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厭學的病態人格的論文
一厭學的表現
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包括厭學態度、厭學情緒和厭學行為。其主要表現有: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愛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精神不振,愛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業,或者敷衍了事。學習無興趣,缺乏求知欲,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并對此感到痛苦、緊張、焦躁。經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有的干脆棄學出走。
二厭學與學生的人格品質密切相關
厭學現象多發于12~18歲處于中學學習階段的青少年學生。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隨著生理發育越來越接近成年人,他們的自主意識迅速增強,逐漸從對權威(父母和老師)的恐懼和順從中脫離出來。如果說小學階段厭倦學習還不敢從行為態度上有所表達,進入青春期的他們已經不愿再掩飾自己的態度了。因此其人格所固有的特性,在這個時期得到前所未有的表達。
其實,學習知識本身是符合人性需求的一種愿望,是滿足個體求知欲的自然過程。這種單純滿足個體需求的過程是很難遭到反感和對抗的。學生真正厭倦的是與學習相關的各種因素,如:規定的學習進度和難度要求,作業和考試要求,升學壓力,學校和家庭人際關系的壓力等。尤其是從小學到中學,學習難度明顯增加,還要直接面對中考和高考的升學壓力。當學習過程需要面對這種種壓力和困難時,學習就成了一種考驗,一種對青少年固有人格品質的考驗。外在壓力永遠存在,它只有通過人格結構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不同的人格狀態,對外在壓力的解讀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在同樣的外在壓力下,有的學生厭學,而有的學生樂學的原因。
人格品質是指一個人穩定而持久的心理結構,包括認知方式、情感反應模式以及意志品質等。它是一個人先天氣質和后天教養共同作用的結果。現有文獻通過調查和統計分析,總結了一些與厭學相關的人格品質,如敏感、不安全感、抑郁、焦慮、稚氣、人際緊張、情緒紊亂等。通過對這些品質進行心理動力學的分析,發現個體人格品質的形成與其心理需求及其對待這種需求的態度密切相關。不同的需求以及對待需求的態度,形成個體獨特的一套認知、情感和行為模式,我們把它稱為人格結構。人格結構的外顯表達呈現出各種人格品質,它決定著個體應對現實的方式。
本文結合病態人格的心理需求及個體對待需求的態度,將厭學原因分為:安全缺乏型厭學、尊嚴維護型厭學、情感依賴型厭學和意志缺乏型厭學。這種劃分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如果個體對待這些需求的態度具有神經質的特性,強迫性地固著在一種需求上,個體就會因此表現出關于這種需求的焦慮,形成病態人格。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她的《神經癥與人的成長》中對此做了細致的闡述,本文正是基于這種心理動力學理論來劃分產生厭學的病態人格。
三厭學的病態人格
1.安全缺乏型厭學
安全缺乏型厭學者的學習動力是對安全感的神經質追求。這類學生對自己的生存能力非常缺乏自信,對未來充滿了焦慮。他們經常把自己的學業成績和其他能力與他人相比較,一旦發現有不足之處就會非常自責和恐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感到自己是完美無缺的,才能對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信心,否則就會擔心、焦慮。即使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也無法看到自己的優勢。無休止的自我否認和絕望感最終使他們放棄學業。
這類學生的人格特點是有很強的生存不安全感,這可能與他們的敏感氣質和家庭教育相關,在對這類學生的訪談調查中發現,他們的父母也是容易焦慮擔憂的人,父母的不安全感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孩子的學業也變成了對不安全的防御。既然是防御,當然也就會恐懼失敗,一旦焦慮太重便會導致對未來產生絕望,就會放棄用于防御的學業。
2.尊嚴維護型厭學
尊嚴維護型厭學者的學習動力是對自尊感的維護。尊嚴感是一個人體驗自我價值的重要感受。尊嚴感由兩種渠道提供:自尊和他尊。自尊是指一個人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他尊是指通過他人的肯定來獲得價值感。這類學生由于缺乏無條件肯定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會過分依賴他人的肯定來獲得尊嚴感,所以非常在意學習成績,試圖通過分數來獲得別人的好評,以維護自我的尊嚴。同時,在人際關系上也非常敏感,很容易因為老師、同學的態度、言語而受傷,經常體驗到被誤解、羞辱感等。他們要么因為人際矛盾不愿去學校,要么因為無法考到理想的成績而拒絕學習、考試,以此來躲避尊嚴受傷的感覺。在對厭學中學生進行心理干預的過程中發現,有不少平時成績不錯的高三學生會因為害怕自己考不好而裝病逃避高考。然后用“別人會覺得如果我參加考試,一定也不會比別人差”的想法來安慰自己。這類學生的人格特點是太在乎別人的評價,這主要與家庭和學校教育相關。在對該類學生的訪談中發現,他們的家長對孩子容易做負面評價,經常關注孩子的弱點、缺點,貶低孩子,即使肯定也是有條件的。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也就內化了家長的方式,缺乏無條件肯定自我的能力,自尊感低,只能依賴一個理想化的自我才能體驗價值感,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固定在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上,所以一旦覺得學業無法達到內心的目標,就會選擇放棄。
3.情感依賴型厭學
情感依賴型厭學者到學校學習的動力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喜愛,獲得與他人的親密感。這類學生最大的缺點是無法承受孤立,恐懼被拋棄。無論他們的成績多么優異,一旦在人際關系中感覺自己不被理解、重視、關愛等,就會影響到學習情緒。因為他們覺得失去陪伴、關愛的日子是無法度過的,就像天堂到地獄,其他東西都會變得毫無意義,當然也包括學業。在學校的咨詢個案中,因為無法承受孤獨感而輟學的屢見不鮮,有的是因為離家太遠,無法忍受與父母分離;有的是無法接受與以前好朋友分開而不愿去現在的學校;還有的是與同學難以相處而糾結痛苦,不愿再學了。這類孩子很難有自我的遠大理想,他們過度關注和依賴與他人的關系。從自我存在的角度來說,他們只在關系中體驗自我的存在,而缺乏獨立的'自我存在感。這類學生在情感上的依賴性如此強烈,與家庭教育方式不無關系。過度保護和漠不關心的家庭氛圍都可能導致孩子的情感依賴。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會因為缺乏自主能力的鍛煉,對自己缺乏信心而只能生活在依賴他人的情感模式中。而漠不關心的家庭,孩子又會因為缺失關愛,而變得對親密感十分饑渴。他們一旦在學校里找不到可以依賴的親密關系,就會痛苦不堪,完全無心學習。這類學生發生早戀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一旦早戀,就會把注意力都放在戀愛上,對學業漠不關心。
4.意志缺乏型厭學
意志缺乏型厭學者追求自由輕松的生活。這是一種退行的動力,是通過想象來構筑一種嬰兒般的無所不能感,這種感覺的維持,就需要逃避現實的挑戰。因此,他們會無意識降低自己各種成長需求,表現為對什么事都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都會被他們厭棄。學習這件需要吃苦才能完成的任務自然就成了他們厭惡的對象。這類學生的家庭教育一般都十分溺愛,家長以孩子為中心,處處遷就,使孩子始終處于虛假的自我全能狀態,他們只動口不動手的行為模式,鑄就了懶惰的個性品質。他們永遠都不想從自由自在、輕松愉快的童話中醒來,雖然他們也有關于未來的許多幻想,但卻無法真正付諸行動,因為任何任務都會被視為不愿承受的壓力,現在是學習,將來就是工作,只要是需要勞心勞力的,都必然會成為他們的逃避對象。
孩子厭學,很可能是一種或幾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需要找到其厭學的根本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培養。人格品質往往跟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教養者需要在探索孩子厭學原因的基礎上,反省自己的教養方式,在重塑孩子健康人格的道路上下功夫。因為這些人格因素的存在,現在表現為逃避學習,以后就可能表現為逃避工作、逃避生活的各種責任,出現人際障礙、情感障礙,以及各種神經癥等嚴重的心理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厭學只是這些病態人格在青春期的表現。如果能夠通過厭學問題,及時地發現孩子的人格問題,有針對性地改變教育策略,培養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主能力和意志品質,不僅能幫助孩子解決現在的厭學問題,而且還能使孩子們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鄭雪主編.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陳新穎、花蓉.中學生厭學心理的研究與展望[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6)
[3]亞伯拉罕.馬斯洛.人類激勵理論[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5
[4]〔美〕卡倫.霍妮.神經癥與人的成長[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1.1
【厭學的病態人格的論文】相關文章:
對厭學現象的幾點思考論文01-21
厭學的孩子是怎樣練成的論文12-17
對體育厭學者的心理探究論文06-29
學生厭學現狀及對策的論文02-20
樂學與厭學的探析及教育策略的論文06-29
對農村初中生厭學原因的分析論文10-02
孩子厭學的起因是?01-16
小學生厭學情緒的預防論文開題報告02-10
克服少年兒童厭學應以預防教育為主論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