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中考現代文閱讀一直是很多考生懼怕的考察內容之一,沖刺復習期間,就中考現代文復習和考核的重點進行以下歸納。
一、把握詞句
閱讀課文能結合文本內容發現并把握詞義、句義和表達作用,特別是重要詞語與關鍵句子的意義和表達作用?疾槔斫庠~語意義的能力,重在考查對語境意義的理解能力。我們閱讀文章,必須要在理解詞語辭典意義的基礎上,聯系上下文,細心體會玩味,準確把握它的語境意義。
理解句子的意義和作用是閱讀理解中的重要內容。句子的意義主要指句子所蘊含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則是指句子對表現文章旨意、情感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產生的效果。解讀句子必須要把它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整篇文章的主旨才能正確地予以解讀。
二、理清思路
文體不同,文章思路是有所區別的。記敘文的思路是指內容呈現和情感表達的線索,如事情發展線索、人物活動線索、情感演變線索等;議論文的思路是指文章闡述觀點的內在邏輯聯系,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提出論點→論證論點→得出結論;說明文的思路則是說明的順序。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層次,既要能正確地給文章(包括某一部分)劃分層次段落,同時說出劃分的依據。
三、整體理解
所謂理解,就是運用分析、比較、質疑、概括等方法,依據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去解讀文章,把握文章的內容主旨和表現形式。
理解是一種多維度的、復雜的東西,表現為不同的程度,伴隨著疑問和探索,理解的程度將會不斷深入。因此,在整體理解這一點上,不僅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試題的形式多種多樣,而且深淺層次也是大相徑庭的。有些只要能淺層次地認知,有些需要概括,有些則需要分析。近年來,整體理解的試題主要有以下四種:篩選信息、領悟內涵、概括歸納、分析內容。
篩選信息是閱讀理解中最淺層次的思維活動,一般只要求從文章中找出相關內容即可。有時需要從整篇文章中進行摘錄并作處理。記敘文的信息主要是記敘的要素,如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明文需要篩選的信息是說明對象的特征和圍繞事物特征而引用的材料。議論文的信息篩選,重點是文章的論點、分論點和論據。這些信息是文章中現成的內容。
領悟內涵,就是領會和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和主旨。閱讀文章,必須真正領悟它的內涵,不是簡單地摘錄文中現成的詞句,而是用自己的話來闡述。有研究指出,用自己組織的語句來闡述文章內容,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可以促進新思想的產生。因此,中考試題非常重視領悟內涵的考核,要求考生依據文本,根據自己的解讀,從多個角度領悟內涵,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這類試題,一般都集中在對含義深刻雋永的篇章的理解,對文章寫作意圖、文章標題的理解。
概括歸納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有人甚至斷言,一個人的閱讀能力主要體現在概括能力上。理解能力強,必然能正確地把握文章的要點,而反之,則必定抓不住要點,不能正確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而且概括歸納不僅能考查出學生在閱讀中區別重點和非重點、本質和非本質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出學生用簡明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的能力?梢姼爬w納在現代文閱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每份試卷中幾乎都有概括歸納要點的題目。
記敘文的概括歸納主要有概括記敘的內容、歸納記敘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質;議論文則是歸納論點、分論點,概括事實論據;說明文則主要是歸納說明的事物特征。
概括記敘的內容可用要素概括法、共性提取法、關鍵詞句捕捉法等方法;歸納中心思想一般可以從文章結構層次、人物和事件、文章的題目、開頭或結尾,文章的議論、抒情等方面入手。
分析是一種具體的思維活動。
在閱讀中,分析文章重在分析文章的具體內容和表達主旨的關系、人物言行和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的關系、文章運用的寫作方法和表達作用的關系等。分析性試題重在剖析具體材料背后的原因、作用、關系等。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試題:為什么郭教授的 “騙局”是 “世界上最完美的禮物”?
這一試題要求學生在把握文章 (《最完美的禮物》)的前提下,分析郭教授的 “騙局”即沙漠途中隱瞞了水囊里已經沒有水的真相所產生的作用和給人生的啟迪:給當時的隊員們以戰勝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氣和信心;激勵人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戰勝各種困難險阻。
四、體驗感悟
體驗,也就是在閱讀時,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有意識的情感體驗能增強讀者的情感活動,讓讀者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驗人物內心情感,從而達到進一步理解文章、陶冶情操的目的。
感悟,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觸而領悟。在閱讀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作品思想內容,能結合體驗,結合自身的思想,真正從內心領會作品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啟示,從而獲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這是閱讀所追求的境界。閱讀感悟題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必須聯系文本,聯系實際,聯系自身。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試題:選擇文中 (《老海棠樹》)中最觸動你的一個場景,寫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提高感悟能力,關鍵是感受要深刻,感點要明確,闡述要充分。
五、鑒賞寫作特色
古人讀書強調 “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從文章的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內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讀文章的藝術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內容表現得更藝術,主旨更突出的。這就是不僅要懂得文章寫什么,還要懂得文章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近年來,對寫作特色的鑒賞主要主要集中在對文章表現手法、描寫特色和語言修辭的鑒賞等方面。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試題:就本文 (《最完美的禮物》)的寫作特色 (如環境描寫、人物描寫、語言表現力等),任選一個角度寫150字左右的點評。
鑒賞寫作特色關鍵要賞析文章的寫作特色對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作者情感的作用。
六、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是近年來深得重視的閱讀能力要求。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鑒賞與評價重在評價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價值判斷的能力!笨梢,評價文章內容應當提升到形成莘莘學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高度來認識。
評價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思想素質。隨著信息化程度提高,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良莠俱存,魚龍混雜,我們必須有較強的辨別能力、評價能力,判斷是非正誤,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馬蹄任意踐踏的草地,而應該有自己正確、獨到的見解,批判錯誤的觀點,弘揚正確的思想,從而發展先進的優秀的思想文化。
七、文化積淀
新 《語文課程標準》把 “有一定的文化積淀”、 “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作為語文教學的總目標之一。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考試必定十分重視文化積淀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積淀的深淺反映了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下。文化積淀包容著十分廣泛的內容,在中考復習中主要有語言積累、名著積累、名人軼事積累和生活積累等四個方面。
語言積累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它主要包括成語、詩詞、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的積累。中外傳統的文學名著和文學人物也應該有最起碼的了解。而名人軼事凝聚著古今中外社會精英的思想、智慧,反映著他們的成長經力、處世原則和高風亮節。熟悉名人事例是文化積淀的一個重要部分。這類試題一般要求圍繞某一論點列舉名人事例,能正確清楚地敘述名人的有關經歷、事情,從而使閱讀的過程變成對話、創作、呼應的過程,激活讀者的思想和材料的儲備。同樣,豐富的生活積累不僅能促進語文學習,而且在一定上反映了他的文化積累的深淺。它是語文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
文化積淀的考查,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而且,大量的是隱性的閱讀理解,沒有相應的思想積淀、知識積淀等文化背景知識,閱讀是寸步難行的。近年來,在注重隱性的文化積淀考核的同時,更注重了顯性的文化積淀的考查。
請看以下兩道中考試題:1.沙塵暴肆虐之下,人們對藍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愛愈加強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請借用古詩文中的名句來表達,寫出連續的兩句。2.文中為論證 “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引用了清代大學問家戴震的例子。試從課外再舉出一個類似的例子。
顯然,只有比較豐富的文化積淀才能毫不困難的解答這些試題。
八、綜合運用
在語文學習中,綜合運用是指綜合運用語文能力和各學科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和言語實踐中的相關問題。在閱讀中,綜合運用是把文本學習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的新形式。它突破了傳統的閱讀學范疇,在閱讀與表達、閱讀與探究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近年來各地的中考命題在這方面作了艱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它主要有語言實踐和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的內容。
語言實踐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閱讀不僅是為了理解,為了掌握作品所包容的思想、認識和各種文化知識,讓讀者得到文化的熏染和審美的愉悅,閱讀還要學習優秀作品的語言表達,并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這種試題一般表現為仿句的練習,即仿照原有的句子造句。它一般包括對句子的表達方式、修辭方法和句式特征的仿造。
閱讀中的綜合學習,主要結合閱讀文本提供的材料、思想、觀點,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策略。顯而易見,這是 “學以致用”的具體體現。閱讀不僅是為了讀懂文章,更主要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這顯然對平時的教學是一個極好的導向。2000年上海中考試題就作了可貴的實踐:
從文中 (指現代文 《沙塵暴敲響了警鐘》)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徑是提倡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根據這個途徑,結合發生沙塵暴的原因,請你提出一條具體的措施。例如:以圈養為主,輪流放牧,來提高草地生產力。
這是一道典型的綜合性學習題,重在考查學生理解基礎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現代文閱讀的主要能力點。在中考沖刺復習中要善于抓住重點難點,突破薄弱點,進行有計劃的專題性復習,認真地感知語言,相信會取得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