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和英語能同時學習嗎?
幼兒園開設英語課已經有年頭了。實踐證明,如果只要求看圖說出一些英語詞匯、能進行簡單的會話,不必要會閱讀、會寫字,那么,幼兒學英語是可行的。近年來,也有一些幼兒園還開設了漢語拼音課,雖然說不是正規課程,但也在逐漸增多。這樣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幼兒能同時學習英語和漢語拼音嗎?
先要了解一下英語和漢語拼音各是什么?學習它們各有什么用?
英語是一種語言。學會了英語,可以和說英語的人交流,可以了解這些國家的人文風貌、可以閱讀英語書籍,還可以用英語來思考問題呢!
漢語拼音呢?它本身不是一種語言,而是學習漢語語音的工具或“拐棍”。一個漢字有音(語音)、形(字形)、意(意思)三個方面。靠著拼音,可以解決學習語音的問題(音),但不能解決認識字形、理解字意的問題。利用拼音,還可以幫助學好普通話、用電腦打出漢字呢!對于小學兒童,學會拼音,可以利用它加速識字和閱讀,變難為易。
那么,孩子同時學習拼音和英語行嗎?原則上講,讓孩子學習漢語拼音,單學“拼讀”(比如ma是ma; ba是ba),不是為漢字注音(這時還不學漢字呢!),是可以和學英語同時進行教學的。這是因為兩者的教學方法完全不同。
教英語時,比如教rabbit(小兔子)這個詞,老師一邊拿出畫有兔子的圖片或毛絨玩具,給兒童看,一邊反復說著這個詞,讓兒童跟讀;或者通過玩游戲來教這個詞,讓兒童學會讀它。教問候語,比如教“good morning”“how are you ”時,老師只要做出一個問候的“場景”,有幾個人在場,老師先說,再讓兒童模仿說,這樣就學會了。孩子們根本看不到詞,看不到字母,只是聽音學說詞;教拼音時,兒童只看到拼音字母卡或在黑板上寫的拼音字母和四聲的符號,看不見實物、圖片、漢字,等于只抽象地學“拼音”。從看見字母到模仿發音,學習的任務就完成了,非常抽象,兒童不感興趣。
雖然英語和漢語拼音可以同時進行教學,但是,從兩三歲到六七歲這個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征(形象思維占主導位置、有較大的好奇心、機械記憶等)來看,我主張,在幼兒園階段,幼兒還是只學英語一種較好。因為:第一,學習英語借助實物或圖片、有教學現場,符合兒童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點;第二,有學習英語的大環境(社會關注),甚至還有小環境(家庭輔導);第三,已有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第四,孩子學會了一些單詞和句子,說給爸爸媽媽聽,得到他們的稱贊,反過來更加促進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至于學拼音呢?首先,只學“拼音”,不注音,學起來很抽象、很單調、很枯燥,學習的興趣不能維持長久;第二,沒有學習漢語拼音的大環境和小環境;第三,目前還沒有多少實踐經驗,教學有一定困難;第四,如果只為孩子上小學學拼音打基礎,怕跟不上班,那就更不必要了。小學一年級學拼音,一定會有一段時間,老師要教“拼音”的,用不到在幼兒園先學這一步,說不定孩子先學以后還厭煩了呢!
綜上所述,幼兒可以同時學英語和漢語拼音,但是沒有必要,也加重了孩子學習的負擔,甚至會對他們到小學后學習漢語拼音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失去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