,我們賞讀了《論語》這本書,我從中獲得許多感悟。
以前,我總是認為古人的經典文章很深奧,讀不懂。而讀這本書時,我就像坐在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對面交談,不斷地汲取知識的營養。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斷地通過反省,我們才會及時發現錯誤,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個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愛的水晶星星瓶,卻撒謊說是小貓弄翻的。現在想來,我感覺自己是個多么不誠實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表姐,并向她道個歉。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不斷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不斷向有長處的人學習,拜他們為師。當然,看到有缺點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缺點,如果有就需及時改正。比如我們班的`陳雨萌同學有很多長處,如唱歌,舞蹈,鋼琴,書法等,我應該多多向她學習,讓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們班的梅子珊同學有害羞的缺點,我恰好也有這個缺點,所以我要改正,讓自己變得膽大、自信,做一個勇敢自信的孩子。
《論語》這本書,一直放在我的床頭,里面的經典句段,給我帶來了真理無數,時時讀來,獲益匪淺!
《論語》讀后感700字 1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第十三》
近日,我品讀了一部國學經典《論語》,它是儒家思想代表孔子,與他的弟子們共同完成的一部智慧的精華。《論語》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思想襟懷,千百年來,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文明發展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我閱讀完諸多極富哲理和教育意義的言論與闡述,自然百感交集,收獲了許多真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莫屬“欲速則不達”這一篇了。
我不但知道了這個成語的意思,而且自己也有過刻骨銘心的體會呢!日前,老師在班級考了一次試,試卷一發下來,我就立刻奮筆疾書,做起了試卷。“快,速度”,心里想的全是第一個做完,忘了還要有質量。整個班級鴉雀無聲,靜的連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偶爾聽見那筆尖“飛舞”在試卷上的“沙沙”聲。“啊!終于寫完了!”我把鋼筆往課桌上一擲,身體往后一傾,背倚在書包上。
時間不等人,“嗒…嗒…嗒”分鐘轉到了收卷的時候。“收卷!”我信心滿滿地交上了試卷。第二天,成績出來了,“小明100分,小芳100分,小田95分……”我急了,怎么還沒有自己的卷子。我自我安慰,也許后面也有高分插在那兒,可同時又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考砸了!果然,我考砸了,一題5分,我才考了75分!那個75分是那么的刺眼,但它是我真實的寫照,不去檢查,怎么會考得好?不光要追求速度,同時需要注重質量,那就不會考得如此差勁了……想想自己,不正是文中的那個賣橘人了嗎?那樣地急于求成,因小失大。同時,我從自己的“影子 ”中總結了一個道理,做事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向目標前進。
這就是《論語》的智慧所在,這就是孔子的睿智所在。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話,卻能折射出那么富有深意的哲理,讓我們一起享受國學帶來的智慧啟迪和精神愉悅,讓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論語》讀后感700字 2
在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在博大精深、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化中,在歷經滄桑摒棄與珍視后,一部在當今射界享譽全球的經典著作《論語》如珍珠般閃耀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小時候,只知道似乎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捋著長長的胡須“之、乎、者、也”。到了初中,在課本中讀到了《論語》中的名句,才知道那位老爺爺正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上了高中之后,拿起《論語》便不自覺的有一種厚重的情感涌上了心頭。翻開一看,我,被這位只會的老人深深吸引了。終于明白為什么《論語》這部書會流傳到現在,而且經久不衰反而越加珍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老夫子為我找到了學與思的最佳契合點,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由此一目了然;“過而不改,謂之過矣”,“小人之過也必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關鍵在于對待過錯的態度。品德高尚的人用于面對過錯,鄙陋膚淺的.人掩飾自己的過失。所以君子日進,而小人日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對于富貴與貧賤,孔子的態度很明確,外在的事物不應擾亂內心的寧靜,在義與利的選擇中,義應為之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集前瞻性與人生哲理于一身的為人,竟然沒有得到眾諸侯的重用,以至于使圣人淪為喪家犬,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但是值得情形的使,孔子偉大的思想保存了下來,并成為中華民族的根深植于地下。
邂逅《論語》我是幸運的,因為它賜予了我無盡的人生智慧。對于這部著作,即便將書頁翻得發黃,我也無法將其讀得透徹,無法將全部的只會汲取出來,只能祈禱在處于人生困境的時候,能夠領悟一些道理,知道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論語》讀后感700字 3
我讀了《論語》后,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復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后從來都會自覺去復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松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和試卷,才發現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并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里,為了能考出優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后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語文才80分。后來讀了《論語》之后,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松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思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記得小時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占。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現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后,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論語》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論語》教會我的做學問、做人道理真的令我終身受用!這便是我讀《論語》的寶貴收獲。
《論語》讀后感700字 4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每天都要讀書,不僅僅是課本,還有豐富多彩的課外讀物。我喜歡看的課外讀物里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儒家學派的語錄集——《論語》。雖然我還不能透徹地理解其中十分深奧的道理,但我依然想用我淺薄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
《論語》是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語錄集,全書共有20篇492章,其中的內容可謂是博大精深,其中的道理可謂是能讓人受益終身。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想必同學們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要經常復習學過的'知識,從而有新的理解和新的體會,這樣就可以把知識掌握得很牢固,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作為學生,我們更需要有溫故而知新的精神,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學習起來就會更輕松地掌握新的知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相信大家都對這句話也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則語錄的完整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的意思是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必定會有一個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優點,而對于他們的缺點,我們就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可以和另外一句語錄一起理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我覺得這都是在教給我們怎樣能更好地提高自身修養。
我還喜歡一則語錄:“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沒錯,你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強壓給別人,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告誡我們,如果你想要求別人做什么,首先要自己本身也愿意去做,這樣才是尊重他人。
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可以教你怎樣更好地做人和做事。《論語》一書對我的一生將有很大的影響,我要好好珍藏起來,不斷地汲取它的精華,讓它的精髓代代相傳!
《論語》讀后感700字 5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小學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現:楓樹“性惡濕”,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采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于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說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后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后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操! 我們應勇于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論語》讀后感700字 6
中國文化淵源博長,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們華夏子孫的驕傲。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托了我們先輩對于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向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人類社會正處在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意思是說:君子胸懷寬廣{所以少了許多憂愁};小人心胸狹窄{所以多了許多憂愁}。教育我們,寬容是一種美德,要學會寬容。當今社會,紛爭不斷,就是因為很多人心胸都很狹窄,別人的一點錯誤一點缺點也不原諒,換個角度來說,自己的缺點是不是更多,犯的錯誤是不是更大?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說:作為一個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別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別人能行的.通。這句話強調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別人。凡事多為別人想一想,社會就和諧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言義為:多優秀啊,顏回!吃的是一籃撈飯,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簡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清苦的生活,但顏回卻不改變他的樂趣。多優秀啊,顏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當今,雖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也沒有必要一定吃撈飯,喝清水,住簡巷,但顏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為人生的道路艱難曲折,有點顏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業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當今的許多學生家庭富裕,讓他們體會一點顏回精神更具深遠意義。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書五經,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論語》讀后感700字 7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僅要關注當代文化,還要回顧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受到的經歷。因為我知識淵博,我只能讀一些簡單易懂的古文,但我也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家學校的創始人。他的《論語》記錄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學習的評論,其中大部分是關于學習的,最適合我們的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不僅僅是學習,更重要的是經常復習和鞏固知識。同時,我們應該把學習作為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以愉快的心情對待它。另一句話回顧過去,知道新的,可以當老師。它還強調了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并要求每次都有新的經驗和發現。從表面上看,很難回顧過去,了解新事物,但只要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總會有新的發現。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得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家提倡的。仔細閱讀《論語》,只讀兩句話,就收獲了這種學習方法習方法。那些不屑古文的人不是坐起來注意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炎,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準備。所以不積小步,無以千里;不積小流,不能成江海。談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不起眼的土壤,才能長時間成為山,風雨自然繁榮。只有積累一滴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事,長期不斷,才能培養道德品質,心靈自然升華。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出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條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例如,我們不是在腳踏實地地地積累每一個看似渺小的知識和經驗,最終擁有相當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隨之而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最好的一部。經常讀古文不僅能讓我們有更豐富的知識,還能教會我們學習和做人。他們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教案02-22
論語十二章教案02-23
《論語》十二章導學案03-08
《論語十二章》優秀教案(精選7篇)01-07
《〈論語〉十二章》教案(通用10篇)10-14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01-31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03-22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04-26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