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物理教學加強德育教育思索論文
新課改在教學目標中明確要求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即教學時要關注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科學精神等方面的養成,哲學方面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這給高中物理教師確實提出了難題。筆者認為,我們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必須要在課堂中滲透進哲學式得德育教育的內容,這樣不僅能達到教材改編者的期望值,而且能在教學效果上有一個大的跳躍,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認識物理的本質,培養起對物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哲學就是用簡單的說話來體現出隱含深層意義的道理,其特征在于追問本質,不斷反思。而物理學與哲學同系一個源頭,只不過隨著物理學和哲學的發展,各自都構建了獨立的學科體系,才有了如今哲學與物理學的分科,看上去涇渭分明,實質是緊密相連。哲學聽似高深莫測,實則在物理學中處處皆是,可以說任何物理學上的偉大成就,都與物理科學家的哲學觀不無關系。新課改一直強調物理思想的滲透和科學精神的形成,但是目前確實很難在照顧分數的前提下滲透進這些內容,筆者特別做了一些研究,即找到適當的方式,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哲學影響,抓住哲學和物理學的深密聯系,課堂上就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哲學教育。當然,前提是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首先應當提高自身的哲學修養。筆者在這方面下了一些工夫,如讀了一些關于哲學的書籍,在書本中認識了很多哲學思想家,感慨他們深邃、自由思想的同時,一直考慮如何引入到課堂中來,并粗淺地進行了一些嘗試,獲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最近的《用歸謬法解決和質疑物理問題》文章在《物理教學》雜志09年02期發表,欣喜于得到肯定的同時,在這里愿與大家一起分享拙見,特舉幾例如下。案例1:在兩個帶電導體板之間是否存在如圖1(a)所示的電場,它的電場線互相平行,但間距不等?
課堂引導:許多學生首先想到可能不存在,但是說不出理由。姑且我們就以承認存在這樣的事實來分析,如圖1(b)所示,根據等勢面與電場線垂直的特點,它的等勢面ac、bd應該如圖中虛線所示,a、b兩點的電勢差Uab應該等于c、d兩點的電勢差Ucd,從圖中很明顯看出來,a、b兩點的距離Sab等于c、d兩點的距離Scd,a、b間的場強大于c、d間的場強。根據公式U=Ed(在很窄的橫向范圍內可認為是勻強電場),可得Uab>Ucd,這就與Uab=Ucd矛盾,所以我們就用歸謬法得出結論:這樣的不等距電場不存在!哲學教育:這里用到了歸謬法,歸謬法論證是一種間接論證,它先假定對立面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以其為前提,經過推理分析,引出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使其不能自圓其說,不攻自破,值得注意的是,歸謬法與反證法是有區別的,反證法是通過對反面論點的否定來證明某一論點是正確的方法,即以事實、事理證明同自己論點相矛盾的論點是錯誤的,根據矛盾法則,從而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如果說反證法是“欲擒故縱”,歸謬法則是“將計就計”。
案例2:如圖2(a)所示,一帶電質點,質量為m,電量為q,以平行于x軸的速度v從y軸上的a點射入圖中第一象限所示的區域。為了使該質點能從x軸上的b點以垂直于x軸的速度v射出,可在適當的地方加一個垂直于xy平面、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若此磁場僅分布在一個圓形區域內,試求這個圓形磁場區域的最小半徑(重力忽略不計)。課堂引導:學生拿到該題,往往都是無從下手,原因就在于電荷性質、磁場方向、區域大小等都存在著不確定性,以致不能很快地作出軌跡圖,從而感覺很亂。正確的思路應當是這樣的:讀了該題,馬上意識到自己掌握了兩個條件,一個就是半徑為r=mvqB,另一個是進出未知磁場的初速度、末速度方向。其實有這兩個條件就足夠了,如圖2(b)所示,先作出兩速度的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相交角的角平分線,再用圓規作出已知半徑的軌道圓,O′即為圓心,c,d分別為進入和離開圓形磁場的兩位置,所以cd即為磁場區域的最小直徑,則R=12cd=槡2mv2qB哲學教育:在探索未知世界時,應當從已經掌握的知識入手,充分利用能夠得到的條件。不必為未知的東西而迷茫,往往因為對未知太過耿耿于懷,從而使問題越發模糊。另外,也許很多事物看似復雜,但只要你思路正確,也就能夠化繁為簡了,要有解決問題的信心。案例3:如圖4(a)所示,小木塊可以分別從固定斜面沿左邊或右邊由靜止開始滑下,且滑到水平面上的A點或B點停下。假定小木塊和斜面及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緩連接,O點位于斜面頂點正下方,則( )A.距離OA等于OBB.距離OA大于OBC.距離OA小于OBD.無法做出明確判斷課堂引導:大家先來分析兩木塊下滑過程的相同量———高度h,動摩擦因數μ,再找到不同量———傾角θ不同。現在突破口找到了,我們只需要研究滑行的水平距離與傾角θ的關系。如圖4(b)所示,易分析PC段勻加速,CB段勻減速,P到B由動能定理得,mgh-μmgcosθ?hsinθ-μmg?CB=0又有 OC=hcotθ兩式聯立得OB=OC+CB=hμ,即滑行水平距離OB與傾角θ無關,故答案為A。哲學教育:要比較兩個事物,首先應當找到相同的條件,并予以排除,再分析兩事物的不同點,并從不同中找到兩事物形成差異的原因或可能導致的結果。好比分析兩位同學成績差異的原因,應當將學習環境、教師水平等相同條件排除,而主要從學習動力、學習方法等不同點進行分析并找到原因。以上所舉三例,題目在教師眼中相當簡單,但是對于學生,著實困難,所以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不能輕描淡寫,而應當著力講清思考方法,同時注重哲學的教育,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題目的理解,也能將我們的教育延伸到課堂之外,使學生獲益匪淺。這里筆者就不多舉例了,以下就是在課堂中滲透哲學教育的零星摘要。
1.在物理上學生對于一些漸進線的理解有疑惑,如圖5所示是恒定功率下汽車啟動時的v-t圖象,學生認為加速度不斷減小接近零,但不會等于零,即不可能最終做勻速直線運動。如舉“阿喀硫斯與烏龜賽跑”這一哲學謬論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思考意識。
2.熱力學第二定律世界上的事物發展規律都是向著一個方向而自發前行的,但如果給某些事物加上約束,是能夠反其道的。一個班級,如果沒有紀律的約束,只能成為一個亂班,一個人不遵循社會法則,也很難獲得成功。
3.混聯電路中,只要局部某個電阻增大,整個回路的總電阻就增大?此苹靵y復雜的事物,如果我們細心分析,總能發現非常簡單的規律,所以別讓混亂停止了自己探索的腳步。
4.超導體本來是普通物質,只有達到相當低的溫度(轉變溫度),才會具有超導性能。千里馬不是天生的,都是由頑劣之馬錘煉而來,所以,要想成功,就別埋怨客觀條件的不公,重要的是做好“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準備,勇敢地接受任何挑戰。
5.楞次定律
唯物辨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就像電磁感應現象一樣,相互排斥的矛盾雙方往往又是相互依賴的關系,看似阻礙的東西,可能正是讓你成功的動力。
6.波粒二象性看似相互對立不可調和的事物,也許只是我們并沒有真正了解它們,如果換一種角度,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它們可以這樣水火交融,達到令人驚贊的和諧場面。7.陰極射線管內雖然各處電子速度、電子密度不一樣,但是各處電流相等。事物的表象總有多面性,但往往不是問題的實質。如果成績現在不好,別埋怨客觀條件不如別人,還是從最內心深處去分析,去爭取成功。就像陰極射線管內的電流相等一樣,其實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機會也是均等的,抓住她!
總之,只要我們意識到應當主動地在課堂中進行哲學式德育教育的滲透,實施時應該不會有多大的困難,因為素材滿地都是,其實我們可能早就在做了,如實驗時我們常對學生說,要善于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遇到復雜題目時,我們又會說,研究問題應當從簡單的開始,得到規律后再往普遍推廣,繼而將問題簡單化了。如此等等,滲透哲學教育,不僅能順利完成三維目標,而且在教育教學一舉兩得的情況下,更提高了學生的哲學意識與思辯能力,增強了德育教育的效果,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嗎?
【對物理教學加強德育教育思索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論文04-30
關于中職學校如何加強德育教育的論文04-27
初中物理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論文05-02
淺談體育教學的德育教育論文05-01
英語教學的德育教育論文04-30
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做法04-29
如何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05-0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1-21
物理教育教學論文04-29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