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蛇與莊稼案例
蛇與莊稼(課文)
幾十年前,廣東沿海發生了一次海嘯,是臺風引起的,許多田地和村莊被海水淹沒了。這場洪水過后,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后來.老農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托人去外地買了一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里。說也奇怪,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大家不明白這是什么道理。老農把秘密說破了,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給淹死了,鼠卻游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繁殖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貓和苜蓿的故事。他說在英國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貓多還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長得怎么樣。苜蓿靠土蜂傳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動就受到影響。村子里喂的貓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貓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獲有密切的關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濕;太陽出來,東西就容以曬干;火會燒毀東西,水可以滅火。這些事兒都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這樣簡單的聯系之外,還有不少復雜的聯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一個人不講衛生,在馬路上吐一口痰,也許會使許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結核。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么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間的相互
聯系是非常復雜的,咱們必須不怕麻煩,研究它們的規律。這樣,才能把事兒做得更合咱們的意愿。
《蛇與莊稼》課堂流程設計比較
教學案例1(1992年):
1.齊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2.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式解決并將讀音注在書本上,掃清閱讀障礙。
3.精讀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提示“風調雨順”、“海嘯”、“歉收”、“糟蹋”等詞語的解釋。
(2)數一數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講了什么?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
(3)聯系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怪事”的原因、經過、結果。
(4)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畫出“蛇、莊稼、田鼠”關系圖,并要求學生根據圖再次記憶并復述三者關系。
(5)再讀課文,當堂指導背誦。
教學案例2(2000年):
1.課前小游戲:找出生活中帶有簡單聯系的例子,例如“羽扇輕搖,清風徐來”等。
2.自由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三段內容之間的聯系。
3.自由選擇優先學習段落。(當時學生選擇先學第一段)
4.精學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梗概。
(2)根據課文內容提出閱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生1:怪事究竟怪在哪里?生2:放入蛇,莊稼就會豐收,還有什么別的辦法???)
(3)從學生的提問中,抓住“怪事”為突破口,讓學生讀課文,把怪事說清楚。在敘述時,結合上下文理解生詞——海嘯、風調雨順。
(4)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小組合作設計“蛇、莊稼、田鼠”三者之間的關系圖,并據圖復述“怪事”。
5.歸納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6.布置運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自學第二自然段,要求小組合作,繪制貓與苜蓿的關系圖,以檢驗學習結果。
7.檢驗學習效果,學生匯報,師生共同點評。
教學案例3(2006年):
(課前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相關知識,拓寬知識面;并與學生共同參與實踐,尋找、認識生活中的“聯系”。)
1.課前展示資料,匯報預習結果。
2.初讀課文,概括課文大意。
3.分學習小組自選學習優先學習段落,試著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展示學習結果。
小組1:選學第一段,朗讀后畫圖展示蛇與莊稼的關系,并接受其他小組提問。
小組2:提供有關生物鏈的資料,對小組1的選學結果進行補充。 其余小組:評價示意圖,指出小組1應對田鼠對莊稼的“糟蹋”
作具體說明,說出其糟蹋的手段,用以體現莊稼歉收的程度,小組1立刻聯系上下文進行解釋予以回應。
小組3:朗讀段落后用小型課本劇示意貓和苜蓿的關系。
其他小組對小組3的表演進行評價,指出聯系的中間環節——“土蜂”對苜蓿傳播花粉的作用不可忽視。在評價中各組還對達爾文的這一論斷進行質疑,提出貓的數量也應加以控制,否則會造成新的生物鏈失衡。
各組:討論是否有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4.課后延伸。
(1)作一個小調查:在現實生活中,哪些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如果是復雜的聯系,請用簡潔明了的形式為同學說明。
(2)留意新聞,個別地區為了保護鹿而捕殺狼,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請做出科學的預測。
【蛇與莊稼案例】相關文章:
蛇與莊稼04-30
《蛇與莊稼》教案01-24
蛇與莊稼教案04-02
27《蛇與莊稼》04-30
《蛇與莊稼》教學反思04-25
《蛇與莊稼》教學設計05-01
《蛇與莊稼》教案(12篇)03-08
《蛇與莊稼》教案12篇02-23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蛇與莊稼04-04
五年級語文蛇與莊稼教學設計「人教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