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之策略研究
【摘要】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需要在知識、技能、文化素養等許多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培養。這樣的教師無論在什么地方、任何時候都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創造奇跡!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技能,同時也要求我們在培養教師的時候轉變方式,用開放的思想、開放的心胸、開放的氛圍、開放的學習方法來培養高素質的教師。因此,在實踐中,我園立足實際,努力探究,提出了一系列優化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策略。
問題的提出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指在專業生活過程中,教師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它反映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通過經驗的積累,不斷地反思教育實踐,逐漸從不成熟到成為相對成熟的專業人員的成長歷程。教師專業素養既是幼兒園教育品質的體現,又是幼兒園達成專業幼教目標的保證。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教師在專業發展上的迫切性,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得不到有效成長的諸多問題,如:
●在師資培訓中存在“局限”現象:局限于上級教研部門開設“培訓班”;局限于“專家講課”,除了此類正規的活動可謂培訓,似乎沒有更多的其他培訓途徑;
●培訓內容的“抽象”現象:諸多培訓內容都存在著純理論的抽象現象,缺少實際的可操作性,培訓之后,在實踐中教師仍不知道該怎樣做。
●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的“脫節”現象:很多培訓活動的內容與教師實際工作中的主要問題無關,成為無謂的時間浪費;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技能,同時也要求我們在培養教師的時候轉變方式,用開放的思想、開放的心胸、開放的氛圍、開放的學習方法來培養高素質的教師。在實踐中,我們努力改造傳統的教師培養,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和創設最佳的環境,形成了優化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系列策略。
實踐中的研究
一、以培訓為契機,開展多樣化的園本教研過去,我們進行教師培訓工作有“局限”心理,局限于參加上級教研部門開設“培訓班”;局限于“專家講座”……此類正規的活動的確構成了我們培訓的主體,但我們也絕對不能僅僅框束于此,依賴于此。如何有效地以正規培訓活動為契機,將培訓之精髓融于實際,拓至園本,從而開拓園本教研的途徑,形成多渠道、多樣化的園本教研?在實踐中,我們是這么做的:
1.理論培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不只是需要知道一些專業知識、技能及如何使用技能,更需要學會何時需要運用它,必須理解這些專業技能的內涵,知道如何使用才會有效,如何使用才能達到目的。所以,一方面我們要組織教師參加一些與教學實際密切相關的培訓課程,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在“實際工作”的情景中,讓教師加以應用,并給教師足夠的時間去體驗、總結,而后者是一個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教師學習達到內化于心的過程,只有經歷這樣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發展。
2.集體培訓與個體交流相結合。集體培訓主要是就共同性、傾向性的問題,組織學習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基本理念,通過外請幼教專家及園內名師學科帶頭人講座等形式,進行參與式培訓。個體交流主要指教師在集體培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個體潛能,通過個體的自我內化,自我表達,建立與專家、名師的經常性交流反饋,并在此基礎上加以集體范圍的擴展,達到學習的不斷深入與拓展。如:在縣教研室組織的《美術教學研討活動》中,我園在集體聽取了省幼兒美術教學專家呂耀堅老師報告的基礎上,張穎老師和沈文娟老師又結合自身在美術領域的研究,與呂老師建立了經常的交流和探討,并在呂老師的指導下,嘗試以中班教研組為基礎開展了“主題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3.外出培訓和二次培訓相結合。實踐中,我們加大了外出學習培訓的力度,創造條件,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短期培訓、外出觀摩、市縣各級教研學習等,并建立了“外出觀摩學習匯報制”,提供時間與機會,引導教師邊學習邊反思。并在此基礎上重視做好園級范圍的二次培訓,即由外出學習者擔當主講,及時將教育信息帶到全園,帶動大家共同反思和提高。
二、以活動促提高,讓教師在參與中發展
1.開展“參與式”教研活動。如何使教師真正進入教研主體的角色,是關系到教研活動成效的根本性問題。我們在繼承傳統教研活動方式優點的同時,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對新途徑、新方法的追尋。我們發現“參與式教研活動”是一種合理且有效的教研方式。具體做法是:改變過去教研活動中,教研組長“一言堂”的現象,讓教師學當主角。開學初,全體教師一起參與教研組制定計劃,然后讓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長選擇計劃中某一研討內容,作好準備,到時輪流主持教研活動。教師的理性在對話、提問、討論、交流中碰撞、升華。如:一次教研活動,集體研討小班健康活動《占圈》。
主持人問:如何確定活動目標,體現幼兒教育的整體觀?
教師1:培養幼兒用身體各個部位占圈的興趣,自主探索,發展幼兒創造性,這是與社會領域的整合。
教師2:請幼兒大膽地用語言向同伴交流(交流自己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占圈,一共占了幾個圈),這是與語言領域的整合。
主持人:你準備如何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占到更多圈呢?
教師3:第一次游戲后:教師請幼兒向同伴說說:剛才我占了幾個圈?然后提出要求:能不能占更多的圈。
教師4:在幼兒第二次嘗試的時候,教師觀察根據不同對象引導:你占了幾個圈,用了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幫忙?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
開放、互動的教研方式不僅激發教師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有效地促進教師自我發展和提高。面對共性問題,大家紛紛各抒己見,達成共識,經常開展互動式的研討活動,能使每一個教師思維活躍、觀點鮮明、論述精辟,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另外在“參與式”教研活動中,我們還倡導參與式、交互式、探究式、交流式等各種互動研討方式,而園領導扮演的是服務者、支持者的角色,切實幫助教師改變等待、依靠他人直接告訴自己應該如何做的接受式學習方式,有力地克服了惰性與盲從,促使教師“實踐—學習——認識——再實踐——再學習——再認識”地主動學習、發展。
2.開展集體教學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在相互聽課的基礎上,我園又創設了集體教學研討活動。活動由全體教師集體備課,在評選出最佳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對活動設計進行反復修改,再由三位教師代表分別組織該活動,最后進行集體研討,分析每位教師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改進的措施。通過這樣反復修改、研討的形式,我們更好地幫助教師找到了存在的問題,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教師們都感到受益非淺。
3.開展生活案例現場分析評比活動,幫助教師實現自我突破。去年,針對教師們既有一定經驗又存在不少困惑的現實,我們嘗試組織了一次“生活案例現場分析評比活動”,采取教師隨機抽題、現場解答的形式,考察了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為教育實踐能力、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錢潔、戴艷麗、周悅和關玨幾位老師的現場分析尤為出色,均獲得了一等獎。
4.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促使教師全方位成長。例如本學期開學初,我園就組織開展了“南湖之春”選拔賽、園教學比武等等一系列的活動,教師們從自身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并組織開展了一個個精彩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我們看到了《綱要》精神已經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體現;通過活動,我們也看到了老師們業務上執著、鉆研的精神面貌;另外,為了配合縣幼兒教師技能技巧比賽,我園率先在片級范圍內開展了此次活動,教師們通過認真的賽前準備,均在舞蹈、彈唱、畫圖和說話四項基本功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在縣級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三、從實踐出真知,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
有研究表明,教師具有的諸如教育理論這類公共知識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幾乎不存在統計意義上的關系。即并不是這類知識越多,教師的專業發展就越好。只有當公共知識引起了個人在經驗和情感上的共鳴,融入到每個人的實踐性知識之中,反思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此可見,具有個體性、情境性、開放性等特征的實踐性知識,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園在實踐中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引導、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收到了一定效果。
1.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師在備課前認真分析教材,了解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思考幼兒“今天”學什么,用什么方法學,從而設計出符合本班幼兒的方案。
2.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型,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在教師教學的動態過程中隨時都會有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教師通過及時反思、抓住契機、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3.在教學后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我園組織教師在教學后一起看錄像或聽錄音,進行自我反思或教研組內互動反思。有的教師邊看錄像邊糾正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有的教師為自己能在課上很好地處理某一環節而高興,有的教師邊看邊自責沒有隨機生成幼兒感興趣并有價值的內容。大家主動交流,讓思想和觀點在交流中得到碰撞,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在日常帶班后,我們的每位教師都進行了經常性的教學效果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每個主題的反思記錄和每月一篇的幼兒觀察記錄。
四、以科研為先導,讓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飛躍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是引導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關鍵,正如有專家提出:“教學就是研究,教師尤其是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科學研究者”。為此我園積極引導教師帶著課題進課堂,帶著課題參與教研,促進教師逐步成為一個自覺對自己的實踐不斷反思的“反思實踐者”。為此,我們做到:
1.借助課題研究強化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科研水平需要讓教師融于課題研究之中,親自去體驗,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研究中鍛煉能力。因此科研意識的提升還是要通過課題來實現。不同研究方向的課題,促使教師結合新課程中的主題教育教學內容,結合課題研究內容制訂相互吻合的實施計劃。在大家關注指導下有效實施的這個過程,使教師們從被動參與轉變成主動參與。在我園,“科研”已經成為教師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研進展如何已經成為教師自我審視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2.借助方法指導培養科研能力。課題的研究重在過程,量的積累在于過程,質的飛躍來源于過程,從我園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上來看,必須給予相應的方法指導。指導教師規劃、實踐、反思和修正等,并隨時對教師科研動態給予分析鼓勵,分享彼此的經驗,從而使教師的科研能力,課題研究的質量與教學工作的質量,教師的發展、幼兒及幼兒園的發展互相促進,同步進行。
在我園教科室主任及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本學期,我園已有3個市級、10多個縣級課題順利結題;同時正在開展的有省級課題1個,市級課題2個,縣級課題6個。伴隨著我園教科研先進集體這一榮譽的獲得,我園教師也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實現著自我突破、自我飛躍。
五、以制度促發展,讓激勵機制成為動力源泉
人人向往教科研的濃郁氛圍已經在我園形成。為什么教科研工作對教師有如此大的魅力?實踐告訴我們,一整套教科研考評制度的建立,大大激發了教師的科研熱情。
1.用考評制度來調整教師行為。為了鼓勵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也適當引進競爭機制,促使教師在競爭中求發展,在壓力下促提高。如教師基本功比賽、教學觀摩研究、論文及案例分析等等,并把評比結果作為教職工年度考核、晉升、評優的主要依據,使教師的業務水平、綜合素質始終處于動態的發展過程。
2.落實獎勵措施。為了更好地激勵教師投身于教科研建設,我園特別制定了一整套《教科研獎勵方案》,該方案是在教師集體討論、商議的基礎上,經由園務會討論通過,并在實踐中不斷得以完善和發展的。獎勵方案包括課題立項獎、課題成果獎、論文獎、各類報刊發表獎等等,其中省級課題成果獎已突破千元。方案的制定,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她們努力學習,鉆研業務,不斷進取,使得自己在教科研上均有了質的突破!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任務執行者,而應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實踐者、創新者和需要不斷發展的專業工作者。教師的專業化是一個終身過程。“一朝受教,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讓我們共同努力,優化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為了每位教師更快更好地成長!
【優化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之策略研究】相關文章:
基于混合優化策略的目標分配優化研究05-02
軌道維持與調相的綜合優化策略研究05-02
談“策略教學”的優化策略06-12
我論中國UFO研究之策略04-28
區域覆蓋星座構型優化及協同控制策略研究04-28
終端區飛機著陸優化調度策略研究04-27
生物脫氮工藝控制優化策略的研究進展04-27
《紅樓夢》習語英譯策略之定量研究05-02
優化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04-28
基于貪心策略優化欺負算法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