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與生齊努力教和學共進步的論文
【摘要】: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最終目標是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本文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入手,探討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師生雙邊互動,讓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方式雙邊互動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新課程改革要求,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在新課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務中,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尤其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核心的任務。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最終目標是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在學校里的生存條件,改變培養出來的人能夠比傳統方式培養出來的更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因此,要想抓好教學,我們必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共同改革。
1、改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氛圍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建立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我認為現代師生關系應該是這樣的:一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老師的同時,也必須尊重學生。—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都應該鄙棄。二是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教師應該與學生在朋友的基礎上,彼此進一步發展成為知己;并努力創造最高境界。三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傳承關系。教師要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并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甘當人梯,無私奉獻。四是教、學相長的伙伴關系。教師要從學生世界觀的形成、知識增長、能力培養、身心發展、行為養成等方面加強指導,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由于地理學習對象是奧秘無窮、復雜多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加上學生認識問題的角度和所考慮的因素差異較大,對問題的認識結果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評價學生時,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見解,要給學生的深入思考和廣泛交流留有余地。與此同時,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在認識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中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教師要對學生認知過程中存在的偏差予以及時的點撥和糾正。教師在點撥時,態度要誠懇,語言要明確,要切入問題的關鍵,指出問題的歸屬,分析問題的原因,做到以理服人,使學生心悅誠服,為學生樹立嚴謹治學的榜樣。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們的學生正如初長的嫩芽,在這樣一個迅速發展的年代,他們更需要全面的有選擇地吸收各種“營養”,了解大量的資訊,為更好的適應和立足未來世界作好充分的準備。
廣大地理教師應站在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高度秉承傳統的師道精神,發揮自身及集體的創新意識,積極投生進來,潛心研究和探索,為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素質的提高而努力工作。
增強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教師在組織學生活動時,要從教學內容的組織加工、教學環節和程序的安排、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等多方面為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提供有利的時空條件,強化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提高教師指導活動的有效性,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活動的質量和效益。
3、改變傳統的師生地位
傳統的地理教學是以教師、學生、教材為三點,教師為學習中心場所的相對封閉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班級授課,利用黑板、粉筆、掛圖、地球儀等其他媒體輔助教學,將知識傳遞或灌輸給學生。在這一模式下,教師是主要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新的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由知識的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更有效地實施因人施教的原則,學生可以因自身能力控制學習進度,延伸了課堂時空。
教師在選用適宜的教學方式呈現多樣化的地理認知材料時,要讓學生先看、先讀,而不是教師先講;在教師提問后或有學生質疑時,教師最好暫不作解釋和剖析,而是讓學生先想、先說,在學生獨立思考或討論后,再由教師更加有針對性地補充完整;對于學生中產生的不同見解,教師可暫不做結論性評價,而是先讓學生發表評論;在課堂學習或實踐活動即將結束時,不要由教師總結,而要讓學生指出學習要點及其相互關聯,交流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收獲,必要時教師再進行點評和強調。教師要把學生參與學習與實踐活動時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價值觀作為評價的重點內容。地理教學提倡采取這種學生活動優先的教學策略,目的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時間上的保證,為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提供寬松的條件。
4、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絡技術的成熟和推廣,為教學資源的共享,提供了一種成本最低的實現手段和有力的技術保證。由于地理多媒體課件借助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表現手法,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直觀感官,再加上教師上課時的誘導、啟發,使得學生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目前缺乏一種統一的教學資源協調管理,我們現在從互聯網上所能采集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圖像、圖片、動畫等。而很多學校或教師個人都沉淀著一批有一定實用價值的地理多媒體課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這些沉淀的教學資源,只要稍加協調共享,就可以使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使之造福于廣大學生,讓它們實現更大的價值。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把知識局限在課本上,無論教師怎樣發揮語言的才能和教具的演示,都無法直觀生動的再現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發生過程。多媒體技術在地理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也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加以選擇。否則,在無需多媒體技術參與,傳統教學方式即可以達成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去濫用多媒體技術,可能會造成喧賓奪主的結果,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
5、搞好雙邊教學,開展課外活動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身說法,突破教學難點,課堂小游戲,小競賽,寓樂于教,有助于學生興趣的發展。除了搞好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注重開展地理課外活動,這樣就會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這些活動即激發了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以上僅是我個人對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關系的一些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廣大同行批評指正。
【師與生齊努力教和學共進步的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閱讀教和學-問題與對策04-29
試論孟子、荀子與漢代魯學和齊學的關系--兼與王葆玹先生商榷05-02
教 學 總 結05-02
從齊讀和點撥看精彩的課堂04-29
教學與改革共展教育同科研齊飛-泉州師范學院教學科研取得新進步04-27
時代在進步作文共9篇09-29
研究生論文寫作步驟和技巧05-01
“先學后教”是“生本課堂”的核心教學方法04-28
《學弈》教后反思02-27
《學棋》教后反思08-01