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山區教育的思考
山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大山區的偏僻村落,還相當落后。那里大山重重,除糧食作物、林木和茶園外,自然資源有限。市場信息不靈,也使山區經濟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大山里的土特產品(如茶、果、香菇等)產銷脫節,增產不增收,農民脫貧又返貧。山區的貧窮落后,還與教育的嚴重滯后有關。如何克服難點,發展山區教育?筆者提出如下幾點想法:上下重視。山區社會經濟要發展,一定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地位的因素,以握高人的思想首選素質和文化、科技素質。上下領導要形成共識,得視抓教育。再困難也要把教育抓上去,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在福建省福安市城陽鎮后樓村小學,我看到住宿在校的小學生睡的是地鋪;小學生為了把椅子集中給村委會開座談會使用,竟站站上課。看到這一幕,我眼睛遍潤,一陣心酸。我想,制作幾張床鋪和幾張木頭椅子,在出產木材的山區應該不是一件太難辦到的事。就是花錢也花不了多少錢,為什么就忍心讓小孩受苦呢?說明,當地一些領導對教育的重視還不到位。
以點帶面。應在教學條件、區位條件比較好的行政村建立中心小學,指導、帶動附近教學條件較差的行政村小學。教學條件較差的行政村小學可作為中心小學的分校,只負責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或三年級的教學,三年級后集中于中心小學學習。分校的教師由中心校管理、委派、培訓。根括區位條件,一所中心校下可以設二至三所分校,有條件的較大的自然村也可以沒分校。這樣,有利教師統籌安排和培訓、指導,保證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兒童就近上學。筆看認為,這是適應山區特點、因地制宜的辦學方式,而不宜采取并校形式辦學。并校固然可以保證教學質量,但不利兒童就近上學。有的兒童在本樹上學都需步行五六公里,并校后在他村就學,路程至遠,遼對七八歲的兒童來說是很困難的。
多方合作。教育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國家、民族未來,振興教育,各方面都要積極負起責任,熱心贊助。除保證財政足額撥款外,城里、鄉村都要努力想辦法。要發動市、鄉鎮企事業單位和民營走業家定點、對口幫困,扶持、贊助貧困的山區小學。即便是贈送幾本書、幾支筆、幾張桌椅,也是一種難得的贊助。也可以考慮在城里發行"發展山區教育彩票",募集山區教育基金,確保山區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幾年來,發行"體育彩票"已有成功經驗,發行"發展山區教育彩票",其重要性不亞于"體育彩票",完全可以參照實行。
師資支援。可組織市區、鄉鎮小學教師支援山區小學,期限為一學期或一年,工資由支援學校發。教育主管部門要給提供師資支援的學校增加編制,并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把教師支援山區小學作為職稱評聘、評獎、評先進的必備條件之一,形成規范和制度,常年堅持。
城里就學。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發展,山區中青年大量到城里務工、經商,要在政策上鼓勵山里人在城里購房安家落戶,如有產權住房和職業的,要允許遷入尸口;要允許在城里務工、經商者的子女在城里就學(不要以種種理由拒絕農村戶口子女在城里就學),城里的基礎教育要把外口子女的教育列在規劃中,切實加以解決。這是"水到渠成"、不必投巨資的"造福工程",也是城市對農村教育的一種支援形式,使進城的那部分農
[1] [2]
【發展山區教育的思考】相關文章:
發展山區經濟的思考04-29
山區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04-30
關于發展大石山區特色經濟的思考04-28
關于寧國市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思考04-28
關于寧國市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思考05-02
廣東山區縣快速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考04-28
南部山區縣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思考04-30
關于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思考04-26
電大繼續教育項目發展的思考04-30
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