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論文
一、移動互聯網成為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可行性分析
(一)移動互聯網推動了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
移動互聯網給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廣泛的交流空間、相對無限的自由,其延伸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的內涵。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比較單一,內容較為枯燥、方法較為單一、信息較為滯后,這些制約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汲取,甚至忽視或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依托移動互聯網開展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則有利于改變以上弊端,有利于豐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的內涵,增強大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相長。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提供了新平臺。即時通訊(QQ、飛信)的廣泛應用、SNS社交網站、微博等網絡媒介的興起,微信、米聊等即時通訊類軟件廣泛流行,極大提升了移動互聯網絡使用的交互性。包括、微信、博客、論壇、網絡社區等交流平臺。盡管移動互聯網育平臺缺乏傳統教育平臺的權威性、紀律性,但更具親和力、互動性、靈活性,更加貼近了青年學生的網絡需求,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互動性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二)移動互聯網提高了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移動互聯網縮短了教師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拓展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信息種類并接受信息的快速傳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興趣特長、心理特征、學習能力、知識程度等個性特點,同時可以在短時間內與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網絡交流互動,在雙向交流探討中研究問題、尋求共識,提升教育實效性。
二、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的導向
(一)擴大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樣性
移動互聯網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個性化的移動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強調與教育對象的交流互動,注重教育者自身個性魅力的培養與展示,注重對網絡知識的更新和網絡文化的了解,弱化教育場所和教育時間的特定化。上述“三重一弱”的特點決定了需要掌握個性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根據大學生個體對載體的偏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和手段來實現,如微博、微信、手機短信,QQ、SNS、論壇等手段相結合等等。
(二)提高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針對性
一方面,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充分利用各種載體的獨特特征,發揮特定載體的優勢,打開大學生的心扉,獲得交流對話的機會,而不被9后大學生盲目地拒絕;另一方面,只有抓住具體的載體特征,讓這一載體與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緊密契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形成強大的教育內驅力和教育自覺。
(三)堅持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平等性
在3G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大學生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進行交流,要將教育的主客體放在平等的地位,在教育主體進行滲透性和感染性教育的同時,激發教育客體的積極性,并關注他們的信息反饋。
(四)堅持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規范性
3G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有嚴格的組織和制度保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移動互聯網平臺的管理需要整合學校人、財、物資源,發揮各種資源的協同效應。同時建立移動互聯網平臺領導、協調、信息管理、危機處理等制度,保證移動互聯網平臺的正常運行。
三、高校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思考
(一)高度重視并積極發揮移動互聯網在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視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要適應主體角色的轉變,把尊重大學生的`個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充分把握大學生個性特征,聚焦大學生主體地位,迎合當代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和偏好,主動運用移動互聯網媒體創新,以互動式、體驗式、引導式、滲透式的方法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教育理念和內容、工作體制和機制、工作模式和手段的創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實效性,使得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環境同步發展。
(二)精心構建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交流平臺
首先,要建立移動互聯網校園網絡公共交流“大平臺”,利用手機短信平臺、手機飛信、手機微博、微信、手機音頻廣播等平臺開展學生工作,為學生提供基本辦公、通知等服務;第二,整合校園媒體的優勢資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
宣傳“中平臺”。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大量制作開發集思想性、知識性、人文性于一體移動互聯網媒體新“產品”,實現校園網絡資源供給,用優質的校園網絡資源和卓越的用戶體驗,吸引學生主動使用校園網絡,提升大學生使用黏度;第三,以院系為單位,建立師生雙向溝通“小平臺”,實現互動交流。根據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心理問題等將在校大學生進行類別劃分,并通過班級博客、校園論壇、手機QQ、手機SNS等與學生進行在線雙向或多向交流和心靈溝通,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發揮移動互聯網媒體的輻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滲透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積極加強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隊伍建設
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隊伍應從三個方面加以建設:一是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知識培訓,普及移動互聯網應用知識,促使其主動開展面向新情況的工作研究,提高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二是建設熟悉移動互聯網媒體資源開發的專業隊伍,負責移動互聯網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產品的采編、制作、更新工作,使移動網絡技術與高校優質教育內容無縫對接,構建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服務性于一體的優質校園網絡資源;三是建設善于運用學生喜歡的流行網絡語言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吃透摸清博客、SNS網站、微博、微信等網絡媒介的優勢和使用規律,開展交互性強、針對性強、引導性強的網絡教育活動。
(四)強化基于手機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支撐體系
3G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強化移動互聯網校園信息管理支撐體系。一是開展媒介教育和移動互聯網文化體系建設,培養大學生媒介素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促使大學生樹立自律意識和正確的新媒體觀念;二是加強移動互聯網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發布監管與化解機制建設,認真研究大學生移動互聯網應用規律,主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應變能力,及時發現大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提前防范,對移動互聯網的價值影響實施有效的監控、化解和合理的引導,在校園形成健康的新媒體教育環境。
【大學生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論文提綱02-10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12-05
論科學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論文11-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結構的論文10-09
接受理論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論文04-16
思想政治教育學專業論文提綱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