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效課堂22條》的讀書筆記
導語: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效課堂22條》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了《高效課堂22條》中的自序與引子,深有感觸。學校本是充滿生命活力與激情的場所,可現實是如此的殘酷,到處都充溢著苦悶與煩躁。學生對學校深惡痛絕,對課堂深惡痛絕,對書本深惡痛絕;教師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能為力,充滿彷徨與苦悶。學生體會不到成長的快樂,教師感受不到教育的價值,一切都那么讓人無奈。根源在哪?是傳統教育帶來的惡果,是傳統課堂帶來的惡果。
一起起血案讓人膽戰心驚,引人深思。在傳統教育體制下,“人”不是教育的核心,“分”成了教育的核心。孩子們除了聽課、做作業、應付考試,幾乎沒有什么自由支配的時間。何談健全人格、發展個性?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教育應當從“育”開始。可現實呢?重智輕德、不注重孩子的心靈溝通,整個社會氛圍缺乏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尊重生命的教育。缺失人文文化的教育,不可能是“立人”教育,就不會尊重人、尊重生命。傳統教育,贏得了分數,輸掉了人。
怎樣教育好受教育者?怎樣讓教育使人變成真正的人?家長、老師、學校、社會都要反思。觀念怎么變?怎么行動?我認為如果社會的整體氛圍不變的話,單憑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在我的孩子上小學之前,他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獲得新知充滿了渴望,上一年級之后,每天回來至少要做一個小時的作業,小小的心靈可能已經受到了傷害。臺灣作家張曉風向學校發出的追問“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我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人呢?”我深有同感。幾個同事的孩子正在上小學六年級,他們說孩子每天回來做作業要做到晚上十點,孩子為上學已經哭過好幾次,孩子已經開始厭學,他們是如此的揪心,我真怕我的孩子到時也如此。我也深知考試成績并不代表實際能力,更不能預示孩子將來的成就。可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現在,我該怎么辦?
分數既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是評價老師教學水平的標準。在功利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教育正以其內容的片面性、行為的短期性、目標的功利性,制造出一個個畸形的“病梅”。一個人知識的獲得和積累固然重要,但只有當他心懷天下,以社會責任駕馭自己的知識和智慧時,才能在更大的舞臺上一展宏圖。正如德國哲學家費希特說的“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而要有喚醒學生的力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必須身體力行。
【關于《高效課堂22條》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的22條09-28
高效課堂的教學計劃03-17
高效課堂教學反思09-08
中學體育的高效課堂構建論文09-30
讓有效的提問 打造高效課堂10-01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論文02-03
用幽默成就高效課堂論文06-18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建構論文07-23
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論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