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城市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探討中國城市化道路
1 城市化與現代化兩個概念的內涵1.1 城市化的涵義
城市化,或稱城鎮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不同譯法。Urban(城市)是Rural(農村)的反義詞,除農村居民點外,鎮及鎮以上的各級居民點都屬于Urban Place(城鎮地區)[1]。根據城市的發展歷史,現代城市由Hamlet(小村)、Village(村莊)、Town(鎮)、City(城市)、Metropolis(都市)一步步演變而來的。所以Urban Place(城鎮地區)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因此將Urbanization譯做城鎮化更全面。
對于城市化的涵義,不同的學科分別依據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人口學認為城市化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地理學認為城市化是農村地域轉變為城市地域的過程;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由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的過程;經濟學家認為,城市化是由農村自然經濟轉化為城市集約大生產的過程[2]。盡管不同學科理解的側重點不同,但大家一致認為城市化是一個過程,是人類文明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它包括人口的非農化、產業的高級化、地域景觀的復雜化等。
1.2 現代化的涵義
現代化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根據《牛津英漢大詞典》注譯有兩個含義:①現代化,②現代文明。現代化這個術語開始被學者們廣泛使用是在1958年,丹尼爾·勒納發表《傳統社會的消逝》一書中。勒納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兩種社會系統,一是傳統社會,一是現代社會[3]。所謂傳統社會是指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比較落后,生產力較低的前工業社會;而現代社會則指市場經濟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人們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進,生產力較高的工業社會及后工業社會。并且他認為現代化就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一個過程,是一個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社會、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學者英·克爾斯給現代化下了一般定義的同時,還給出10項指標來明確現代化的狀態和發展水平,它們分別是①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②第一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15%;③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農業就業人口在總就業人口中所占比重超過45%;⑤成人識字率超過80%;⑥大學生占20-24歲年齡人口比重10%-15%;⑦城市化50%;⑧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為2人以上;⑨平均預期壽命70歲;⑩人口自然增長率1%以下[4]。可見現代化也是一個由低級社會不斷向高級社會轉化的過程,其實質是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極大提高,出現了產業多樣化與高科技化;生產的社會化與集約化;勞動者的文化、科技、健康觀念等方面的高素質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富裕化。
2 城市化與現代化的關系
2.1 城市化過程與現代化進程是相生相伴、既聯系密切又有區別
城市是人類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即農業和商業、手工業分離的產物,這就意味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城市興起和成長的前提。所以從廣義上說,自從有了“城市”,城市化進程也便開始了,只是在前工業社會,城市化速度實在太慢了,由于工業化的推動,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現代化起源于工業化,但它不僅包含現代工業,而且還包含有現代農業,現代科技和人的思想觀念的先進性等,所以城市化早于現代化。到了工業社會,通過工業化,城市化過程與現代化進程緊密相聯,其相生相伴的關系越來越明顯。從區域來看,工業化水平高的地方,城市化水平和現代化程度也較高。從時間來看,自工業社會以來,世界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基本一致。
現代化源于工業革命,但不僅僅限于工業化。工業化推進了城市化,但城市化也不僅包含工業化。相對而論,城市化更側重從地域角度來推進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變及城市內部的地域級差的轉化,而現代化更側重從社會的角度來推進社會各要素變
[1] [2] [3] [4]
【從城市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探討中國城市化道路】相關文章:
中國應選擇怎樣的城市化道路04-27
中國城市化問題與城市化戰略的新選擇04-30
云南城市化道路的現實選擇04-28
城市化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探討05-02
主動城市化,還是被城市化拖著走04-26
農村城市化的障礙:利益關系的再調整04-30
走以小城鎮為主導的中國農村城市化道路04-29
中國城市化的幾個問題04-28
土地開發整理與城市化建設的關系管窺05-02
推進城市化建設現代化商貿名城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