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道德道德的需要需要的道德
論文摘要:縱觀人類道德文明演繹的歷史長河,人類對于道德的研究可謂橫穿古今,縱貫東西。雖然差異、分歧一直是引起人類各種紛爭和殺戮的基本源頭,但人類在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方面卻總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這種共同的需要促使人類最終把道德的探究作為他們共同的主題。于是,一批批杰出的道德文明探索者和詮釋者開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涌現出來,逐漸架構起道德文明的基本框架并引領人類道德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人類為什么需要道德以及人類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道德就自然成為道德研究的基本問題。
一、人類為什么需要道德?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是以界定道德概念為前提的,所以,有必要回顧一下什么是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1.“道”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大約有三種意義。1),“道”的本義:道,就是指人世間所行走的道路。如《說文》曰:“道者,徑路也”。2),“道”的引申義:道是指抽象的規律、法則。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說:“兵者,詭道也”。3),“道”的拓展義:道是形而上的意思。如《易.系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德”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只有本義和引申義兩種意思。1),“德”的本義為“得”。如《說文》曰:“外得于人,內德于己也”。“得即德也”。2),從“德”的結構與字型看,德包含了從古直字,從心之意。因此,‘德”便引申為“品德”,“道德品質”,所以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因此,“道”與“德”的詞源含義都明確指向為——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但是,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并非都是道德。道德與其他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道德是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規范,它和法一樣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卻又不同于法的肉體強制和行政強制,只是一種輿論強制。
綜上所述,道德的定義應為:道德是社會制定或認可的關于人們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應該而非必須如何的非權力規范。
(二)人類為什么需要道德?
人類產生之初,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人的生產和生存能力非常低下,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人是一種非常弱小的動物,靠單個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生存。于是,人類被迫結成一個個群體,以集體之力共同對抗自然之力。社會、人際關系由此產生。但是,人類最初不得已而建立的的這種社會關系卻相當紊亂,集體之力難于有序發揮,社會活動也不能正常進行。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人類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逐漸意識到,問題的解決只能依賴于一種嶄新的手段——管理。在各種社會活動的管理中,最先形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質的權力管理。雖然,政治具有其他管理形式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但它并不是全面而廣泛的管理,只是一種外在的管理形式,靠它并不能解決人們所有行為的規范問題。于是,不同于政治的另外一種行為規范也隨之產生,人們稱之為德治。從此以后,政治與德治也就自然成為人類管理社會活動最有效的兩大手段。
所以說,道德和政治一樣,是以社會更好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以追求個人的利益和幸福最大化為目標的行為規范。換言之,道德是人類通過限制自身利益換得社會利益的保障并最終實現自身利益和幸福的特殊行為規范。即,個人、社會的需要是道德產生的根本原因。
二、人類需要什么樣的道德?
從“休謨難題”到“斯密之迷”,人類一直在苦苦尋找并力圖建立一種舉世公認的倫理與道德標準。那么,人類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道德?簡單的說:我們需要的是增進每個人和全社會利益總量的優良道德。
(一)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需要“最大利益凈余額”的道德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需要。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在同一條件下一般不會發生沖突,但在不同的條件下總會有沖突的發生。如:道德要求人應該誠實,但在小偷面前你必須得放棄誠實而選擇撒謊。所以說,當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條件下相沖突時,我們只能訴諸于“最大利益凈余額”的原則。即,行為的利害相減后其余額如果是利,就是正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選擇的行為。反之,就是負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行為。正如象棋比賽中,當車與帥同處險境時,人們通常都會選擇“舍車保帥”的招數。
(二)當利益相一致時,我們需要“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的道德
孟子曰:“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是道德的終極目標。當利益一致時,道德終極目標自然就具備了完全實現的可能。但是,其目標得以實現是以不能損害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為前提。在這樣的原則要求下,只要你損害了任何一個人的利益,即使你保全了多數人的利益,都是不應該、不道德的。由此可見,“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為本”的提法是否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終極的道德目標?我們現存的道德規范距離終極的道德目標還有多遠?如何才能構建起有效塑造全體社會成員高尚品德的道德規范?如何才能攻克各種道德規范總是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的難題?所有的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投身于道德文明的建設,共同迎接文明道德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竇炎國.論道德認知[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2]許冬玲,彭柏林.論道德需要的功能[j].廣西社會科學,2008(7)
[3]張之滄.論馬克思的道德實踐[j].道德與文明,2007(3)
[4]蔣麗君.道德需要:德育的邏輯起點與策略理路[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9(3)
[5]段文閣.自我道德需要的意義及其激發[j].齊魯學刊,2009(6)
【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的論文】相關文章:
道德需要是道德建設的前提07-11
道德需要與公民道德建設07-07
網絡道德的論文11-16
道德善惡的區別與當代道德建設論文12-08
論增強道德需要07-07
“法治”需要相應的道德支持07-18
職業道德的論文01-14
道德的議論文05-30
道德議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