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年趙構亦英雄民間傳說
說到宋高宗趙構,后人多對其抱以唾棄的態度:“逃跑皇帝”是他留給后世的公認形象。他重用秦檜,害死岳飛,大宋朝剩下半壁江山,他是名副其實的罪魁禍首。這話當然沒錯,但只說對了一半:這只是他在后半輩子干的事情。
年輕時的趙構,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他一點兒都不窩囊,非但不窩囊,他還是個文武全才、英姿勃發的有為青年。在這一時期,用“英雄”二字來形容他根本不為過。
有一件事特別能體現他英雄的一面—宋欽宗靖康元年,金軍首次將軍隊開到了汴梁城下。此時的金軍士氣正旺,其統帥威脅大宋朝要地要錢,更要宋朝選送一位親王到金國去當人質,否則百萬鐵騎就滅了宋!
宋欽宗此時早已嚇呆,他趕緊把自己那些封了親王的兄弟叫到了一起,開會做了個通告:現在國家有難,你們誰愿意去那邊忍兩年?結果,這幫親王跟商量好的一樣,全低著頭假裝沒聽見。當時氣氛之尷尬可想而知。此時,一個人站起來了:“陛下,臣愿往。”此人是誰?
他就是康王趙構。當時的趙構剛剛19歲。后人乍聽之下或許不以為然—做兩年人質有什么難的?但在宋代,被派至異族做人質的王族,極少全身而退的。歷來做人質,不外乎兩種可能—要么被殺,要么被囚禁至死。即便是運氣極好,能撿條命回來的,也多半成了廢人。所以做人質這事兒,說白了跟送死沒什么兩樣。
此時的趙構正當青春年少,他貴為大宋朝的親王,正值宋王朝最富裕的時候,待遇肯定差不了。能一咬牙一狠心把這些都舍下,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決心與勇氣。
就這一件事,就足以證明趙構年輕時的英雄本色。
據史書記載,臨走之前,趙構還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后你們要逮到戰機了,一定要好好收拾金軍,千萬別手軟,別顧慮我的生死安危。其言語之中,完全是將生死置之度外,透著一股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悲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跟趙構一起去金地做人質的宰相張邦昌,他一聽要去當人質,竟然當時就哭了個昏天黑地、一塌糊涂。
趙構的哥哥、時任皇帝欽宗在此事以后,還真是沒有將自己兄弟的命當回事。在他的授意下,宋軍還真瞧準了一次機會,派兵去夜襲金營。夜襲沒有成功,倒是成功地惹惱了金統帥—金朝二太子完顏宗望,他因此暴跳如雷,言稱要將趙構跟張邦昌一塊兒宰了。當時張邦昌都被嚇傻了,他渾身篩糠,哭得喘不上氣來。
再看趙構,他昂首挺胸、毫無懼色。這讓完顏宗望非常意外—宋帝王素來懦弱,這一親王平日應是養尊處優,如何能如此淡定?此事令他大生疑惑。于是,便下了考驗之心。
完顏宗望找了一把重達200斤的鐵胎寶雕弓,在百步之外擺了靶子,他連發三箭,一箭正中靶心,另兩箭各離靶心不足一寸—在當時,這種箭術當數神箭手。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趙構更準!他接過寶弓,開弓如滿月,也連發三箭,全射靶心上了。完顏宗望驚呆了—200斤的硬弓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拉開的。趙構這種拉得開硬弓、還能百步穿楊者,已然是絕頂高手!
完顏宗望當場就斷定,就憑這準頭,還有這驚人的力氣,這親王肯定是贗品!于是他立刻向宋朝提出退換貨,把趙構送回去,換來了另一位與親王稱號非常契合的肅王。肅王是典型的親王,善享受、好風月,后來,這肅王就死在了金營里邊,而趙構因禍得福、名利雙收,平平安安地回到了汴京。
趙構一身本事跟豪俠氣概哪兒來的呢?說白了,其實這些最開始都是出于私心—他是為了證明自己。古代帝王繼位的規則素來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趙構是庶出,排行老九,這皇位怎么也輪不到他來坐。再加上其母出身貧賤,所以,趙構雖有“皇子”之名,在宮內卻處處受到其他皇子的欺壓,就連父皇宋徽宗也沒太拿他當回事。
人就是這樣,越不能擁有的,越渴望得到—出身和地位反而刺激了趙構的拼勁兒—你們不是瞧不起我嗎?那我就做到最好、最優秀,讓你們看看!
所以趙構自幼刻苦,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不但如此,他在書畫方面造詣也不低,而這種藝術上的成就也恰恰是為了贏得父親的贊賞而獲得的。
【少年趙構亦英雄民間傳說】相關文章:
亦師亦友亦深愛作文07-26
你我亦近,亦遠作文07-19
亦苦常樂常樂亦苦作文10-10
民間傳說作文07-16
民間傳說故事03-11
老關民間傳說08-08
(優選)民間傳說故事09-28
亦師亦友作文12-02
人心亦涼作文07-20
亦師亦友的作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