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關鍵在培養
我們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做事很不負責任,沒有一點責任心。是孩子們真的沒有責任心嗎?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們沒有責任心的?
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責任。所謂責任,包含對自我負責、對他人負責以及對社會負責等幾層含義,就是一個人承擔自身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的責任能力,一個人的責任能力主要由年齡、健康狀況和認知水平所決定。責任心則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自覺意識、態度和行動。雖然責任心是以一定的責任能力為基礎的,但是,責任心和責任能力并不一定完全平衡。有責任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有責任心。
孩子的成長是社會化的過程,嬰兒時期,孩子的溫飽及其他生理需求未得到滿足時,他們經常哭喊,這種哭喊是向成人求助,是他們對自我負責的一種表現,就嬰兒的能力而言,他們只能做到這一步。所以說,嬰兒對自我負責的能力非常有限。蹣跚學步的孩子跌倒或撞在桌上,圖為疼痛而哭喊,我們常常會一邊拍打著地面或桌角,一邊說:"打它,打它,都怪它把你撞疼了。"其實,孩子因"不小心、沒看見"而把自己弄疼了,他們已經在承擔責任了,只是這份責任有些苦澀,有些被動罷了。而我們的做法會使孩子產生不是"我不小心",不是"我沒看見",而是"地不平或桌擋道"的錯覺。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孩子從自身尋找原因的意識和方法,致使孩子以后遇到不順的事就會怨天尤人。
責任產生、發展的過程正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重要時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其實并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獨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個人只有擺脫依賴才能意識到責任,只有獨立才能主動承擔責任。當我們讓孩子獨立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孩子們都表現得非常興奮,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端碗拿筷,他們會認真地擦凈桌椅。我曾經給孩子兩元錢,告訴他可以在超市里選一種他喜歡的東西。我看著他忙于在不同的貨架前穿行,不時拿起某種商品端詳,認真地詢問商品的名稱和口味,嘴里不時地說著商品的價格,我知道他在比較、權衡,他不得不進行取舍。終于,他拿定主意,十分肯定地對我說:"我就買這個。"我深知他體驗的是快樂、滿足。在反復體驗成就感的過程中,自信的種子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逐漸生根發芽,并逐漸形成牢固的個人品質,同時他們也獲得了良好愉快的情緒體驗。孩子在獨立完成某事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客觀地認識事物,同時客觀地認識自己。他們逐漸意識到什么事是他們能夠把握的,什么事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孩子的責任心需要我們呵護。首先,給孩子獨立的機會。當孩子的自發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他們常常會要求"自己做",我們要重視孩子的需要,順應孩子的要求,千萬不能以"做不好"、"幫倒忙"、"費時間"等理由拒絕孩子的要求。無視孩子的需求就是在壓抑其自發性的發展,就是剝奪了孩子獲得獨立的權利。第二,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權利。孩子們第一次單獨做事難免讓人不滿意,這是正常的。一杯好喝的飲料灑了,孩子只能少喝甚至不喝,這是他完全能夠承擔的,我們不需要重新給他一杯。收拾桌子時孩子打碎了碗,沒關系,我們自己不是也有打碎碗的時候嗎?告訴孩子收拾掉,不過要小心,別劃破手。我們只是在必要時提供適當的幫助,而絕不是全部包攬。孩子在承擔后果的過程中逐漸明白,在任何時候,他們都必須對自己做過的事承擔責任。第三,給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氣。一張美麗的剪紙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就在這時不小心剪斷了,孩子立刻叫喊:"我再也不要剪紙了,我要把它們全撕掉!"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這時候,我們需要理解孩子,他非常渴望給我們剪一張漂亮的紙,非常渴望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本領展示給我們,非常渴望獲得我們的認可,而且他的確已經站在"好望角",只是頃刻間容不得他有任何思想準備就掉進了"深淵"。如此糟糕的局面與孩子的憧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起孩子情緒上的劇烈波動,而且他認為眼前的局面無法挽回。此時,我們不妨等待片刻,然后握住孩子的手,平靜地告訴他:"我理解你,你只是想剪出一張漂亮的紙,事實上你已經做到了,我看見你剪的紙很美,只是最后一步剪多了,我知道你很傷心,想哭就哭一會兒吧。"孩子從我們的話中感受到理解和承認,減輕了心中的自責和挫敗感。第四,給孩子戰勝沮喪的信心。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均非常有限,他們獨立做事時常常心懷良好的愿望,當事情的結果與他們預料的反差很大時,常常不能接受結局。他們不知所措,叫喊、發脾氣,因為他們無法接受他們自己,這種脾氣是沖著他們自己發的。他們的自信心開始動搖,感到非常沮喪,僅有的判斷力也隨之消失。此時,我們可以平靜而溫和地告訴他們,你已經盡力了,你做得很棒,我相信你能夠挺過來。此時,我們的平靜足以喚起孩子戰勝沮喪的信心。這時,多數孩子伴有恐懼心理,怕我們批評和打罵,我們的平靜恰好能夠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第五,忌用任何方式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當孩子要求自己做時,當獨立做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當做的結果令人不滿意時,我們都要熱情地鼓勵、適當地幫助,切忌埋怨、指責、諷刺、打罵孩子。
造成孩子缺乏責任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孩子沒有獨立負責的機會。我們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致使孩子沒有機會獨立做本該由他們負責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不但認為我們為他做事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還會用命令的語調指使我們,這種對冷暖饑飽、人身安全等身體上的過度保護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只有讓他們獨立了,他們才能懂得關心、體貼尊重別人。第二,我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對自己負責,如何對別人、對社會負責。父母是孩子終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缺乏責任心,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會孩子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負責。
孩子的責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細心呵護、耐心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