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路徑的探討論文
【內容摘要】高校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積極滲透德育理念,確保德育工作能有效發揮其實際價值。對音樂教育德育功能的探討非常關鍵,其能為高校音樂教育工作的多元化開展提供更加堅實的載體和切入點。文章集中分析了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并對功能的實現路徑展開了討論,以期為相關院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
新時期,高校德育教育體系和音樂教育體系的交叉研究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德育教育越來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比重①。要想提高高校音樂的學科建設水平,就要夯實德育教育功能和基礎,從愛國情操、審美情趣、集體思想以及批判性創新思維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體系,從而實現高校音樂教育的目標。
一、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
高校在音樂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關注德育的價值和意義,更要著重了解音樂教育德育的功能,從而建立更加系統化的教學框架,促進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培養優秀人格
在對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進行系統化分析的過程中,要從階段性音樂教育的教育對象出發,因為其本身就是面對大學生開展的教育工作,也是一項最基本的素質教育工作。因此,無論是在教育方式還是教育內容層面,都要將育人作為根本教學目標和教學宗旨,全面落實中華民族優秀品格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說,教育工作的開展和表現形式都要滿足社會的行為規范,確保其是以最健康得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這就要求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對教學內容選擇予以關注,不僅要對藝術性予以關注,也要對思想性進行統籌監督,以帶領學生更好地走入藝術課堂。目前,較為常見的德育教學方式就是演唱愛國主義歌曲以及革命歌曲,這是較為直接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在學習傳統音樂作品中體會到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和思想境界,并且,豐富的音樂知識會以更加深刻的形式傳遞給學生,使其內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和升華。借助德育教育的直觀表達方式,能在學生心靈中種植高尚道德情操和愛國主義的種子。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將宣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思想的歌曲作為重點,可以充分發揮高校德育教育在人格培養方面的特質和功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通感手段建立有效的教育機制并且深化教育成果,從而完善藝術形象的塑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不同感覺,通過不同感知間的溝通完成教育工作,如利用聲音觸發學生產生視覺、觸覺以及形象的想象,從而影響學生的思想認知,確保音樂強化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廣度,發揮其人格培養的功能。
(二)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從音樂的發展角度對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進行分析可知,音樂表現形式就是基于情感的表達,因此需要建立人聲交織以及結合的基礎。無論是何種表達方式,都要將可塑性作為關鍵,能夠有效推進建立完整的教育結構。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從音量、音域以及音色等幾個層面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并且將其作為教育的基點,開展針對性的德育工作,維護音色和音量等協調性,確保教育工作和教育本質都能圍繞學生的素質教育開展,利用相應的教育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也就是說,在集體合唱或者是合奏的過程中,集體配合十分關鍵,也是協調性維持的關鍵,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全局觀念,從而整合整體效果,建立完整的集體主義思想認知模式,避免形成個人英雄主義。在集體式的訓練中,學生遭遇矛盾、化解矛盾,有助于他們體會合作的好處②。基于此,在實際教育工作開展后,教師可利用音樂活動和教育項目引導學生形成合作的思想和認知,形成積極向上的引導,確保教育工作能發揮其實際價值和優勢。音樂教育德育工作要將音樂和諧化教學理念作為關鍵,推行更加契合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的方式,有效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學框架,對音樂的特殊性予以利用,保證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引導學生形成集體意識。
(三)培養審美情趣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是提升學生審美觀念的重要一課③。在高校音樂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也是非常直觀的德育功能和價值。音樂教育本身和其他學科就存在區別,自身就是美的代表,因此,要將內在內容和外來內容融合在一起,有效利用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教師要借助多樣化音樂教育結構和德育手段引導學生形成對美好事物的認知,從而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真、善、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發揮音樂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和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審美教育的構成要素中音樂教育是關鍵,音樂教育本身就是感覺教育,是對學生審美因素反應的關鍵。多數音樂作品在落實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都是借助樂器或者是歌唱方式進行傳遞,能在提升學生理解以及欣賞能力的基礎上,有效調動學生的感知行為,從而從學生的主觀情感層面建立審美體驗,對于學生情感升華以及心靈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綜上所述,在音樂培養的過程中,音樂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關鍵路徑和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濃厚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態度的關鍵,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有助于拓展學生文化視野,為優化學生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真正建立完整的教學路徑。
(四)培養創新思維
在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工作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機制,合理落實系統化的教育結構,將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引導作為教育關鍵。音樂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審美形式,在音樂教育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合理地改善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求同存異的思維模式。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藝術的本質就是想象,要想提升教育的力量,就要對想象力、創造力予以培養。基于此,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有效整合教育機制才能發揮德育教育的優勢,并且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對于創新思維以及感性能力的培養工作要給予重視,有效發揮音樂教育中德育的價值和作用,才能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真正突出音樂的教育目的。除此之外,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工作還能有效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為大學生優秀品格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路徑
在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的重要性,并且發揮其人才培養的多種功能,借助相應的多元化教育機制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全能型綜合人才。
(一)完善教學體制
為了充分發揮高校音樂德育功能,高校在實際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將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作為循序漸進的階段性教育目標,并且隨著教育工作的深入逐漸優化階段性教育反饋管理。在教育媒介不斷豐富以及創新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德育的理論和實踐形式都要事先創新,形成更加具有時代意義的課程設置方式,并且強化德育功能,維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平衡關系④。第一,打造高素質音樂師資隊伍。在實際教育工作中,要將創新意識較好的高校教育人才隊伍作為關鍵,并且整合教育理念和教學過程,確保教師能秉持先進的思想認知和精神意識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學框架,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促進德育教學能發揮其實際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第二,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高校音樂德育教學機制,并且對教育體制的改革予以關注,有效整合實踐機制,組織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等指導高校音樂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要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確保能配合課程設置提供相應的教學場地、資料、設備等,從而真正提高高校音樂德育教學水平。
(二)優化教育內容
在教學內容設計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元化角度分析具體問題,并且要對教學內容的設置予以系統化考量。最關鍵的是,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班級學生的基本學情建立更加契合的教育規劃,保證典型性和教育意義都能發揮其實際作用。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教育過程和教育理念的吻合程度,教師在整合教育內容的過程中要秉持與時俱進的理念,確保音樂藝術和時代精神之間的契合,從而將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都融合到日常高校音樂德育教學過程中,借助音樂特殊的感召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水平⑤。一方面,教師要在高校音樂教育德育體系內將音樂表演、音樂欣賞以及音樂創作等過程和學生的感受結合在一起,有效結合音樂開展想象,從而利用音樂教育提升學生對德育理念和內容的內化水平。例如,在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不同的節奏和敲擊方式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從而借助差異化節奏類型培養學生健康的處事方式,讓學生擁有輕松開朗以及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如今不同的教育媒介層出不窮,教師要想真正發揮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就要利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掌握音樂常識,從而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進一步利用音樂為學生帶去激勵和啟迪。在不同教學機制和教學框架體系內,應發揮高校音樂德育功能價值和優勢,以確保能建立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這樣能在培養學生道德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完備的人格。例如,建立大學生音樂社團,能發揮德育功能和價值,積極提升校園文化的時代價值,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優化奠定基礎⑥。
結語
總之,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建立完整的德育框架,確保能提升大學生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綜合水平,也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基礎,真正發揮德育的功能和優勢,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圍。
【高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路徑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民族音樂教育及實踐路徑探討論文05-02
高校圖書館的德育功能及對策研究論文05-01
高校體育社團德育教育功能及作用論文05-02
高校創業教育路徑探究論文05-02
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實施途徑05-01
高校學生管理改革路徑論文05-02
網絡時代與高校德育的路徑選擇04-26
職校教學管理路徑探討的論文04-30
中職德育教育路徑研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