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民受教育權的產生理念及哲理基礎
摘 要:從歷史和哲學的角度研究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提出了兩個問題,一為產生理念;二為哲理基礎。以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關系為線索,從古希臘、古羅馬到一戰以后,對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進行一番歷史梳理,發現該權利的產生理念是國家和市民社會的二元以及福利國家思想。所謂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的哲理基礎是指主體性、客觀性、相對性、可能性和現代性。關鍵詞: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產生理念,哲理基礎
2001年,齊玉苓案,以及青島三考生狀告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部事件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與兩個事例密切相關的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也成了當下炙手可熱的話題。學者們紛紛從內涵、屬性、救濟等多角度對該權利進行論證和研究。[1]但是對于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為什么會在20世紀初期寫進憲法,以及該權利的哲理基礎到底是什么等基本理論問題,學界似乎對此開展研究得較少,筆者在此不揣淺薄,略加探討。
一、產生理念。
眾所周知,憲法的發展分為兩大階段,即近代憲法時期和現代憲法時期。制定于1919年的德國《魏瑪憲法》是近現代憲法的分水嶺,現代憲法產生的標志。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的規定是此部憲法諸多開創性內容之一。《魏瑪憲法》在其第二編《德國人民之基本權利及其基本義務》中,專設一章即第四章《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及學校》,該章從一百四十二條到一百五十條,較為詳細地規定了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諸問題。在《魏瑪憲法》之后,有相當多國家在憲法中規定了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據資料統計,目前各國正在實施的憲法中,有約一半規定了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2]中國的歷部憲法也規定了該項權利。
筆者認為只有把握和了解一事物的歷史,才算真正的認識該事物,才能真正的解決現存的問題。正如梁啟超在《新史學》中講的,“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今日歐洲民族主義所以發達,列國所以日進文明,史學之功居其半焉。”[3]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的產生理念進行一番歷史梳理。由于該權利直接涉及到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因此梳理的線索是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關系。
(一)、古希臘。
希臘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言必稱希臘”,正如黑格爾所說“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之感。”所以,筆者對公民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權產生理念的梳理首先從古希臘開始。后人對希臘文明為何能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可能有所不解。其實,“地理是歷史之母”,希臘的特殊的地理狀況孕育了希臘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特性。希臘三面環海(愛琴海),只有北邊與歐洲大陸相連,但又有高山相隔,這無疑阻礙了與大陸的交流,所以向海洋發展是現實的選擇。與海洋的近距離接觸,必然激發出整個民族的冒險精神,使得希臘人富有開拓性和創新性。而希臘本土也并不是一馬平川,所以建立暢通的、統一的國家并不現實,于是城邦制成了希臘人的基本體制。土地的貧瘠無法實現物質上的富足,這反而使得希臘人更重于理性的思考。希臘為世界貢獻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概括而言,城邦和理性是希臘文明的兩大特
[1] [2] [3]
【公民受教育權的產生理念及哲理基礎】相關文章:
試論當代我國公民的受教育權04-26
公民環境參與權論04-26
成人弱勢群體受教育權的保障05-01
區域生態安全:概念及評價理論基礎04-30
信用產生的經濟、倫理和制度基礎05-02
公民健康權與基本醫療保險04-30
我國公民宗教信仰權之我見05-03
理解算理是學生掌握算法的基礎04-28
從高職教育發展審視受教育平等權的實現04-29
類同一性:道德產生的主體基礎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