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生物化學論文

時間:2024-06-08 16:27:09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生物化學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化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化學論文

生物化學論文1

  摘要:培養技能型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各專業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我們針對傳統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將適應社會需要,提高實踐能力為主線進行了生物化學教學改革。以崗位和職業資格需求為導向,以新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為載體,以系統考核體系為保證,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擴展教學空間,目的是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創新型醫學人才。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育;改革;高職;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xx)04-0171-02

  生物化學是高職高專醫學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它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過程中的各種化學變化,揭示生命現象既復雜又統一,既多樣又簡單的變化規律。由于其知識結構呈現多學科交叉的特性,使生物化學成為難以講授和難以學習的一門學科。因此,創新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探索醫學生物化學認知的內在規律,培養醫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密切聯系崗位技能需求,成為高職高專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

  一、選取遵循崗位和職稱考試要求的教學內容

  根據崗位需求和職業資格考試內容選取教學內容。通過成立本專業資深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派遣教師到臨床相關崗位實踐,了解畢業生和實習生的反饋信息等多種途徑制訂教學內容,一方面可以滿足臨床崗位對生物化學知識和技能需求,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特色;另一方面提高本崗位職稱考試的通過率,為畢業生和實習生的繼續教育和就業打下良好基礎。生物化學的理論教學內容選取應以解決崗位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高職教育“必需、夠用”為原則,充分體現崗位對生物化學課程的知識需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重視基礎理論內容的傾向,結合不同醫學專業的崗位和就業特點,從實際工作崗位對生物化學知識的具體需要出發,使教學內容服務于崗位綜合應用的要求與擴展。對于高職高專教育,大多數畢業生將工作在基層醫療衛生崗位,崗位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基礎醫療、疾病預防及健康教育,因此對于生物化學教學中與之相關內容應作重點講解,例如對于護理專業,應該將生命的物質組成及生命物質的代謝與能量變化,常見營養缺乏癥作為教學重點;而對于臨床專業,應突出講授代謝性疾病的發病機理;對于藥學專業來說,在酶學教學內容中,應將酶的抑制劑、激活劑與抗生素藥物的作用機制相結合進行重點講解,并輔以酶作為靶位的藥物應用的具體實例,充分滿足其工作崗位對相關生物化學內容的需求,通過對具體專業崗位需求的不同解析和調整,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對于“生命體信息的傳遞與調控部分”等高職醫學各專業的基礎生物化學知識中復雜難懂的內容,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進行詳略的增刪,簡化具體反應過程,而以“夠用”為原則講解基本問題。此外,隨著臨床檢驗醫學應用的現代化,多種先進的檢測儀器已成為主要診斷手段,因此,在生物化學理論教學中必須反應與檢測儀器相關的臨床檢驗項目,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疾病說出相關生化指標的內涵,能夠理解和解釋生化化驗單,例如“ALT”、“AST”等簡寫在肝功檢測中含義,并能解釋其變化的醫學診斷價值。資格考試是目前我國醫療行業人才準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而生物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也是醫師資格考試的內容。近年來,衛生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生物化學知識掌握程度要低于其他醫學課程,因此,必須改革現在生物化學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以滿足醫師資格考試的需求。高職醫學院校應該首先建立“培養醫師專業能力”的教學目標,以培養醫師專業能力為導向,培養醫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要參照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保留生物化學學科的基本知識點和重要理論體系,壓縮記憶性知識,強化知識的應用性,即以“精干、系統、應用”為原則改造生物化學的知識體系,從而建立以能力為核心的學科知識體系。由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涵蓋了基礎醫學各學科內容,因此,在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考慮與其他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橫向聯系,將生物化學知識定位于整個醫學學科體系中,實現跨學科教學。

  二、采用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為高等教育推崇和提倡的教學模式,深入探究該方法在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互動式教學就是指學生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合適的教學載體,通過教師與學生就具體問題進行交流、溝通,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接聽知識的單向傳遞方式,通過師生充分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表達、主動操作,全方位地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高職高專的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實施就是要把多媒體演示、案例討論、專題講座三種方式有機結合。隨著高職高專院校硬件條件的普遍提高,多媒體教學成為被廣泛使用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形象化、直觀化、動態化的多種特點能夠克服傳統生物化學教學的靜態難題。例如在生物中心法則的教學中,通過動畫中兩條DNA鏈的解螺旋、RNA引物的合成延伸的動態展示,讓學生觀察DNA的復制連續過程,從而理解前導鏈和滯后鏈的區別。

  此外,充分挖掘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從國內外相關網站搜集各類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多糖)三維結構、代謝過程及生物信息傳導的通路圖,從而豐富平面理論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感官,將單一教師講解轉變成為多維互動形式,繼而擴大師生互動空間,拓寬師生互動途徑,最終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案例討論教學始于20世紀20年代,是目前國外高等醫學教育中廣泛采用的教學模式。它通過教師與學生雙方直接參與,共同對問題或疑難情景進行研究,是一種開放、合作、互動的新型教學方式,具有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實效價值。案例討論教學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通過向學生展示真實、典型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通過掌握的理論知識,并根據問題需要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實踐情境中的實際問題,這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教學方法優勢。生物化學既是醫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快速發展前沿學科。專題講座的開展既可以讓學生看到本學科發展的迅速,增強學習的緊迫性,又能提高學習興趣,拓展視野。在專題講座的實施過程中,將教學內容中緊密銜接的知識單元聯系起來,聘請相關專家或由主講教師精心備課進行開放式和公開式的講座教學。這使講座教學在內容上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一方面通過聽講座,學生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而教師也通過精心準備,把科研中的最新成果、社會的最新需求帶入講座,引導學生以社會需求指引自己的學業。

  三、建立系統化教學考核體系

  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是保證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目前高職高專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層次多,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差異大,如果考核評價不能緊密結合高職高專的教學模式,不能有效地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就無法實現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預期目標。因此,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傳統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對學生總成績的評定者往往是理論教師,而理論教師不能完全掌握學生的整個學習情況,教師僅僅是以期末理論和實驗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在實驗過程中相互抄襲實驗報告等現象的出現。所以,以期末理論和實驗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而得出的評價結果是不準確、不科學的。

  因此,生物化學教學評價改革應該進一步深化評價內容,擴大評價者的范圍,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科學合理的過程化評價體系應注重理論和實驗教學的整個過程,例如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體系的認識和態度,獲取、分析、利用資料的能力,科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的態度,科學研究的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報告的撰寫能力,基本實驗技能,等等,從而形成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結合評價。此外,應進一步擴大評價者范圍,將理論教師、實驗教師和學生代表等納入到評價者中,以便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高職高專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應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技術能力為主線。只有以崗位和職業資格需求為導向,以新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為載體,以系統考核體系為保證,才能使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培養新世紀實用型醫學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學春,石運芝,馬敏,等.構建現代醫學實踐實驗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xx,(10):50-51.

  [2]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構建綜合性大學“243”型課程體系與醫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xx,28(5):5-6.

  [3]黃盼,何仁生.網絡環境下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xx,19(3):91-93.

  [4]侯新東,葛臺明,盛桂蓮.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xx,32(1)1:04.

  [5]鄧克敏,顧國耀,陸陽.醫用化學課程的創新與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雜志,20xx,26(5):12-13.

  [6]肖建勇.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xx,14(2):92.

生物化學論文2

  摘要:

  生物化學是醫學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分析目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現狀和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多年的臨床專業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經驗,對臨床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現象和本質的科學,是醫學類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而實驗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鞏固學生在生物化學理論課學習效果上具有積極作用。由于我校臨床醫學專業部分學生為文科生,生物和化學的基礎普遍薄弱,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偏低,在上生物化學實驗課時,部分學生甚至連基本的玻璃儀器都不認識,缺乏基本的實驗動手能力,主要表現在實驗技能低、基本功差,甚至有的學生連基本的實驗原理都不清楚,完全不具備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學內容陳舊,缺乏新穎性。

  由于生物化學為臨床醫學專業公共基礎課,在教學方面未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實驗條件薄弱,使得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無法開展創新性實驗,大多數情況下的實驗教學是填鴨式的講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調動起來,致使實驗效果不理想。

  2、實驗教學方法單一,有待改進。

  傳統實驗教學過分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性規范化訓練,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教學模式基本都是由教師講解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與試劑、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甚至將某些實驗結果都講出來,學生只是機械模仿,照著葫蘆畫葫蘆,完成實驗報告,整個過程缺少動手和動腦的機會,不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物化學實驗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作用,在教學方法上必須要打破傳統,讓學生真正地動起手來。在實驗課堂上老師只需正確地引導而不要過多的干預,要讓學生擺脫過去過分依賴老師的習慣。只有把實驗完全的教給學生,才能激發他們在實驗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興趣從而得到提高。

  3、實驗考核不合理,缺乏實效性。

  教師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的考核,不僅要客觀評定學生的實驗成績,更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于生物化學實驗附屬于理論課,且所占生物化學課程整體分值比例較小,實驗成績評定通常以實驗報告的書寫好壞為基礎,該評定方式未能正確反映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同時也未能反映學生課程學習的態度,造成了部分學生輕技能,重形式的作風,有的學生甚至不到實驗室做實驗,課后抄襲同學的實驗報告,這種以實驗報告書寫好壞為實驗成績的考核,造成學生只注重實驗報告的書寫而忽略了實驗技能操作,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

  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對策探索。

  1、優化實驗內容,增強實驗的實用性和探索性。

  根據醫學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優化生物化學實驗內容,注重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學生實驗興趣,將提高學生生物化學實驗課程主動參與度。生物化學實驗中涉及很多臨床現象,醫學生根據檢驗結果將其與生化理論知識聯系起來,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測定”,首先從采血到后續的化驗結果分析,提出治療方法等。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病例分析,需要醫學生有很好的實驗技能,可是在實驗課上作者發現很多同學連基本的采血操作都不規范,不能正確使用采血工具,對出現的問題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等。這種現象反映了醫學生平時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不過關,沒有認識到實驗結果對臨床疾病診斷會造成什么影響,職業感不強。因此,開展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針對性地指導、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職業和社會責任感。

  2、轉變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模式。

  提倡目標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教師在每堂實驗課之前,布置好預習任務,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要求每組學生討論出本組實驗具體方案,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可能得到的實驗結果,并明確每位學生的任務,寫出預習報告,避免學生現場“照方抓藥”,以及部分學生完全不參與實驗的現象。實驗過程中,教師減少講授,加強巡視,以解決現場問題為主,放開手讓學生自由操作,積極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及實驗結果,最后,學生總結實驗心得,教師總結。整個實驗教學,學習目的很明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改進考核制度,注重技能培養。

  加大實驗課程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分值比例,并將實驗課程成績分為平時實驗操作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兩塊,其中平時實驗操作成績著重考查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實驗現象觀察和思考以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期末成績考察學生對整個生物化學實驗操作及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通過平時檢查和期末考核的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學生操作技能和學習成績提高明顯。

  三、結語。

  針對現階段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一些建設性改革措施,并且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為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如何培養具有高素質醫學專業人才,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每一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琳琳,趙慶偉,丁肖華。設計性實驗在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xx,27(04):431—432.

  [2]劉媛。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xx(07)。

  [3]劉東擘,李翔,何鳳田。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初探[J]。現代醫藥衛生,20xx,31(05):758—760.

  [4]劉彤,金小花,姚芹等。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xx(22)。

  [5]朱琳琳,趙慶偉,丁肖華。設計性實驗在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xx,27(04):431—432。

生物化學論文3

  說課是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其教學、教研以及教學評價意義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同[1]。它對提高教師課程教學大綱的理解能力、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的運用處理能力、教學方法手段的掌握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2]。下面筆者對《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課程大綱和定位、課程目標、學情分析、課程內容、課程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課程大綱和定位。

  1、課程大綱。

  本門課程以臨床醫學為例子,大綱要求臨床醫學的學生掌握一定的生化基礎知識,基本能應用基礎生化知識解釋某些疾病發病的機理、制定預防措施和治療措施等作為教學的要求,培養的是高職高專臨床型專門人才。

  2、課程定位。

  《生物化學》是研究人體化學組成及其代謝以及化學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為重要的基礎學科,是所有醫藥類專業必修的課程之一,因此地位比較突出,該課程的作用表現在:闡明人體物質組成、分子結構及其功能,為臨床實踐操作提供理論指導依據,提高醫藥衛生人才理論和實踐水平,為學生持續發展打牢基礎。

  本門課程現在教材存在種類繁多,版本較多,良莠不齊,教師難以選擇好教材,有的教材質量差,水平低等問題,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因此選擇周愛儒主編的教材為教學用書,以王鏡巖主編的《生物化學》;呂文華主編的臨床教材《生物化學》等用書為教師參考的材料,作為總的用書。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樹立牢固的專業素養,在學習和實踐中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職業道德和為人類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課程內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個層次。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各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主要的代謝過程,相關的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夠解釋常見的遺傳病機制。

  (2)能力目標 :掌握重要的臨床生化指標,具有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能運用生化基礎理論知識分析和解釋各種實驗現象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分子水平上探討病因和發病機制。

  (3)素質目標:具備嚴謹、認真、求實、科學的工作作風,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3年制大專招收高中起點的學生,其中文科生缺乏化學知識,加之有些學生學習方法欠佳等,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學習。總體情況欠佳,學生絕大多數勤奮好學,但臨床醫學專業在課程設計時缺乏部分醫學基礎學科學習,導致本學科的學習難度增大。此外學科與專業的聯系緊密度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

  2、心理狀態分析。

  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對應激刺激不知所措,新到一所大學從各方面都不太適應,獨立學習和生活能力還存在一些問題。而醫學本身涉及生理衛生知識,故對學生應進行科學全面的分析與引導,培養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

  3、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特點。

  學生以女生為主,課堂紀律好,學習積極性高,態度端正,因此整體學習氛圍較好。

  四、課程內容。

  本課程為醫學院校的生物化學教材,主要介紹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以及某些與醫學相關的生物化學進展。全書分為四篇,一共23章。第一篇是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包括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酶。第二篇是物質代謝及其調節,包括糖代謝、脂類代謝、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謝、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第三篇是基因信息的傳遞,包括DNA的生物合成(復制)、RNA的生物合成(轉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基因表達調控、重組DNA與基因工程。第四篇是專題篇,包括細胞信號轉導;血液的生物化學肝的生物化學;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糖蛋白、蛋白聚糖與細胞外基質;癌基因、抑癌基因與生長因子;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基因組學與醫學等。前三篇為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第四篇根據需要選擇部分專題講授。

  《生物化學》實驗課結合理論教學,運用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與現象,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設了的實驗包括生物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酶的專一性、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pH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激活抑制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血糖測定、尿中異常成分的定性、酵母RNA分離及組分鑒定。

  五、課程設計與實施。

  1、課程設計理念。

  根據課程標準選用教材,需與臨床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基本理論簡明扼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選取,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因此,我們選用了周愛儒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第6版《生物化學》作為理論部分教材;以我校自編的《生物化學實驗指導》作為實驗部分教材。緊扣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習與實踐結合為切入點,設計情景學習,以職業崗位應用為導向,調整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強化職業能力。最終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2、課程實施。

  重點難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系統分類歸納。教學內容選取具有針對性、適應性、發展性,對與專業關系疏離的內容進行精簡。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問題為中心,采用直觀教學、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目標。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達到教、學、做一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及各項技能。多媒體教學法,講述法,討論法,案例模式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方法同步進行,靈活運用。如在講述各種大分子的代謝時,由于其代謝機制比較復雜,必須有較為扎實的化學基礎,才易于理解,可采用Flash詮釋DNA的復制、轉錄、翻譯作用機制,講授酶的抑制作用時,加入相關的致毒作用機制,加深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化教學手段、實驗設備、考核系統需不斷改進和提高。理論課內容多媒體課件還需要逐步完善,增加動畫演示,增加病例分析比例,進一步體現出本課程的專業特色。 逐步完善關于核酸內容的實驗課的整合。 臨床案例與生物化學有機結合起來。

  本課程根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生物化學論文4

  一、引言

  生物化學是將生物學以及化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個學科,不僅將生物中的化學因子進行分析,也從生物學的角度對于化學進行了解讀。生物化學作為化學類和生物類高校學生的必修課,地位不斷攀升,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進一步對其進行重視,不斷的對于教學的手段進行創新,以提升學生的掌握程度。

  二、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大多數學生只為了應付考試,而粗略將知識點大致記下,而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期末考試結束后,學生會很快將知識遺忘,由此可見生物化學教學進行創新與改革十分必要。當前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隨著生物化學的不斷開發與研究,教學的課本應隨之更新,而不應沿用以前的課本。二是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應進行改變,從而通過創新方法的應用達到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

  三、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改革

  (一)重點突出,難點易化。生物化學這門學科不僅需要學生對其有良好的理解,還需在學習中運用到學生的記憶力。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較多,知識點瑣碎,學生難以對知識進行良好的記憶和區分,因此就需要教師適時對知識進行總結,將重點難點著重突出,從而方便學生的重點記憶。教師應在每節課教學之前對于上一節所講的知識進行概括和梳理,組織學生共同進行相應的回顧,并對本章的結構進行大致的講解,指出學生學習的目標以及要求,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之前,對于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清晰的思路。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結合熱點時事以及學生所感興趣的故事,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之中,激發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興趣和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記憶程度。例如在靜態化學的學習中,應將結構作為講解的核心,從而將全部知識連成一個總體,而在動態化學部分,應將各個物質間的新陳代謝關系進行區分。

  (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教師應將每節課的內容都結合進相應權威教材的其他內容,從而將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展,并結合當前生物化學科目的發展,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時事熱點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教師走在教育的前沿,及時收集相關的信息。例如在脂肪物質這一節中,就可對于最新文獻中有關于脂肪物質的知識進行引入,從而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思路對于知識點進行理解。由此可見教學不應千篇一律,而是應該結合時事熱點,與時俱進。近年來DNA指紋芯片技術廣泛的應用,不僅涉及到分子的領域還涉及到醫學的領域,在對于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使用到了多數生物化學的理論,因此該內容也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引入。教學所使用的課件,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可以對動畫以及視頻進行引用,從而增強課堂中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對其的關注程度,提升學習效果。如在對DNA,RHA以及蛋白質合成的過程進行講解時,就可對動畫進行制作,并從相關網站找到專業性的視頻對這一過程進行詳細的畫面描述,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對這一過程進行理解,以增強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力。

  (三)優化教學內容,使之形成體系。符合遞進性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被學生所接受,因此對于順序不夠合理的教材,我們應打破原有的章節順序,而采用合理的教學順序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在生物教學的動態部分,物質代謝涉及到各個章節,我們應先對ATP這一概念進行理解,從而對后面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再學習氧化生物以及物質代謝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有充分的了解,從而有利于對之后的四大物質代謝進行深一步的理解。由此可見順序進行調整后的教學合理性充分得到了提升,而若按照教材原有順序進行教學,不僅不能使得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成果最大化,還會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理解混亂,難以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造成知識框架難以建立。并且還能夠通過教學順序的調整,縮減課時,將知識在原有基礎上提前完成,從而留給學生充分的期末復習時間。

  四、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啟發性思維。在物質代謝的教學部分較為枯燥,不能很好地提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這一過程對于學生的`啟發性思維進行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對于學生啟發性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于知識點有所擴展,增多學生對于該科目的了解,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自學自講。例如維生素等較為貼近我們生活的知識,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學并進行組內講解,學生通過資料的收集,對于課件的制作以及組內的探討,從而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間的團結協作能力,從積極的課堂氣氛中共同進步。

  (三)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多學校當前都具備較為完善的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對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將知識通過視頻,圖片,音頻,動畫等方式進行傳達,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增強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記憶程度。

  五、生物化學實驗環節的改革

  (一)實驗內容應涉及多元化。原本的實驗課程只有六課時,將教學計劃進行改革后,實驗內容進一步多元化,由原有的六課時增加到了十二課時,從而使學生所欠缺的知識得到了補充,并且使學生充分了解形影的實驗技術,例如:提取分離技術、層析分離技術以及光學檢測技術等,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生物化學的實驗往往以驗證性為主,很少有探究性質的實驗,因為只需要對傳統的實驗方法進行沿用即可,相對而言,這宗方法對學生的創造力要求較小,不利于學生相關創新理念的培養,因此應在實驗中結合學生相應的設計,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設計性,以對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有所培養。在此過程中,學生將會加大對資料的搜集以及原有不合理部分的改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強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進一步掌握。

  六、結語

  通過本文以上所述,可見生物化學在當前社會發展中是一門較為重要的科目,其教育效果直接對于今后人才的綜合素質有所影響,但該門課程較為復雜,并且難度較大,因此我們應不斷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及創新,從而增強學生對于這一科目的掌握程度,并且促進學生將其應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當中,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教師也應不斷將教學內容進一步合理化,在教學中結合時事熱點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并結合雙語教學進行完善,從而將學習的效果全面得以提升,進一步加強對全方面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郭建華,張耕,蔣智鋼.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下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xx,17

  [2]謝珍玉,郭偉良.新就業形勢下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3

  [3]王艷君,陳盛.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生物學雜志,20xx,5

  [4]石如玲,張煜,張艷芳.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對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指導作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xx,4

生物化學論文5

  摘要:針對當前國內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型急需人才的要求,從著重培養創新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發,此文點評和剖析了目前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課程的現狀和問題,對于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所需的改革進行了初步評議,對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創新欲,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和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

  眾所周知,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而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的基石,也是高等學校中生物醫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主干課程和重要的理論課程。通過必要的基本實驗實踐,不僅使學生學會基本的專業實驗課程操作技能,還通過實驗實踐驗證理論課程學的生化基本知識和規律,為學生以后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打基礎;同時,學生綜合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培養,尤其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與學課程都難以替代的。可是,多年來傳統的舊的教學思想堅持認為實驗教學要依附于理論教學并須與理論課程保持一致性,認為實驗教學的宗旨應該就是單一地驗證理論課程知識和規律并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課程所學知識。然而,生物化學課程相關的實驗技術迅猛發展,新實驗方法、新實驗操作技術層出不窮,已滲透并應用到生命科學相關的各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這些發展勢必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和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高等學校必須改革生物化學的教學課程和教學體系,與現代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爆發式需求相適應。由于傳統觀念一直認為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主要依附于理論教學的思想禁錮,高等院校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基本上是一個保守、封閉的體系,多年來實驗內容和教學方式一成不變,課堂教學形式更是千篇一律,實行捆綁式教學;考核方式單一、呆板和落后……。如此的實驗課程和教學過程不僅不能滿足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而且還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實踐主動性和科研創造性。因此,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方法和實驗手段日趨現代化、綜合化,對舊的實驗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目前,生化實驗項目是根據多年前制定的實驗教學大綱來設置的,每年的修訂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所以,根據大綱開設的實驗課程內容,大多是為了學生加深并鞏固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對學生實驗技能與科研素質的訓導和培養;每個實驗的內容單一,整個課程內容缺乏內在聯系,沒有系統性;導致學生對實驗課缺乏興趣,也就不利于學生系統掌握各種實驗技能,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根本不能跟上學科發展的需求。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進行生化實驗課程的改革。這門課程的改革又如何改?下面就生化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給出自己的一些評議。

  一、強化生化實驗教學的實驗室建設

  對于生化課程體系而言,實驗室是理論課堂的延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媒介,也是能力訓導和萌芽科研的基地,更是培養學生觀察現象、發現問題、探索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實訓場,不可替代。那么,建設好并利用好實驗室這個媒介,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培養高質量的新時代急需的優秀大學生就成為當下高等學校首要任務。為此,應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增加實驗所需場地和必要的客觀條件,如恒溫條件、潔凈度要求等,各高校相關院系力爭建設一個實驗儀器設備先進、實驗條件較為完備的生化實驗教學中心。同時,在教學體制和課程設置上提高實驗室課程教學的地位,重視實驗師資力量的配備和培養,完善實驗室人員配置,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穩定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隊伍,為開放實驗室充分讓學生自主實驗創造條件。

  二、更新實驗內容,建立新的實驗課程體系

  1.層次一:通過驗證性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傳統的實驗教學驗證理論知識的核心課程內容同樣是生化實驗課程教學體系中的基本層次,也是生化實驗內容體系的重要組成,是綜合性、研究性實驗的前提基礎。不過,生化實驗課程體系中驗證性實驗內容要減少,其教學目標應該突出鍛煉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包括實驗儀器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通過一些基本實驗操作和技術如分光光度計操作、電泳技術、索氏提取分離粗脂肪、酵母RNA的提取及組成鑒定、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分離血清蛋白、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質含量、色譜技術、離心技術及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分離純化等,使學生熟練電泳儀、離心機、可見和紫外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鍋、索氏提取器等常規生化實驗儀器的使用,學會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分離、純化以及純度的分析方法,學會正確書寫生化實驗記錄報告。因此,通過生物化學驗證性實驗的教學,為后續綜合性、探索性和科研性實驗教學內容的實施打基礎。2.層次二:通過增加綜合性實驗教學,訓導學生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生化實驗教學體系必須增加綜合性實驗內容,并使其成為生化實驗體系的重要組成,綜合性實驗教學的目標應該突出訓練學生聯合基本實驗技術和方法、組合基本實驗儀器和操作的綜合實踐能力,突出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探索分析和尋找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研究素質。生化綜合性實驗內容可以是從材料如細胞等開始,到基因,再到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等的分離純化及其活性和功能檢測,涉及多種實驗技術平臺和儀器組合的綜合運用。通過綜合性生化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基本的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得以提升所學理論知識、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自身綜合思維能力并挖掘自己潛在的創造力。當前已有些高校開設這樣的綜合性生化實驗課程,如卵清蛋白的提取并定量(從雞蛋中)、酵母中核糖核酸的分離純化和鑒定等綜合性實驗。結果表明,綜合性生化實驗課程的開設,能顯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基本實驗技術和儀器,明顯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動手做研究的興趣。3.層次三:通過增添探索性、自主性實驗,培養學生獨立科研和創新能力。僅有驗證性和綜合性實驗還不夠,還需要適當增加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的生化實驗,并使其成為生化實驗課程的必要組成。探索性、自主性實驗教學的目標應該突出以學生自主實驗為主,突出探索性和主動性,突出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創新素養。探索性、自主性實驗以學生自主實驗活動為基礎,導師或教師確定實驗研究小課題,由學生自己(或小組)設計實驗方案、選擇研究材料、配制實驗試劑、安排實驗進程和時間并實施的綜合設計性實驗,是一種本科階段全新的生化實驗教學模式,含有一定的研究性質。這種實驗教學可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全方位經歷實驗技能和科研思想、方法的錘煉,對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創新精神以及增強獨立的科研能力起到關鍵作用。

  三、打破既有格局,改革實驗管理和考核模式

  在生化實驗管理模式的改革上,建議從兩方面開始:首先,從管理上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實驗,讓學生身體力行,從配制實驗試劑、實驗設計到實驗結束,均由學生自己完成。其次,實行開放性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思維,真正體現學生的實踐主動性。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上要做到:一是讓學生能自主地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和整理分析實驗結果等;二是實驗室完全開放,學生可以在開放時間的任何時段實施自己的實驗方案,并通過實驗探索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法。在實驗教學的考核方面,可以要求學生在寫實驗報告的基礎上寫一些創新小論文,并作些研究小報告,在此基礎上評價和打分,以最好的一次成績為最終成績。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科研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有助于提高學生整理實驗結果、寫實驗報告、做實驗總結的能力,為今后從事相關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四、展望與結論

  當然,生化實驗教學的改革任重道遠,需要教師不斷實踐、探究、改進,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使實驗教學跟上飛速發展的學科要求,培養出更多既懂現代生化理論又掌握現代科研技術的研究型、應用型科學人才。實踐必將證明,加大生化實驗教學的建設和投入,改善實驗條件,建立科學的生化實驗教學體系,破除傳統實驗教學觀念,重塑并精煉生化實驗內容,改良實驗考核評價方式,既抓好基礎實驗技能訓練,又充分利用綜合性和探索性實驗等措施,對培養當今社會急需的各種高層次人才必定是十分有益的。

生物化學論文6

  摘要:

  生物化學工程早在20世紀就已經出現了。但是, 隨著生物化學工程的不斷發展, 很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的工業化生產出現了, 涉及的領域也越發廣泛, 再加上化學工程、生物信息技術等的快速發展, 生物化學工程逐漸邁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然而, 當前我國生物化學工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成為了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當前我國生物化工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進而找出在生物化學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同時提出一些合理解決生物化學工程發展的有效措施, 為今后生物化學工程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生物化學工程; 問題; 解決措施;

  一、前言。

  生物化學工程可以看作是化學工程的前沿分支。生物化學工程指的是應用化學工程中的相關原理與方法來研究生物工程中的理論知識, 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生物化學工程具有四個基本特點:第一, 生物化學工程的反應條件比較溫和, 通常情況在常溫、常壓下就會發生反應, 而且反應的效率也非常高;第二, 生物化學工程主要的原材料是可再生資源, 而且和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相適應的;第三, 不會污染環境或者污染非常少, 是清潔工業;第四, 能夠生產出傳統方法所不能生產的、性能優異的產品。正是這些優點, 才使生物化學工程在化工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高, 而且這也將是我國化工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二、當前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 隨著國外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 我國的生物化學工程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 現如今的生物化工產品涉及到多個生活中的多個領域, 例如:醫藥、農藥、食品等行業。在醫藥領域, 抗生素的生產發展非常快, 當前已經普遍應用到臨床醫學中,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 我國抗生素生產在世界排名第一位, 而且該數據每年都呈增長的趨勢;在農藥領域, 生物化學工程的農藥種類越來越多, 例如:赤霉素、井霉素等品種, 從而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 同時藥物生產技術仍在不斷的發展;在食品領域, 特別是氨基酸和檸檬酸的生產量越來越大, 而且一直是以成倍的趨勢增長, 這些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 而且還出口各國[1] 。

  三、生物化學工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大量的調查得知, 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這樣一來, 不僅使我國生物化學工程出現了諸多問題, 而且也使生物化學工程面臨巨大的挑戰。以下從生物化學工程的不合理產品結構、存在的局限性、生產技術與工藝不完善以及缺少完善的科研體系等方面, 對生物化學過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 生物化學工程的產品結構不合理。

  目前, 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的結構還不是很合理, 大多數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比較單一, 而且檔次也不高, 更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從發展技術看, 生產高檔次醫藥產品的技術并不完善, 國家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高檔次的醫藥產品。

  (二) 生物化工產業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現如今, 國內生物化工產業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應用到了輕工業、醫藥和食品行業。因此, 大多數企業對生物化工產品生產領域并不是非常了解, 特別是對精細化產品的生產更是一無所知, 這些都直接阻礙了生物化學工程規模的擴大。因此, 就更不用說利用生物化學工業技術指導企業走向世界。除此之外, 由于國內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較快, 我國政府缺少有關生物化學工程領域的研究體系和規范體系, 因此, 企業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 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 而且嚴重地污染了生活環境, 使生物化學工程的技術一直在低水平線上發展[2] 。

  (三) 生產技術與工藝不完善。

  由于生物化學工程在生產技術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例如:設備和工藝并不完善, 而且上下游技術不相適應, 從而使得產品的獲得率偏低, 導致企業用高成本換來低效益的不良后果。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 盡管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生產的檸檬酸和乳酸等的技術水平非常高, 但是, 很多產品的生產技術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只有極少數的產品生產略高于國外水平。因此, 目前有很多企業為了更新生產技術, 提高生產效率, 更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會投入大量資金, 從西方發達國家購進先進的生產設備, 例如:生物反應器、監控設備、生物傳感器等等。雖然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了, 但是, 并不利于企業實現長期生產目標。

  四、解決生物化學工程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 科學調整生物化學工程的產業結構。

  首先要對產業化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 擴大高檔次產品的生產規模。比如:各大企業可以重點開發和研究有關醫藥的生化產品、具有一定功能性的食品等。除此之外, 如今的生物化學工程發展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重點生產各種精細化產品或者傳統的生產方法不能生產的產品, 例如:生物色素、工業酶制劑等。只有這樣, 才能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得到快速提高。

  (二) 不斷擴大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

  目前, 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并不能滿足當今市場的需求, 因此, 企業要擴大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 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政府部門要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和幫助。可以制定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來鼓勵人們建設更多、更大的生物化學企業。特別是要大量建立和培養科技創新企業。企業可以把研發、生產和銷售集中在一起管理, 從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 鼓勵生物化學企業積極參與到相關技術的研究行列中, 淘汰生產技術非常落后和競爭力不強的企業。

  (三) 加大對生物化學工程的資金投入。

  從生物化學工程的整體來看, 企業對生物化學工程的教育投入是較少的, 培養一大批具有生物化學工程的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想要從根本上使生物化學工程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 就應該從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方面著手。當下, 生物化學工程是一個比較熱門的產業, 然而, 企業大多數的生產技術人員都是從事傳統化工行業的人員, 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就上崗工作。由于長期受傳統化工生產思想的影響, 這些員工不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 且對生產設備的生產操作能力也較差。所以, 想要真正解決當前我國生物化學工程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就要重視培養生物化工的專業人才。

  五、結語。

  總體說來, 當前生物化學工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 涉及到很多領域。而且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 帶動了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的快速發展。然而, 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對此, 國家和企業必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解決, 例如, 科學調整生物化學工程的產業結構、不斷擴大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加大對生物化學工程的資金投入、加大生物化學工程的技術研究等。同時多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 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等, 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產品質量都得到快速提高, 從而推動我國生化工程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俠, 梁錫宗.生物化學復方消毒液的研制及其消毒相關性能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 20xx, (4) .

  [2]朱龍華.生物化學工程研究進展[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 20xx, (3) .

  [3]張娜.淺析21世紀生物化工的發展[J].河北化工, 20xx, (4) .

生物化學論文7

  目前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有配合放化療減毒增效、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的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如對瘤體控制較弱、作用靶點不明確、臨床研究重復性差等等。 隨著醫學的發展,傳統中醫辨治模式在中醫腫瘤臨床中越來越暴露其局限性,如何進一步提高中醫藥在腫瘤中的臨床療效,筆者認為需要改變目前中醫腫瘤臨床辨治模式,現簡要探討如下。

  1 目前中醫腫瘤臨床辨治模式的現狀

  1.1 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在腫瘤中的應用就是通過四診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以中醫基本理論為依據,通過分析、綜合,判斷腫瘤的證型,然后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其優點是有利于認識腫瘤當前階段的主要矛盾, 因證立法,隨法選方,據方施治,能揭示患病機體的個體差異性,從而實現個體化治療。 其缺點是:其一,證候只是反映腫瘤病某一階段的本質, 即證的重點在現階段,而病的重點是全過程,過分地強調辨證論治,只考慮疾病的階段性,不考慮疾病的全過程,則會影響對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變化規律的把握,有以偏概全之嫌。 其二,傳統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病例資料,但對于一些早期腫瘤患者,如早期的胃癌、胰腺癌、腎癌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陽性體征;又如一些腫瘤術后病人,腫瘤指標異常增高但患者卻無臨床癥狀和陽性體征;針對這類病人,臨床上常常會出現無證可辨,因此辨證論治無從談起。

  1.2 辨病論治 辨病是以確定疾病的診斷為目的,從而為治療提供依據,論治是根據“病”的診斷結果,直接施以特異性的治療方法。 腫瘤臨床中的辨病論治一方面揭示了不同腫瘤病種的差異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從全局認識腫瘤,從而為治療提供方向。 其缺陷是:其一,只重視辨病,強調對疾病病理改變治療的針對性,忽視了同一患病個體或不同個體在腫瘤整個病程中動態變化的差異性,即忽視了中醫的辨治思維, 如同為胃癌或肺癌或食道癌患者,機體的正邪斗爭程度不同,那么治療上扶正與祛邪的主次亦應不同。 其二,中醫的病名大多是根據單一癥狀或體征而命名,如水腫、黃疸、胃痛、泄瀉等,它僅僅描述了一定的癥狀或體征,但對該病的發生、發展、傳變和預后,不能作出簡明確切的闡述,也不能讓患者通過該病名,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質和預后有一定的了解。 如結腸癌、結腸炎、結腸結核、結腸息肉都可歸屬中醫學“腹痛”范疇,但這些疾病性質不同,嚴重程度不等,預后各異,且根據傳統辨病結果有可能造成誤診。

  1.3 辨癥論治 癥即癥狀和體征的總稱,可以是病人異常的主觀感受或行為表現, 如嘔吐、 泛酸、胃脹、腹瀉、便秘等,也可以是醫生檢查病人時的異常征象,如腹塊、腹水等。 腫瘤臨床的辨癥論治即針對臨床表現予對癥處理。 一方面,對于腫瘤臨床急癥,如嘔血、咯血、急黃等急癥可迅速截斷病勢,挽救患者生命。 另一方面,癌癥患者因疾病本身或因治療引起的不適癥狀,并非單獨出現,常常是多個癥狀同時出現,即所謂的癥狀群,如:咳嗽-呼吸困難-乏力、疼痛-乏力-睡眠紊亂、惡心-食欲不振-便秘等。 而目前對癥狀群的干預,可利用癥狀群內的協同作用,通過干預主癥從而達到緩解多項癥狀的目的。 因此,在腫瘤臨床中,可針對癌癥患者的主要癥狀,在辨證基礎上隨癥加減,體現治療的靈活性,起到改善癥狀的作用, 從而減輕患者的主要痛苦,提高療效。 然而,癥狀畢竟只是疾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別、孤立的現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證候的本質。 且同一癥狀可由不同因素引起,其病理機制不盡相同,可見于不同疾病和證候,如在腫瘤患者中常見的惡心嘔吐癥狀,可以因腸梗阻或化療或腫瘤腦轉移等引起, 因此若機械的治療惡心嘔吐,則難以抓住疾病本質,不但難以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有可能貽誤病機。

  1.4 病證結合論治 病證結合論治近年來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即以西醫疾病診斷為綱,以中醫辨證為目,因中醫學強調宏觀和整體,西醫則比較注重微觀和局部,因此病證結合是將兩種醫學優勢互補。 辨病側重于對疾病病理變化全過程的認識,辨證側重于對疾病現階段病情的認識,強調機體的功能狀態對疾病反應的差異性。 在明確西醫疾病基礎上,辨中醫之證,使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和預后認識更加深刻, 并且治療也更具針對性和特異性。 然而其缺陷在于不利于中醫辨病體系的自身發展,有導致單純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機械化傾向。如上所述,目前中醫腫瘤臨床中的辨治模式各有長短,而腫瘤是一種慢性復雜性疾病,傳統辨治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腫瘤臨床的需求,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現代中醫腫瘤辨治模式,以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腫瘤診療中的作用。

  2 構建現代中醫腫瘤辨治模式的思路

  2.1 審因論治 因,指病因,中醫治療講究“治病必求其本”,抓住病因的治療就是抓住了根本。 陳無擇在《三因極-病證方論》中提到:“凡治病,先須識因;不知其因, 病源無目”, 也強調了病因辨證的重要性。 中醫腫瘤臨床中注重對病因的治療體現了辨證論治的靈活性,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療效。 如對原發于胃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結外邊緣區 B 細胞淋巴瘤(MALT 淋巴瘤),約 90%與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有關,對病變淺、HP 陽性的胃 MALT 淋巴瘤首選抗 HP 治療。 從腫瘤臨床實際情況來看,行氣活血、化痰散結、補益等常規治療方法難以奏效,甚至無效,因此氣滯、血瘀、痰凝、正虛只是癌毒在釀生發展過程中由于患者體質、病灶部位、疾病階段及其所致具體臟器功能障礙乃至合并其他疾病的不同而呈現的兼見病機并非腫瘤病機的本質,所以癌毒才是腫瘤治療的核心問題。

  2.2 西醫診病與中醫辨病相結合 借助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如血常規、生化、D-二聚體、腫瘤標志物、CT、MR、ECT、PET/CT、內鏡檢查、基因檢測,認識機體的結構、代謝和功能特點,對疾病的病因、病理深入認識,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預后以及臨床表現特點進行把握;同時在腫瘤臨床中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的病例資料進行辨病,古有“最難調治者弦脈也”,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到弦脈在診斷、療效評估、預后判定上有一定的意義。

  2.3 突出癥狀辨治 癥是診病、辨證的基本元素和主要依據。 腫瘤患者在其病程中常伴隨疼痛、疲勞、氣短、咳嗽、惡心嘔吐、口干、胸腹水、腹瀉、便秘、厭食、失眠、出汗、手足麻木等不適癥狀,這些癥狀在晚期腫瘤患者中更常見, 且這些癥狀并非單獨出現,常以癥狀群的形式出現,嚴重影響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期,隨著腫瘤治療理念的改變,腫瘤癥狀控制越來越受關注,中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在對癥治療上優勢明顯,除了常見的中藥湯劑口服,還包括中醫外治法、中藥灌腸、針灸、耳針等等。 如中藥外敷緩解腫瘤病人腸梗阻、消化功能紊亂所致腹脹、腹痛;欖香烯乳注射液胸腹腔灌注治療癌性胸腹水;針灸防治癌性疼痛;中藥熏洗治療手足綜合征及中藥保留灌腸防治放射性腸損傷等等。 實踐證明中醫藥在腫瘤臨床中在緩解癌性疼痛、疲乏、改善惡病質、減輕焦慮抑郁等癥狀控制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有實用性強、療效明確的優點。 因此,突出對癥狀的治療,將改善患者的痛苦,從而提高其生存質量,并在一定程度可將對癥狀的控制轉化為生存優勢。

  2.4 繼續發揮辨證論治的優勢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是中醫個體化治療的精髓,構建現代中醫腫瘤臨床辨治模式并不是摒棄傳統的辨證論治,而是要繼續發揮其優勢。 中醫辨證論治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是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收集的資料,明確腫瘤類型、判斷腫瘤的病因病機、確定腫瘤的病位、辨清虛實寒熱,通過辨證分型來確定治療法則,再組方用藥。 同時應在中醫整體觀念指導下,結合腫瘤患者的體質、年齡、遺傳因素等,在辨癥、辨病的基礎上對疾病進行整體性把握。 如對于腫瘤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炎的患者,應根據患者的整體表現首先確定湯證,再針對腫瘤、糖尿病、冠心病、 腎炎等疾病的特點在湯劑中加減藥物以治療。

  2.5 加強轉化醫學研究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現代醫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應用于中醫藥腫瘤研究中,使得中醫腫瘤在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對中藥及其成分干預腫瘤的研究,對單藥有效成分的篩選,對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類中藥抗腫瘤藥理的研究等,且已有部分科研成果在臨床中應用, 如康萊特注射液、人參皂苷 Rg3、欖香烯乳、華蟾素等,但相對于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化仍顯不足, 因此應及時掌握最新科研動態,加快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化,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3 結語

  腫瘤是一種慢性復雜性疾病,傳統辨治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腫瘤臨床的需求,而筆者所提倡的現代中醫腫瘤辨治模式,應注重審因論治,西醫診病與中醫辨病相結合,突出癥狀辨治,繼續發揮辨證論治的優勢, 同時加快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化,由此將最大限度提高中醫藥在腫瘤臨床中的療效。

  4 參考文獻

  [1] 林洪生,張英.中醫藥與腫瘤—歷史的積淀與五十年的創新發展.中國新藥雜志,20xx,20(17):1639

  [2] Miaskowski C,Aouizerat BE,Dodd M,et al. Conceptualissues in symptom clusters research and theirimplications for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 patientswith cancer.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Monographs,20xx,37:39

  [3] 張京春, 陳可冀. 病證結合是中西醫結合臨床的最佳模式.世界中醫藥,20xx,1(1):14

  [4] 湯釗猷.現代腫瘤學.3 版.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xx:1631

  [5] Cheville AL,Novotny PJ,Sloan JA,et al. Fatigue,dyspnea,and cough comprise a persistent symptom cluster up tofive years after diagnosis with lung cancer. J PainSymptom Manage,20xx,42(2):202

  [6] Charles S. Cleeland,Xin Shelley Wang,Qiuling Shi,et al.Automated Symptom Alerts Reduce PostoperativeSymptom Severity After Cancer Surgery: A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xx,29(8):994

生物化學論文8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一)出卷與評卷

  各專業試卷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分別由非任課教師利用我校《生物化學》課題庫的軟件系統自動組卷,實行教考分離。考試題型及分值構成如表1。閱卷工作實行流水作業,每一位教師負責一道大題的閱卷,而后由一位教師統計分數,另一位教師復核。

  (二)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參考文獻[5,6]所述方法,計算試卷成績頻數分布、可信度分析、難度和區分度。

  三、結果

  (一)試卷頻度分析與正態分布檢測采用統計軟件

  (二)試卷可信度分析

  采用SPSS16.0軟件分析各專業試卷的內在信度。分析表明,七年骨傷、七年中醫和中西醫三專業試卷的Cronbachα值分別為0.789、 0.869和0.854。根據田考聰、彭斌[7]提出的優秀試卷信度應在0.70以上,上述結果表明試卷測驗結果有較高可靠性。其中七年中醫和中西醫專業的內在信度系數大于0.8,可以認為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8]。

  (三)試卷難度、區分度分析

  如表4所示,三套試卷的平均難度系數分別為0.75、0.74和0.70,平均區分度系數為0.28、0.32和0.33。在評價試卷質量的重要指標中, 試卷難度反應試卷的難易,區分度則反應了試卷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9]。一般認為難度系數應控制在0.30-0.75之間[10],而本次研究的三套試題的平均難度系數均在這一范疇,說明其難度適中。另一方面,三套試卷的區分度處于0.19-0.40區間,表示試題的區分度較好[10]。

  四、討論

  生物化學是中醫院校各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醫院校的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如何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令人關注。為了推動考試改革,改變傳統考試模式,我校組織相關教師建立了《生物化學》試題庫。為了驗證這一試題庫的可用性,確定是否建立了較為合適的《生物化學》教考分離系統。本研究選取了三個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方面相近,人數不同的三個專業進行分析。三套試卷的質量分析顯示,三個專業的成績均呈正態性分布,難度系數控制在0.70-0.75之間,控制較好,試卷的區分度也控制在了較為理想的范疇。經測算,三套試題Cronbachα值均大于0.7,說明試題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因此,上述分析結果表明,利用自編“生物化學”試題庫,對不同規模的教學班進行測試,得到了較好的測試結果,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不同專業的主要質量指標數值相近,說明這種考試模式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另一方面,試題庫的應用也有效的降低了教師的出卷工作量。傳統的出卷方式,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認真考慮好出題范圍、知識點的覆蓋率、題型、題量等,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試卷格式的規范化、制作標準卷、制定評分細則。

  并且隨著專業的增多,考試的增加,這一工作量日益繁重。而新建立的試題庫中含有自動組卷系統,教師只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和考查目的設定好組卷方案,試題庫的自動組卷系統就可以從題庫中自動選取試題,并以規范的格式輸出。這無疑可以極大的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也減少了主觀因素,提高了試卷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此外,這種教考分離的模式,使得學生不能再依靠教師在期末劃重點,臨考背重點。學生要取得良好的成績,需要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全面系統的學習,從而有利于其打下扎實的基礎,全面提高文化素質。這對于教學手段的優化和教學理念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試卷的質量分析,說明我校建立的《生物化學》試題庫有助于提高考試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通過應用也發現試題庫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在不同題型中會重復出現,存在互相提示答案的現象,總體題量還有待增加,一些試題的內容和描述相對陳舊等。因此,試題庫的建設還要根據教師和學生使用情況,不斷的補充與更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生物化學論文9

  一、高職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目標

  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能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技能臨床醫學專門人才。

  二、生物化學學科特點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和生命過程中化學變化規律的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主干學科,它在醫學教育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兼具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在臨床疾病的診治方面,如抗菌藥、抗癌藥物的作用生化機理及體液中特定酶類的檢測支持疾病診斷等都離不開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技術;在基礎研究方面,如蛋白質和核酸分離、純化、分析及鑒定等生化技術也已廣泛地應用于免疫學、組織學及藥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利用生化這門工具書去更好地學習及擴充醫學專業知識,我們生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圍繞學生自身特點和生化的學科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將生化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和建立合理評價體系以提高教學互動的實際效能。

  三、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時不足

  課時不足是大專院校課程存在的普遍現象。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周課時僅為3小節,且隨著新知識的不斷增加,各學科的教學課時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強教學效果,為學生課后復習和自學提供條件才是一個積極的措施。

  2.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目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和教改,幾乎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以教師為中心”,以滿堂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方式傳授書本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把學生看做是外部環境刺激的被動反應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特點是:①學得不完整,知識點空泛,知識面脆弱;②惰性學習,無法在需要知識之時運用;③學法不靈活,無法在新的或類似的情境中遷移應用知識。因此,改變醫學生物化學傳統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學習成績,是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四、教學內容設計的依據

  1.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要求

  生物化學作是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筆試考試內容,所占的分值大約10分左右,所占的分值比例雖然不是很高,卻是教學的考試科目和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筆試考試內容,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等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與理解存在很大的影響。通過對學生專業課程的考核成績與生物化學的考核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生物化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相應的專業課程成績的平均分也高于生物化學成績平均分較低的學生的專業課程的考核成績。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也反映這部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要高于生物化學平均成績較低的學生。因此,對生物化學知識學習,不僅是學生參加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需求,更是學生進行進一步專業知識學習的知識結構基礎,怎樣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知識構建,有效地與學生專業特征相適應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是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重要依據。

  2.學生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的知識要求

  生物化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對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將專業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比如:疾病產生的內在機制、藥物作用原理、疾病診斷的依據和臨床檢驗數據的應用等都與生物化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將生物化學知識與臨床專業課程的知識割裂開來,去學習和理解專業知識的內容,不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生在今后的臨床工作實踐專業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如何開展好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為學生在后續的專業學習和學生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專業素質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是進行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

  五、教學思考

  1.教學方法

  (1)因材施教,優化完善教學內容。生物化學作為前沿科學,其進展快的特點,專科的教材相對滯后,所以在授課時,教師應選好教材,劃分知識點。此外,還要注意前沿知識的補充,如在學習遺傳信息的貯存與表達的基本過程的基礎上,提及學生可能聽說過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治療,由克隆羊多莉的來由,展望基因器官移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課后查閱相關文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醫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在學習中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和不自信的表現。所以我們的教學工作要善于從他們的優點去激發學習興趣,注意他們的弱點激起其主動學習的斗志。過去傳統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雖可保證教學的量但是沒法有效確保教學的質。由于缺乏活力,不利于培養創新開拓型高素質人才。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對臨床疾病發生的生化機理組織討論中加深他們對疾病診治的理解;加強生化基本知識與專業課程的聯系。如在血糖調節的教學中,首先介紹糖尿病的`例子,引導學生講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糖尿病”后,由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癥狀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給予少許自由討論時間后讓學生充分產生認知上的沖突和初步的嘗試分析。其次引出用幻燈片制作出“三多一少”的生化和生理病理機理動態的流程示意圖來解答問題并順便說明治療思路,使學生理解胰島素促進糖代謝作用,同時聯系生理學膠體滲透壓及水平衡的生理學相關內容與臨床診治的聯系,培養學生醫學理論知識到臨床實踐的遷移能力。最后用中常見糖尿病患者和尿毒癥患者靜滴葡萄糖時為什么要加適量胰島素這個問題引發學生課后的思考,促進學生的自學。

  (2)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形成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有些概念和性質僅僅通過理論講解顯得很空洞,很難使學生深刻理會。而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結合直觀的實驗現象,就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并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學是生物化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標,但是單純的理論講解總顯得索然無味、力不從心。通過“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測定”“蛋白酶活力的測定”“酶的抑制與激活”等實驗,使同學們對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測定有了清晰的認識。生物化學是一門內容極其豐富且發展迅猛的學科,也是生物、醫藥、農業、食品等眾多學科的專業基礎,這使得生物化學一方面容易引發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又比較難學。生物化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記憶,但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無濟于事,還會抹殺生物化學的活力,使得理論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進行理解性記憶,并隨時進行歸納總結、融會貫通。生物化學實驗是加深理解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例如,在“蛋白質的兩性反應和等電點的測定”實驗中,通過觀察在加酸、加堿過程中,酪蛋白溶液酸堿度的變化和沉淀———溶解情況的變化,形象、直觀地展現出蛋白質的兩性解離過程,使同學們切實理解了蛋白質的兩性解離性質和等電點的概念;它能夠使抽象的生物化學理論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聯系臨床,提高學生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使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變為具體的可觀察的畫面,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易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此外,還可化繁為簡,便于記憶,提高學生信息處理和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興趣,開闊視野,更好地引導學生,達到學而有效之目的。多媒體教學還可幫助學生學習和探究知識的教學過程,從而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和研究,有效地彌補教學時數的不足,緩解有限的教學時間和不斷增加的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

  2.教學評價

  針對生物化學教學特點,包括理論和實驗教學,應將生化課程期評總成績分解為平時成績、實驗報告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10%—20%,對一些在臨床工作中能夠運用到的知識點,在課前、課中、課后采用提問、討論或問卷的形式考評。比如為什么運動過后肌肉酸痛,一段時間過后又可恢復正常?人處于饑餓狀態體內物質代謝變化情況如何?為什么痛風癥患者不宜吃海鮮火鍋?讓學生嘗試用所學過的生化基礎知識來解釋臨床疾病的生化機理,以有效反饋學生對知識的分解歸納的掌握程度,保證課程教學的作用。實驗報告成績占總成績的30%—40%,學生通過做實驗及課后報告,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實驗報告作業的批改了解學生的生化基本理論與技術的聯系及應用。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60%~70%,教師考前的出題側重生化基本知識及其遷移應用的考核,考后注重學生的答卷分析,這樣方可達到良好的教學互動。

  總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基層臨床實際應用型專業人才,通過生化課程的教學改革,使學生獲得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思路和方法并將其應用于專業學習和臨床實際工作中,真正達到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

生物化學論文10

  【摘要】針對我國高校食品專業普遍開設的雙語教學在《食品生物化學》課程中的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誤解和問題進行剖析,探討如何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旨在為開展有效的《食品生物化學》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提出教學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雙語教學;食品生物化學;課程改革

  雙語教育(Binlingualeducation)的界定有數十種,可以歸納為廣義的雙語教育和狹義的雙語教育兩種,其中,廣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使用兩種語言的教育,而狹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使用第二種語言或外語教授學科內容的教育。所謂雙語教學(Binlingualteaching),《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中指出,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自教育部決定從20xx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xx年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對雙語教學過程中,教材、講授過程和考試方式等進行了規定,明確同時采取中文和英文相結合的方式,最好是以英文為主,并要求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設課程的5%至10%。20xx年再次重申“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繼續擴大雙語教學課程的數量”,我國部分重點高校也廣泛接受了雙語教學的理念,積極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影響到全國各個專、本科高等院校各種課程的雙語化教學,形成了學校只注重英語、只加強英語,雙語課程就是尖子課程的片面、不科學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褪去了雙語教學一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色彩。為此,以《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為例,探討靈活運行雙語教學,真正體現雙語教學內核,為開展有效的雙語教學課程改革提出教學思路和方法。

  1.雙語教學的內涵

  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的外語或第二語言,通過教學和環境,經過若干階段的訓練能代替或接近母語水準。指的關注的是,雙語教學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學科知識達到掌握和訓練該語言的目的。與此同時,雙語教學提倡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不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外語授課,是達到既能學會學科知識,又能通過學習學科知識掌握外語的目的。雙語教學的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在美國,雙語教學一般指的是用西班牙語進行的學科教學,而在加拿大,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雙語教學一般是指在英語地區用法語授課的教學形式。澳大利亞的雙語教學指的是用非母語(英語)進行的部分學科教學。其目的大都是使這些擁有眾多移民的國家能更好地體現其多元化的共融性。在歐洲,涉及的語言大多是英語,旨在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際,繁榮經濟,形成合力。我國及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正在探索試驗的雙語教學,受到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的影響,為了與國際接軌,一般是指用英語進行學科教學的一種體系。在我國各個高等院校提倡雙語教學的努力各處可見,21世紀的中國加入WTO,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向中國涌入的今天,國家和社會對于雙語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因此,我國高等院校積極推行雙語教學無可厚非。但是鑒于學生的現狀以及雙語教學缺乏足夠經驗和條件,對雙語教學的效果起了負面的影響。不很熟練的語言來接受完全陌生的學科知識,其結果違背了教學的初衷。

  2.教學現狀

  《食品生物化學》是一門研究食品在人體中變化的科學,其內容包括食品的化學組成及其結構、食品在人體中的代謝及營養功能以及加工過程對食品的影響。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等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各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為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酶工程與發酵工程等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并提供實驗技術和方法。對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目前學生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課程本身內容難度較大,利用第二種語言講授,不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專業詞匯展現量多且偏長,具有挑戰性;雙語教學的老師的靈活性受到限制,只講授課程,導致規定時間內講授的內容過多等[1]。為了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高質量人才,針對《食品生物化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有效進行了探索,為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一些教學思路。

  3.改革思路

  3.1調整課程設計,引入以學生為主體、解決問題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是強調課程的組織形式產生于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目的。課程結構由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來決定。《食品生物化學》既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也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是對生物生命現象的化學性研究。較之于其他課程,具有較高的難度,理論性比較強,即便是全中文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授是一種挑戰。就此進行雙語教學則更增加了課程的難度。目前,教授知識最重要的是教師所做的有關講授內容的PPT和對此內容的教師的降解。我們要求學生們上課之前要進行預習,了解其內容,但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會利用上課時間去試著接受知識。在這種背景下,PPT和降解的內容全英文進行,學生很難短時間內接受并消化課程內容,導致學生失去對這門課程的興趣,這門課程的薄弱基礎繼而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致使學生英語失去興趣,專業課沒有學好的狀態,違背了雙語教學的初衷。

  3.2專業詞匯多且長

  《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專業術語非常的多,且常常可以見到大量的專業性短語。很多教師們對于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之一歸納為學生的英語水準[2]。學生良好的英語水平對于雙語教學來講,可以較好的提高專業術語的熟悉程度,但每個學校、每個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均衡,單純的找出學生的英語水準。多數本科生學了十多年的英語,讀、寫、理解、說都是一大問題,即使到了大學本科畢業時,看懂一篇SCI論文或寫一篇英文論文難度非常大。據調查,我們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本科生的CET-4第一次通過率不到20%,英語總體水平有限。專業課的雙語教學是英語課綜合運用,學生的啞巴英語情況增加了授課難度,相當學生對雙語教學有畏難的情緒,極大地妨礙了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雙語教學可以建立分層次教學模式[3],我國幾所重點大學的學生們的英語水平高,課程雙語教學可進行全英文教授的方式。針對于我們河南農業大學食品專業的學生們的英語水平,采用英文PPT,中文講授的方式,專業名稱要提示中文名,這樣,學生們通過中文的講授,理解了該課程講授的內容,還掌握了英文的寫法,考試題均是英文的,但答題可以采用中、英文,這樣可以引導他們順利閱讀有關食品生物化學的一些SCI英文論文,真正通過雙語教學,達到目的。

  3.3合理選擇教材,適應學生接受專業知識

  適當的教材是雙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更多的教師們在教材建設上提倡國外原著教材的使用[4]。《食品生物化學》作為專業基礎課,對于學生來講是內容比較生疏,因此,讓學生接觸一本好的食品生化教材,理解其內容是首要的,在此基礎上聽英文講授或看英文PPT,既有一定壓力,又不顯過大致使放棄課程。近幾年,多年來從事《食品生物化學》研究和講授課程的老師們組織編寫權威性規劃教材越來越平凡,尤其是雙語教學的教師們選擇好的教材,對于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非常重要。

  4.結束語

  《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培養高層次、高質量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我國高等院校根據專業特性設立了課程雙語教學,由于英語語言教育的環境不同,水準不在同一條線上,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為此,我們將在《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上的定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教學環節中,不斷做出學生和專業所需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迎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許曉春,鐘瑞敏,林朝朋.《食品生物化學》雙語教學初探.現代食品科技,20xx(2):207-209.

  [2]易軍鵬,李欣,朱文學.PBL法結合雙語教學應用于《食品生物化學》教學初探.科技信息,20xx(25):151-152.

  [3]劉小鳴,張秋香,梁麗,周鵬,王淼,陳衛.食品專業《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的探討.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26).

  [4]文鵬程,楊曉麗.西部地區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生物化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xx(9):169-171.

生物化學論文11

  1樹立“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理念

  現代高職教育的宗旨是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高職生物化學課程的定位要緊扣這一宗旨,樹立“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兼顧學生職業素質、團隊素質、人文素養的培育[2]。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生物化學主要闡述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以及在體內的代謝變化。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理解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化學的主要概念和規律,了解近代生物化學的主要成果;寓綜合職業能力與全面素質的培養于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生物化學知識解釋、分析和動手解決有關實際問題的能力。

  2構建高職食品類專業特色的生物化學課程標準體系

  生物化學課程在食品科學系食品類專業主要涉及生物技術、食品加工、食品營養與檢測3個專業。這些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包括食品、藥品、酶制劑生產企業等的生產崗位、質量管理崗位、檢驗檢測崗位等。生物化學課程的基礎內容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不同專業對生物化學課程的要求各不相同,如生物技術專業主要向學生傳授生物體的化學組成、結構及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控;遺傳信息的貯存、傳遞與表達;細胞間信息傳遞等生命科學內容。食品加工專業則側重于生物活性、酶促反應、生物轉化、大分子物質代謝等內容,其中物質代謝是講解的重點。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重點在于對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測定、對被測物的定性、定量及分離、提純,包括對一些儀器如分光光度計、電泳儀、層析儀等的使用。

  3課程設計

  3.1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

  教學大綱是培養計劃的具體表現形式,食品科學系每學年對食品類各專業市場需求和崗位變化進行調研,及時對食品類專業進行論證、調整,以此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任務、內容、體系、范圍、進度、教學方法、考核與評價體系等。在制定生物化學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時,以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宗旨,結合現代生命科學發展方向,將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素質教育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加強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養成教育。教材內容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并注意及時跟蹤先進技術的發展。更新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的、高質量的實際動手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同時,根據各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標準的不同,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學時由原先68學時壓縮為64學時,將實驗課時由原先24學時提高至32學時;食品加工技術保持68學時課時提高總數,縮減理論課時,實驗課時由原先24學時提高至32學時;生物技術及應用(含生物制藥方向)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學時由原先68學時提高至72學時,整合實驗項目增加綜合性試驗,壓縮4學時理論課并增加4學時實驗課時,由原先24學時提高至32學時。

  3.2根據教學側重點,選擇滿足專業需求的教材

  根據專業對生物化學知識和技能需求的差異,有側重點地選擇不同專業的生物化學教材。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以檢測為主,選擇十一五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榮瑞芬主編的《生物化學》,重點介紹食品中糖、蛋白質、脂肪、核酸、維生素與酶類等營養元素的理化性質、結構與功能等相互關系,并對其生物代謝過程和色香味化學進行了介紹,理論部分強化靜態生化內容,簡化動態生化內容,突出支撐檢測技術應用的知識點,實驗技術選擇適合產品分析檢測用的基本技能和技術,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食品加工技術選用農業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劉靖主編的食品類《生物化學》,強化食品加工過程中物質食品加工中的變化及運用,了解生物氧化和代謝過程對食品質量的影響;生物技術及應用(含生物制藥方向)專業選擇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夏未銘主編的《生物化學》,結合生物科學的發展和高職生物技術與生物制藥的實際需要,重點介紹糖類、蛋白質、脂肪、核酸、維生素與酶類等結構、生物學功能、代謝規律、相互關系和特點及主要臟器的生物化學等知識點,掌握蛋白質的理化檢測、酶的特性研究、脂肪轉化糖等物質間相互轉化的實驗技能,熟練實驗分光光度計、電泳儀、層析儀等儀器設備[6-7]。

  3.3設計優化實踐教學內容

  根據高職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需求和前后續課程的銜接要求[8],食品科學系通過對相關用人單位、工作崗位的.深入研究和調查,在確定實踐教學內容時,減少了驗證性演示實驗,重點突出了生物物質的提取、分析檢驗、代謝加工等內容,并參照公共營養師、食品檢驗工、化學檢驗工等職業技能的要求,在理化分析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將課程的實踐教學與考工考證相結合,重點放在專業必備技能熟練及常規理化分析儀器使用上,課程實踐教學內容涉及的技能包括生化基本檢測技術、分光光度技術、電泳技術層析技術、比色分析技術、酶活力測定、酵母提取技術等。

  3.4探索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專業改革,食品科學系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建設過程中,結合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的崗位需求調查,認真研究課程教學內容,分析職業崗位的知識和技能構成,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分為生命科學基本營養素模塊、生命體中的能量變化模塊、生命體中營養素的代謝模塊、生物化學實驗模塊等,結合各專業技能需要,合理設計安排教學內容。同時,根據專業要求和特點,在實踐教學內容中加入了專業針對性較強的生物質提取分析純化等的操作訓練。并且,將實踐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模塊和綜合性實驗模塊,基礎模塊是不同專業共選的內容,綜合性實驗模塊則是整合實驗內容,開設出融合多種技能的大實驗(如將單純的酶特性的驗證實驗,整合成酶的發酵生產、提取、分離、提純、性質檢測和生產應用等技能融合的大實驗),供不同專業根據專業特點選擇的內容,整合從而使同一課程體現不同的專業特色。

  4增強教師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面對日新月異的生命科學,生物化學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這要求生物化學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保證教學高質量。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生命科學知識儲備,教師的學術水平直接決定其專業教學質量,而教師專業知識積累則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一方面,教師要上好生物化學這門課,就要吃透各專業生物化學重點和難點,自身要有扎實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食品加工、食品營養分析與檢測等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時刻關注生命科學發展,及時補充和更新各學科生物化學關注的方向,比如僅生物化學檢測技術,不斷在更新、提高。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內容與企事業單位實際的檢測手段和技術也存在一定的距離,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教學就會嚴重脫離學科發展前沿。因而,注重高技能素質人才培養的高職高專教師要站在專業科學前沿,關注本學科研究進展,準確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理論和實踐、經典與前沿的融合,努力使動物生化課程變得興趣盎然,而不是枯燥無味[9]。教師只有勤于積累,不斷充實自己,厚積而薄發,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做一名稱職的、讓學生敬佩的生物化學專業教師。

  5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

  傳統的生物化學授課方式是填鴨式的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聽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時間越久,不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的培養,也使教師逐漸失去授課的積極性。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來,才能使教師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成效顯著[10]。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掌握現代教學多媒體技術,把聲、像、影等技術融合到教學手段中,以生動的語言和多彩的畫面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體結構和化學變化過程,將繁冗的生物化學知識變抽象為直觀,變復雜為簡明,變枯燥為生動,形象直觀地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為此,食品科學系教師在生物化學的授課模式上結合多媒體技術采用了啟發式、“寓學于做,做學結合”的發現式教學模式。

  5.1啟發式教學的應用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是利用生命科學的知識,引導學生按照認識事物、掌握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引導探究,層層深入,直至學生能動地領會和掌握知識技能的方法。在講授課程時,盡量將所講授的內容與生命活動、食品科學、營養與健康等方面的知識聯系起來,通過學生已感知的、感興趣、最常見的實際問題。如講述“糖的代謝:糖酵解”時,提問學生“為什么人在劇烈運動后會感到肌肉酸痛”以引起學生學習糖酵解的興趣;講述“維生素與輔酶”時,提出“為什么有人會得夜盲癥”;講述“生物氧化”時,提出“為什么一氧化碳會致人窒息”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濃厚興趣。通過這些問題的導入,讓學生感受生物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學習生物化學不再是空洞知識,而是生活中時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學而有用、學而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5.2“寓學于做,做學結合”的發現式教學

  發現式學習是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知識為主要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11]。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食品科學系教師引入“寓學于做,做學結合”的發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體驗來發現知識的產生。如在講蛋白質的沉淀作用和變性作用差異時,先設計實驗安排學生實驗,觀察蛋白質的變化現象,仔細地總結實驗結果,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用于蛋白質沉淀和蛋白質變性的方法,理解蛋白質沉淀和變性的聯系和區別。因此,這一“做學結合”,“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的應用,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擺脫枯燥難懂的書本知識,將被動接受的消極態度轉變為主動探索總結獲取知識的積極態度,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生物化學論文12

  考試一直是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以紙和筆為主的傳統筆試過程在現代教學過程中缺點凸顯,如環節多,保密性差,勞動強度大等等。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紙化考試應運而生,因其具有準確、安全、公正、靈活、隨機、及時、方便等優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1無紙化考試的優越性

  1.1安全、公正、準確

  傳統考試模式中試卷的制作及保管涉及的環節較多,故而考試內容的安全性就有所降低。而基于計算機網絡的無紙化考試參與的人相對較少,系統也有自動組卷功能,可以有很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而且,所有考生的試卷內容雖然相同,但是他們的試題順序也完全不同,因為系統在抽取試卷時隨機打亂了試題的順序,所以相鄰的兩個考生之間也難以作弊。另外,考生提交答案后,系統會自動根據教師設定的正確答案評分,從而避免了錯判和漏判的發生,更體現了公正性與準確性。

  1.2及時、方便、經濟

  由于無紙化考試的題庫和答案已保存到指定計算機中,考試時只需要從題庫中調用,避免了傳統考試需要出卷、印刷、分發試卷等諸多環節,過程得以簡化。由于減少了紙質化環節,可大大節省打印、制版和印刷等費用及紙張資源。考試系統自動批改試卷,又節省了閱卷人的時間,而且考試完成后考生即可查詢相關考試成績。同時,無紙化考試系統還可快速分析全部考生各題型的得分情況,及時統計出及格率、優秀率等數據。這樣,相關教師對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一目了然,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知識的薄弱章節做出相應復習等措施。而且,無紙化考試系統不但可以應用于正式考試,在平時教學過程也可用于各章節內容的學習效果檢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興趣。

  1.3靈活、隨機、全面

  傳統的紙質考試試卷內容是固定的,每個考生面對的題目都是相同的。盡管教師在出題時會盡量考慮到重要知識點,但一份試卷難以囊括整本書的全部重要知識點,另外,試題庫可隨時更新,而考試系統可以通過自動組卷來形成考卷,那么學生的試卷就可以靈活機動,這樣便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也避免了考試作弊等情況的發生。

  2生物化學課程無紙化考試的設計

  生物化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內容龐雜,抽象深奧,重點難點較多。由于主觀題比較難以應用于無紙化考試系統,在設計試題庫時,我們將一些習慣用主觀題,如簡答題,計算題等呈現的`知識點改為多選題,且合理設計多選題選項,名詞解釋可以用匹配題呈現。而對于一些復雜的代謝過程,可以用直觀明了的圖片題呈現,比如對于三羧酸循環過程,出題時可以直接將各步反應的代謝物分別做成圖片,然后學生用拼圖的方式拼出完整的循環代謝圖,這樣既考察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熟練程度,又增加了答題的趣味性。

  3無紙化考試系統仍有待完善

  雖然無紙化考試有諸多優點,但是其仍有待完善。首先,無紙化考試難以實現主觀題的自動批閱,需要另外組織筆試。其次,在考試系統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網絡故障,如服務器速度慢、學生無法登陸系統進行答卷等,要順利的實現無紙化考試,學校需要加大教育設施的經費投入和相關計算機技術的普及,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學生對計算機及考試系統的了解和掌握。最后,要更好的實行無紙化考試,最關鍵的還是科學合理的建設試題庫,特別是教材更換,專業知識點的更新以后考試題庫的及時更新,以及考試資源和數據的積累總結等。

  4結論

  總之,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考試形式也逐步邁向信息化,尤其是一些遠程教學模式的課程更需要改變傳統的考試方式,取而代之的無紙化考試將凸顯其獨有的優越性,并且各種考試系統軟件的推出也使得考試變得越來越輕松。

  參考文獻

  〔1〕李琴,杜林.無紙化考試系統及其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8(6):1354-1363.

  〔2〕趙燕芬,胡萍.無紙化考試及其評價〔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xx,17(2):82-83.

  〔3〕白靖文,徐雅琴,王立波,等.化學實驗無紙化網上考試系統設計與應用〔J〕.實驗室科學,20xx,14(2):125-127.

生物化學論文13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各大高校,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先進教學手段,但不可忽視的是多媒體教學有利有弊,我們應該積極利用和采納多媒體教學有利的一面,同時也應該發現并解決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該文以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為例,先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涉及專業很多,比如藥學、護理學、臨床醫學等,隨著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時間的增長,我們發現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既有優勢,比如方便、形象、生動、直接等,也存在一些劣勢,即不足之處。為了使醫學生物化學教學質量更佳,該文分析了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希望可以揚長避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醫學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思維能力減弱

  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整個認知過程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主導作用。教師教學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等特點,若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很容易加快教學速度,導致學生參與意識不強,思維能力減弱,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1.2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多媒體課件都是由授課教師自己動手完成的,由于授課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很重等客觀原因的限制,導致最終的多媒體課件往往差強人意,通常只是將課本上的內容機械地復制到多媒體課件中,或者一味地追求課件的外觀精美,使得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無法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優勢。

  1.3過分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同其他課堂教學手段一樣,它也只是眾多教學手段的一種,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否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大大減少,甚至教師將變成教學的“機器人”,如此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因此,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而是應該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4影響教師個性化教學水平的發揮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某個學生說特別喜歡某個教師,這是因為傳統課堂是教學的舞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在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和魅力,而多媒體教學不具備該特點,或許會因此降低對學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很可能影響教師個性化教學水平的發揮。

  2合理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較難學習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覺得內容難以理解和記憶,基于此,多媒體教學十分適用于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結合上文所述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應合理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2.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手段

  教師應提前做好功課,包括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遇到的困難等,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知識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其不同之處突出表現在講課速度和授課方式上,比如對于基礎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應適當減緩講課速度,同時多采取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對于基礎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快講課速度,同時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進行教學,并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多進行課外閱讀等。

  2.2注重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動態特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需要寫大量板書,由此占用的時間是非常多的,無形中縮短了教師講授教學內容的時間,教師們常常為此感到無奈。而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出現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因為多媒體教學具有動態特性,往往只需要一個小電影或者小動畫就能將難以理解的、枯燥的生物化學知識生動地體現出來,對于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而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不斷更新知識,制作高水平的課件

  教師應該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中抽出時間學習如何制作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課件做到圖片豐富、內容富有條理性,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是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這一優勢,不斷更新知識,制作高水平的課件,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每張幻燈片的文字行數不宜超過7~9行;多媒體課件的文字運用合理,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配以多媒體動畫,動畫不宜過多等。

  2.4豐富課件內容,適當鏈接動畫及圖片

  在多媒體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插入一些緊扣教學內容的圖片,或者將某些難以理解的動態反應過程以動畫形式予以展示,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生物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課,與臨床聯系廣泛,在講課中插入一些圖片,如糖尿病足、肝硬化、甲亢、佝僂病、白化病等患者的圖片,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感性認識,也便于枯燥的生化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相互聯系。總之,多媒體教學無疑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其應用應該得到推動。但是無論何時,教學主體是學生這個問題不容忽視,應隨時了解學生的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尹曉敏,錢慰,殷冬梅.醫學生物化學留學生實驗課教學的新思路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xx,31(23):3660-3661.

  [3]湯穎.臨床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xx(82):173-174.

生物化學論文14

  摘要:結合我院課程診改實際,聯系教學對象即文科生源為主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從課程建設規劃、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和課程教學等多方面對《生物化學》進行意見診斷,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職;護理;文科;生物化學;課程診改

  《生物化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護士資格考試的基礎內容。本門課程通過介紹人體物質組成與結構、物質代謝主要過程及規律,解釋物質代謝與機體活動的關系,以理論講授為主,抽象難懂,尤其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以文科生為主,《生物化學》一直被學生視為最難學的醫學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醫學基礎課程老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目前已經成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高職生掌握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一定的創新能力。本文結合我院實際,針對文科生源為主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課程診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化學》的教學效果,具體介紹如下。

  一、課程定位與目標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化學》,逐步獲取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工作能力,完成學習目標,為疾病護理提供科學的護理措施,同時為護理專業《病理學》、《藥理學》、《常用護理技術》和專科護理技術等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能力目標

  (1)會本課程的基本操作技能。(2)能運用該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從事醫療衛生單位常見的護理工作。(3)能運用三大物質代謝的基本理論和遺傳信息傳遞的理論指導后續課程的學習及工作實踐。

  (二)知識目標

  (1)明確該課程的研究內容和任務,知道蛋白質、核酸、酶等生物分子的結構及其功能。(2)知道機體內物質代謝主要過程及規律,理解機體內物質代謝與機能活動的關系。(3)知道遺傳信息的傳遞規律。

  (三)態度目標

  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意識,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團隊合作精神和全局觀念。

  二、課程建設規劃

  《生物化學》課程基于生物化學知識服務于護理工作需要,重在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學習,根據課程性質定位,由淺入深,依據護理工作需要將《生物化學》教學內容設計成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和專題篇4個課程單元,開展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教學。本門課程自開課以來目標明確,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指導,制定課程標準用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但是,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的設置主要以護士職業資格考試內容為指導,對醫學生的情感要求、職業操守和醫德醫風相關內容側重點不夠突出。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結合如今醫療環境,深入各個醫院進行了解如今醫療發展大環境,參照國家衛生部文件及行業標準,設置先進的、科學的課程標準,形成完善的課程建設規劃體系。目前,已形成科學性的規劃理念,依據實際情況,建設適用于高職護理學生的基礎課。

  三、課程內容

  《生物化學》已經形成了具有突出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的課程標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規范性、科學性。課程內容設置遵循醫學職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緊密聯系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引導學生注重職業操守和醫德醫風建設;也引入臨床生物化學比較前沿的內容。而在課程標準設置上,知識和能力目標很突出,但在職業精神方面突出力度較弱。針對醫學發展,生物化學是一門發展非常完善的學科,新內容的引入方面較少。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各大醫院調查如今醫療行業的發展現狀,設置先進的、科學的課程標準,重點突出職業精神。多交流學習,引入醫學發展前言內容。完善后的課程標準具有實用性,不僅讓生物化學教學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也著重強調了職業精神的目標。內容引進力度不夠充分,主要是學生基礎內容掌握難度都較大。

  四、課程資源

  在教學資源方面,一方面堅持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護理專用《生物化學》教材,內容較完善詳細,同時結合學生專業應用情況自己編寫完善的《實訓指導》供學生參考學習;另一方面,已啟動教師云課堂教學空間建設,建成了部分課程資源,通過邊建邊用,部分資源已運用到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但結果不理想。今后,將充分利用我校主持建設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中的《生物化學檢驗技術》中的優質精品資源,所有承擔《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師均建立教師教學空間,開展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2.0的線上線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學,通過集體備課和探討,共同制定出本門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方案。課程中的網絡資源有一定的'豐富,主要是視頻和動畫,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五、課程教學

  依據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生物化學》課程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設計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安排合理,實施教學過程完整,書寫完整、規范教案。教學組織嚴謹,認真分析學生,采用較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學、做、評”一體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其中,案例教學法深受學生的喜歡,教師通過典型案例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的綜合知識,來解決實際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與生物化學相關的問題,通過此方法,將促使學生進行綜合分析,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考核方法,采用期末理論考核占60%+過程考核(考勤、作業、實訓報告、上課表現等)占40%=總成績的方式進行考核,繼續開發云課堂進行課前、課中、課后進行過程考核分析。有效的結合教學目標,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基本上實現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目標。但是,信息化教學方法采用不足,信息化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課前預習、課前自學、課后復習的能力,我們學生目前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另外,信息化教學設缺計方案完整,但是設計思路較傳統,教學過程,體現學生自主思考及開放性課題方面欠缺。為提高教學效果,課程設計中增加了信息化教學理念,積極探索、開展云課堂教學;對教學設計理念逐漸改進,增加一些開放性教學方式。采用較合理的教學方法,應用較豐富的教學內容,實施完整的教學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課程設計上添加一些開放性問題討論,課堂氣氛有所活躍。總之,《生物化學》是一門較抽象難懂的課程,長期處于“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局面,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她們學習習慣本來就不好,學習這樣的課程更是難上加難。通過課程團隊,對《生物化學》課程從課程建設規劃、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和課程教學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提出解決方案并付諸實施,我校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生物化學》學習效果明顯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長期的恒心、細心和耐心,相信只要發揮課程團隊集體的力量,就可以打破教與學的瓶頸,突破《生物化學》學習課程“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聞人慶,嚴春霞等.淺談如何提高高職護理生物化學課的教學質量[J].當代職業教育.20xx(1):48-50.

  [2]董芳娟,魏增云等.高職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包頭醫學院學報.20xx(4):132-134.

  [3]田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生物化學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xx(2):119-121.

  [4]張冬.醫學高職護理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xx(7):60-62.

  [5]田野,呂學儒等.基于護理崗位需求的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改革[J].護理研究,20xx(7):20xx-2020.

  作者:毛海斌 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生物化學論文15

  1打好基礎,強化“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

  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課程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在實驗開始前,由任課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就實驗過程中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要點、難點做歸納與總結,形成試題冊,利用學生業余時間開展知識問答競賽,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生物化學實驗理論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參與實驗的“主人翁”意識和主觀能動性。該實驗課程是生物技術、動物醫學等專業的基礎實驗課程,一般在大學第三學期開設,此時學生對生物化學實驗室里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實驗試劑的配制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進行統一的培訓。儀器主要包括自動部分收集器、電泳儀、離心機、超凈工作臺、紫外分光光度計、記錄儀、水浴鍋、紫外分析儀等。實驗開始前,由實驗技術人員制訂儀器簡明操作手冊,并進行示范操作與講解,學生反復練習,在教師的指導下牢固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為后續生物化學實驗的開展及將來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重編實驗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隨著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新的生物化學技術不斷涌現,使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和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因此,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院生物化學教研室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共同編寫了《生物化學實驗技術》,本書刪除了一些陳舊、過時的實驗,增加了一些與生物技術、動物醫學等專業應用緊密的新實驗。同時將本實驗室常規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常用試劑的配制及保存,常用蛋白質等電點、分子量及常用生物化學詞匯及縮寫寫進本書,以方便學生日后的查閱與應用。傳統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多為一些基礎性、驗證性的簡單實驗,教學目的過于“單一化”、教學方式過于“程式化”,這種教學方法容易導致學生思維定勢、機械操作,實驗興趣不高,為此我院加大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加強實驗的系統性學習,建立了一個既能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又能提升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實驗教學體系。以“小牛血清免疫球蛋白分離、純化及鑒定”為主題,開展了如下實驗項目。

  3改進實驗教學方法,突顯學生主體地位

  3.1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以往的實驗教學多是教師講解,學生模擬、驗證,被灌輸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雙向交流較少,學生積極性不高,無法滿足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因此,把學生放在一個主動學習的位置上是極為必要的。實驗開始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各個環節,包括試劑的稱量、配制、高壓;實驗材料的包裝、滅菌;實驗儀器的調試、校正;預習報告的書寫;實驗原理及操作重點環節的思考和討論等。通過主動參與實驗,既培養了學生“主人翁”意識,又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

  3.2多媒體技術和虛擬實驗的建設與應用

  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將聲、色、動畫相結合,使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直觀、具體、動靜結合、色調鮮明,現已是一種普遍的教學手段。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動畫、教學視頻等,同時,利用網絡資源,搜集國內、外實驗課相關素材,開拓學生的視野。吉林大學網絡虛擬實驗建設項目完成的“雙向電泳實驗技術”等微實驗已應用到實驗課教學中,教學效果突出,虛擬仿真實驗打破了時間、空間的束縛,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3.3舉辦生物化學實驗報告會

  生物化學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學時多,學分高,理論性及實踐性極強。學生通過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結合目前生物化學先進的技術熱點和研究內容,自選題目,獨立完成PPT;邀請生物化學教研室的教師,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匯報和交流,同時,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和總結。通過舉辦報告會,使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開放實驗室,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

  實驗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鑒于課堂學習時間及資源的局限性,有必要將實驗室對外開放,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吉林大學“大學生開放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創造條件讓學生將好的實驗項目和想法得以實施。例如豬脾臟胰蛋白酶的提取及鑒定;蚓激酶的提取、純化及檢測;胰蛋白酶比活力的測定方法比較;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及應用等實驗項目均得到了很好的開展,并順利完成了結題鑒定。實驗室的開放是實驗課計劃內學時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獨立完成實驗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路。

  5教學改革實施的效果分析

  改革后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單一的驗證實驗,而是一環扣一環的連貫性很強的綜合性實驗。多樣化的實驗內容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深化了對生物大分子的性質、提取、純化及檢測等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學手段的改革使學生的實驗態度變被動為主動,增強了實踐過程中的責任感,培養了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室的開放使學生能夠合理安排時間,將科研設想得以實現,部分優秀的本科生順利完成了開放性創新實驗項目,撰寫研究論文并公開發表。通過對20xx級、20xx級和20xx級生物技術專業及動物醫學專業共約400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95%的學生滿意新的教學模式,5%的學生提出了新的建議和想法,在后續的實驗教學中有待進一步的改進。

  6小結

  近三年來,在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更新,實驗室的開放等方面進行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實踐效果,既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又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了生物化學實驗技術這門基礎實驗課。

【生物化學論文】相關文章:

生物化學論文02-27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05-20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常用15篇05-21

生物化學專業就業前景09-28

生物化學教案下載04-25

生物化學心得體會04-11

金工實習論文 -論文03-13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11-06

寒假實踐論文 -論文03-13

論文的總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