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逐鹿“中元”,走向金融全球化
I. 歐元所揭示的歷史潮流II. 匯率體制變遷
2.1 貨幣的作用
2.2 最早的世界貨幣-黃金
2.3 古典金本位
2.4 固定匯率、浮動匯率和資本管制
III. 金融危機的教訓
3.1 金融危機理論
3.2 單一貨幣與金融風暴
IV 統一貨幣的理論基礎
4.1 回避金融風暴的必要條件
4.2 有關貨幣政策的爭論
4.3 "鑄幣稅"--飲鴆止渴
4.4 卡爾多改善與帕累多改善
V.金融全球化的途徑
5.1 歐元的貢獻
5.2 歐元的創建歷程
5.3 歐元面臨的挑戰
5.4 區域外"不援助政策"
5.5 美元區的進展
5.6 亞元之夢
VI 呼喚中元
6.1 經濟合作提供了貨幣整合的基礎
6.2天賦大任予中國
I.歐元所揭示的歷史潮流
2002年新年,歐元正式流通。12個國家使用同一貨幣,讓全世界耳目一新。
歐元的出現告訴人們,金融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蒙代爾(Robert Mundell)在1999年榮獲諾貝爾經濟獎之后預言,在未來十年中將出現三大貨幣區:歐元、美元和亞元。他把這三個貨幣區稱為國際金融體制穩定的三足鼎立(Three Islands of Stability)。歐元區已經形成,在歐元的強勁挑戰之下,美元、加元和墨西哥元之間的整合正在加速進行,美元區也已初見端倪。惟獨亞元區還八字沒見一撇。到底在亞洲會出現什么形式的金融整合?
亞元遲早要出現,但是亞元的誕生也許要走與美元區、歐元區不同的道路。有沒有可能在海峽兩岸三地同時取消人民幣、港幣、新臺幣和澳元,創造一種統一的貨幣-“中元”?這種新的貨幣有沒有可能成為“亞元”的前驅?為了迎接“中元”的誕生需要創造哪些條件?
有些人認為,亞洲各國的國情差別太大,亞洲經濟和金融的整合困難太多。其實,未必如此。如果出現“中元”的話,有些問題的處理要比歐元簡單得多。
歐元鈔票上印有歐盟的旗幟,藍色的背景環繞著的12顆五角星,代表歐元區的12個國家。[1]由于歐洲的語言太多,僅歐盟的官方語言就有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拉丁語等五種之多。選誰家的都不好,所以干脆盡量簡單化,在歐元票面上只有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歐元字樣和BCE、ECB、EZB、EKT、EKP等5種歐盟官方語言的“歐洲中央銀行”縮寫。如果要印制“中元”鈔票,比歐元簡單多了。在文字上毫無爭議,鈔票上面只要印上中文就可以了。歐元的發行銀行叫“歐洲中央銀行”。如果組建一個“中國中央銀行”,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
歐元鈔票上印制的偉人頭像頗費爭議。法國人喜歡拿坡侖,德國人崇拜俾斯麥。聽從哪一家都不好。而“中元”鈔票上印制的頭像比較容易選擇。黃帝、孔夫子、媽祖、孫中山等等都廣為海峽兩岸所認同。
從2002年2月1日開始歐洲12國已經全面放棄使用本國貨幣。法郎已經有640年歷史,法國人的民族情緒比較重,要它們放棄法郎實非易事。在人民幣、港幣、新臺幣和澳元四種貨幣當中澳元的歷史最長,也不過100多年,新臺幣和人民幣只有五、六十年。要求民眾接受新貨幣所遇到的“感情阻力”大概不會比法國人更強。
有人批評說,歐元的設計有問題。歐元鈔票上只有12顆星。馬上就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歐元區,歐元國家可能會迅速增加到28個,難道每增加一個國家就要重新印制一次鈔票?看起來,歐元的設計者具有非常超前的動態意識。歐元的存在只不過是走向全球金融全球化的重要一步,但是絕對不是最終的一步。歐元隨時都在準備更新,發展。如果日后有更多的國家加入歐元區,當然需要更新版面,重新印制。如果實現了全球金融一體化,那么連歐元都不存在了,還在乎多加幾顆星星嗎?人民幣、港幣、新臺幣和澳元遲早要消失,這是歷史潮流。走向世界貨幣一體化有許多不同途徑。至于說是先過渡到中元,然后再經過亞元走向世界貨幣,還是等將來亞元出現之后,通過亞元向世界貨幣過渡,要看哪種過渡方式對中國人民最有利。因此,我們需要研究“中元”對于中國、亞洲以及世界經濟有什么意義?
[1] [2] [3] [4] [5]
【逐鹿“中元”,走向金融全球化】相關文章:
金融全球化與中國金融的應對策略04-28
中原逐鹿04-29
中國如何應對金融全球化的沖擊05-02
《金融世界18》經濟全球化(一)05-04
《金融世界19》經濟全球化(二)05-04
談中國金融結構的走向04-30
逐鹿者不顧兔日記04-28
航天群雄逐鹿太空05-01
全球化與中國文藝學的生態主義走向04-27
金融危機下中國電影走向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