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形態對大學生體育休閑認知的影響論文
本文旨在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形態類型,進而探索不同生活形態群體對體育休閑認知的內在規律性。并以此預期未來體育休閑發展的方向。
一、基本思路
1、研究假設。假設生活形態對大學生體育休閑認知存在影響,通過隨機抽樣調查獲得基礎數據,利用 SPSS17.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通過聚類分析將大學生分為不同生活形態人群,探討不同生活形態大學生對體育休閑的認知差異。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專家訪談法。對大學生生活形態的的測量采取量表的形式,通過德爾菲法,讓專家打分,最終確定測量的指標體系。此外,采用客觀問答的方式對體育休閑認知進行考察。圍繞所涉及的內容精心設計相關問題。并且在正式進行在問卷調查前,進行隨機測試,根據隨機調查結果,將問卷細節進一步完善。
3、基礎數據的獲得。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長沙在校大學生,因此采用區域控制方法在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商學院、湖南財經學院發放問卷共 5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463 份,有效率達 92.6%。
經過統計發現,男女性別比例構成相當,男性占48.35%,女性占 51.65%,女性略多于男性。
二、大學生生活形態類型
大學生不同于其他群體,無論是知識構成,還是年齡構成,都有其自身明顯的特征,為了更好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形態,我們列出了與大學生生活形態密切相關的一些指標,通過試測和專家咨詢的方式,將指標進行調整,最終確定為8個測定指標,分別是:健康、學業、社交情況、消費水平、創新、自我教育、時尚責任感。該量表采用5分制評分法。
1分表示無所謂,
2 分表示有點關心,
3 分表示重視,
4 分表示很重視,
5 分表示非常重視。
請被調查者對這 8 項指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得到基礎數據。對基礎數據采用逐步聚類方法進行分類。據每個樣本對 8 項測評語句的各項賦分高低進行聚類。各賦分值以第 1 類的數據為中心的聚為一類,依此類推。并將被調查者分為4個類別,第一類為理性求學型,第二類為運動社交型,第三類為時尚創新型,第四類為自我發展型。
三、大學生生活形態與體育休閑認知關系
1、大學生對體育休閑功能的認知
總體上,大學生對于體育休閑功能的認知主要集中在強身健體(40.2%)和趣味娛樂(25.3%),其次是減輕壓力(15.4%),交友(9.8%)和減肥美容(4.3%),而消磨時間(2.9%),尋求刺激(1.6%)和其它(0.5%)所占比例相對較少。
具體分析,不同生活形態大學生都認為強身健體和趣味娛樂是體育休閑的主要功能,但在其他選項排序上,不同群體存在差異。理性求學型的人排序為:
減輕壓力、交友、消磨時間、減肥美容、其他、尋求刺激。運動社交型的人排序為:交友、減輕壓力、減肥美容、消磨時間、尋求刺激、其他。時尚創新型的人排序為:減輕壓力、交友、減肥美容、尋求刺激、消磨時間、其他。自我發展型的人排序為:減輕壓力、減肥美容、交友、消磨時間、尋求刺激、其他。
2、大學生對體育休閑參與方式的認知
總體上,大學生對于體育休閑參與方式的排序為公共空間開展免費項目(47.2%)、大眾收費項目(27.6%)、自行購買設施(17.1%)、設施齊全高端收費項目(8.1%)。
不同生活形態大學生對于體育休閑參與方式的選擇以公共空間開展免費項目和大眾收費項目為主,這與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相符合。但是不同群體之間仍存在差異。其中理性求學型的人對公共空間開展免費項目的選擇最多,運動社交型的人對大眾收費項目的偏好要高于其他群體,時尚創新型的人對設施齊全高端收費項目的認同度要高于其他群體,而自我發展型的人選擇自行購買設施的比例也要高于其他三類群體,這樣的結果與不同群體自身的特點相關,理性求學型的人對于運動的關注相對較弱,因此多傾向于免費項目,而運動社交型對的人可通過參與大眾收費的項目與更多愛運動的人進行交流,結交朋友,設施齊全高端收費項目能往往能提供更多新奇、時尚的項目,從而迎合了時尚創新型的人的需求,自我發展型的人對自身的認可度較高,認為通過自行購買設施亦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3、大學生對體育休閑環境的認知
總體上,大學生對于體育休閑環境的排序為綠色生態戶外場館(40.3%)、多功能綜合場館(27.8%)、基本功能室內場館(22.5%)、無所謂(9.4%)。
不同類型的大學生都比較親睞綠色生態的戶外場館,這說明目前環保、自然的理念也深受大學生群體歡迎。除此之外,理性求學型和自我發展型的大學生對基本功能室內場館的偏好較高,他們對于運動環境的要求相對簡單,而運動社交型和時尚創新型的大學生對與多功能的綜合場館的喜好要高于其他兩個群體,這與多功能綜合場館能滿足其運動,交友,嘗新的需求是相契合的。而理性求學型的大學生對體育休閑環境持無所謂態度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三個群體。
4、大學生對體育休閑頻率的認知
總體上,大學生對于體育休閑頻率的選擇主要集中在每周3-4次(37.8%)、其次是每周1-2次(28.6%)、每周 5 次及以上的相對較少(21.9%)、很少參加(11.7%)。由此可見,目前大部分大學生都有積極參加到體育休閑活動中來,但有小部分大學生對體育休閑活動的參與度較低。
具體來看,運動社交型的大學生參與體育休閑頻率較高,每周 5 次及以上的人數比例最多,時尚創新型的`大學生則集中在每周 1-2 次體育休閑活動,他們更看重參與體育休閑項目的特色而不是數量,自我發展型的大學生每周參加體育休閑的頻率以3-4次為主,而很少參加的人中,理性求學型的大學生所占比例最高。這個群體的學生往往花較多時間在學習上,而不太愿意把時間浪費到運動休閑上,這也是為什么不少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身體素質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5、大學生參與體育休閑活動的影響因素
總體上看,大學生參與體育休閑活動的影響因素排序為:閑暇時間(35.9%)、身體條件(20.5%)、運動氛圍(19.7%)、個人情緒(15.3%)、是否有人陪伴(8.6%)。可以看出閑暇時間是大學生參與體育休閑活動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如何合理安排時間以實現動、學結合也是大學生們必須面臨的問題。
從不同群體大學生對參與體育休閑活動的影響因素認知看,理性求學型的人選擇閑暇時間以及是否有人陪伴比例最高,他們更認可將時間主要運用到學習上,參與體育休閑相對比較被動,喜歡結伴而行。運動社交型的人更注重運動氛圍,時尚創新型的大學生則對個人情緒的重視度最高,喜歡根據自己的情緒來選擇是否參與體育休閑活動,自我發展型的人選擇身體條件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三個群體,更愿意選擇在自己身體適合的時間參與體育休閑活動。
[ 參考文獻 ]
[1] 高艷紅 . 浙江省不同地域城鎮居民體育休閑認知的調查 [J]. 浙江體育科學,2009(6):117-120.
[2] 顧紅、陳愛菊 . 上海市民休閑體育鍛煉認知對構建健康城市的影響 [J]. 體育科研,2012(4):70-72.
[3] 謝益民 . 基于生活形態的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特征研究——以長沙市為例 [J]. 旅游科學,2007,21(5):73-78.
【探究生活形態對大學生體育休閑認知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淺論休閑娛樂體育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教育論文02-21
關于高校體育與休閑體育的論文06-16
高校中的休閑體育運行論文09-12
論體育對大學生智力影響論文09-01
對高校開展休閑體育的深度思考的論文05-19
對高校開展休閑體育的深度思考論文02-12
河南省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論文05-29
討論休閑體育大環境下廣場舞參與人群的動機及影響論文06-06
探究體育與健康課的模式論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