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討道路工程的改造論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機動車輛的增加導致交通量不斷增長,而我國現有的一些省道已經開始不堪重負,難以承擔交通運輸發展的需求,路面的破損和路基的塌方導致在交通方面需要進行一個全面有效的改造和重建工程。
原有的道路通行能力越來越差,汽車在道路上的顛簸使得舒適性也變差,道路的損壞使得車輛在行駛的時候對于時間上也有所延長,如此一來對經濟利益也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對舊道路的改建和恢復道路的通行功能是目前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針對舊路的特點所分析的改建原則
(一)針對于道路的特點
舊的道路在初期建設的時候由于當時施工技術比較落后,排水等部分設施已經不完善或早已毀壞,這些情況如果不加以徹底的解決會嚴重影響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穩定性以及道路的使用壽命。因為道路建設時間較長的話路面材料就會很容易老化,導致老路面結構厚度薄,承受不起壓力。
(二)舊道路的改建原則
在改建原有道路方面,我們第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需要對老路路基路面的現狀進行調查和初步的評定,這點的要求是直接影響后期對道路改建方案的確定和工程投資的預算前提。
對有效的資源我們需要進行有效的再次利用,所以對于舊路的資源我們也可以加以再次利用,將改造的設計方案進行充分的經濟對比選擇,選擇有效的實施方案以及在經濟投資方面較少的原則便是所謂的經濟原則。
重建方案確定之后在充分利用原有路基的基礎上在此利用節約用性地原則,進行對原來路基及路面進行加寬加厚的處理方式,將道路的原有路線是否需要更改的方案結合整體的工程技術以及全程施工的造價和加寬之后的用地拆遷等所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保證道路改建的全程高效率的完成。
道路的再次施工可能會引起環境暫時的污染,塵埃漫天飛舞以及機器的轟鳴聲,所以在環保的原則上面我們采取再生技術對老路面進行再生利用,盡可能地減少工程的廢棄物。
二、對陳舊道路進行徹底的調查
抽取一段老的道路作為調查點,在一個時間段抽查一段道路的交通量,尤其對重載車輛的調查,近年來社會上重載車輛的增加,在路面結構設計時應加入統計車輛在一定時間之內的通行率,在充分了解此段路程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設計路面結構層,以保證路面達到預計的使用壽命。
公路路基在加寬改建設計之前,應對原本已經有的路基病害進行徹底修復處理。調查內容包括舊路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和損壞等病害情況,分析病害的種類、規模、狀態、原因等,并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間,對路基不同類型的病害要進行徹底地處理。原路面現狀調查應對原路面破損程度進行分段評價,分析路面破壞原因,分段擬定路面改建方案。
分析一段舊道路的整體強度,我們就需要進行彎沉檢測,這檢測數據是進行路面設計的重要依據,對檢測結果應根據彎沉值大小、路面結構情況分段整理計算,以便于下階段路面結構補強設計。
三、對原有路基的改進和處置
對于舊路基還是具有利用價值的,舊路基經過多年的行車作用基本穩定,因此舊路改建時一般寧愿全面的加以填充也不要去挖路基重新施工,對于這一點我們要充分利用,對于局部出現翻漿、沉陷等破壞嚴重或彎沉度較大的路段可采取填碎石、砂礫及打砂樁、石灰樁、粉噴樁處理。
舊路基加寬綜合處置方案,本地區舊路兩側地基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在靠近村鎮路段路兩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較多,局部地段含水量大,綜合工程實踐,目前適合本地區的加寬處置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臺階開挖,適合地基土質較好的路段。(二)臺階開挖+天然沙礫基底處理,適合含水量大、溝塘的路段,在具體應用時應結合項目的實際條件和工程造價綜合考慮。(三)舊路邊溝的補修和增設對于舊路缺少邊溝的路段,必須增設邊溝,以迅速排除路面水流,邊溝的形式及斷面尺寸應根據當地降雨量大小確定。
四、針對整體路面結構的改進
(一)新鋪基層和面層的舊瀝青路面,在改建方法上比常規做法對老路基層具有更強的改建效果,老路改建前也應對對病害較嚴重路段進行處理,對較大的沉陷,應查明原因,翻挖處理。一般路段利用原道路路面表層彎沉測定結果,計算出代表彎沉值,并反算成老路路面當量回彈模量,再按彈性層狀體系理論計算加鋪補強層厚度。
過去幾年,舊路改建大多是挖除瀝青面層,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再鋪瀝青面層,對于舊路面材料只得拉到偏遠的垃圾場廢棄。然而近年來,由于公路事業的發展以及資源供應的日益緊張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引起人們的重視,新的一種技術,冷再生技術便得到了推廣應用,就地冷再生技術,是采用專業的就地冷再生設備,對瀝青路面進行現場冷銑刨,破碎和篩分,摻入一定數量的新集料、再生結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經過常溫拌合、攤鋪、碾壓等工序,一次性實現舊瀝青路面再生的技術。
冷再生技術主要是將原有的路面材料加以重復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主要起骨料的作用,現場冷再生外摻材料為水泥、碎石、水。水泥現場冷再生混合料7 d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2.0Mpa。壓實度不小于95%。應通過試驗確定必需的水泥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或級配時,還應確定摻加新料的規格和比例。省道206滁蕪路路面大修改建就采用了就地水泥冷再生,大大節約了材料,使用效果良好。
再生技術使原有路面材料可以再生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省資源,降低工程造價,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對于舊瀝青路面翻漿嚴重路段,在對路基及基層進行翻挖處理后,鋪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省道311線定遠境內部分路段,因路基翻漿嚴重,該段路面成了養護工作中的老大難,年年補,年年爛,就對該段路基進行了翻挖換填,將路面改為25CM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后路面使用效果良好。
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舊路改建方法越來越多,在確定改建方案時必須在對老路現狀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在具體實施時應根據設計方案修建試驗路段,以確定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陳革軍,肖霄.探討道路工程的改造[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01).
[2]周利.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0(06).
[3]王秀萍.淺析市政道路舊路改造工程的質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 2009(01).
【探討道路工程的改造論文】相關文章:
白改黑城市道路改造技術探討論文07-12
生態保護與道路改造模式關系的探討04-30
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管理創新探討論文05-05
道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探討論文05-02
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探討論文05-01
道路工程論文12-04
道路工程論文(經典)10-04
道路工程論文08-30
加強危橋改造工程管理的探討04-27
道路工程論文【通用】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