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論文

時間:2023-05-02 15:57:31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論文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中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推理判斷能力等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由于重視成績的原因,數學課堂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及主動性的發揮。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構建充分發揮和促進學生主動性發揮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論文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景,為學生積極學習提供環境支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的發揮教學的作用,因此要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學生自我發揮的時間和空間,使其通過自身實踐將學習活動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智力活動,從而更加積極的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培養實踐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創造一切機會,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創造條件讓學生來參與到知識及課堂的學習中來。比如,在學習環形的面積時,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一個圓圓的硬紙板,然后讓學生在其中畫出半徑10厘米的圓,然后計算出其面積。之后,再讓學生畫出一個半徑3厘米的圓,并剪下,讓學生直觀了解環形,并立即環形的面積是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通過直觀的參與。感知環形及其面積的計算。這種活躍的參與,不僅可以消除傳統課堂中僅僅是聽的呆板,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并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等實踐操作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給學生積極的討論空間,更能夠促進學生發揮自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機會和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討論,這種方式不僅體現了班級的民主及平等,同時能夠為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各抒己見、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提供平臺和可能,不僅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加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及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對于某個新的概念,學生大都知識一種感性的認識,理解還較為膚淺,需要進一步的剖析,教師這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質疑,引導學生主動找到概念的本質,促進學生自己發揮自我主動性,探究知識的內涵及本質,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增加成就感。如在學習梯形時,教師提出去掉概念中的“只”和“四邊形”是不是可以。讓學生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如果去掉“只”字,梯形的概念就變成了“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如此的話長方形及正方形也會滿足這一條件。如果去掉“四邊形”,就變成了“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圖形是梯形”,而五邊形、六邊形也可以滿足這一條件。因此通過多方討論和判斷,明顯梯形概念中不能去掉“只”和“四邊形”。

  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只有學生發自內心的喜好學習,才能真正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促進學生愛學、好學、自學,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學生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該門學科的學習中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多種方法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常性的設置學習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巧妙的設置各種問題,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完成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善于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形象化的理解,將靜態的數學知識使其動態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如在學習比例尺時,可以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張上能不能畫出中國的地圖?讓學生來想象怎么畫出來?在這種問題引導下,學生就會主動的進行思考,想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有了這一欲望,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積極進行探索、研討,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四、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探究、發現,增加學習體驗,真正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化。教師要首先清楚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數學能力,將其進行合理的分組,不僅要實行組內的合作和競爭,同時也兼顧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和競爭。研究表明,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小組合作教學中,既要體現合作,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加強團隊合作,讓學習好的帶動和幫助學習差的,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及你追我趕的競爭學習氛圍,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在小組及個人學習中不能解決問題時,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來解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深入到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充實到課前的預習及課后的學習中。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必須的材料,為課堂學習做好準確,同時使得學生能夠了解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課堂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量一量、剪一剪,然后進行拼接等,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的內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比哪組做得更好。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一堆寫著三角形某個角度數的卡片中找出可以構成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卡片,來將其拼成三角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拼圖來加深對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理解,同時能夠提高合作能力,提高了數學學習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發揮,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來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趣味性,從而促進學生發揮自我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學好數學,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嬙.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教學[J].赤子,2016,(19).

  [2]宋利娟.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思考[J].赤子,2016,(19).

  [3]黃勤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36).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論文05-02

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04-30

構建學生體育學習主體地位的研究論文05-02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04-2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04-30

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04-30

也談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策略04-28

論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網友來稿)04-30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發展措施論文04-30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發展的實現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