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成長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在反思中成長
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在每一堂課后撰寫教學后記,實際是培養我們一種教學反思的能力。反思性教學是當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領域的表現,是教育實踐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更是教育主體進一步成熟的象征。而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 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是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在心靈上的溝通。反思有利于教師經驗量的積累、質的提高和準備性的增強。誠如考爾德希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更是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學會教授、成為反思型教師”這一點對于在教學中處于“初級階段”的老師來說,更是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反思策略與反思方式主要有三個方面:自我提高反思策略與問題單、行為記錄反思策略與反思教案、同伴交流反思策略與反思札記。作為一個新手型教師,我自己的感覺是對解決“怎么辦”的程序性知識即包括導入、語言、板書、講解、提問、演示、練習指導、結束等在內的具體技能的把握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體實例的支撐,顯得非常空乏。因此,我覺得,學校對新手型教師的反思能力的培養,應以對其自身教學技能的反思為切入點。
在為期一年多的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后記著重于記敘自己對教學時間的安排是否妥當,課堂紀律是否混亂,學生精神狀況是否飽滿等等,但是對導入是否精彩,講解過程是否通俗有趣,板書是否工整有條理,提問是否能很好的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練習指導是否鞏固了當場的知識,有沒有完整的結束語等卻基本忽略了,而這些,正是我們這些新手型教師要進行反思的重要內容。
以這一學期進行的一場公開課為例,課前我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不但詳細地備課,還制作了多媒體軟件,用以輔助教學,本來以為這將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例,我自己對此充滿信心。但是上完課后,感覺卻非常不好,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這種感覺在我從教一年多來是沒有出現過的,事后我自己進行了內省性的反思,總結起來,原因應該出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詳細的備課過程中只重視了備教材,而忽略了備學生——這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上公開課的1班學生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有比較強的求知欲,這些特點可以讓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更為開放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將課堂交給他們,我自己只做一個領路人的角色。但因我備課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而等到上課發現了問題時,又因為對教學技能掌握不夠全面,不會也不敢在適當時候靈活變通,仍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抹殺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差強人意,這就注定了我這節課的效果不會理想。
二:備課過程中過分重視了形式方面的內容,而忽略了實質性的方面。
在上課之前,除了重
[1] [2]
【在反思中成長】相關文章:
在反思中成長作文02-05
在反思中成長作文05-01
在反思中成長作文01-16
在反思中成長作文04-28
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成長04-26
在教學反思中成長04-29
初中優秀作文:在成長中反思04-26
在反思中成長900字作文04-30
教師培訓反思心得 在反思中成長04-26
在反思中成長作文(通用48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