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生態環境治理路徑研究論文
社會學在分析生態環境問題時主要側重兩大理論模式,即結構主義模式和建構主義模式。結構主義在分析環境問題時強調整體性和共時性,更加注重社會制度在形成和應對環境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其理論視角更多的是關注宏觀層次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但結構主義忽略了環境本身存在的客觀性。換句話說,結構主義預設了這樣一個前提,即環境問題形成的社會客觀性,它更多強調的是外在的、制度化的因素促成環境問題。而建構主義則另辟蹊徑,該理論模式認為,我們要重新思考人類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將環境視作種人類社會表達利益和不同意見的“中介”,因而它啟示人們在協調社會發展的各個主體間實現某種平衡,這種平衡能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其實質可以理解為從環境本身去尋找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和對策。
一、建構主義的理論闡釋
“建構主義”一詞在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和教育學等學科中被廣泛使用。一般而言,我們可將建構主義的詞源最早追溯到美國學者彼德·伯爾格和托馬斯·魯克曼《現實的社會建構:論知識社會學》一書。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也同樣注重該概念的運用,他認為:“認識既不能看作是主體內部結構中預先決定的,也不能看作是客體原有特性預先設定的,認識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斷地建構”。建構主義反對只講主體或只講客體,而是特別重視主客體的互動,其實質是一種實踐活動,這種思想在學校教育實踐中被廣泛運用,但這種用法沒有達到社會學意義的實踐層次。20 世紀80 年代,后現代主義特別是解構主義在美國的流行,間接地賦予了建構主義以新的含義。建構主義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的認識方式和思維模式,它所指涉的是這樣一種思考問題的觀念,即人類不是靜止地認識和發現外在的客觀世界,而是經由人的能動性發現不斷構造現實世界。在解釋社會問題上,建構主義引入“互動”一詞,將社會問題定性為社會互動過程的產物,并且這種互動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它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對該問題所持的態度。社會問題本身是各個不同群體表達自身利益的符號,是他們之間利益競爭的暫時結果。此外,社會建構主義主張政府在解決社會問題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社會問題往往需要動用政府機構的權力,政府能夠將不同群體的利益進行整合,從而形成關于解決該問題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傊,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社會現象的問題性質,不是或不僅僅是被客觀狀況所決定,它同時也是被社會性地建構出來的。
二、生態環境問題的建構
著名環境社會學家漢尼根(Hannigan,J.A.)認為,群體對于環境的關注不是基于環境存在的客觀事實,而是被人們定義為環境問題。不同群體在不同時期對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不一致。事實上,環境問題并不能物化自身,它們必須經由個人或組織的建構、被認為是令人擔心且必須采取行動加以應付的情況,這才構成問題。[6]58-62我們至少可以從漢尼根關于環境問題的闡釋中得出建構主義理論的五大要點。
1.建構主義是從動態的角度看問題。它主張環境問題的形成有其歷史演變過程,即環境問題具有歷史性。它告誡人們在環境發展過程中要樹立發展的意識,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要關注后代的生存需要。也是因此,生態文明建設應該樹立大生態發展理念,把生態、經濟、社會、文化融為一體,以生態發展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和文化創新。
2.建構主義強調群體的主觀性,認為環境問題其實質是不同群體之間表達自身利益的共同符號。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的地位、文化,因此不同群體在社會生活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趨向。處于優勢地位的群體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他們利用權力、財富甚至是政治斗爭毫不留情地向環境索取所需的一切;而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群體在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困境時也在竭盡可能地去獲取環境的給予。但是二者對于環境的影響是有區別的,前者更多地會造成資源的枯竭,后者則是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3.建構主義特別注重人的能動性。能動性表現為群體對內外刺激或影響做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建構主義認為環境問題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們之所以對環境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是因為環境自身所導致。雖然這種觀點有為人類辯護的嫌疑,但它也在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合理地將環境的負面影響轉向有利方面。
4.建構主義意味著對社會事實的重新解構。后結構主義開創者雅克·德里達認為解構的目的是分析那些被隱瞞、被掩蓋、能夠揭露事物內情的要素。因此,建構主義主張環境問題不再只是某種應該加以改正的客觀情境,它啟示人們思考隱藏在環境背后的某些問題。我們與其宣稱環境出現了危機,不如分析誰在強調環境問題以及環境問題到底是由誰引致的。由此,才能找到環境治理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并強化責任主體環境保護與修復的義務,推動環境關注主體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立法和依法處置環境污染行為。
5.建構主義將環境問題引入公共領域,贏來普通大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政府機構的關注。這種關注使得政府部門認識到只有解決該問題才能維護社會穩定,也從而使得許多對策真正進入了政府的工作議程,并有可能獲得政策安排。
三、建構主義視角下生態環境治理的路徑選擇
根據建構主義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闡釋,我們可以且應該充分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合理地協調不同社會群體間的利益分配,加強大眾傳媒、政府、民間組織等對生態問題的重視和監管,從而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利用科學技術減少環境對人類的不利影響
人類早期時代由于科技水平低,在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著生產效率低、單位能耗高以及綜合利用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的連帶效應是對環境的嚴重破壞。因此,環境問題的解決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提升,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解決我國資源環境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科技的運用不是只注重在環境污染后的處理,而應該在對環境資源進行規劃、開采直到生產都要把好關。要摒棄傳統的“先發展,后治理”的觀念,在發展中就要做好環境保護。2.政府要加大對資源環境領域的科技投入,重視基礎性、公益性的科技工作。鼓勵科技研發公司參與環境保護事業,對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社會組織予以經濟支持。3.穩妥推進資源環境領域科研機構的體制改革,提高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減少企業能耗,加大循環經濟的開發力度,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4.在各個區域開展技術合作,實行區域聯動制度,加大環境科技成果分享,共同實施區域性重大環境科研研發工作。
(二)正確處理好不同利益群體對環境資源的訴求
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各個群體對于環境狀況的認知不盡相同。在某些環境問題中,環境本身雖然是利益群體糾紛的導引線,但這不是根本的爭論點。比如在我國某些煤礦地區時常出現資源爭奪現象,一些不具備生產能力的小企業為了本群體的生存利益不顧實際地承攬發展任務,不斷擴大生產,結果使得煤礦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污染了當地環境。因此,環境的持續發展要考慮不同群體的切身利益,使環境資源創造出社會財富的同時兼顧社會公正。鑒于我國資源分布區域性不均勻的實際情況,我們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堅持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根據當地資源的實際狀況做好合理規劃和科學生產,使人們能世世代代享受生態環境的恩賜。其次,要科學調配資源。對于缺乏迫切需求資源的地區要優先供應,并實行價格補償機制。最后,國家要大力實施區域性資源調配工程。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各個群體的利益得到保護,保證相對公正的社會福利,從而避免大規模的群體利益糾紛事件,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三)發揮大眾傳媒在約束人類不合理行為中的作用
大眾傳媒以其特有的方式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從而成為約束人類不合理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大眾傳媒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起到警示人們的作用。大眾傳媒,特別是網絡作為媒體的監督公器在傳遞信息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效率。越來越多的環境污染事件經媒體曝光后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大眾傳媒不僅要監督和曝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還要善于向受眾傳達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對環境危機的憂慮,從而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大眾傳媒應向受眾及時報告本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增強受眾對環境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滿足受眾求知、求新、參與的愿望。其次,媒體應肩負自身的責任,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大眾傳媒應該盡量向廣大受眾多傳播綠色資訊、普及環保知識,讓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倡導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新風尚。新聞媒體要多報道關于環境保護的典型案例和正面形象,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活動。最后,媒體的環境宣傳只有與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結合起來,只有媒體與政府、企業建立起聯動傳播的合力機制,通過設定公共環境保護議題、開展大型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專題培訓等手段面向全體公民進行公益性環保教育,才能產生真正的效果。因此,大眾媒體應該率先垂范,實踐綠色行動宣言。
(四)加強政府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主導作用
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于2009年出版了《氣候變化的政治》一書,提出了“保障型國家”概念,認為在后工業文明時代“參與式國家”中的政府的輔助功能難以面對復雜的風險型社會。特別是在發展低碳經濟和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政府的戰略地位尤為顯著,政府應該更加積極而有力地承擔起不可推卸的環境立法與生態保護的責任。因而,政府應在發展生態經濟中始終起主導作用。政府要真正轉變經濟發展的觀念,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觀。首先,政府一方面需要引導人們清潔生產,另一方面在治理工業企業污染事件時要嚴格執法,不讓違法分子有機可乘,要以行政手段強化環境保護在各類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地位。其次,政府要加快環境保護的立法進度,明確各類社會主體在生產生活中應履行的環保義務。再次,政府部門應投入充足的財力、物力、人力積極處理已有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建立環境問題的預警機制,確保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最后,政府要加強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國際合作。對于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如果我國政府在環保技術上能尋求與發達國家的共同協作,環境的治理工作將從整體上得到較大提高。在這個知識產權越來越被重視的時代,技術共享可以讓發展中國家在環境治理和保護中少走彎路。
(五)廣泛吸納非政府組織參與生態治理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僅僅依靠政府是很難實現的。環境非政府組織是公共服務組織,能夠彌補政府作用的不足。既然政府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不能提供所有的服務,就必須依靠社會的其他領域貢獻他們的力量。非政府組織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1.非政府組織能夠很好地發揮自身的宣傳教育優勢。它通過各種有組織的宣傳活動向公眾介紹具體的環境問題,能夠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隨著新興技術的出現,如互聯網,非政府組織機構越來越多地采用在網站上發布公眾服務信息的方式號召廣大民眾關注環境問題的影響。2.非政府組織能夠反映基層民眾的心聲,就群眾關心的、涉及群體利益的重大環境問題與政府官員進行交流,在政府和群眾之間構建和諧的溝通橋梁。3.非政府組織能夠協助政府研究和制訂解決環境問題的新方案,同時還能通過向社會募集資金幫助環境受災區的居民。4.非政府組織能夠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一旦發現某些個人、企業等存在危害生態環境的問題會提出警示,在必要時會考慮提起訴訟,迫使他們遵守法規。此外,在解決某些全球化環境問題中非政府組織發揮著關鍵作用。比如全球性的大氣變暖就需要非政府組織積極搭建世界各個國家共同商議節能減排的平臺,以更好地應對全球性變暖帶給不同區域的不利影響。
四、結語
生態環境是全球關注的重點,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實踐證明,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索取,應當與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回饋相平衡。我們必須控制、約束自身的非理性需求和行為,正確處理經濟與生態的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阻礙社會主義建設的“絆腳石”,雖然它是存在的客觀事實,但建構主義并沒有將環境問題當作一成不變的事實,人類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發展的客觀規律,逐步減少制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不利生態環境因素。
【淺談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生態環境治理路徑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和合哲學視角下的跨流域生態環境治理12-30
風險治理視角下的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研究論文05-17
成才視角下大學體育功能研究論文11-18
變異視角下的語法研究10-03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規劃治理研究論文11-30
校本視角下專業對接產業的對策研究論文01-25
淺談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研究經濟學論文12-03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路徑研究論文11-28
會計視角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