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語文人文教育研究論文
一、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解決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自身的生活理念,并且要針對這些現象制訂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處理好道德情感關系等問題,能幫助人們在智力、道德、情感、身體等各方面處于最好的狀態,進而提升人們的整體素質。
二、中學語文教學要實施人文教育的原因
諸多不利因素的社會現象,嚴重地影響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導致部分學生會產生崇拜、羨慕富豪的心理。在同學聚會上,會模仿有錢人進入餐廳,包下整個餐廳進行揮霍,完全忽視自己只是個學生,不應該鋪張浪費。還有一些稱霸武林的武俠、言情電影和電視劇的描寫,表現出的哥們義氣或英雄救美、瘋狂的愛情等,使一些十幾歲的高中生情緒不能被控制。他們發泄自己的情緒,狂熱地追逐那些年輕影星,或者沉迷于戀愛。很多學生由此失去進取心,甚至放棄學習。還有的高中生更喜歡計算機網絡的虛擬世界,沉迷于網絡,在一定程度上,許多學生甚至不能自拔。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應充分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人文教育的作用,完善學生生活品位高雅和高尚的教育功能,推動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中學語文教學實施人文教育的方法
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為了執行人文教育,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強化自身的修養,豐富自身的知識世界。對人類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都必須要覆蓋。熟悉的哲學家,通過天文、地理等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成為他的人文主義。高中語文教師要有靈敏、深刻的時代目光。針對復雜的社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與大面積的收集,及時地篩選和體驗,進而豐富他們的精神境界。高中語文教師要開朗、樂觀,充滿生機、風趣,同時也應具備意氣風發、充滿活力和進取精神,充滿生活氣息,追求理想。這樣的語文教師將永遠有活力。因為學生受到這樣老師的感染,會感到非常愉快,從而形成對生命和生活的感悟,追求理想生活的自覺認識。
2.要充分運用人文教育語文教材
新的高中語文教材,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對精選的內容更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教材每一篇文章,充滿鮮活的思想。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課程的人力資源,指導課本的思想內容,引領學生深入理解和接受,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高中語文教學是人力資源的寶庫。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將融匯到作者的思考中,以此受到啟發,自覺地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爭取他們的終身發展,做好精神基礎。
3.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人文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立人”。也就是說:人的個性發展特點,發揮人的內在潛能,培養人的高尚品德,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達成這一目標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自主”意味著學生有主動權和選擇學習的權利,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而研究內容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自主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樹立意識,按照自己的特點和需求,探索對自己適合的學習途徑和方式。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認識到學生的潛能可以通過自主的方式進行。“合作”是指改變課堂活動的互動模式,變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方式。在平等的環境中,每個學生積極用腦,閱讀文章,進行討論,相互修正。全班學生可以彼此團結和合作交流。“探究”是指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善于挖掘和發現新的、與以往不同的事物。“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調節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解決學習活動的良好問題,使學生不間斷地充實精神生活,強化自我人格,提高人生境界,逐漸加強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的認識,進而和諧發展。表現出人文教育,要通過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健康教育和終身發展為主。
中學語文的教育中關于人文教育是不應該僅限制在課堂和學習,它關系到教學、家庭、社會等很多方面。中學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這幾個因素中所涉及的人文教育潛力,并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各因素的整體人文教育功能,以實現全面的育人目標。同時,人文教育的方式則應打破固定模式,做到針對性、趣味性、成效性、可操作性四者合一。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我們中學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真正達到人文與教育的雙重目的。
【中學語文人文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課程人文性開發研究論文04-27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關懷研究教育論文05-02
大學思政課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04-30
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研究論文05-02
中學語文教育的研究的作文04-27
對中學語文教育中以人文教育途徑的幾點思考04-29
高職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研究論文05-02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策略論文05-02
基于人文理念的體育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4-29
中學語文五項技能研究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