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規劃治理研究論文
我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在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對工業原料的攝取和開發力度也進一步得到提升,礦產資源的開發給人類帶來了非常大的實惠,與此同時也加重了環境方面的負擔,為了能夠進行協調性的發展,減少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現象,就要對被污染的水資源以及土地資源進行重新的規劃和整治。本文對此項工作的具體措施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夠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1 礦產開發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1.1對土地資源的破壞
礦產資源的開發對于土地資源會產生一定的破壞性現象,尤其是礦產的開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壓占為主要途徑,在礦產的露天開采過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損以及外排土場為方式,按照筆者的調查了解到,我國正在自燃的矸石山體大約有200多個,在自燃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氣體,這些氣體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還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僅對土地會產生污染,而且還會阻礙土地上植物的生長,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危害。由于礦山企業在開采的過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廢水的產生,還會有洗煤廠所產生的廢水等等在,這些排放到外界就會讓周圍土地或者農田受到諸多的污染,在地下開采的地面上也會產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廢石的堆積現象,也占用了較多的土地資源。
1.2對水資源的破壞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對于水體的污染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開采過程中,會有多方面的人為疏干排水工作,也會使用機器進行煤體內部含水層的自然疏干,讓地下水的面積也會出現下降的現象。礦區的供水出現減少,甚至出現枯竭的現象,地表嚴重干涸,很多植被因為缺少水分的滋潤而被破壞,讓生態環境和自然農業產量都下降,更為嚴重的還會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現象。除此之外,因為開采造成非常嚴重的地表水污染現象,礦井當中含有的煤粉以及鹽粉等等懸浮物,極大的影響了可持續發展的進程[1]。
2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恢復和治理
2.1對現有環境的保護
治理需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為了能夠對現有生產礦山進行監督和管理,做好監測性的工作就需要礦山產生的廢渣、礦石還有廢石等等進行環境的影響性評估,盡量減少因為大氣的懸浮物造成的污染現象。嚴格的監督相關煤礦企業在廢水、廢液還有廢氣的排放方面需要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如果是露天的開采就需要極大的進行剝離開采制度的使用,強化對一些危險性次生地質災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現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經發生的次生地質災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這樣做能夠更好的對地下的水資源進行保護[2]。
2.2礦山土地的復墾以及生態建設
首先,土地的復墾技術。這項技術需要在礦區進行土地復墾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復墾的基本條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復墾的植被應該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經濟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態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復墾能夠對采空地區的環境進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場還有閉坑露天的采伐,這些對于礦山當地環境的改善都有極大的促進性作用,還能夠更好的恢復土地的完整性,強化對土地復墾工作的研究,讓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夠讓礦區的環境得到更為全面性的恢復,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續發展[3]。其次,對露天煤礦的復墾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礦復墾背景下需要對不同的土地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一種是農業資源的類型,例如,撫順的西露礦,阜新海州礦等等。我國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礦都是處于東北地區或者是西北地區,這些地區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會有較多的蒸發,有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極大的阻礙了生態的發展。這些地區復墾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勢的建設用地進行水產養殖以及糧食作物的種植等等,林業用地以及娛樂場所用地也可以建設,形成一個生態工程的多種利用形式。生態在重建的過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則,主要是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地帶進行恢復,不能出現類似的煤礦開發活動[4]。
2.3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
堅持讓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并重的原則,堅持防治結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礦山環境保護體系,讓管理體系能夠更加有效的監督,制定環境影響和評價報告的制度。開展礦山生態的環境保護以及評價性工作,要有重點的區域還有地區,強化礦區的有效性規劃以及管理,讓地質災害的評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進行。做好礦山的環境檢測以及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避免在保護和治理的過程中再出現其他的災害,對于災害及時的預防,一旦發生分析性質,做好治理措施。礦山土地的復墾力度也需要強化,讓耕地和建設用地保持平衡,大力開展造地復田的活動,讓礦區的走向綜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強化對廢水廢氣的治理措施,嚴禁有毒的物質被排放到空氣當中,強化廢水中資源的有效使用[5]。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規劃治理若干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措施之下還需要實施更為清潔性的生產策略,不斷的降低污染的發生,尤其是對生產設計進行改進,能源和原材料的產出更加清潔,使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進行綜合性的治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的存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夠避免出現生產和服務的脫節現象。
參考文獻:
[1]趙文廷.礦山對生態環境的“黑洞與白洞”效應假說[J].四川地質學報,2013,14(3):325~327.
[2]王楷.礦山安全生產與生態環境發展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5(18):164.
[3]李海東,沈渭壽,卞正富等.西部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與監管[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6,32(3):345~350.
[4]張源釗.礦山生態環境恢復及治理法律制度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4(6):177,178.
[5]易好華.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的對策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3,33(7):21.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規劃治理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礦山開采的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04-26
欒川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04-30
欒川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04-26
多卡金礦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研究04-28
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對策04-25
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對策04-29
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的加強論文05-02
區域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治理的研究論文05-04
對刺猬河生態治理的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