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對封建帝王的評價論文
論文關鍵詞:帝王歷史文學
論文摘要:當我們這些文學愛好者在寫古代帝王的生活的時候,需要有主體意識的介入,作為現代的劇作者還應該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即唯物史觀)這個“最現代的思想”去掌握和選擇歷史資料、去分析歷史事實、去評價歷史人物、去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并最終讓人對于今人的社會有所“感悟”和聯想。評價帝王應該有三個要點:我們的作者不要把這些帝王看成是人生的,離開他們歷史就不能前進;我們的作者們應當把帝王置于歷史發展潮流中去把握,看他是順應歷史潮流呢,還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要寫出帝王形象的思想和心理的復雜性,定量分析沒有意義,需要的是寫出他們的悖論式悲劇。
一帝王形象創造需要“主體意識”的參與
在眾多文學愛好者中,有的學者認為: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是“雙聲話語”,既要歷史的真,又要藝術的美。這樣說自然是對的,但還不夠。實際上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是“三聲話語”,除歷史的真和藝術的美之外,還必須有作家或編導的主體意識。所謂主體意識,差不多就是胡風所說的“主觀戰斗精神”。我還認為這第三種聲音,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劇本的內在的靈魂。誠然,我們看重歷史的真(可信),藝術的美(好看),但是歷史的真和藝術的美如何才能達到呢?這就有賴于作家的自身思想情感介入與參與。歷史的真,不是現成的東西,盡管有各種歷史著作作為依據,但那是后代的歷史學家追憶的東西,其中的偏見幾乎到處可見,有意的的增添,刻意地忽略,甚至故意的歪曲,都是可能的。所以有的學者把原本原貌歷史的叫做“歷史1”,而把歷史著作中所展現的歷史叫做“歷史2”。作家不可能面對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歷史1”。在我看來,就是大家一致稱贊的司馬遷的《史記》,其中也有不少的虛構和假定,美化和丑化,選擇與擯棄,增添和忽略,隱藏與突顯,否則那些人物對話他是從何得來的?難道他司馬遷真的聽到了幾百年前他筆下人物的對談了嗎?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盡可能(我只說盡可能)接近歷史的本真原貌呢?這就要靠作家主觀思想情感的介入與參與,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做人物之所做,選擇那些應該選擇的,擯棄那些應該摒棄的,補充那些必須補充,刪改那些必須刪改的……,這樣,也許更能接近歷史本真。藝術的美更要作家主觀思想感情雨露的澆灌,如果沒有作家思想感情雨露的澆灌,如實地描寫,或巧妙地描寫,不論描寫手法如何創新,都不可能把讀者需要的藝術的美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作家的“主體意識”力量重于歷史的真與藝術的美的力量,它不能不是歷史文學中的另一重聲音。
值得作者們關注的是,在寫古代帝王生活的時候,也要有主體意識的介入,即對帝王及其生活進行評價。把某帝王的所謂千秋功罪做平列式的羅列,堆砌各種資料,拼湊各種細節,虛構具體的場景,東拉西扯,萬般鋪陳,這都是無濟于事的,或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主體意識的灌注,給帝王一個中肯的評價。把某帝王的真實還給歷史。這種經過作家主體意識參入的歷史,我們似乎可以叫作“歷史3”。帝王的真實不在歷史1,因為這樣的歷史本真無從追尋;也不在歷史2,這僅是歷史家的歷史。唯有具有作家主體意識參予的歷史3,才是歷史文學所需要的歷史真實。
二帝王形象需要“最現代的思想”的評價
在1859年馬克思給了拉薩爾一封信,信中談到了拉薩爾寫的歷史題材的劇本《弗朗茨.馮.濟金根》創作的得失。馬克思認為拉薩爾對于濟金根貴族們隱藏著的舊的帝國和強權的夢想,描寫得太多,“占去了全部注意力”,而“農民和城市革命知識分子的代表(特別是農民的代表)倒是應當構成十分重要的積極的背景。這樣,你就能夠在更高得多的程度上用最樸素的形式恰恰把最現代的思想表現出來”。馬克思這段話對我們是有啟發的。特別他要求歷史劇“用樸素的形式把最現代的思想表現出來”,尤其精辟。如何來理解歷史劇表現“最現代的思想”呢?是不是像正在熱播電視劇《漢武大帝》那樣,漢代的古裝的人們說者現代的白話,加上諸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類清代才有的警句,就表現出“最現代的思想”呢?當然不是。讓古人嘴里充滿了如今才流行的話語,這是作家或編導無能的表現。讓古人做現代的事情,講現代的革命道理,以現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向現代人說教,把一切現代的都強加到古人身上,這是反歷史主義。馬克思要歷史劇表現“最現代的思想”肯定不是指這些反歷史主義的種種做法。
現在可能會有人問,歷史上是不是有開明皇帝?帝王中是不是有偉大的人物?如果有的話,他們對社會發展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是否應該得到肯定的評價?我想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也是可以回答的。馬克思說:“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的確是這樣,歷史總是給歷史人物(包括帝王)提供了機遇。現實也總是給現實的人提供機遇。不論是什么時代,都可能面臨一些必須解決的問題,如在漢代,北方的匈奴不斷如侵,殺虜邊民,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漢高祖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所謂的“文景之治”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漢武帝以他的“雄才大略”,在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和無數士兵和廣大人民的支持下,平息了匈奴之亂,同時打通了河西走廊,開辟了絲綢之路,是一大功績。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肯定和頌揚了打擊匈奴所取得的功績,是大體不錯的。所以我們應當承認帝王中有開明的或睿智的或有氣魄的或有才干的,有為歷史過程中重大問題的解決獲得成就的人物,有為民族國家的形成作出貢獻的偉大人物,不承認這一點區別,統統簡單地歸結為罪不可赦的剝削者壓迫者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但是,就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在肯定漢武帝的功績的同時,對于漢武帝的贊頌,也過分“拔高”,特別在開篇的歌詞中竟然唱漢武帝“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任自己成為灰燼……”,
如此夸張,對封建帝王的漢武帝是合適的嗎?特別是當人們看到他晚年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煉仙丹,喜方士,那種吹噓諂媚之詞,是漢武帝能夠承受得起嗎?漢武帝的偉大,仍然是作為封建帝王的偉大,帝王的本性在他身上并沒有改變,過分的鼓吹乃是臣民的奴性思想在作怪,離馬克思所說的“最現代的思想”很遠很遠。這種過分夸大帝王作用的描寫是一種帝王崇拜,與辛亥革命反帝制和“五四”時間批判“國民性”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
結語
由此可見,文學愛好者們在評價封建帝王時要合情合理、實事求是,不能妄加評論,而要注入自己的主體意識,給歷史文學創造藝術美。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5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113)
【淺析對封建帝王的評價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民主評價偷悅體驗論文04-30
帝王相帝王像05-01
中職語文學科教學評價淺析論文05-04
我的帝王生涯中的形象悖論論文05-03
帝王04-30
淺析《秦腔》的論文05-05
淺析現行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評價教育論文05-02
淺析學案教學的論文04-27
淺析自由教育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