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化教學模式在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網絡化教學 信息資源 開放教育教學質量 人才培養模式
[論文摘要]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將電大開放教育帶進了一個全新的現代遠程教育時代。如何提高教育質量,真正實現人才培養優質化,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不言而喻,信息時代,質量仍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是教育賴于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然而,在 “開放教育”對象存在極大差異性和特殊性的情況下,只有優化教學過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而優化教學過程的關鍵在于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
基于網絡的學習環境與傳統的學習環境相比所引發的教學活動、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也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操作活動就更顯得突出。
在網絡化教學的每個流程中,教師的角色就如一名導演,首先引導學生訪問特定網站,感受動畫樣例,提高學生興趣,把學生帶入學習情景中;然后給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給出相關連的網站,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這兩個階段中,教師重在指導學生主動的學習,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別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以免學生在網上“迷路”或瀏覽與教學無關的網頁;并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在網上交流階段,學生把各自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此時教師的指導作用就更明顯,教師不但要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討論,而且還要組織引導、點評學生的態度觀點,避免學生閑聊或無話可說,始終圍繞本案學習目標進行。在歸納小結階段,教師重在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把實踐知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同時對有代表性的關鍵問題進行解釋和演示操作,加深理解。在整個網絡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改變了教學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我認為教師的行為應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發和提供學習資源
網絡環境下學習的特點是一種基于資源的學習,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解或幾本教材、參考書等僅有的信息源相比,學生具有很大的選擇空間,可以從網絡廣泛的信息源中選擇他們所需要的學習材料。但是互聯網上的資源不可能為學習者提供正式的學習內容和材料,也不可能為教師提供合適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學習資源的設計和開發。
學習資源的設計是指確定學習某主題所需的信息資源,包括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本主題過程中起的作用。在本教學案例中,我把相關的教學知識點、案例、教學習題、教學資源等放在網頁中,并提供相關知識網站,以便學生查閱。
二、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的引導
幫助學員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使學員按照確定的學習目標進行學習,是網絡教學中教師對學員學習進行指導的首要任務。對于偏航、迷航的學員教師應及時引導,及時提醒他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使學員的學習始終圍繞師生共建的教學目標進行,只有這樣,網絡教學才能達到既定的效果。
學習目標的闡述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將所要學習目標通過網絡直截了當地發送給學員,也可以先讓學員進入學習情況,再給出學習目標。有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也可以以要求的形式提出,可以一次性提出,也可分階段提出。有的學習目標比較明顯,學員馬上就可以知道,教師只需呈現出來就可以了;有的學習目標比較難懂,學員可能一下弄不清這節課究竟要干什么,教師要對學習目標做進一步的闡述。
學習內容的指導和學習策略(可稱為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的指導工作不但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而且在網絡教學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學員協作學習、小組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在網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開展豐富多彩的學員小組活動來培養學員的群體意識與活動能力,可以促進學員之間深入交往,克服學員的自我中心傾向性,促進學員的個體社會化發展。更重要的是使學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強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網絡教學的靈活調整手段使得教師可用多種方法編成學習小組,比如:可以根據學員的申請,讓學員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可以根據愛好和興趣分組;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分組;教師也可以按照層次不一進行分組,教師要考慮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角色分配以及相互協調、配合問題,例如網絡操作熟練的同學可以與不熟悉網絡的同學分在一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學習好的同學可以與學習差的同學進行搭配,相互彌補,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四.關注每一個學員的學習進度
對每一個學員進行學習指導,只有在網絡教學中才可能實現,這的確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基于網絡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師授課期間為了保證學員對所講知識的關注,教師可將學員之間的聯絡中斷,只保持學員與教師之間的通信;還可以鎖住學員的鍵盤,中斷學員與計算機的交互,教師把所講信息發送給所有的學員。在學員的個別化學習活動過程中,學員可以從教師站上獲得教師提供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學員通過與計算機的交互完成學習任務。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觀察任意一個學員站上的內容,了解學員的學習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學員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協同學員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學習材料,或對學員的完成情況進行適時的、形式多樣的評價和指導。總之,對學員學習進度的關注是為了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關注每一個學員的學習進度,還要先關注學員的不同學習背景。我們知道,一個教學集體是一個由多種智力背景和情感背景所構成的集體。不同智力和情感背景下的學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在同一個教學班的學員層次有高有低。對同一個知識點,有些學員很快就能掌握,而有些則需花一定時間才可以做到。因此,在我國傳統教學中,基本上是面向中等生的教學,而智力發展超常和智力發展落后的學員存在著“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
而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好生多吃一點”,對于那些每天需要花費幾倍于他人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學習也很難理解或根本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總是在吸收和消化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進行的“差生”來說,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特性,引起并保持學員對教學的注意,并針對不同學員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時刻感到與學習任務有相關性,感到他們的需要在教學過程可以被滿足。教師的直接關注直接影響到學員實際做出的努力和行為,使他們不再視學習為畏途,而是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
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的重要環節,有將現代遠程教育各種教學手段、方式和學習方式系統化,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提高開放教育教學質量,確保人才培養的優質化,從而將所學知識真正內化為一種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邦奇,齊平.現代教學管理系統[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金含芬. 學校教育管理系統分析[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冒榮,劉義恒.高等學校管理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4]孫燦成. 學校管理學概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J].江蘇高教,2000,(1).
【網絡化教學模式在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JiTT教學模式開放教育論文04-30
翻轉課堂在開放教育韓語教學的應用論文05-02
游戲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4-27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索04-29
實踐教育論文教學模式論文05-01
高等職業教育應用WebQuest教學模式的研究論文05-01
淺談高校開放式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教育論文05-02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汽車營銷教學的應用論文05-02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04-29
溝通在健康教育過程中的應用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