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人資格欠缺之無效保證民事責任法律問題分析
[摘 要]文章以擔保合同中較常出現的保證人缺乏保證資格的情形為視角,深入分析了我國當前無效保證民事責任的法律性質及承擔問題。筆者認為,保證人應承擔以其過錯為基礎的締約過失責任,且應將過錯狀態中的故意與過失細化,針對保證人和債權人分別為自然人與非自然人(包括法人與其他組織)設置不同的注意義務標準,適用更合理可行的舉證責任規則,才能更為公平且有效地把握各方主體的過錯大小并進而實現對責任的分擔。
[關鍵詞]無效保證;民事責任;保證人資格;過錯
因保證人不具備保證主體資格而導致保證合同的無效是實踐中十分常見的情形。保證合同無效后,雖然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但應以自己的過錯承擔賠償責任。《擔保法》與《擔保法解釋》對保證合同無效后的責任承擔作出了一定的規定,特別是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無擔仍存在很多問題,司法實踐中應該如何把握幾方主體過錯的大小,并進一步判定責任的分擔,從而更好地實現公平和正義,對于審判人員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對因保證人資格瑕疵所致的無效保證中各方主體的過錯狀態與過錯程度如何把握,并對我國相關法律、司法解釋存在的不足進行探討,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保證人的資格
依據我國《擔保法》第六條的定義,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即保證人是保證合同的債務人,是主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人。雖然現在物的擔保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重視和采用,但“保證”作為人的擔保的一種在古羅馬就被稱為“最佳擔保”,現今仍然是債權擔保的重要方式。為了提高對債權人的利益和交易秩序保障的安全系數,各國法律在保證制度中對擔當保證人的主體都有許多條件限制,具體可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
(一)積極條件
一般認為,保證人應當具備兩個積極條件:一是保證人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是有一定的代償能力。第一個不難理解,保證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在成為保證人時都需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第二個條件有爭議,《擔保法》第七條規定的“具有清償能力”,但何為“具有清償債務能力”?如果無代償能力的人做了保證人,保證合同的效力如何?《擔保法》未明確規定。如果只因保證人不具有代償能力就否定保證合同效力,很不利于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結合后續出臺的相關司法解釋,實務中現在形成了較一致的做法,即不將保證人的清償能力作為保證合同的有效要件。擔保法規定的“保證人須具有清償能力”更多地是向債權人提示選擇保證人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不是判定保證有效的必要條件,因此本文不作過多論述。
(二)消極條件
與其他國家對于保證人資格的立法不同,我國除了積極條件的原則性規定,還規定了一系列禁止性條款:第一,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第二,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第三,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另,根據《公司法》以及中國證券監管法律的相關規定,對公司高管、關聯公司等對象提供擔保有嚴格的限制,即使允許也必須在公司風險可控的范圍內。
由于考慮到以上主體擔當保證人可能會損害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影響范圍廣,因此法律特別限制了其作為保證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保證人出現以上資格瑕疵,保證合同應當無效。與自然人間較為簡單的保證相比,此類情況處理起來比較復雜,問題也較多,因此本文做重點討論。
二、欠缺保證人資格之法律后果
(一)欠缺保證人資格的法律責任性質
前文已述,如果保證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與債權人簽訂的保證合同應無效。《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相應民事責任”究竟為何種性質的民事責任?是保證責任還是違約責任?理論上有爭論,筆者較贊同定性為締約過失責任。該學說是由德國學者耶林創立的,其認為:當事人因自己過失致使契約不成立者,對信其契約為有效成立的相對人,應賠償基于此項信賴而產生的損害。需指出的是,無效保證的民事責任應屬于廣義上的締約過失責任,廣義上的締約過失責任不僅包括合同未成立時有過錯方的賠償責任,而且還包括合同無效時有過錯方的賠償責任,與合同有效的保證責任明顯不同。
(二)欠缺保證人資格之法律責任承擔
根據《擔保法解釋》第7條規定,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擔保法解釋》第4條規定,董事、經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債務人、擔保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筆者認為,我國對因保證人資格瑕疵導致保證合同無效后的法律處理存在以下問題:
1.對二分之一份額的質疑
根據我國擔保法律相關規定,在債權人與擔保人均有過錯的情況下,擔保人承擔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不超過二分之一的份額。有學者認為此規定“這限制有利于法官掌握,但不利于法官根據案情酌情處理案件。”前已述,保證人在保證合同無效時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而締約過失責任的有無與大小應由過錯決定,實際情況不同,人為地限定責任份額難免有失公平。也學者認為“過錯程度具有主觀性,審判人員在具體認定上難度較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劃定責任份額實屬不得已之辦法,且可限制法官裁量不當有損司法統一。”筆者認為,表面上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從形式上保證了司法統一,實質上卻可能有損司法公正,有利有弊。 2.對賠償范圍的追問
當保證合同無效時,保證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國現行法律對此規定尚不夠具體。根據民法通說,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即為對信賴利益的賠償而非對履行利益的賠償。崔健遠認為信賴利益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有締約費用、準備履行所支出的費用、受害人支出上述費用所支出的利息。間接損失為喪失與第三人另訂合同的機會所產生的損失。”筆者贊同此觀點,但對沒發生的'損失仍然較難確定,應受合同法可預見性原則的限制。不過《擔保法解釋》第7條規定,保證人對債權人的賠償都是按照債務人不能清償的債務數額來計算的,或者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無過錯時),或者對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承擔不超過二分之一的責任(債權人有過錯時)。換言之,保證人此時賠償的并非債權人的信賴利益而是對債務的代為清償,實質上承擔的仍是保證責任,而非基于自身過錯來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這種規定可能是來源于立法者認為,實務中審判人員難以把握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另有學者提出,可以按若沒有保證人時“債權人當時會開出的苛刻利息”來計算,這給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的解決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路徑,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在實務操作上缺乏可行性,因為同樣很難把握假定的“當時”情況,所以還是應當在對雙方過錯的分析和比較的基礎上決定損失的分擔。
三、責任劃分的基礎——過錯之認定
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就是要有過錯,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也是由過錯大小來決定,因此對債權人與保證人過錯的認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這也是實務中令司法人員感覺最困難的事。
根據我國《擔保法》第29條規定,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擔保法解釋》第17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此外有學者提出,國家機關以及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以保證人名義對外簽訂的無效保證合同違反了《擔保法》的禁止性規定,而債權人接受了上述單位作為保證人也有過錯。但前者過錯程度大,應承擔主要責任;后者過錯程度小,應承擔次要責任。另有學者指出,在考量過錯程度上,可以劃分排列為“故意>重大過失>輕過失>輕微過失。”
上述觀點均對實務中對過錯的把握均有一定作用,但尚不系統。學者趙建國關于過錯的研究對解決此問題較有借鑒意義。他認為,過錯依學說和標準的不同可分為主觀過錯和客觀過錯。主觀過錯說下的過錯被認為是一種可責難的心理狀態。客觀過錯說下的過錯則是違反了社會準則的意志狀態。它不太關注行為人的主觀狀態,而是將著眼點放在行為人外在的客觀狀態方面……一般來說,對于故意和放任的過錯,采用主觀過錯的心理分析方法……對于過失的過錯,采用客觀的注意義務檢驗法……對不同職業的人群,不同智力水平的人群,客觀過錯的標準,也在司法實踐中細化,分為普通程度的注意義務和高度的注意義務。
在筆者看來,在考慮保證合同無效時的責任承擔問題時,如果一概而論則有失公平,應把過錯分為故意與過失,故意分為一般故意與惡意,過失又分為一般過失與重大過失,惡意>故意>重大過失>一般過失,如果雙方均有過錯則進行過錯程度的比較;同時對保證人和債權人分別為自然人與非自然人(包括法人與其他組織)時設置不同的注意義務標準:自然人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而非自然人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如此才能更為公平且有效把握該過錯并進而實現對責任的分擔。具體而言,考慮到在通常情況下自然人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對法律的專門規定也知之甚少,因此對自然人作保證人或者債權人時均采普通注意義務標準,即具有通常智力水平、通常認知能力和記憶力、具備通常知識經驗的“合理人”所能注意到的程度;而非自然人擔任債權人或者保證人時,則采用高度注意義務標準,即其行為應符合本職業或行業中一個合格的且具有普通謹慎的從業人員,在相同或相似條件下所應具備的行為標準。因為非自然人對自身經營領域的法律法規應該更了解,應當也有能力對自己的經濟行為進行有效審查和管理。
以企業為例,企業的分支機構作保證人時應推定其知道或應當知道其無保證資格,若其主張自己不知道則由其舉證證明。如果舉證失敗即認定其過錯狀態為一般故意,即使舉證成功也是重大過失;而其作債權人時,只是推定為其知道或應當知道對方沒有保證資格。而自然人作保證人時推定其不知自己無保證資格,由債權人舉證證明其知道或應當知道。若舉證失敗,則保證人為一般過失。若舉證成功,至少也應認定為重大過失。同理,若自然人作債權人時,只是先推定為其不知對方無保證資格,對方有證據證明除外。當然,不管是何種主體擔當保證人,如果通過欺詐的手段讓債權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保證資格,根據主觀過錯說,保證人的過錯狀態便應當為惡意,而債權人的過錯可能為一般過失或者無過失。但是不排除有知識經驗非常豐富的自然人作保證人或債權人,此時就應采用高度注意標準。
總之,在保證人資格欠缺導致的無效保證中,不能用保證責任代替締約過失責任,也不應機械地
按照“二分之一”比例分擔賠償責任。在具體個案中,應當結合各個主體實際情況來判斷其過失程度,以更好地實現合理、公平,促進保證制度的完善。
[參考文獻]
[1]思源.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炎黃春秋,2008(04).
[2]朱凡.人的擔保基本制度研究[M].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1.
[3]李國光,奚曉明,金劍鋒,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
[4]王雷.無效保證合同中民事責任之研究[J].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1998,(5).
[5]李明發.保證責任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8.
[6]孫鵬.擔保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
[7]房紹坤.民商法問題研究與適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8]崔健遠.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2003.
[9]李明發.無效保證合同的民事責任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0(01).
[10]高圣平.擔保法新問題判解研究[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01).
[11]趙建國.過錯與部門法規則研究[J].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06).
[作者簡介]林敏國,新疆烏魯木齊人,中鐵物資集團新疆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綜合事務部部長。
【保證人資格欠缺之無效保證民事責任法律問題分析】相關文章:
保證人的意思, 保證人的解釋05-04
無效擔保民事責任的裁量論文01-20
保證人收入證明01-01
如何保證人體營養均衡01-09
欠缺05-17
取保候審保證人保證書11-05
淺議銀行對擔保貸款保證人的審定07-16
一般借款合同(有保證人)07-11
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功能分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