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理學實踐的失敗和清學的興起
長久以來,明清易代一直被視為中國思想史上一個不可輕忽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注重實用性和客觀標準的清學逐漸取代思辨的形上的宋明理學成為學術思潮的主流。傳統的研究在考察這一轉變的原因時主要著眼于學術重心的移易以及問學方法的革新,因而傾向將其解釋為空言心性之玄談的反動1或者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2缺點顯而易見,若將理學和繼起的清學僅僅看作純粹的學問流派則勢必忽略了儒道作為信念誠摯的政治運動的另一面相。本文嘗試以理學政治實踐的失敗為線索探討清學興起的內在緣由――我的看法是由此而生的一種悲觀失望的情緒使得知識分子的世界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進而造成明清之際學術思潮的根本逆轉。
一
至少在其信從者的心目中,新儒學始終是某種"為萬世開太平"3的理論指南。作為這一思想運動的創發者,大程子和小程子堅信政治的本質完全取決于統治者施政之時的心理動機――"故誠心而王則王矣,假之而霸則霸矣。二者其道不同,在審其初而已。"4很明顯,在程氏兄弟看來,理想的政治應當確立在動機純正的心思念慮的基石之上。王霸之辨后來在南宋時期開始成為一個充滿爭議的論題――其時,孱弱的中國國家在女真鐵騎的威脅之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危機。在一次著名的論諍中,永康學派的陳亮尖銳地批評新儒家注重道德動機的思想傾向,他進而表彰象漢祖唐宗那樣因雜用霸道確立了豐功偉業的英明君主。作為陳氏之論敵,理學巨子朱熹堅持認為漢唐君主的為政理念未有一毫免乎利欲之私,因而即便創建了偉大的事功亦無足稱道。朱子心目中的"英雄"永遠屬于儒家經典所稱美的德行純粹的三代圣王。這場論諍的言外之意無非何為國家行為之鵠的:繁榮昌盛有如漢唐帝國的政治社會,抑或以"唐虞三代"之名為標幟的理學版本的烏托邦?陳亮以南宋所遭遇的困境為蔑以加矣的頭等大事,而朱子則將彼時之困境視如千秋萬代的共同困境――如果使人類超脫動物界趨利避害的競競 爭法則。這唯利是逐的"自然法則"在新儒學圣人的眼里實是極不自然的。朱子與陳亮之間的三代漢唐之諍并非純粹的學術論辯,蓋因程朱一系的學說后為廣大知識分子所接受,從而升格成指導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以人性之完善為基石的"三代"由此懸為國家行為的既定方向,而政治家正心誠意的個人修養則普遍視作臻于此境的不二法門。仍有爭議的只是心性工夫的具體方式:以正聞熏習之道問學為主還是以誠明自照之尊德性為主――由此而生程朱、陸王千古不可合之同異。
作為宋學的集大成者,朱子確立了一個以單純明晰的世界模式為內核的偉大的形上學體系:宇宙本體太極或理邏輯地先于具體的物質形式――氣;在現實世界中,形而上之理與形而下之氣和集相資、散為萬殊;理氣反映在精神品質上分別是渾然至善之性體與陰陽偏至之氣質――前者粹然天賦,因后者之清明昏濁或隱或顯。既然人性純善無惡,只為外在氣質所蔽,那么只須格物致知,即可由正聞熏習證會"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5的本來面目,從而合內外之理為一。由此而言,通過內心修養使為政之動機逐步超脫自然法則的可行性自是毫無疑義的問題。朱子的宇宙觀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天理世界"而非"人欲世界"的畫圖,易言之,一幅理想世界而非現實世界的畫圖。顯而易見,宇宙論的構造完全從屬于人性論的構造,而人性論的構造又完全從屬于理學政治實踐的需要。這一世界模式的實質由朱著《易本義》卷首所附包括"河圖"、"洛書"在內的九幅易圖揭示無余。河圖、洛書據說是某種傳自古圣伏羲的神秘的圖像,具體的內容因典籍記載簡略不得其詳。到了北宋的時候,理學家邵雍將兩幅由黑白點組成的數陣配成"天干地支",從而"復制"了久已? Т?暮油肌⒙迨欏K????普?欽饈?笏?逑值南忍斕牡覽澩叢熗擻鈧嬙蠐校?⒁歡燃だ??朔⒚髯魑?兌住分?吧淼陌素浴?quot;先天之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于心也。圖雖無文,吾終日言而未嘗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6同時代的程氏兄弟對此驚人的"發現"始終無動于衷,而繼承其衣缽的朱子則明確地將邵氏之數陣與易道之間的關聯作了充分肯定。以為其理"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7
[1] [2] [3] [4] [5]
【理學實踐的失敗和清學的興起】相關文章:
美國現象學心理學興起的歷史解析05-02
環境沉積學的興起04-28
天文地層學的興起04-27
研究倫理學在西方的興起04-30
哲學的終結與倫理學的興起05-02
略論春秋時期禮學的興起05-01
科學本體論的興起和形成04-28
興起04-29
信息倫理學的興起及其內容、視角05-02
技術社會學研究的興起與現狀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