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對公共體育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各種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涌現,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也應運而生。分析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和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意義,論述了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模式實施的方法,探討了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影響因素,并對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
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興起和教育改革制度在我國的深化,傳統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高等院校的發展目標,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改革已經迫不容緩。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而且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是把學生作為主體,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有效避免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近幾年,瑜伽課程受到了熱烈推崇,而且瑜伽是通過社會俱樂部出現在大眾眼前。因此,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是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改革的關鍵一步,它不僅能推動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發展,更能推動其他公共體育項目俱樂部制改革的進程。
1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內容比較豐富,涉及球類、武術、舞蹈等多個門類。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公共體育課程。但是傳統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無論是從老師教學上還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都會受到時間和內容的限制,沒有自主選擇的能力,使學生喪失了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未能達到設置公共體育課程的目的,阻礙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步伐。
1.1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對年級的限制
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設置僅僅面向大一、大二年級的學生,而將大三、大四的學生關在門外,使大三、大四的學生不能參加公共體育課程,使學生失去了一個進行體育鍛煉的機會。學生到了大三、大四就會面臨考研、就業等多重壓力,情緒壓抑,他們更需要參加體育鍛煉,釋放自己內心的情緒,使內心的壓力得到緩解。但是公共體育課程對年級的限制卻減少了學生參加體育進行鍛煉的機會,不利于培養學生永久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更加限制了公共體育教學的發展速度。
1.2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對時間的限制
目前,我國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對上課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制,大多院校都將公共體育課程集中在一兩天,大大降低了項目場地的使用效率。傳統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時間比較死板,場地比較固定,沒有對公共體育進行人性化管理。因此,學生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進行公共體育課程的時間和場所,在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就會失去自己近期內唯一的鍛煉機會。
1.3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對提高技能的限制
因為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受場地、資源、師資力量等的限制,很多學生無法參加自己喜愛的公共體育課程,失去了學習的熱情,降低了公共體育課堂效率。另外,學生無法參加相同的公共體育課程,阻礙了學生繼續學習該公共體育課程的機會,使學生對剛入門的公共體育課程不能進行深入的學習,在技能和體能方面得不到進一步的提高。
2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意義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實行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可以使人們喜歡上瑜伽,還可以使人們樹立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體育精神。瑜伽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可以完善和彌補傳統瑜伽教學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促進公共體育教學的發展和進步。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以俱樂部制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公共體育瑜伽的熱情,調動其進行瑜伽鍛煉的積極性,樹立經常進行瑜伽鍛煉的意識,推動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開展。高校俱樂部制公共體育瑜伽課程可以使學生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進行瑜伽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可以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3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模式實施的方法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模式是以社會中的俱樂部中的瑜伽課程為原型進行構建的,但不能原搬照抄社會中的俱樂部瑜伽課程教學模式,要根據公共體育的特點和要求,對社會中的俱樂部瑜伽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編。
3.1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模式實施的指導思想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是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因材施教”作為指導思想。該模式是把學生作為主體,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再結合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給參加瑜伽課程鍛煉的學生提供最溫馨的環境和學習資源。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瑜伽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和傳播,促進其他公共體育項目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化和成功。
3.2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與社會中的俱樂部瑜伽課程的組織類似。首先,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到開設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俱樂部進行報名。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到瑜伽俱樂部進行鍛煉,俱樂部對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情況進行監督,直到修完課時為止,沒有時間限制,并給予相應的成績。最后修完學分后,如果想要繼續進行鍛煉,可以與俱樂部進行溝通,這樣可以滿足學生想持續進行瑜伽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生進行終身鍛煉的意識。
3.3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課程管理
以社會中的俱樂部瑜伽課程為基礎,結合高校公共體育的特點和要求,對公共體育瑜伽課程進行設置和管理。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中既包括基礎瑜伽又要包括特色瑜伽,使學生在修夠學分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瑜伽課程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鍛煉,提高自己的瑜伽技能。公共體育瑜伽課程是由俱樂部進行管理,對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內容、時間、考勤進行管理。在學生進行選課之后,根據選課結果,對課程進行安排,錯開學生的上課時間,將上課時間安排在學生的業余時間,例如中午、晚上、周末等。這樣既可以提高公共體育瑜伽課堂的效率,又能提高學生業余時間的利用率。另外,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考勤可以通過刷卡來進行記錄,而且還要不定期地對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課上情況進行考察。
3.4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的考核評價
在進行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對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制度進行評價,使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俱樂部制越來越完善。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管理層要結合學生對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評價,教師的建議,不斷對俱樂部制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通過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完善,推動瑜伽體育在我國的發展進程,促進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成功。
4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影響因素
4.1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場地條件
目前,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場地設施相對比較簡陋,而且場地數量有限,使得公共體育瑜伽俱樂部只能滿足少數人的需求。另外,大多數公共體育場地取暖設施不齊備,由于天氣因素,尤其是寒冬,學生在進行瑜伽體育鍛煉時會感覺不舒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瑜伽運動的順利開展。
4.2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師資力量
隨著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俱樂部制改革,瑜伽課程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改革后教師由主導者變成了輔導者,但是教師的師資水平和能力卻要求得很高。瑜伽體育課程的教師需要不斷地融入新鮮的血液,推進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推動瑜伽體育運動在高校的發展。
4.3高校公共體育瑜伽俱樂部的管理機制
由于我國剛剛推動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公共體育瑜伽俱樂部的管理機制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瑜伽俱樂部的管理制度、瑜伽俱樂部的時間管理、瑜伽俱樂部的考勤管理等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如果瑜伽俱樂部的某一部分出現管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俱樂部的運行,影響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進程。
5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建議
5.1更新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觀念
一項制度改革的成功取決于思想觀念的更新。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主要是瑜伽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但是首先要對傳統的瑜伽課程教學思想進行更新。為了使學生正確學習瑜伽體育,在瑜伽鍛煉過程中不會使自己受傷,關鍵要學習到瑜伽體育的技巧。因此,技術的熟練才是成功的前提,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改革不能總依賴于俱樂部,俱樂部只是一個載體,并非關鍵。所以,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拓寬思考問題的視野,瑜伽體育鍛煉并不局限在學校,局限在俱樂部。教師更要轉變傳統主導者的角色,變為輔導者,提高學生進行自主鍛煉的能力和技巧,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總之,為了促進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成功,要特別注意更新學生、教師、管理者的思想觀念,轉變他們的思維方式。
5.2將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與社會進行合作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的場地、資源、師資力量畢竟有限,積極開展與社會的合作,引導企業在學校開設瑜伽課程俱樂部,增加公共體育瑜伽鍛煉場地;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豐富公共體育瑜伽的經驗,增加課程內容,完善課程設置,最終會促進公共體育瑜伽的發展,推動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的進程。
5.3文化支持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
沒有文化支持的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就不算是一個俱樂部,它僅僅是一個進行瑜伽鍛煉的場所。為了成功進行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瑜伽俱樂部要樹立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公共體育瑜伽俱樂部不僅僅是一個鍛煉瑜伽體育的場所,更是瑜伽體育的一個載體,促進瑜伽體育文化理念的傳播和瑜伽技能的推廣。因此,在進行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的改革時,必須樹立瑜伽體育的文化和理念。
6結語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對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進行了俱樂部制的改革,滿足人們對體育鍛煉的強烈需要,加快公共體育事業的發展步伐。通過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可以培養學生持續進行身體鍛煉的意識,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動性,在提高學生身體狀況的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社會交際能力等等。雖然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但是隨著改革的進行,這些問題會逐漸被解決。高校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是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趨勢和潮流,是推進我國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馮壽海.試析高校體育俱樂部的運作方式與管理[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3(01).
[2]郭妍妍.高校瑜伽課程俱樂部教學模式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4).
[3]王輝.健身俱樂部開設瑜伽課程的影響因素探析[J].電子制作,2013(19).
[4]劉萍麗.水學院公共體育瑜伽課程俱樂部制改革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普通高校瑜伽課程教學體系的研究04-30
開展瑜伽運動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影響的研究05-03
淺談高校公共體育俱樂部課程教學運行05-01
高校特色體育課程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05-02
中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研究04-29
新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04-29
高校信息素養課程規劃研究04-30
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的對策研究05-01
對普通高校三自主體育選項課程的調查研究04-29
高校體育隱蔽課程實施現狀調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