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石油工程本科英語教學改革分析的論文
摘要:隨著石油公司跨國合作的趨勢,石油工程專業英語在國際化的形勢下日益重要,通過分析課程教學現狀,結合實際教學教學經驗和對國際化石油人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注重學生早期的英語基礎、引進強大的師資力量、改革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合理化的建議能夠使學生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提高,并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過程中有正確的導向。
關鍵詞:石油工程;專業英語;互動教學;師資力量;考核方式
當代,全球經濟日益開放,各種貿易壁壘得到清除,通過兼并重組,跨國公司經營范圍越來越廣,大大推動了國際化合作進程。我國石油行業緊隨時代步伐,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戰略得到極大擴張,同時,政策向民營資本及國際資本開放,國內民營油氣開采公司也積極參與,比如洲際油氣與美都能源分別收購哈薩克斯坦與美國油氣資源。在這種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員工被派往海外市場從事相關管理及技術工作。這些員工出國工作,必須具備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尤其石油工程專業英語能力[1]。本科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求知欲和探索力處于人生的頂峰,及時誘導學生關注油氣開采的國際化進程,使其明白在跨國合作中對人才有哪些要求,注重對專業外語能力的培養,并提供科學的培養方案,有利于其在專業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而石油工程專業英語作為最基礎的專業課程還存在適當改進的地方,本文就目前的國際石油技術人才要求及教學手段方法等問題,進行嘗試性探討,并對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建議[2]。
一、石油工程專業英語現狀
(一)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不強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師的授課能力和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任課老師都不能流暢地用英語講解專業知識,如何要求學生?學生會認為學校對專業英語也僅僅是應付國家本科教學評估,最后,變成僅僅為了修滿學分而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對于專業英語的教學,要求老師必須是復合性人才,不僅對專業知識有深刻的了解,還要能夠用英語流暢地講授。目前國內高校中很多40歲以上的專業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科研突出,外語讀、寫能力也很強,但聽、說能力很差,不適合講授專業英語。年輕老師如果沒有國外求學背景,外語能力也一般。而一般本科院校對國外知名學校的博士畢業生缺乏吸引力,所以大部分高校專業英語教學存在師資不強的問題。
(二)教學方法不合理
由于師資不強,普遍重科研輕教學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還處于比較傳統的地位。教師普遍采用一層不變的“三步驟”:首先講解專業詞匯、然后閱讀教材中重點章節、最后引導學生逐句逐段翻譯。老師變成了廣播,生硬地念稿子,學生被動收聽,師生缺乏互動,課堂單調、氣氛沉悶。這種情況和英語教學的理念相違背,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可是課堂上學生一語不發。另外傳統的依靠書本和粉筆的教學模型,目前在大部分課堂上遭到拋棄,多媒體教學給予師生很大的解放和自由空間。但這并不代表每門課都適合多媒體教學。有些教師一節課一個人翻PPT,把自己變成了電影放映員,不關注學生的狀態,老師和學生仿佛處在兩個世界中。石油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中也存在這種現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專業英語教材問題
目前有些高校選擇英文原版專業資料作教科書用,往往由于其中所涉及專業知識較深,即使翻譯成中文,如果沒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也難明白,不適合教學使用。有些高校采用自編教材,內容簡單易懂,涉及知識理論性強,但與油氣田開發生產聯系不緊密,有點像中文教科書的譯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并感覺實用性不強。
(四)課程學時少,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本科生專業英語一般分配32個學時,采用傳統的筆試方式考查。碩士及博士不開設專業英語課程。由于學習時間短,學生們只是了解了部分專業詞匯,僅對閱讀專業文獻有所幫助,無法撰寫一篇專業科技論文,教學目標并未達到。單一的筆試考查,像傳統英語教學一樣,使得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記憶一部分專業英語詞匯,但不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將來踏入工作崗位,用的英語的時候,即使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也仍然極其被動,違背專業英語教學的初衷。
二、提高石油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的嘗試性探索
(一)加強專業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學校要重視,要加大投入。一方面加強師資的引進,對于將來承擔專業英語教學的應屆博士,要求必須有三年以上國外學習經驗。另一方面也可放開視野,引進在跨國石油公司擁有豐富技術積累的中國專家,學歷可適當放低,這些人專業扎實,一般負責過重大海外石油項目,與外方員工有豐富的合作經驗,能給學生帶來很多教科書上學不到的知識。對師資的引進,一定要嚴格把關,組織院系專家領導進行多輪試聽,通過者方可引進,不可只看履歷。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師資隊伍,安排講授石油專業英語的老師多參加油氣田開發實踐培訓,了解油田一線開采工藝,積累現場經驗,并安排到國外進行短期學術交流與培訓,既了解國際石油開采前沿知識又提高了外語水平。如果有條件也可聘請海外高校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每年不定期對學生進行集中授課。總而言之,在方法論上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思路,但在師資隊伍建設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上一定要統一,不可忽視。
(二)改革教學方法[3]
首先重新定位教學目標,摒棄老師上課逐段朗讀,然后翻譯,講解部分專業詞匯,學生被動接受,不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的傳統教學方法。轉變到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交流能力,畢竟語言的直接作用就是溝通,使學生不但能夠聽懂別人所表達的專業知識,也能清晰告訴別人自己的理解。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有中外技術交流或培訓,這些能力必不可少。如果缺乏,心中雖有千萬種想法,也無用武之地。在具體教學手段上,可對每一專題收集適當的聽力材料,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們自我檢測自己的聽力水平,任課教師也有所把握。同時,也可加強學生們學習專業英語的危機感,提高學習的動力。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與油氣開發相關的記錄片或科教片,例如《頁巖氣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等,也可放映國外油田施工現場錄像。另外,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場所模擬國際學術會議,給每個學生提供講解自己寫的科技論文摘要或其中部分內容,其他同學可以針對其講解展開討論,結合客觀條件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盡量少用中文,讓他們如同身處在一個英語工作環境中,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總之,任課教師要利用現實條件將專業文獻的閱讀與專業英語的較量融為一體,通過學生的互動參與,培養學生用英語互相表達專業內容的能力。
(三)選用特色專業英語教材[4]
專業英語教材絕不是專業課教材的英譯版,而要緊貼當前國際形勢,適當增加國際經濟貿易專題,既要反映當下專業領域內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工藝技術,又要反映國際石油公司跨國合作中的通用市場規則。具體內容上可以節選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技論文和石油工程作業現場的作業案例,比如SPE文章。斯倫貝謝、哈里伯頓、貝克休斯等國際大型石油技術服務商的優秀工程師經常撰寫SPE文章,描述展現一些有實際推廣意義的作業案例。也可在石油工程專業外語中加入一些經濟法規和石油條例,為石油人才的國際化打下基礎。
(四)有效考核
對任何一門課程試卷成績都不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在專業英語教學中尤其突出。在改革后的教學方法上,大幅度提高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教學表現所占的權重。最終結課考核時,學校不要統一開卷或閉卷考試,要解放思想,允許任課教師單獨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比如通過界定一個石油工程專業方面的主題,讓每個同學現場發揮,即興回答,完成后任課教師就專業知識領域和學生進行問答式交流,視其表現,給出成績。有了這種注重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綜合考核方式,才能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學習道路上來。參加工作后一定會意識到其價值所在[5]。
三、結論
在石油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后,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力爭使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能夠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分配到國內各個油田工作的同學,能夠根據各自工作崗位要求,利用所學專業英語,正確使用或保養進口設備工具。同時查閱相關英文資料,了解技術前沿知識,使自己能夠在更高的層次上思考問題。分配到外企或國內投資的海外石油公司的學生,能夠利用專業技術和英語融會貫通之長,快速適應中外員工合作環境,實現無障礙交流,能夠把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全部發揮出來。對于本科畢業后考取研究生的同學,為查閱外文學術文獻,撰寫科技論文,使用國際通用專業計算軟件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傅程,張繼紅.提高石油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25):158.
[2]胡景宏,陳穎.石油工程專業英語本科教學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191-192.
[3]朱芳冰,謝叢姣,周紅.21世紀石油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實踐及構想[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11(4):65-66.
[4]樊萍,陳蓮珍.淺談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3(3):61-62.
[5]張冰,李琪,劉志坤.專業英語復合模式教學法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2,(4P):55-59.
【石油工程本科英語教學改革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石油化工工程論文03-16
略論大學本科英語教學改革04-29
論測繪工程專業《空間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04-28
對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和分析04-27
石油管道工程組織現狀分析及結構創新04-27
本科論文致謝12-20
本科論文的致謝02-10
石油行業論文參考文獻07-24
石油鉆井業安全投資效益分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