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發展
一、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產生過程債券是在金融市場上吸收資本的工具。它主要包括債券的收益結構、債券的流轉期、債券的信用等級。
1992年俄羅斯開始推行全面的休克療法,其核心內容是私有化和自由化。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收支出現巨大缺口。在1995年之前,彌補國家預算赤字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貸來解決,即依靠多發行貨幣來補充預算的缺口,其后果是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9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以發行國家債券方式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非通脹手段。
1.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ГКО-ОФЗ)市場的形成
在1991年末,俄羅斯就通過了《國家債務法》,俄羅斯中央銀行也進行了第一次國內債務的試驗性發行。這次試驗性發行成為國家短期債務的原型。它的發行采取無紙方式,以競買的方式出售,到期價格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
1993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外匯交易所(ММВσ)進行了第一次短期國債的發行(一級交易),當年5月份開始了定期的二級交易,其中有24個銀行和金融公司獲得了短期國債市場交易商的資格。新債券以無紙方式發行,可以貼現銷售,最小面值為10萬盧布,流轉期為3個月,免征稅。中央銀行對這批債券的發行給予擔保。在當年國家發行了6500億盧布的短期國債。進行了第一次債券的一級發行以后,開始每周進行兩次二級交易,10月19日允許自然人參加國債市場交易。
1994年俄羅斯證券市場進一步向非居民開放,非居民獲得了購買短期國債不超過發行總額10%的權利。同時,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計算機遠程終端和各地區的交易平臺接入到莫斯科的交易所,市場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并且新的金融工具(期貨等)也不斷得到應用。1995年短期國債市場在俄羅斯經濟中的作用開始增大。發展國家有價證券市場成為政府金融政策的優先目標。由于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具有高收益率,因而各商業銀行和其他的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參與短期國債市場。
俄羅斯在1995年發行了新的債券品種——聯邦可變利息債券;6月15日在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內又舉行了聯邦可變利息債券第一次競拍。它是帶有可變利息的、可貼現的國家有價證券,其利率水平以現行的短期國債市場的利率為基礎來確定。
國家有價證券市場開始快速發展,到1995年末,國家有價證券市場規模達到了76.5萬億盧布。1995年8月俄羅斯發生了第一次金融危機,其原因是各銀行爭相拋售短期國債和財政部的外匯債券。在危機的2天之內,俄羅斯中央銀行被迫購買1.6萬億盧布的短期國債。在銀行間信貸市場危機一個月以后,金融市場上短期國債的作用發生了重大變化,不久前還是金融市場中最發達部門的銀行間信貸市場(МσК)降到第二的位置,主要表現為銀行間信貸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急劇降低。許多銀行又面臨一個問題:“意外閑置的資金投向哪里?”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別無選擇,只有轉向短期國債。
為了給國家預算吸收居民資金,在1995年11月,俄羅斯政府決定發行國家儲蓄債券(ОГСЗ)。這種債券的結構與聯邦債券十分相像,它不僅面向居民,而且也面向那些以債券市場為主要業務活動的銀行發行。對于法人而言,國家儲蓄債券不僅可以使交易成本減少,而且債券可以用于抵押,進行投機活動等。銀行承保人與財政部簽署發行國家儲蓄債券,然后在自己的客戶中推銷該債券。它的每個季度利息可以在任何儲蓄銀行的分支機構上獲得。
1996年,俄羅斯國債市場不僅開始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基本來源,而且也成為葉利欽競選班子的主要資金來源。
2.外匯債券(ОВВЗ)的發行和外匯債券市場的產生
為完善金融市場,俄羅斯政府形成了“關于在俄羅斯國內發行外匯債券的決議”。該決議確定國內外匯債券的發行總量為50億美元。這使外匯債券的市場規?梢耘c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市場規模相比。
外匯債券的交易平臺是2000交易系統中的路透社網,每筆的標準交易量最低為100萬,但交易經常僅有幾十筆。從事外匯債券交易的客戶有大約10個,其中有1/3是外國客戶。交易市場是出清的,也就是說,在任何交易時點上都可以進行買賣交易,買和賣的數量是平衡的。在外匯債券市場上規定了嚴格的市場制度,并對交易制定了詳細的規則。
[1] [2] [3]
【論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的發展】相關文章:
論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制度缺陷04-28
發展的自由與自由的發展--論市場經濟背景下人的發展特性05-01
論城市森林發展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04-28
論誠信與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04-30
論市場經濟與人的全面發展04-29
投資發展周期:新興市場國家的檢驗與拓展04-30
論發展與發展的度量04-28
論中國證券市場的未來發展思路04-30
論安全發展05-02
論安全發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